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1942年華納推出的黑白歌舞片,說的是上世紀初,紐約百老匯著名表演藝人George M. Cohan喬治柯漢的故事。他在當時紅遍美國舞台劇,會作曲作詞,更會跳舞,一生作過三百首歌舞曲子,而電影名字就是他最著名的一首樂曲。而包括這首歌在內的許多首歌曲都是愛國歌曲,所以可以說他是一個愛國音樂家。
喬治柯漢這個角色由華納男星詹姆斯凱尼James Cagney飾演,他是一個硬漢型的明星,平常多數飾演黑社會人物,但其實他從小就學習舞蹈,成年後也在歌舞團長期待過,歌舞其實是他的本行。而且他雖然個子矮小(165公分),跳起舞來肢體卻十分靈活。他前後演出過多部歌舞片,包括:Footlight Parade 華清春暖 (1933),Something to Sing About (1937),The West Point Story 西點春色 (1950) 等,說實話他的真正興趣也是歌舞片,他演出這樣多警匪片,也因為那是華納的專長,因為成本輕,而不是因為他的專長。而因為他在這電影中的舞技及演技都一鳴驚人,為他贏得一座最佳男主角金像獎。
電影劇本是由Robert Buckner 及Edmund Joseph編寫,不過後來經過著名的編劇家Julius J. Epstein及Philip G. Epstein兩兄弟潤飾過,所以故事及節奏都很緊湊。導演是米高克蒂茲Michael Curtiz,他導過的成功電影包括: The Adventure of Robin Hood羅賓漢歷險記(1938),北非諜影Casablanca(1942),Holiday Inn假日旅館(1942),Mildred Pierce (1945),等。
這電影獲得八項金像獎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原著故事,最佳男配角(Walter Huston),而得獎的項目包括最佳男主角James Cagney,最佳音樂片配樂,及最佳錄音。這電影並在1993 年因為文化、藝術及歷史價值,被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了一個拷貝。
劇情:
電影是用倒敘方式描述喬治柯漢的一生。電影開始時,年老的柯漢復出舞台,在一部歌舞劇I’d Rather Be Right中飾演當時的羅斯福總統。首演當晚,羅斯福召他到白宮,並且頒給他一座國會獎章。他在見總統時,談到自己的一生。
柯漢的父母都是巡迴演出的舞台藝人,他們的表演包括歌舞,短劇,及雜耍。這一類表演是當時小劇場的主要項目,1873年七月四日國慶日那天,柯漢的父親Jere Cohan演出後趕回家,知道妻子誕下一個兒子,為了紀念國慶,他們為兒子取名喬治,紀念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
柯漢一家人是來自愛爾蘭的天主教家庭,喬治有一個姊姊Josie,他們都自小就陪父母演出。他們演奏小提琴,跳舞,後來他們的表演就以The Four Cohans為名。他17歲時成為劇團主角,而每天表演完,喬治就會代表一家人出來謝幕,說:我母親謝謝大家,我父親謝謝大家,我姊姊謝謝大家,我也謝謝大家。
他們的劇團越來越成功,跑遍美國各大城市演出。不過不久,舞台經紀都認為喬治這個人麻煩,又說他的演出沒有為演出加分,要將他除名。他父母勉為其難的離開他,分開表演。喬治就自己寫歌,他一直認為自己有作曲天分,寫了許多歌曲都沒有人接受。他整天推銷自己的作品,後來他寫的Yankee Doodle Boy終於得到一個經紀人的賞識。這個經紀人要他在歌舞劇中增加很多女的舞蹈員,搞得熱熱鬧鬧的,他又建議增加馬匹在舞台上,1904年他的Little Johnny Jones被搬上百老匯舞台,其中的主題曲就是I’m a Yankee Doodle Dandy,喬治飾演的Johnny Jones在劇中飾一個騎師,他的馬匹就是Yankee Doodle,結果一舉成名。(下圖:Cagney在劇中飾演一個騎師。)
因為他說的是一個美國人到英國去參加馬賽,所以用洋基人這名詞。而劇本中強調這個洋基人是愛美國的,一些對白也強調,他不會因為在英國贏了馬賽,而變做一個英國人,而他穿的騎師衣服也是由美國國旗的圖案做成,所以被當作是一部愛國作品。正好此時一戰爆發,美國洋溢一片愛國熱誠,Little Johnny Jones就被吹捧為一部愛國劇作,每次演出都配合大量的美國國旗,氣勢磅薄。
這劇中還有一首柯漢的有名的曲子Give My Regards to Broadway,是在一艘船甲板背景上演出,場面都很大,加上柯漢的獨舞,即時在百老匯舞台散發光芒。
此時喬治又開始與一個叫做Sam H. Harris的作曲家合作,開始推出一連串的成功歌曲及舞台劇。從這時起到1923年,他們幾乎每一年都推出兩齣以上的舞台劇,其中較為人知的有:Forty-five Minutes from Broadway,Popularity,The Honeymooners,The Talk of New York,The Fortune Hunter,The Man Who Owns Broadway,The Little Millionaire,Broadway Jones,It Pays to Advertise,Hello Broadway,Mary,So, This is London。而且一開始他就找回了父母及姊姊參加自己的劇團,一家四口一直都合作無間。(下圖:一家四口參加演出,服裝都非常愛國。)
而其中Mary不僅是其中一個劇目名稱,也是一首歌的名字Mary’s a Grand Old Name。原來Mary是他第二任妻子,她是在前來應徵參加演出時,兩人一見鍾情。這是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證明了柯漢確實是一個有天分的作曲人。
說柯漢是愛國作曲家不僅是因為他的一首曲子Yankee Doodle Boy,因為他後來又寫了好幾首愛國歌曲,其中最為人知的有:You’re a Grand Old Flag (偉大的國旗),Over There。Over There寫於1917年,美國加入盟軍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期,當時也是國人愛國心澎拜,歌詞裡面更是句句激發戰鬥意志:拿起你的槍,進發進發,每一個自由的兒子,不遲疑不遲疑,不論生與死,讓你的母親以你為榮,在偉大的紅白藍旗幟下,在那裏在那裏,洋基人來了,準備好祈禱吧,我們來了我們來了,不到終結不會回來…,其中那一句Over there, over there由一隊隊士兵唱來,就像是美國的國歌。到今天都是美國最受歡迎的軍歌之一。這就是為什麼羅斯福總統要頒發榮譽獎章給他的原因。
柯漢一直沒有退休,其實可以說他退休很多次,又再出山。他在舞台上跳舞,說笑話直到64歲死於癌症。
製作與卡司:
其實讓詹姆斯凱尼 James Cagney 飾演喬治不是一般電影公司的第一選擇,是因為他自己爭取得很厲害,而且他真的能歌能舞。他樣子還不如真的柯漢,通常飾演名人的演員都好看過真人,這是少有的例外。不過到今天,每個人都將James Cagney當作是喬治柯漢,這就是他演出的成功。據說真正的柯漢在病床上看這電影時,都說沒人可以好過 Cagney。
也有傳說,Cagney 最初反對飾演柯漢這角色,因為柯漢在1919年演員工會罷工時,站在雇主的一方。另外在美國國會打擊好萊塢左派的行動中,Cagney 被指有支持共產黨員的傾向,甚至懷疑 Cagney 本人是共產黨員。後來該片製作人之一,也是 Cagney 兄弟的 William Cagney 就說,要將這電影製作成「最愛國」的電影,以便幫詹姆斯凱尼洗脫這些指控。
說到他的政治立場,他年輕時確實十分左傾,一方面跟工會站在一起,後來甚至接受左派社會主義思想,但是後來見到工會領袖Thomas Mooney 的霸道作風開始反感。後來他跟另外一位左傾的影星Ronald Reagan (朗諾雷根) 同時向右轉,同一時間辭去這工會組織的會員身分。後來美國共產黨組織宣稱詹姆斯凱尼是他們的忠實會員,還介紹很多會員加入,凱尼一一否認。二戰之後他立場趨於溫和,捐款給民主黨,甚至為羅斯福總統的競選做義工。不過到杜魯門繼任時,他已經對民主黨灰心,改為支持杜魯門的對手,共和黨的杜威Thomas Dewey。後來他開始全面支持共和黨,包括支持雷根競選加州州長,及總統。到他年紀更大時,他在自傳中說他已經成為「完全的保守派」,認識到美國的偉大都是因為人們懂得自律discipline,以及失去自律讓美國腐化的過程。特別是嬉皮文化對美國的傷害。懂得詹姆斯凱尼這個心路歷程,就會懂得美國第45 任總統川普(特朗普)為什麼會宣導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的道理。這些「偉人」都是先從左傾自由派開始,直到最後領悟出傳統(保守派)才是正道。
電影中有部分內容與事實有出入,比如說,喬治柯漢其實是出生於七月三日,但電影就說是國慶日七月四日出生。另如Mary是柯漢的第二任妻子,電影中就含糊地交代她是柯漢的第一任。而且Mary是柯漢與第一任妻子離婚的理由(第三者)。不過他們白首到老,直到柯漢在1942年尾去世。飾演 Mary 的Joan Leslie 這時還不到17歲,已經擔當大片女主角,她之後還會受華納力捧,她也是 約克軍曹Sergeant York (1941),Hollywood Canteen好萊塢餐廳(1944) ,Rhapsody in Blue 藍色狂想曲 (1945) 等片中的女主角。
Joan Leslie 本人是不會唱歌的,她在這電影中的歌聲都是由 Sally Sweetland幕後代唱。倒是飾演父親的老牌演員華特休斯頓 Walter Huston 在片中有很多跳舞的片段,中規中矩,顯示他的舞技也不差。另外,片中飾演柯漢姊妹的是男主角詹姆斯凱尼真正的姊妹Jeanne Cagney,他們也是從小就一起表演。看他們「一家四口」在台上跳舞的片段,真是賞心樂事。
擔任這電影攝影的是著名好萊塢攝影黃宗霑James Wong Howe 。他由默片開始就享譽盛名,著名的代表作有The Thin Man(1934),Abe Lincoln in Illinois (1940),Picnic 野宴 (1955),The Rose Tattoo (1955),Hud 原野鐵漢 (1963),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 (1968),Funny Lady (1975)等。其中因為 The Rose Tatoo 以及 Hud 兩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
這電影結果為華納賺了大錢,是華納公司到當時最賺錢的一部電影。同時多次被選入全美歷史上一百部名片之一。
主要演員表:
詹姆斯凱尼 James Cagney飾喬治柯漢George M. Cohan
瓊李斯莉 Joan Leslie 飾 Mary Cohan
華特休斯頓 Walter Huston飾父親Jerry Cohan
Richard Whorf 飾生意夥伴Sam Harris
Irene Manning 飾女歌手Fay Templeton
Rosemary DeCamp 飾母親 Nellie Cohan
珍妮凱尼 Jeanne Cagney 飾姐姐 Josie Cohan
S. Z. Sakall 飾經紀人
喬治托比亞斯 George Tobias 飾經紀人Diez
Eddie Foy, Jr. 飾他的父親,諧星Eddie Foy, Sr.
Frances Langford 飾當時著名歌手Nora Bayes
George Barbier 飾舞台製作人 Erlanger
Minor Watson 飾戲院經理Ed Albee
Douglas Croft 飾喬治 13 歲時
Patsy Lee Parsons 飾 Josie Cohan 12 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