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1935年的黑白片,故事情節相信多數人都已熟悉,但是每一次看這電影還是令人感動。這是一部拍得相當成功的電影。
雙城記的故事源自英國著名小說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1859年出版的小說,描述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歷史橫切面。由於小說的風行,很多現代人對於法國大革命的一知半解,可能都來自這本書。狄更斯著作等身,其中較為人熟悉的有:1837年的Oliver Twist 孤雛淚,1849 年的David Copperfield,1860年的Great Expectations等,這些故事全部都被拍成電影,而其中公認以這一部最成功。
書名雙城記,說的是事件發生在巴黎以及倫敦,顯示在當時兩個城市完全不同的政治局面,一個混亂暴力,一個平和有序,成為理性的知識份子的避難所。(中文譯名比起英文原名更要大氣,顯示多年前中國文化界前輩的高度國學休養)。
主要演員是當時美國的男神明星Ronald Colman朗諾考曼,他從默片紅到有聲片,代表作有Lost Horizon 消失的地平線(1937),Random Harvest 鴛夢重溫 (1942),他被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四次,並在1947年因A Double Life 獲獎。
導演Jack Conway由演員起家,主要工作在默片時代,演過七八十部電影,也導過近百部電影,導過的傑出影片包括:1936年的Libeled Lady 假戲真做,1937年的 Saratoga,1944年的Dragon Seed 龍種 。製片人則是鼎鼎有名的大衛賽茨尼克David O. Selznick,他製作的影片多屬大片,包括1939年的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劇情:
電影開始時在英國,一個叫做露西Lucie Manette的女子獲悉,他的父親曼內特醫生Alexander Manette其實還活著,而一直被關在法國巴斯底監獄,現在終於被釋放。於是她坐船到法國去將從未謀面的父親接回家。這時的曼內特醫生因為18年監獄生活,變得神智不清。同行還有一個照顧父親的老僕人狄法吉Ernest DeFarge。
在回程的船上,露西結識了一個叫做查爾斯達內Charles Darnay的男子,他是法國貴族,屬於著名的Marquis de St. Evremonde艾維盟家族。他的舅舅Evremonde艾維盟侯爵冷酷無情,深為平民痛恨,但是查爾斯就完全相反,他個性溫文儒雅,同情百姓。
艾維盟整天飲酒玩樂,欺壓百姓,一天他的馬車經過市集,呼嘯而過,壓死一名兒童,他不僅不道歉,還指責孩子的家長不小心。市民見到氣憤填膺。這時法國大革命剛剛開始,人民組織的法院聲言要將艾維盟一家大小依法處置。所以連查爾斯也不放過。他們羅織了一個叛國罪名,要逮捕他,因此查理斯逃亡到英國。
當露西和查爾斯的船隻抵達英國港口,查爾斯跟露西已經萌生情愫,他們相約星期日在蘇豪的露西家裡見面。但是船一靠岸,已經有法國的鏢客等著,將他逮捕送回法國。
這時在英國有一個律師西尼卡登Sydney Carton,他天生愛飲酒,整天坐在酒吧裡。有人來找他,要他幫查爾斯辯護。他查過案子,知道檢控官的證人之一,是過去相識的小流氓巴薩德Barsad,因此去找巴薩德,將一些假消息傳授給他。審訊那天,露西為查爾斯辯護,但群眾全都熱血奔騰,聽不入耳。後來巴薩德上台做證,他說得天花亂墜,說查爾斯各種叛國事實,然後當西尼以辯方立場盤問他時,巴薩德才意識到自己被西尼誤導,而西尼也證實他通篇謊言,而且有偷竊等案底,一時扭轉情勢,讓查爾斯脫罪。查爾斯和曼內特一家因此對西尼感激不盡,多次邀約他到家裡進餐。
個性不羈的西尼平時以酒代飯,他的座右銘是:我不為人,人不為我I care for no man, no man cares for me,為此他和查爾斯第一次飲酒就不歡而散。
後來西尼有機會和露西多次見面,露西還勸他多些樂觀積極。聖誕節,露西邀請他一起到教堂,他說「我的教堂就是酒吧」。但是相處久了,他為露西的美貌及性格吸引,但就在這時,露西告訴他,她將與查爾斯結婚了。西尼再度感到對人生失意,但是他向露西保證,他會祝福及保護露西及她所愛的人。他沒有參加露西的婚禮,一個人喝悶酒。(下圖: 西尼愛上了露西)
查爾斯在求婚時才向露西的父親曼內特透露,他原來是艾維盟家族的繼承人,但是他因為不齒舅舅的行徑,所以改了姓氏。曼內特對此大受刺激,因為他當年受到迫害坐牢18年就是受到艾維盟家族的陷害。但他決定接納查爾斯。他們並且同意不要跟露西說起。
後來露西生了一個女兒小露西,西尼從小看她長大,她對這個西尼叔叔也特別喜愛。
這時在巴黎,群眾開始衝進巴斯底監獄,將犯人都釋放出來,王室最初派出大批士兵鎮壓,但是不久之後,一些士兵倒戈相向,甚至幫助平民,使到局勢逆轉。群眾高呼:殺死所有貴族!殺死他們的朋友!殺死他們的僕人!貴族們人人自危,一名刺客到艾維盟的家裡,將艾維盟侯爵殺死了。許多平民在街上慶祝,但是其中最偏激的一個婦人泰麗斯迪法太太Therese Defarge認為這還不夠。她認為不應當放過查爾斯,堅持要用計謀將他引誘回到法國。他們捉了查爾斯以前的一個私人教師,要他寫信給英國的查爾斯,說只有他回來才能拯救自己。這教師被迫寫信,在銀行工作的查爾斯收到信後,毫不猶疑就坐船到法國。到了法國境內很快就被逮捕。
這時候的法國腥風血雨,所有貴族,或是任何與貴族有關係的人都被逮捕,然後經過隨隨便便的審訊都被送上斷頭台。設立在市區中心的斷頭台,每天持續不停地都有人被斬頭。查爾斯被捕後,等了一年多時間案子開審。這一次審訊,露西的父親曼內特醫生以坐過巴斯底監獄18年冤獄的身分,為查爾斯辯護,最初獲得群眾同情,陪審團也接納他的證詞,判查爾斯無罪。但是那個迪法太太憤憤不平的起身高聲疾呼,煽動群眾,並拿出一封曼內特醫生在監獄時寫過的一封信,信中揭發艾維盟侯爵的罪行,以此證明艾維盟家族都應當受刑,於是群眾轉向,陪審團再度裁決查爾斯有罪,48小時內處斬。(下圖:暴民)
這一次露西及其家人都惶惶不可終日,西尼盡朋友之力,企圖安慰他們,但心中知道,已經無力回天。而這時曼內特醫生舊病復發,他又失去了理智,精神錯亂。
露西無計可施,她親自去找迪法太太,但是迪法太太和她的朋友都嘲笑他們來得太遲,說他們都要死。迪法太太一個朋友甚至送給小露西一個斷頭台的模型。當小露西回家把玩那個小斷頭台時,西尼意識到,迪法太太已經知道查爾斯有了後代,知道小露西的生命也不保。
西尼感到自己的一生沒有目標,他認為現在自己有機會做一件有意義的事。他對露西家的朋友狄法吉說,叫他收齊露西家人所有的通行證,要他們第二天一早八點鐘集合,準備好馬車,立即離開巴黎回倫敦。他還交出自己的通行證,然後對他說:不要為了任何原因拖延。八點鐘一定要走。
他聽說小流氓巴薩德現在在新政府混得不錯,在巴斯底獄也有影響力。他就去找巴薩德,要他安排自己去見監獄中的查爾斯,他說他只要見他十分鐘。巴薩德有些猶疑,西尼就威脅他說,如果他不同意,他就揭發他上一次審訊時作假證的事,巴薩德只有答應了。到時候他進到查爾斯的囚房,查爾斯大吃一驚,西尼叫他別做聲,叫他按照自己說的做。他叫查爾斯寫一封信給露西,然後用準備好的哥羅方將他弄暈,自己在信上簽名,然後叫巴薩德將換上自己衣服的查爾斯帶出房間,(他們說訪客受不了死別的刺激,暈倒了)。因為他和查爾斯的身高及外型都有些相似,所以可以瞞混過去。他自己就準備第二天做查爾斯的替身,代替他行刑。
就在行刑的當天早上,那個迪法太太仍不滿足,她要確定查爾斯的妻子和女兒也被處死,這時她才說出自己就是當年家人被艾維盟家族迫害家破人亡的倖存者。她趕到曼內特和露西居住的地方,當時露西一家人正準備上馬車,屋內只有露西的私人女僕普羅斯Pross在,普羅斯認出她就是那個要置他們全家於死地的女人,兩人見面分外眼紅,打鬥中,迪法太太的槍走火將她打死。這時昏迷的查爾斯已被送回來,他們一家人及時逃走。
而在巴斯底監獄,西尼和其他犯人等待天亮就要行刑。這時只有一個女的認出他來。那個年輕女子是一個裁縫,昨天排在查爾斯之前審訊的,她說她只是為一個貴族家庭做過裁縫,為什麼也要死?當時查爾斯還安慰過她,現在她發現查爾斯換了另一個人,因此知道西尼是幫別人受刑。她問西尼為什麼如此勇敢?西尼說「因為他是我的朋友」。女孩說她非常害怕,要西尼等一下握住她的手,給她勇氣。於是他們一起走上斷頭台。但是在台下,從來都不錯過行刑的迪法太太的朋友就注意到,她這一次缺席。(下圖:女裁縫希望由西尼那裏得到勇氣。)
製作與卡司:
雙城記是一本非常好的文學作品,也是非常好的小說,除了內容感人,絕對不落俗套,歷史上可以比擬的作品不多,而這部電影也拍得非常成功,非常平實,一些也不賣弄,誇張。
這電影中保留了很多原著中的精句。好像最後西尼說:我做的這件事,比我這一生做的任何事情都好,我要去的地方,比我去過的任何地方都要好。
這電影宗教意味也很濃。當西尼去向露西家人做最後的交待時,他背後的牆壁上掛著一幅字畫,上面寫的是約翰福音中的一段話:「我就是復活,我就是生命。」當電影結束,打出的字幕也是這一句話:「我就是復活,我就是生命。信我的人即使死了,也將要活。」宗教的字句用在這裡,無比的貼切。
以前的文學作品所以成為文學巨著,就因為感動人,就因為激勵人性中最善良的一面。這種善良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但是他告訴你有這一個層次。
據說狄更斯最初想把這小說叫作是Recalled to Life,就是要點出他這本書的意義:浴火重生。象徵耶穌的死而復活,也像中國人說的:死有重於泰山,輕於鴻毛。
狄更斯(由於他的生活背景)的作品中,很大一部分是描述社會不公,低下階級的苦楚,也經常被人引用來詆毀社會中的富有階級,這部電影也一樣,說到那些貴族不知民間疾苦,逼到民眾要起義。但是在革命之後老百姓的嘴臉則更難看,而且書中用了mob rule (reign of terror)的字眼,說這些都是一群暴民。他們的「統治」比過去有過之而無不及。其中一句話是:每一次革命都會培育出像迪法太太一樣的人物。(下圖)
所以由這個層面來說,狄更斯是公平的。不像其他很多文學,甚至歷史,只描述法國王室腐敗的一面,卻將人民革命美化了,掩飾了所有暴民統治的黑暗面。
這就是狄更斯要表達的,人類在必須選擇時,永遠都不會做出最好的(正確的)選擇。這所以他在書本第一句話就是: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那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那是信仰的年代,也是懷疑的年代;…
這電影除了導演好,男主角Ronald Colman功不可沒,他的演出平實,但是卻將西尼的內心戲表達得恰到好處,不作第二人想。與他相比,那個演查爾斯的男星Donald Woods 雖然樣子好看,就欠缺性格,看完之後甚至留不下印象。
電影的配角中很多是有份量的,排名第三位的是演露西的女僕普羅斯Miss Pross的Edna May Oliver,她戲分不多,但排名如此高,證明她在影壇地位。她演出過的電影包括:1933年的Little Women小婦人,1940年的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與偏見。飾演艾維盟侯爵的Basil Rathbone,也是英國著名舞台及銀幕演員,以演出莎翁劇作,及在銀幕上飾演福爾摩斯(14次)享譽一時。
這電影中兩個負面角色,一個是演那個Therese Defarge迪法太太的Blanche Yurka,她演這個令人憎恨的角色完全達到目的。她滿臉都是仇恨,一邊打毛線,一邊注意四周,到了必要時刻起身向敵人發出致命攻擊。讓人覺得有她這個人世界就不太平。而她一個胖胖的朋友,一張口大笑滿口沒有一個齊整的牙齒,像透了白雪公主裡面的巫婆。其實她本人Lucille La Verne不難看,為演這角色故意將自己弄到很醜。
主要演員表:
朗諾考曼Ronald Colman 飾西尼Sydney Carton
伊莉莎白愛倫Elizabeth Allan飾露西Lucie Manette
Edna May Oliver飾女僕普羅斯Miss Pross
Reginald Owen飾C. J. Stryver (查爾斯的辯護律師)
Basil Rathbone飾艾維盟侯爵Marquis de St. Evremonde
Blanche Yurka飾迪法太太Madame Therese Defarge
Henry B. Walthall飾曼內特醫生Dr. Alexander Manette
Donald Woods飾查爾斯Charles Darnay
Walter Catlett飾巴薩德John Barsad
Mitchell Lewis飾照顧曼內特的狄法吉Ernest Defarge
Claude Gillingwater飾查爾斯倫敦銀行同事Jarvis Lorry
Isabel Jewell飾女裁縫
Lucille La Verne飾迪法太太的邪惡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