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954年哥倫比亞公司推出的黑白喜劇,也是女星Judy Holliday的代表作之一。男演員中Jack Lemmon傑克里蒙是第一次挑大梁,雖然排名在Peter Lawford彼得勞福之後,但角色更吃重討好。
這電影的主題與眾不同,也是電影受歡迎的原因。主題是:人人都要出名,但是出名的方式,出名的理由是否正當。很有寓言的意味。
女主角Judy Holliday也是不同於一般的演員。她是舞台演員及歌手出身,曾在舞台上演出Born Yesterday,Bells Are Ringing,1950年並且因為主演Born Yesterday 而獲得最佳女主角金像獎。可惜她在44歲之年就死於癌症,否則佳作更多。
導演是喬治邱克George Cuker,他是好萊塢著名大導,導過六十多部電影,其中比較成功的就有:Little Women小婦人(1933),費城故事The Philadelphia Story(1940),Gaslight 煤氣燈下(1944),Edward,My Son(1949),Adam’s Rib亞當的肋骨(1949),A Star Is Born 星海浮沉錄(1954),My Fair Lady 窈窕淑女(1964)等,他在1936年導演的 Camille 茶花女,及1939年的 The Women也都膾炙人口。他在電影圈也被認為是最能激發女明星發揮演技的導演,多位女星在他的導演下獲得金像獎。(下:Judy Holliday在片中拍肥皂廣告)
好萊塢在1994年又拍過一部It Should Happen to You 由Nicholas Cage及Bridget Fonda主演,但是內容與這部完全不同。這電影的中文譯名是「模特兒趣事」,我覺得完全不切題。
劇情:
一個叫做葛萊迪絲Gladys Glover的女子,她是一名職業模特兒,兩年前由紐約州鄉下到紐約市闖天下,但是沒有任何成就,剛剛又失去一個展示束腰的模特兒工作,只因為她的臀部大了四分之三吋。她想這一輩子都別想有人會知道自己的名字了。
她百無聊賴地在中央公園裡閒逛,遇到一個正在拍紀錄片的男子皮特Pete Sheppard,正用小型攝錄機拍平常人的生活百態。
兩人聊開來,皮特教她追求自己的夢想,不要放棄。臨別跟她要了地址,說紀錄片拍好,會送去給她看。
這時她見到哥倫布廣場邊,有一座大廈上面有一個空白廣告牌,上面寫著:這廣告牌出租,有意者聯絡Horace Pfeiffer,地址XXX。她見到了就幻想,如果自己名字大大的印在廣告牌上,那多好。
第二天她鼓起勇氣到那間廣告公司,她完全沒有經驗,連那個人的姓氏都念錯。當她見到那位Pfeiffer先生,問明了那廣告牌一個月收費210元,最低必須訂三個月。她剛好存了一千元,足夠這費用,於是付了$630元,滿意的離開。
不到兩天,她的名字就大大的呈現在紐約市最顯眼的地方。她每天都到現場去看。而她住的公寓的窗口,也可以見到這廣告牌的一小角。而這一天她回家時,居然見到皮特在她公寓門口,原來他也搬來這裡。她還叫皮特到自己的房間看那個廣告牌(的一角),但是皮特一點興趣都沒有,說這樣做沒有意義,也浪費錢。
這時廣告公司打電話給她,要她去開會,原來一間肥皂公司Adams Soap的小老闆伊凡Evan Adams堅持要回那個廣告牌。原來這間肥皂公司長期訂購這個位置,而伊凡這次因為去度假,而沒有續約。他現在要高價跟葛萊迪絲買回這個位置。葛萊迪絲不同意,她認為那個位置最好。伊凡要賠雙倍錢給她,她也不肯。雙方不歡而散
當晚伊凡約她晚餐,原來是要跟她談判。他說願意用兩個廣告牌換一個,她不肯。又說一人一半,分享那個廣告牌,她都沒有同意。晚餐後他們跳舞,伊凡又送她回家,一直跟到房門,她都沒有妥協。
第二天廣告公司再約她開會,這一次討價還價,伊凡願意拿出六個廣告牌的位置,而且都是最好的位置,包括:中央車站,47街,東區,西區,地下鐵站等。她終於同意了。結果沒有幾天,紐約市各地都出現大大的Gladys Glover的大廣告牌。上面只有她的名字,其他甚麼都沒有。其中一個還是霓虹燈廣告牌。
她每天都到各地欣賞自己的廣告牌。一天她跟皮特約了午餐,之後到百貨公司Macy’s買東西。當她付錢時店員問她的名字,她說出Gladys Glover,沒想到那個女店員大為吃驚,說「原來妳就是Gladys Glover?」立即要她簽名。然後附近的店員,顧客都聽見了,都湧過來要她簽名。她終於「成名」了。(下:她在百貨公司被人包圍,要簽名。皮特在一旁看不順眼)
皮特和她成為鄰居後,有空就會到她房間,約了吃午餐,或是出去。這天距離她的廣告牌合約只剩三天,她說,三天後我就是nobody了,她還說要想辦法在火柴盒,鉛筆上印上自己的名字。皮特說這些都不是實際的成名方法。這時電視上一個主持人突然間在討論:這個Gladys Glover到底是甚麼人?請妳打電話到這個電視台,還有電台,我們要訪問妳。
葛萊迪絲與電視台連絡後上了電視,由於沒有經驗,她的一問一答都是讀大字報(稿子),雖然不算是成功的訪問,但至少讓觀眾看到她的真面目,而這時伊凡就認為她適合作廣告模特兒,就安排她拍廣告,之後她生活開始忙碌,減少了與皮特見面的機會。
與此同時,伊凡開始對她產生興趣。一天伊凡約她晚上開會,說是要商談全國促銷活動,她以為很重要,就臨時取消了皮特的約會。而其實皮特是約了她去見父母,皮特非常不開心。而這天伊凡開的是敞篷進口汽車,在葛萊迪絲的公寓前面接她,被皮特看在眼裡,他還問那輛車多少錢,伊凡說五千元。
當晚到了伊凡的家裡,葛萊迪絲才發現伊凡根本不是要開會,而是要跟她進一步發展關係,她有意無意地將香檳灑在伊凡的身上,她說「貴的東西,好容易就上癮。」當伊凡企圖親吻她時,她又問伊凡是否寂寞,如果寂寞可以養一隻鸚鵡,有人說話。最後她決定離開伊凡的家。她說,這世界有兩種人,一種人為了成名甚麼都願意做。另一種人幾乎甚麼都願意做。最後她說,也許她只能作一個平凡女人。(下圖:伊凡企圖對她動手動腳)
回到家裡,桌上有一個16釐米的放映機,還有一張紙條,叫她打開那個放映機,原來是皮特拍好的以她為主角的紀錄片,裡面還有皮特的表白,內容非常真誠,也很幽默。他承認自己愛上葛萊迪絲,但知道自己沒有伊凡的錢,也沒有伊凡的貌。所以自己退出了,離開了。當她看完影片趕到皮特的房間,他已經搬走了。
之後她繼續有廣告拍,一天還被安排為一架空軍的飛機命名。但是在人群中她感到空虛,她想起皮特對她說過的話:妳為什麼要成名?只是為了成名而成名?那樣不一定會快樂。作為快樂群眾中的一份子,會是更好的目標。於是她臨時改了演講稿,說自己要做一個平凡的快樂人。
這時皮特繼續在拍他的紀錄片。他在一個動物園裡放了一個籠子,將自己關在籠子裡,學習猿猴的動作,讓遊客丟香蕉給他,以反映由動物眼裡觀察人類。突然間人群散去,原來大家都在看空中的一個巨大的飛行廣告,上面寫著:皮特,請打電話給葛萊迪斯。皮特看到非常興奮,他知道是什麼一回事。
製作與卡司:
這是一部輕鬆的喜劇,很多細節讓人莞爾。比如說,葛萊迪絲會在需要思考時,脫下鞋子。所以每次有重大決定時就會脫鞋,不管在甚麼地方。此外女主角Judy Holliday也是一個有特殊天分的演員,她會裝得好像很笨,但最後卻作出最聰明的決定。在這片中,她就讓兩個男人為她爭戰。而最後她聰明的為自己選擇了最適當的男人。
這也是男星傑克里蒙Jack Lemmon第一次擔任吃重的角色,證明他有喜劇天分,也有觀眾緣。傑克里蒙最初是在百老匯舞台發展,對於電影有輕視態度,準備拍一兩部片就回到舞台,後來他自己說,是Judy Holliday讓他對電影有了尊重。這部片之後他就與哥倫比亞公司簽約,但合約中講明他可以繼續舞台表演。沒想到後來他一共拍了超過60部電影,被提名奧斯卡金像獎八次,獲獎兩次。而且佳作不斷,包括:Mister Roberts 羅伯先生(1955),Cowboy(1958),Some Like it Hot 熱情如火(1959),The Apartment公寓春光(1960),Irma la Douce愛瑪姑娘(1963),The Odd Couple 天生冤家(1968),Grumpy Old Men 歡喜老冤家(1993)等。而他因為政治立場(民主黨及左傾),也拍了一些有政治訴求電影,如:Save the Tiger (1973),The China Syndrome(1979),Missing (1982)等,而他得獎的則都是這一類。(而Judy Holliday政治立場與他一致,美國國會調查共產黨員時,還被叫去問話。她事後很驕傲地說,她一個人名都沒有供出來。)
另一個男主角是彼得勞福Peter Lawford,他演這電影時31歲。他外型很俊,但因為演技不被認同,幾乎沒有機會當主角。他原來是英國演員,23歲時入美國籍。拍這電影的同一年他與約翰甘迺迪的妹妹Patricia Kennedy結婚,所以他後來這個總統妹夫的身分,還知名過他的電影。他最知名的電影是:Little Women小婦人(1949),Ocean’s 11 十一羅漢 (1960),他後來加入影星瘦皮猴Frank Sinatra的鼠黨Rat Pack,也因此參加了很多鼠黨的電影,Oceans 11就是其中之一。
因為葛萊迪斯在電視中出現,又接受訪問,所以有一些出鏡的演員與她同台,這些都是真的演員。
主要演員表:
茱迪哈里黛Judy Holliday飾葛萊迪絲Gladys Glover
彼得勞福Peter Lawford飾伊凡Evan Adams
傑克李蒙Jack Lemmon飾皮特Pete Sheppard
Constance Bennett美國女星飾演她自己
Ilka Chase美國影星飾演她自己
Wendy Barrie美國影星飾演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