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介紹

電影 Primary Colors 風起雲湧
電影 Bee Movie 蜜蜂總動員
電影 Pleasantville - 批判五十年代
電影 由J. Edgar 談胡佛的一生
電影 Titanic 鐵達尼號 (泰坦尼克號)
電影 The Man Who Shot Liberty Valance 雙虎屠龍
電影 Gone with the Wind 亂世佳人
電影 34街的奇蹟 Miracle on 34th Street
電影 春風秋雨 Imitation of Life
電影 Pinky 一部講述黑白問題的電影

電影 Autumn Sonata 秋日奏鳴曲

2021-08-31 01:11:37

這是瑞典導演英瑪褒曼Ingmar Bergman (英格瑪柏格曼)在1978年推出的彩色倫理片。主演的全部是瑞典籍(原籍)的影星,有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她與導演之間沒有親屬關係,只是姓名相近。)麗芙烏曼Liv Ullmann。以及Lena Nyman,Halvar Bjork等。這電影全部是以瑞典語言拍攝,只有少數幾句對話是英語。瑞典的片名是Herbstsonate

這部電影的故事主要是敘述一對母女間的感情問題,在為期兩天的對話中,女兒將從小開始對母親的不滿發洩出來,指母親自我中心,忽視丈夫及女兒的需要,甚至摧毀家人幸福。母親一方面辯護,一方面承認,但最後兩人關係維持原樣。

這是英格麗褒曼最後一部電影,她演出此片時63歲,正罹患乳癌。三年後就過世了。她在當時接受訪問時說,這是她一生所得到的最好的角色,正好在她演藝生涯畫上完美休止符。因為她不想在演藝生命的最後期間拍一些沒有意義的小角色。

 

 

 

 

 

 

 

 

英瑪褒曼和女主角之一的麗芙烏曼雖然沒有結婚,但是有五年的同居關係(1965-1970),並生下一個女兒Linn Ullmann,而這女兒就在片中飾演她那個角色的童年時期。另一個巧合是,當這電影拍攝時,英瑪褒曼的第五任也是最後一任妻子(也叫做Ingrid),所以跟英格麗褒曼同名同姓。她還負責這影片的片場雜物跟行政。而英瑪褒曼的(前任)第四任妻子Kabi Laretei則是一位傑出鋼琴家,這電影中的主要一首蕭邦的鋼琴曲子就是由她彈下來錄音的。(片中由英格麗褒曼及麗芙烏曼的角色各彈一次,都是由她幕後彈奏的。)多一句八卦消息,英瑪褒曼與Kabi Laretei婚姻期間(1959-1969),部分是他跟麗芙烏曼同居時期相重疊。

英格麗褒曼在這片中一半以上沒有化妝(看來像是沒有化妝,而且很多特寫鏡頭,)這傑出表演讓她獲得最佳女主角獎金像獎提名,此外本片也獲得最佳編劇金像獎提名(英瑪褒曼),可惜均未獲獎。可能因為是瑞典語拍攝的原因。而當年獲得這兩項獎的影片Coming Home毫無藝術價值,但因為是反戰(反越戰)電影,在當時政治氣氛下受到吹捧。

劇情:

電影開始時是在瑞典一個風光美麗的小鎮,住著一個牧師維克多Viktor跟他的太太伊娃Eva。一開始維克多就說,他年輕的妻子是作家,出過兩本書。他們年齡相差一段,他非常愛他的妻子。但他太太在很長一段時間後才相信他,感到被愛。

這時伊娃寫了一封信給她母親夏洛特Charlotte,一個國際著名鋼琴家,要請她來這裡住一陣子。說她們七年沒見面,而這裡地方寬敞,她要住多久都行,還說會盡量服侍她,寵她。不久,她的母親駕車來到。畫面中的這小鎮位於湖邊,風景絕美。伊娃見到母親好開心,夏洛特一到也說她可以住很久一陣子。

伊娃所以邀請母親前來,是因為夏洛特的現在的同居丈夫李歐納多剛剛去世,相信母親一定感到寂寞。夏洛特一到,也跟伊娃說起李歐納多最後幾個月的日子,以及她所受的苦。她也說到自己的背痛,讓她近來很少練琴了。她說了半天,才想起問女兒她自己的近況,這時伊娃才說,海倫娜Helena也在這裡,夏洛特聽了一驚,不高興的說:難道李歐納多還不夠,還要搬出一個海倫娜。

海倫娜是伊娃的妹妹,是一個高度殘障的女子。牠得的是神經及肌肉退化症,多年來都被夏洛特送到專門照顧傷殘人士的醫院住著。伊娃說,她接海倫娜過來已經兩年,她也很想見母親。夏洛特本來說她不想見,但又說在沒有選擇情況下,她可以見。(下:夏洛特去看女兒海倫娜。)

 

 

 

 

 

 

 

 

她一見到這個女兒就說自己天天想著她,還說可以唸書給她聽,開車帶她出去。不過海倫娜說話很費力也很不清楚,要靠伊娃解釋給她聽。伊娃說,海倫娜是希望母親抱著她,她試著將女兒攬在懷中,之後除下自己的手表給她做禮物。

出了海倫娜的房間,夏洛特就說伊娃是有意讓她內疚,很不高興。她並且告訴自己,看樣子她最多住四天就走。

第一天晚餐後伊娃說她偶爾也練琴,母親叫她彈一段來聽聽,她有些怯場,但是努力彈了一曲蕭邦的A小調二號序曲。母親仔細聽了,還一邊搖頭,之後自己示範了一次,然後跟女兒說,蕭邦的曲子有感情,但不動情。必須冷靜的表達其內心的折磨痛苦。她說她彈琴45年,仍然有很多要探索。伊娃說她現在又恢復了對母親的尊敬。(下:伊娃專注地看著母親彈琴。)

 

 

 

 

 

 

 

 

一個晚上她只有在接到經理人的電話時最開心,對方說又安排了演奏行程,酬勞還很高。她接受了。

晚上她想出去散步,發現女兒坐在一間幼兒房間,原來伊娃跟維克多的獨生子艾瑞克Erik四歲的時候溺水死了。之後他們保留這房間不動。伊娃說她經常一個人待在這裡,感到兒子還是跟自己在一起,甚至靠得很近。夏洛特說她記得這件事,但當時她演奏行程很忙就沒有過來。之後她說她要出去散步,但在樓下見到維克多,他在放兒子生前的幻燈片。他對夏洛特說,當他跟伊娃求婚時,伊娃明白說她不愛他,因為她從來沒有愛過人,不知道是否有愛的能力。但是兒子生下之後,她好像變了一個人。瘋狂地愛著兒子,明顯的快樂。那幾年我們的精神生活非常富裕。兒子死了之後,伊娃好像正常生活,很少談起,因為她怕我傷心。

夏洛特聽了這件事去問女兒,是否不愛丈夫,婚姻生活是否愉快,這讓伊娃不滿意,說女兒的事她應當問自己。而不是聽別人(女婿)的。

當晚睡覺前,她拿出銀行帳簿來看,很高興李歐納多跟她的帳戶有四百多萬法郎。她想送女兒一輛汽車,因為他們現在的汽車明顯很舊。後來改變主意,把自己的這一輛賓士留給他們,然後自己坐飛機去巴黎,給自己買一輛新車。

半夜她做惡夢,覺得伊娃要勒死她。伊娃聽到她的叫聲過來看她。這時她們開始聊天,其實是伊娃開始說小時候的事。說她經常不在家,她多希望母親常在家,跟她說話。但是母親練琴時不准人打攪,她希望像母親一樣漂亮,但是母親很少正眼望她。每次母親回家,她就很高興,又怕自己生病,因為母親對病人不耐煩,結果親還沒回家自己就病了。她說自己像個娃娃,你有空就玩一下,之後就交給保母。她繼續說:你說的話我都不信,你生氣的時候會笑的很燦爛,你叫父親是最親愛的。

這時夏洛特說她誇大。但是伊娃繼續說自己常和父親一起讀她的信。這些信寫的都是她自己。不久他們就感覺到母親有外遇。夏洛特否認,不過伊娃說大家心裡有數。父親永遠沒有錢,所以甘心在家裡照顧她們兩姊妹。

夏洛特解釋說,自己中年以後來出去演奏壓力也很大,一度還決定退出了,伊娃說她記得。當時她14歲,母親天天在家,剪她的頭髮,幫她固牙齒,幫她買衣服,也不問她是否喜歡。她說母親將全部精力都放在她身上,讓她受不了。結果造成自己的自卑,因為自己永遠比不上母親。哪時候好恨你。之後她18 歲,出現一個男孩史蒂芬。她有孕了,結果母親作主打掉孩子。其實她好想生下孩子。夏洛特這時說,這是為了她好。但是她對母親的恨無以復加。(下:女兒的話讓夏洛特意外又難過。)

 

 

 

 

 

 

 

 

這時伊娃說了很多重話,她說:你傷害我們三個人,摧毀我們三個人。像你這種人應當關起來,以免再危害別人。

這時夏洛特則說,她也生長在一個沒有愛的家庭,不記得曾經被愛,甚至想不起母親的樣子。所以她用音樂寄情。她說也許我懂得怎麼生活。她還說,我不記得生下你們時候的心情,只記得非常痛。我不想做母親,我擔心你們有要求,其實我跟妳們一樣無助。

伊娃說,難道母親的傷痛要遺傳給女兒?母親的失敗要由女兒承擔後果?母親的不愉快要傳承給女兒?就像臍帶永遠不割斷。

之後她繼續說,小時候海倫娜很正常,一次復活節母親跟李歐納多一起回家。李歐納多是小提琴手,哪晚上他拉琴,海倫娜徹頭徹尾愛上他。大家去睡之後,留下他們兩人。第二天,海倫娜對她說李歐納多親吻了她。第二天晚上,李歐納多喝多了,拉琴是另一種風味,她跟母親飯後去散步,回來後只見到海倫娜跟李歐納多在家,其他客人都走了。之後母親說她臨時有事就先走了,還說李歐納多留下來對海倫娜是好事。之後那天下雨,李歐納多在雨中散步之後突然離開,海倫娜開始生病,半夜哭泣說她臀部腿部都痛,可能涯不到早上。她那時就開始發病了。夏洛特說,她生病也是我的錯?

伊娃說:她(海倫娜)一歲那年你就拋棄我們,而她一生病妳就送她去住療養院。

這時海倫娜聽到她們的說話,她一直叫:媽媽,媽媽,我要下來。但是沒人聽見她。維克多也聽見她們的談話,幾度要上來插嘴,都忍住了。

夏洛特第二天早上就走了。伊娃去安慰妹妹,說母親離開了。電影最後夏洛特跟經理人在火車上籌畫下一次演奏會。伊娃寫了另一封信給母親,要丈夫幫她投遞。信中說:也許我錯怪了你,糾纏這些過去的事也許不是適當的,這些過去久遠的恨,已經不再真實,請你原諒我。這封信不知道是否會到達你手中,你是否會讀,也許已經太遲。不過我們的發現可能還是有用,讓我們有機會關心對方,彼此照顧。我希望你不再從我的生命中消失,我不會放棄。希望不會太遲。

最後夏洛特讀到了她的信。

製作與卡司:

這是一部沉重的電影,可悲的是,類似的情況不是不會發生,也確實一再發生。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而這電影的例子最容易發生在成功女人跟女兒之間。我在寫「巨星傳」時,四名影星中,有三個是有女兒的,有的是親生女兒,有的是領養女兒,結果這三個女明星:瑪蓮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瓊克勞馥Joan Crawford,貝蒂戴維斯Bette Davis全部都被女兒指控類似這電影中的「罪惡」。而且全部是出書痛罵母親,有的甚至在母親還未死就這樣做,讓三個女人傷痛不已。

你可以說,成功的女人,事業成功的女人,很難做成功的母親,除了因為時間難以分配,也因為平日被人吹捧多了,很難分開精神去跟女兒分享時間。這電影中伊娃跟丈夫說過一句話:「母親睡不好,也許因為她只能睡幾個小時,否則她精力會太充沛,讓別人都受不了。」這句話瑪蓮黛德麗的女兒也說過:母親一個人將屋子中所有的氧氣都吸光了,留下給別人的就所剩無幾。

這幾個成功女人的女兒都有同樣的「缺點」,她們不是期望母親跟其他母親一樣,就是期望自己跟母親一樣,換句話說,就是心存忌妒。特別是瑪蓮黛德麗跟貝蒂戴維斯,其實他們都非常愛女兒,但是女兒都不領情。我最欣賞的是芭芭拉史坦惠Barbara Stanwyck,她有非常不幸的童年,甚至沒有飯吃,幾乎必須當妓女,但是她從不怨天尤人,態度正面,EQ非常高。沒有一個人先天就必須有幸福家庭。我痛恨那些不好好照顧子女的父母,的確有太多父母沒有資格做父母。特別是那些不給飯吃,或是天天打罵兒女的父母,天理不容。比起來伊娃的「痛」,她自己跟他父親也有部分責任。

英瑪褒曼的電影談的人很多,多數都是藝術電影,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看。不過這一部比較平實。但也是一直用對話表達,也是要有耐心的人才會喜歡看。加上62歲的英格麗褒曼在特大特寫鏡頭下非常有看頭。很多時她像是沒有化妝,眼睛充滿了血絲,也有很多皺紋,但是仍然讓人覺得美麗。這就是上鏡。這就是明星氣質。麗芙烏曼也一樣,從頭到尾那幾件家常服,還戴眼鏡,也九成以上是大特寫,都讓人看了覺著舒服。很多人讚美英瑪褒曼使用這樣多大特寫,也要讚美兩位女主角耐看。(下:英格麗褒曼沒化妝的特寫。)

 

 

 

 

 

 

 

 

 

據說兩個褒曼在拍這電影時發生摩擦。英格麗褒曼屬於老派演員,她到片場前會先對著鏡子自己排練。但是導演英瑪褒曼就是另一派「自然派」,於是雙方多次發生公開的爭執。後來英瑪褒曼堅持自己的做法,迫使英格麗接納。其實我覺得這兩派相差不是太遠。英格麗褒曼過去演過幾十部電影,被提名金像獎六次(這一次是第七次),也得過最佳女主角(兩次),及最佳女配角(一次),她的方法也沒有錯。(演員使用的方法必須自己舒服,才會做得好。)英瑪褒曼批評她老套就是立場問題,他居然批評英格麗不願意說nasty words (難聽的話),也就是接近粗口的話,將劇本上這一類字眼都刪除了。我反而認為演員不說噁心的話是正確的底線,而這些新派導演及演員看法卻相反。是他們帶壞電影風氣跟文化。

後來因為電影成功,英格麗褒曼承認英瑪褒曼是對的,後悔跟他在片場爭論。這也只不過證實演電影不是科學,認定只有一種方法是對的。

主要演員表:

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 飾夏洛特Charlotte Andergast

麗芙烏曼Liv Ullmann 飾伊娃Eva

Lena Nyman 飾海倫娜Helena

Halvar Bjork飾維克多 Viktor

Marianne Aminoff 飾夏洛特的秘書

Gunnar Bjornstrand飾夏洛特的經理人 Paul

Georg Lokkeberg 飾李歐納多Leonardo

Lynn Ullmann 飾伊娃小時候

 

 

Click: 1897
About Us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Us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