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RKO公司在1936年推出的黑白歷史宮廷片,導演是約翰福特John Ford,飾演蘇格蘭瑪麗女王的是凱薩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片中另一位女王是英國的伊莉莎白一世,由Florence Eldridge飾演,她主要是舞台演員,演過的電影不多。她也是本片男主角佛德烈瑪區Fredric March的妻子。
這電影是根據Maxwell Anderson的一部劇本改編,在舞台上飾演女王的是海倫海斯Helen Hayes,而凱薩琳赫本見到這舞台劇後,就希望自己飾演這角色。
據說最初凱薩琳赫本希望由喬治邱克George Cukor導演,他有女性的導演之稱,前後與凱薩琳赫本合作過八部電影。相對的約翰福特則以導演西部片著稱。但RKO認為赫本與邱克的上面一部電影票房慘敗,不希望再冒險。而據說約翰福特最初也不希望導這部電影,但是最後赫本跟福特都沒有怨言,因為他們在拍片期間相戀,而且直到拍片結束後還在持續。最後福特的妻子下了通牒,在拍攝結束六個月後,才強制結束此一戀情。
這電影是敘述蘇格蘭女王瑪麗由法國回到蘇格蘭後的部分,有她與英國伊莉莎白一世的衝突對敵,也有她的婚姻及愛情。及最後走上斷頭台的命運。有相當同情的描寫。瑪麗是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五世去世時的唯一合法孩子。所以詹姆斯五世去世時僅出生六天的她就繼承王位,但是她很小就被安排嫁給法國的佛蘭西斯王,住在法國。她自己的王位一直由攝政王代理。而這位法國國王一直有病,登基一年就去世,19歲的瑪麗就以寡婦身分回到蘇格蘭,取回自己的王位。
劇情:
電影開始時,英國人風聞瑪麗女王Mary Stuart就要回到蘇格蘭。在倫敦,伊莉莎白一世特別不喜歡這消息,因為她自己是亨利第八的私生子(她母親與亨利第八的婚姻被宣布無效,她母親安寶琳還被處死),說到王位,自然是以合法子嗣為優先的繼承者。瑪麗不僅是蘇格蘭王詹姆斯五世的女兒,她的祖父更是英國亨利第七,所以有雙重的繼位資格。
這時就有大臣向伊莉莎白進言:瑪麗一回來,她就可以說自己是蘇格蘭及英格蘭的合法統治者,你就要被廢。伊莉莎白問大臣有甚麼意見,他們進言在瑪麗的船還沒有抵達英國之前,就先設法阻止,或是將船弄沉。
伊莉莎白假裝不知道這事,由大臣派人前去破壞,但是沒有成功,瑪麗順利地上了岸。這是1561年八月19日。
這一邊在蘇格蘭的宮廷,原來是瑪麗同父異母的哥哥詹姆斯James Stuart,Earl of Moray攝政,他是詹姆斯五世的私生子。現在他就必須交出執政權。而內閣聽說瑪麗回來了,一方面必須歡迎正統的國王回來,但一方面對於瑪麗長期住在外國,又是一個天主教徒,存有疑慮。他們首先要瑪麗驅逐她身邊的「外國人」,原來是她的秘書大衛David Rizzio。瑪麗說這人跟隨她多年,沒理由將他革職。之後他們說,現在蘇格蘭是新教國家(基督教),而她是天主教,與國民不一致。詹姆斯也附合說,連他都隨俗,放棄了天主教。瑪麗說,宗教不是天氣,說變就變。她沒有妥協。所有內閣大臣中,僅有一位亨特利Lord Huntly 堅決支持她,幫她度過第一天的驚滔駭浪。(下:瑪麗坐上蘇格蘭王位。)
她回到寢宮身心俱疲,這時窗外有歌聲,原來是群眾歡迎女王回國,她和大衛打開窗戶,見到情景很安慰,但此時英國基督教會領袖諾克斯John Knox出現群眾之中,大聲宣布瑪麗是天主教徒,不適合領導蘇格蘭。並將瑪麗的罪狀一一宣布,說她是法國來的妖婦。這時一名將軍出現,他是剛剛打仗歸來的波斯維伯爵Earl of Bothwell,他認為諾克斯言語乏味,於是號召自己的風笛隊,以鼓樂聲掩沒諾克斯的演說。波斯維每次作戰時都有風笛隊,與他形影不離。
瑪麗此時走出寢宮到台階上跟諾克斯講道理,也跟波斯維打了照面。他們過去有過節,但此時波斯維見她亭亭玉立,與他過去在法國見到的骨瘦如材的小女孩大不相同,兩人都有了好感。
下一次的內閣會議,每一個人分配了自己的職務,波斯維就宣布自己要統御女王的侍衛隊。
這時在倫敦的伊莉莎白,爭取有關瑪麗女王的種種資料。她很在意瑪麗是否美麗,當她見到她的畫像時,第一句話就是:難怪哪麼多男人追求她。她非常忌妒,因為伊莉莎白很為自己的模樣自卑。她特別擔心一位叫做唐立的蘇格蘭表親Lord Darnley,因為他也有王位繼承權,如果瑪麗跟他結婚,瑪麗在王室的地位就特別穩固,隨時有機會取代伊莉莎白。伊莉莎白就叫她的特使Throckmorton到蘇格蘭去挑撥瑪麗跟她弟弟等大臣的關係。
這時在蘇格蘭,要瑪麗結婚的壓力也逐漸升高,因為王室迫切需要一位繼承人。她在內閣會議說,從小就被王室安排嫁到法國,自己從來沒有說話餘地,現在她決定自己作主,甚至不結婚。
伊莉莎白的特使Throckmorton這時來到,他對瑪麗說,伊莉莎白有一個和平建議,如果她跟伊莉莎白提議的人選結婚,雙方可以維持和平,伊莉莎白以後的英國王位也可以歸於她。但是當她一聽到對方提出的人選是Lord Leicester,她憤然拒絕。
瑪麗似乎關心波斯維何時從邊疆回來,秘書大衛對此似乎有些忌妒,他也不希望瑪麗跟蘇格蘭人成婚,向她建議一些歐洲的貴族,但瑪麗都不滿意。最後她有意向壓力屈服,同意與唐立結婚。事實是,這位唐立過去一年多也多次向她求婚,她都沒有回應,現在聽她同意了,歡喜萬分。但是這位唐立非常娘娘腔,瑪麗完全是為了保持王位做這項決定。(下:她決定接納唐立做丈夫。)
當波斯維打仗回來,瑪麗告訴他自己的婚事,波斯維十分失望。他說「妳能告訴我,妳愛他嗎?」瑪麗無法說,她只說為了Stuart王室的未來,她必須這樣做。波斯維表達了對她的愛意,但瑪麗說她沒有其他選擇。
婚後,唐立對瑪麗表示失望。他公開抱怨瑪麗不讓他親近,甚至將臥房門上鎖。他說「婚後她就像一塊冰。」他懷疑瑪麗與大衛過分親近,他們有特殊關係。此外唐立也認為自己應當擁有一半的王權,要與瑪麗分享王位,甚至公開宣稱自己也是蘇格蘭王。
在伊莉莎白挑撥之下,詹姆斯和幾位對瑪麗不滿的大臣聯合支持唐立,企圖篡位。他們利用波斯維不在,派了衛兵到皇宮,先是制服門外的侍衛,之後闖進內宮,殺死了大衛,將他的屍體拋出窗外。他們還寫好一份文件,就是赦免所有參與篡位的人,要瑪麗簽字。瑪麗對唐立說:你太愚蠢,他們利用你達到他們的目的,事件過後你一點好處都沒有。唐立被她說服,決定一起逃走。這時波斯維回來,幫助他們逃走,兩派人打起來。篡位那一派的人失敗,四處逃散。
沒多久,1566年四月,瑪麗生下一個男嬰,消息傳到倫敦,伊莉莎白大失所望。她的計畫無一成功。篡位失敗,現在瑪麗又生下一個大英帝國王位的合法繼承人。
唐立則被以前的盟友拋棄,瑪麗並沒有跟他恢復正常夫妻關係,他兩面不討好。1567年二月,他在自己的城堡Kirk O’ Field時,城堡被炸,他也被炸死。教會領袖諾克斯等散布謠言說是波斯維做的手腳,波斯維被捕,經過審訊因為沒有證據,獲判無罪。但是波斯維在唐立死後兩個月就跟瑪麗結婚,被認為不道德,民意開始反對他,在他們婚後二十天,詹姆斯提出條件要他離開英國。波斯維為了讓瑪麗保住她的王位,同意離開。他說他要在國外召兵買馬,誓將回來與瑪麗團聚。瑪麗本來要與他一起離去,但是被波斯維勸阻。(下:她跟波斯維道別。)
波斯維離開之後,詹姆斯與那一班篡位者又回來,他們強迫瑪麗退位,並立她的一歲多的兒子繼位,是為蘇格蘭詹姆斯六世,詹姆斯繼續做攝政王。之後瑪麗被捕下獄。
伊莉莎白一世在倫敦聽到消息,報信者說瑪麗希望她這位堂姊妹會幫助她。並說,如果她這次幫助叛亂者,將來倫敦也會出現叛亂者。伊莉莎白有些心動,但是決定表面上幫助瑪麗,暗地裡推她一把。她首先叫人帶一枚戒指給瑪麗,說代表她的友誼及支持。另一方面,公開發表聲明譴責攝政王詹姆斯等人,但私下送信給他們表示支持。
瑪麗拿到了伊莉莎白的戒指,心中暗喜,以為女王會幫助她復位。當她在獄中時,一天有人安排說幫她逃獄,他們坐小船到英國境內,這時另外有士兵來到將她帶走,她以為獲得自由,事實是安排間到英國的監獄。不過是單獨的囚室。
另一方面,波斯維在丹麥也被出賣,他被關到苦牢裡,環境惡劣,最後的十年他被鐵鍊鎖住雙腳,最後他精神失常,每天都幻想聽到風笛樂隊,要去解救瑪麗女王,最終在1578年死去,年44歲。
瑪麗被囚十七年之後,她接受英國法庭審訊,罪名是企圖謀害女王。他們偽造了她傳出去的信件,判她死刑。這時他們送來波斯維的副官Donal,由他那裏得到波斯維已死去多年的消息。這時她才完全感到絕望。
行刑前一天(1587年二月),伊莉莎白一世來見她。兩堂姊妹第一次見面都沒有好話說。伊莉莎白指責她窺視她的王位,又說瑪麗生下來就是女王,而她必須一腳步一腳步排除萬難的走上來。她忌妒瑪麗有人愛。瑪麗則說,再問她一千次,她都不會跟她交換。她跟波斯維一天的愛情,頂得過她的一生一世。(下:兩位女王終於見面。)
最後伊莉莎白給她機會,要她簽署放棄施圖爾特Stuart 王朝王位的聲明,她拒絕了。她說,即使她死了,她的兒子將繼續是蘇格蘭國王,最終成為英國國王。這一點伊莉莎白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她沒有子嗣。第二天,她走上了斷頭台。終年44歲。
結果瑪麗女王的兒子詹姆斯五世在繼位36年之後(1603年),伊莉莎白女王逝世,於是他同時成為英格蘭,愛爾蘭及蘇格蘭國王,改名號詹姆斯一世。又做了22年國王到1625年逝世。
製作與卡司:
這電影的劇情大部分都與歷史相符,不過也有很多地方是與史實不符的。例如,唐立伯爵不是娘娘腔的男人,而且瑪麗在法國就見過他,與他也有基本的感情。但唐立懷疑她的孩子是大衛的,也有人認為可信,因為她與大衛確實很親近。而波斯維在這電影中被描繪得很正面,但在史書中,他名聲不太好。主要因為他剛剛跟亨特利伯爵的女兒結婚,為了跟瑪麗結婚,還跟她離婚,也因此得罪亨特利,讓瑪麗在宮中失去一個重要的支持者。此外有關他與瑪麗結婚的傳言,說他是將瑪麗綁架,之後強姦她。不過這些都有可能是那一班篡位者的說法及謠言。此外,瑪麗跟伊莉莎白並沒有見過面,這電影就安排她們有一次戲劇性的會面。
這電影也將伊莉莎白一世描繪為一位玩弄權術,小心眼的女人,與一般人心目中的雄才大略很不相符。事實是她可以有兩種性格,她生長於宮廷中,從小見慣權術鬥爭,她這王位也得來不易,而出生就擁有王位的瑪麗,在法國宮廷也受驕寵,加上天生麗質,在男人面前也受吹捧,性格上自然不是她的對手。(以前介紹過的伊莉莎白一世的電影有:Young Bess 深宮怨,The Private Lives of Elizabeth and Essex ,以及 Anne of the Thousand Days 安妮的一千日。)
這電影可以在很多地方見到「福特的手筆」,他將蘇格蘭很多部分都改在戶外拍攝,帶出蘇格蘭的田園風光。他也增加了很多歌唱部分,用音樂帶出氣氛。這是很多福特電影的特色。特別是蘇格蘭的風笛隊,因為男主角是蘇格蘭武士隊,以風笛音樂做代表,每一次他出場都有風笛音樂配襯,這一點很像約翰福特拍的許多美國騎兵隊電影,每一次都有騎兵隊的音樂,振奮人心。此外也有一些音樂增加傷感氣氛,好像瑪麗聽見波斯維的死訊時,就響起了哀傷的蘇格蘭音樂。而最後當瑪麗走上斷頭台時,又突然出現風笛樂隊的聲音,也讓人在悲痛之中感到一絲樂觀。約翰福特的電影讓人願意一看再看,就是氣氛非常好。而且有很多讓你意外的細節。
前面說過凱薩琳赫本在拍這電影時跟導演約翰福特相戀,證明赫本不是一個喜歡英俊男星的人。以前說過,約翰福特迷戀愛爾蘭女明星瑪琳奧哈拉Maureen O’Hara,但苦於自己的外型,只能單戀。但是比較起來,赫本也是一個相當美麗的女子,(只是味道不同)。她卻愛上了福特。赫本的一生愛戀的包括她的經紀人Leland Hayward,富翁Howard Hughes,之後她在1941年34歲時就開始了與男星史賓賽崔西Spencer Tracy一段持續26年的戀情,直到對方在1967年去世。崔西一直有妻子,又是天主教徒不肯離婚,因此他們這段情就一直是地下情。雖然圈內人全部知道。(下:赫本拍戲期間,跟導演福特密談。)
此外據說本片的編劇Dudley Nichols眼見約翰福特與赫本的戀愛有汁有味,他將他們的故事寫進下一個劇本中,成為1938年拍成的電影 Bringing Up Baby,而且也是由赫本主演,男主角是加利葛蘭Cary Grant,非常成功。
這電影的故事曲折,氣氛也夠,影評一般都不錯,很可惜當年不賣座,虧損了16萬元,讓赫本的聲勢大跌,被封為票房毒藥。結果她要等到1940年的費城故事The Philadelphia Story之後,才重新奠定影壇地位。
主要演員表:
凱薩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 飾瑪麗,蘇格蘭女王Mary, Queen of Scots
佛德烈馬區Fredric March 飾波斯維Earl of Bothwell
佛羅倫斯艾德瑞吉Florence Eldridge 飾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of England
Douglas Walton飾唐立Lord Darnley
約翰卡拉丁John Carradine 飾秘書大衛David Rizzio
Robert Barrat 飾大臣之一Morton
Gavin Muir飾大臣之一Lord Leicester
Ian Keith飾馬麗的哥哥詹姆斯James Stuart, Earl Moray
Moroni Olsen 飾宗教領袖John Knox
William Stack飾蘇格蘭宮中大臣Lord Ruthven
Alan Mowbray 飾伊莉莎白女王特使Throckmorton
Frieda Inescort 飾四名宮女之一Mary Beaton
唐納克里斯普Donald Crisp飾亨特利Lord Huntly
Molly Lamont飾四名宮女之一Mary Livingstone
Anita Colby 飾四名宮女之一Mary Fleming
Jean Fenwick飾四名宮女之一Mary Seton
Alec Craig 飾波斯維副官Donal
Robert Warwick 飾伊莉莎白宮中大臣Sir Francis Knollys
Earle Foxe 飾瑪麗死刑見證人Earl of K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