我在2016年夏天在北極圈內旅遊,很為當地的植物驚訝。因為在那個不長樹木的地區Arctic tundra,原以為只有苔蘚,地衣,沒想到居然有很多美麗的花卉。而地上匍匐生長的一些植物,居然是灌木,甚至樹木,只是生長緩慢,變得和苔蘚一樣矮小。
最讓我驚豔的是,每一株植物都是袖珍的,每一朵花都那樣玲瓏別緻。
植物需要陽光(溫度)及水分才能生長,北極雖說成年有冰雪,其實氣候乾燥。加上陽光及溫度都欠缺,所以植物生長得十分辛苦。這裡冬天時可以連著幾個月沒有太陽。所以不僅樹木無法生長,其他植物的生長也受限制。因為一年只有大約兩到三個月的時間,地面是沒有雪,加上地面的土壤很薄,所以這裡的植物的特色是:根部都很短。通常植物的根部短,植物就很難生存,一缺水就會夭折。但是在這裡,因為基因裡就有掙扎求全,所以勉勉強強都活著,而且活得很有志氣。
我在北極圈內的期間去過了格陵蘭,巴芬島Baffin Island,以及更北的一些島嶼,見到幾十種植物花卉。最初以為不過是地面的「雜草」,回來後分析那些相片,才知道每一株「小草」都大有來頭。不計苔蘚及地衣,都頗有收穫。好像下面的一片覆地植物中,都有可能包含了十幾種灌木及花卉,甚至樹木。
現在介紹一些花朵比較美麗的:
Arctic Poppy 北極罌粟:
在北極地區最常見的野花就是野罌粟,(學名Papaver radicatum),多數是黃色的,而且都有三四吋高度,所以算高的。通常在海邊的很矮小,在一些有人居住的地區(小島),好像Pond Inlet,更有六吋以上高度的。
我比較了這不同地區的野生罌粟,很明顯,那有較多土壤的就生得高些,那些生在石頭縫裡,或是薄薄的冰原上的就生得矮小。
據說北極罌粟所以能生長得這樣好,是因為它的花朵會「尋找」太陽,像向日葵一樣,所以能蒐集陽光,杯狀的花對於吸收光照也有幫助。保持最多的溫暖,使它們的體溫比實際氣溫要高。而這高溫甚至更容易吸引昆蟲來授粉。(不要說北極就沒有昆蟲,在某些地區我們甚至遭受蚊蟲襲擊,幾乎後悔沒有攜帶驅蚊劑。)
而我也在格陵蘭見到幾株紫紅色的野罌粟,是難得的美麗。
Arctic Daisy 北極雛菊
北極很多雛菊,就像野罌粟一樣,在土壤較多的地區,生長得比較高,在土壤貧瘠的地方,就很矮小。像是袖珍的花朵。
在其他地區,雛菊地蔓延能力很強,甚至被當作是必須受控制的野草,但是在北極能見到野花是人人都歡迎的。雖然是野花,都有很多型態。這裡的雛菊都是在格陵蘭見到的。這裡有住宅區,一般都有一兩吋的土壤。生長環境不是太差。只是冬天可以非常寒冷,而且冬天時有幾個月是全然沒有陽光的。
雛菊在北極,經常是北極熊,馴鹿,甚至麋鹿的食物。所以學會了逆來順受,必須在被破壞之後有重生的本能。
Ox-eye daisy 牛眼雛菊
牛眼雛菊(Leucanthemum vulgare)是雛菊中的一種,與前面一種不同,多數的牛眼雛菊都是袖珍的,因為都生在石頭縫裡。北極的生長環境本來已經很惡劣,再生在石頭縫中,肯定是每一天都是一個挑戰。但是卻能生得這樣風姿華麗,令人敬佩。
這裡的牛眼雛菊,都是在巴芬島旁邊的一些小島上見到的,包括Devon Island,Beechey Island等,土壤都非常貧瘠,北風也很強。而且是沒有人跡的地方。
這裡的花朵都有尋找太陽的本能,就是花朵會向著太陽。何況雛菊與向日葵是一家,有這特性就不讓人意外。
Arctic fireweed 北極火草
這植物叫做fireweed是因為在森林大火之後,他會火速生長,證明非常粗生。中文名字有火草,或是柳蘭。
這植物英文俗名又叫做dwarf fireweed,學名(chamerion latifolium),在寒帶地區很常見,我在紐芬蘭的水邊見過有七八尺高(兩米多)的,因為經常生在水邊,另一個名字是River Beauty。
這裡的圖片都是在格陵蘭的社區見到,也是格陵蘭的國花。在這裡多數只有兩尺左右(一米以下),也就是有人居住的地區,這裡的土壤也比較厚。因為花多艷麗,也見到當地人家種植。據說因紐特人喜歡用這葉子泡茶,可以生吃或是煮熟了吃。
Campanula 北極風鈴花
風鈴花在寒帶也是常見植物,學名Campanula retundifolia,在這裡的俗名是harebell,以別於一般的風鈴花。而這名字來自於兔子,因為生長風鈴花的地區,也是經常有野兔的地方。
這裡的相片也都是在格陵蘭的社區裡見到的,多數生長在岩石縫哩,或是石堆當中,不需要很多土壤。很難得在北極區可以見到這樣美麗的藍色花朵。
Saxifrage虎耳草:
虎耳草(學名Saxifraga oppositifolia)在北極非常普遍,可能是這一帶最多的野花種類。在這裡的虎耳草當然不像我們平常在植物園見到的高大,通常沒有莖,只有肉質的葉子生在地面,葉子本身就像蓮花一樣美麗,但是非常小,只有一公分左右。開花時才生出花莖,或是直接生出花朵,我正好是八月份去,所以有不少在開花。
在這裡最多的是Purple saxifrage,顏色很多,多數是深紅色,紫紅色,也見到紫粉色,紫藍色的。經常生長一大片,像是地毯,可見在這裡都非常粗生。而且花期很長,只要有陽光就一直開花。
為了適應北極的生長環境,這裡的虎耳草都只有一兩吋高,不開花時更只有一公分高度。它們可以生長在石頭縫哩,也可以生長在很薄的土面上。它們的容忍度很高,據說三千公尺的高原上也生長很好。
下面這一種也是虎耳草,Tufted saxifrage,(學名Saxifrage gazonnante)以黃色或是白色小花為主,花朵比較像梅花。也是杯狀,比較容易吸收陽光及溫暖。
另一種更美麗的黃色花品種Yellow marsh saxifrage,就更漂亮,外型像是兔子花 cyclamen。這種的學名是Saxifrage hirculus。
Nodding campion 剪秋羅
(學名Melandrium apetalum 或是Silene uralensis)
一般的Campion 剪秋羅在花園中常見,但是北極品種(特別寒帶的品種)就不是一般花園的Campion,這個剪秋羅前面有個nodding可以解釋做「點頭剪秋羅」。這花非常細緻,就像一個小燈籠,而這個燈籠又是吊著的,所以也像人在點頭。很難想像野花可以這樣美麗。
這植物在加拿大北部及阿拉斯加等地也會見到,但北極生長的就特別矮小,也就更趣緻。在加拿大北極圈東部地區最多。可以見到都生長在石頭縫中非常艱難的環境。
過去我在安省(北美東部)的野花中,介紹過北美的野花Bladder campion,也在多年生花卉精選(四)中介紹過花園花卉Rose campion,都是同一家族的花卉,都很美麗,但都以這一種最突出。
Arctic blueberry 北極藍莓
這一類遍地生長的覆地植物,完全印證了北極植物低矮的特性,最初完全不能想像這是藍莓,因為常見的藍莓都是小灌木,而在這裡是趴在地上生長的。
經過查證才確認,北極藍莓確實是覆地生長,特色是秋天時葉子變得鮮紅,經過細看也見到有好幾粒藍莓。由它們的莖(枝幹)的厚度,證明已經生長了很多年。
我不知道我們是來得太早,還是太遲(八月中),不過有見這些血紅色的葉子代表秋天轉色,有可能這是生長季的尾聲了。(下右圖仔細看可以見到有三四粒藍莓。)
Crowberry (blackberry) 黑莓
除了藍莓,這裡還有生黑色漿果的Crowberry (Empetrum) ,當地人也叫做blackberry,這植物在冰島很多。但在北極區就更矮些,遍地都是,我當時沒注意,回家後看相片(必須仔細看),才見到原來地面上生了這樣多黑色的漿果。所以在北極,最好別走在有植物的地面,雖然它們看起來像是草地,原來都是果樹,灌木,花卉。
這些漿果不僅是當地居民Inuit的食物來源,也是北極熊喜歡吃的。如果我當時知道,可以嘗嘗是甚麼滋味。營養學家說,黑色食物有特殊養分,我們平常少機會吃,所以應當養分也相當高。
據說北極還有貼地生的cranberry,但我就未見到。(也許見到了也未注意到。)下左圖仔細看,可以見到有幾十粒黑莓。
Arctic Willow 北極柳樹
北極圈是沒有樹木的,但是有柳樹,只是你要往地下看才能見到它們。北極柳樹(salix arctica)在這裡最高三四吋(10-15公分),開花時(柳絮)才高一點。葉子上有透明的細毛,可以盡量吸收陽光保持溫暖。像這裡其他的植物,因為夏天太短,沒有時間讓種子發芽,所以都成為多年生。靠匍匐莖蔓延。雖然根部極短,卻可以生長多年,據查格陵蘭發現了一株生長了236年的柳樹,可見其長壽。
北極柳樹是落葉植物,柳絮有雌雄之分,顏色也不同。雌性的偏紅色,雄性的偏黃色。
盡管這樣矮小,冬天時也被雀鳥或其他小動物用來隱藏,或是做巢
Arctic mouse-ear 北極鼠耳
這花學名Cerastium arcticum,俗名的意思是北極鼠耳,意思是說像老鼠的耳朵。在北極圈一帶都可以見到,包括歐洲的挪威,芬蘭一帶。另外也在極高的寒冷山區生長,所以非常耐寒。
這花朵很秀氣,一般有五個花瓣,但是因為中間有裂瓣,所以經常被認為是十片花瓣。
Arctic cottongrass 北極棉花草
又叫Cotton grass,學名Eriophorum scheuchzeri,是北極圈內最常見的「野草」,多數生長於多水區(海邊的泥沼區)。是一種多年生野草,那個像棉花一樣的花頭,其實是它的果實(種子),種子隨風飄揚後在地面生根發芽。
這個棉花團也是北極大雁,馴鹿的食物。原住民則用這棉花做(煤)油燈的棉蕊。(因紐特人沒有煤油,他們是用海豹油做油燈。)另外,用這棉蕊和海豹的油脂混合,可以做蠟燭,及生火,是冬天重要的取暖工具。所以這植物對於因紐特人非常重要。
另有一種Common cottongrass普通棉花草,學名Eriophorum angustifolium。他也叫bog cotton,因為生長在沼澤中。另一個名字叫做cottonsedge,因為屬於sedge這家族,所以不屬於草grass這家族。
這種與前面一種北極棉花草稍有不同,一方面多生長於水邊,多泥苔的沼澤中,一方面外型(因為經常被海風吹)所以不是圓形的。這個像棉花一樣的種子是在春天時棕色或是綠色的花朵萎謝之後生出的。但是花朵還沒有這種子來得搶眼。
除了前面說的可以做棉蕊點油燈之外,也可以用來做枕頭,棉被的替用品。
Mountain Aven (Dryas)
這是一種矮小的山區植物,很適應寒冷地區。見不到中文名字,有人直譯為山區阿文。在北美北部也見到生長,由洛磯山到阿拉斯加都有,並且是冰島的國花,但在北極就更矮小。只能生長在3-6區的寒冷地帶。但需要充分的陽光。
這植物( 學名dryas octopetala)可以生長在非常貧瘠的土地上,而且葡匐莖上的節,只要貼著地面就可以生出根部,這特性讓他很容易生存。
Mountain Aven葉子是常綠,形狀像是迷你的橡樹的葉子。花莖最高六吋(15公分),一般是八片花瓣,但最多可以有16片花瓣。與前面的野罌粟一樣,也會隨著陽光轉頭。這植物有另一個特色,就是花謝後的種子像一團偏紅色的棉花,先是扭曲然後散開,像是另一種花朵,也有可觀性。
Upright lousewort
學名Pedicularis flammea,是一種直立的小花,但是我見到的都是沒開花的,連花莖都沒有,但我認為更好看。等於是一個平面的基座,等待花莖生出。而且顏色和型態都美。
我在北極的荒島見到很多,都生長在岩石中間的貧瘠土壤。我相信所以都沒有開花,是因為這裡的夏天太短,根本沒有機會開花就到冬天了,所以雖然是八月中,還沒有開花的跡象。而在其他地區,八月已經是收成季節。
在北極很少人在院子裡種花,我只在格陵蘭的Sisimiut 見到這家人家的院子裡有一點花,裡面種的有紅色的Fireweed,有藍色的風鈴花,以及一些蔥花。
下面是遍地野生的罌粟花,以及firew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