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997年好萊塢拍攝的版本,與剛剛介紹的那一部Robinson Crusoe 魯賓遜漂流記1954相去甚遠。技術上是進步了,演員卡司也更強勁,但沒有前一部那樣忠於原著。好萊塢這樣做(修改劇本),一來是為了吸引觀眾,一方面是為了配合當時的政治正確的風氣。
男主角是曾經四度演出007 電影的Pierce Brosnan,他在拍這電影時(45歲)仍然十分瀟灑帥氣,可惜這電影沒有廣為流傳,看的人相信不多。
這電影以作者(魯賓遜)的聲音作為旁述,因此予人忠實原著的感覺。同時解決了沒有對話,就沒有台詞,即無法交代劇情的缺陷。
劇情:
電影中的魯賓遜是蘇格蘭一個鄉紳,曾經參加海軍,但為了一個自小一起長大的女人瑪麗Mary,他與好友決鬥,意外地將對方殺死了。死者的哥哥前來報仇,因此他接受建議,到海上逃亡一年,等瑪麗與男方的家庭修補關係,之後再回來。
魯賓遜上了一艘商船,並受船長命令每天都寫航海日誌。但不幸船隻在南太平洋新幾內亞附近遇到颱風而觸礁。當他在海水裡醒來時,見到其他夥伴都已經死了,他為他們都挖了墳墓,一一掩埋。
第二天他到還未完全沉沒的船上,將可以用的東西都收集了,包括衣服,食物,工具,槍枝,一本聖經,還有一隻船長養的狗,他為之取名為Skipper。
他盼望很快會有其他船隻經過,因此不敢離開岸邊。但是一天他見到一艘商船經過時,卻錯過機會,沒有被對方見到。他十分失望,認定了要長期待在島上,因此開始為自己建房子,起了一間樹屋,還在附近河上建了一座吊橋。
他也由船上得到一些植物的種子,還有雞、羊等,他開始種菜,種水果。
一天他在沙灘上見到一個腳印,非常震驚,但後來發現原來是附近島嶼的土人在舉行活人祭,將活人切開胸膛,掏出內臟來吃。他說這些野蠻人一定是由魔鬼統治,他用槍救了其中一人,那人逃走了,但他不能回到自己的島嶼,那會被族人再度處死,因此他跟著魯賓遜。魯賓遜也企圖收他為奴,為他取名字叫做星期五Friday,因為當天星期五。他又叫對方稱呼自己是主人Master。
有了幫手,他們一起捕魚打獵。最初他們彼此懷疑,各存戒心,他一度還將星期五扣了腳鐐,後來在追捕獵物時,星期五救了他一命,他才將那腳鐐除去。
魯賓遜在島上閱讀聖經,並且逐漸成位虔誠的基督徒。他開始教星期五說英文,並且跟星期五討論聖經,說上帝是造物主,每一個人也都是上帝創造的。星期五不信,說他們也有自己的神。魯賓遜就說他的神不是真神,雙方為此爭論,星期五一度離他而去。他又孤單了。
不過不久他們見到另一批土人來到島上尋找星期五,兩人決定一起對付這些土人。他們裝設火藥及引線,但是當土人到達時,Skipper卻跑到引線範圍,與土人一起都被炸死了。魯賓遜十分傷心,為Skipper做了墳墓。但是當他說,Skipper是狗因此沒有靈魂,不能上天堂時,星期五又提出異議,說他的上帝沒有自己的神好。
他還說自己來自英國,星期五說那是白人的地方,是壞人,因為他們收養奴隸。還說「為什麼你是白人?」後來他了解到,原來Master這個字眼代表主人,因此自己是奴隸,非常不高興。這時魯濱遜也覺得不妥,說那是錯誤,因此不再要他叫自己是主人。(下:星期五在片中的造型。)
這時魯賓遜開始造獨木舟,希望能回到英國,但是一場暴風雨,又將他的船吹走。連他種的植物及家畜也都摧毀。這時更大群的土人又來了,這一次他們的軍火也敵不過對方,魯賓遜肩膀還中了箭,星期五決定帶他到自己的島上去求救。他知道自己回去必死無疑,但為了魯賓遜的傷他願意冒險。他們坐著新造的簡單木筏去到那個島嶼,島上的X醫生幫他治病。星期五說,土人原來是不會殺死病人的。但是當他的病被醫治好後,土人就要他們決鬥,只要其中一人殺死對方,就可以自救。但星期五拒絕殺死他,因為自己已經被當作死人,即使殺死他,自己也活不了,因此要魯賓遜殺死他。但魯賓遜也不肯殺死他。兩人一直在互相遷就。但最後一個到場的英國船長見到了,開槍將星期五打死。魯賓遜悲傷得大哭。
這個英國船長及手下打敗了土人,終於將魯賓遜送回蘇格蘭。魯濱遜與瑪麗會和。而他離開蘇格蘭只不過六年時間。
製作與卡司:
這電影在前面與後面,添加了一段情節,使得一個美麗的女明星Polly Walker有演出機會。但就與原著沒有關係,與荒島的情節也沒有關係。明顯是導演沒有自信可以把一部歷史名著拍得好,因此要加插戀愛、決鬥,俊男美女,以爭取觀眾(下圖)。甚至在島上時都要回憶與瑪麗間的親熱鏡頭。
這電影與原著最大的不同,就是因為政治正確所做的改動。在原著中,魯賓遜的船原來是要到非洲去收買奴隸的,在當時,全世界都有畜養奴隸,交易奴隸的現象,而且在當時都是合法的。在這電影中,就穿插了畜養奴隸是錯誤的,並且批判歐洲人與白人。這就是修改歷史。即使隔了三百年後,人們覺得續養奴隸是錯誤的,也不能將那一段歷史給抹煞,或是修改。
又如片中,魯賓遜明明是訓練星期五做奴隸,在現在看來非常封建,但片中魯賓遜卻會中途自覺,要與對方平起平坐。這樣的情節不否認非常感人,也非常合理,但就不是原著中的情節。
另外,原著中宗教意味很濃,魯賓遜在島上每日勤讀聖經,後來並且將星期五歸化為基督徒。但這電影中就經過討論,發現基督教的錯誤,將基督教批判一通。這就完全是不必要的。一個流落荒島的人,在宗教中尋求寄託是很自然的事,為什麼要在這時批判宗教?
我以前說過,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就因為片中主人畜養黑奴,一直都受批判。如果今日重拍亂世佳人,大概也會像這電影一樣,亂刀修改,不倫不類。
所以這電影雖然有Pierce Brosnan主演,而且他的演出也相當好,同時是在太平洋新幾內亞實地拍攝,但就非常失敗,除了上面說到的缺陷,這電影將魯賓遜在荒島上的時間由28年縮短到六年,就已經大大失去了原著的意義。如果這電影不叫Robinson Crusoe,也許會更成功些,就像2000年的Cast Away。據說這電影沒有在很多戲院推出,也無賣座可言。可見製片公司Miramax的沒有信心,而當時還是Pierce Brosnan最當紅的時候。
男配角William Takaku本人就是新幾內亞人,也是當地的演員,劇作家及導演,所以大有來頭。不過限於外型,只在當地有演出機會。
主要演員表:
皮爾斯布朗斯南 Pierce Brosnan 飾魯賓遜Robinson Crusoe
William Takaku 飾星期五Friday
Polly Walker 飾瑪麗Mary
Ian Hart 飾本書作者Daniel Defoe
Damian Lewis 飾決鬥中死者Patrick Connor
Martin Grace 飾失事船長Captain Braga
Jim Clark飾奴隸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