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世界傳媒的標桿,自視為新聞界的旗艦,紐約時報的立場偏頗,歪曲事實,捏造事實,屢見不鮮。但是因為西方主流媒體的立場一致的偏頗,慣於歪曲及捏造,所以歪曲事實的事已成為正常,你要是與他們言論不一致,是你的錯。到現在已成為:只有他們的立場是正確的,只有他們說的是對的。
所以難得有一次,紐約時報當著全世界的面被發現歪曲事實,被逼更正。但事實也是在被保守派網路批判之後,過了12天才被迫更正的。但是要知道,這個更正刊在報紙不顯眼位置,而且只更正沒有道歉。而且紐時的態度基本上沒變,他們還是會繼續原來的偏頗立場。
這事是這樣的,當年美國小布希總統發動伊拉克戰爭,一直被自由派媒體說是他一個人好勇鬥狠,發動的戰爭。而這一次,當奧巴馬被迫對斬人頭的伊斯蘭國ISIS發動空中襲擊時,紐約時報立即不斷給予溢美之詞,說他得到了阿拉伯國家的支持,還不忘加一句:「不像當年的布希總統,奧巴馬積極爭取廣泛的阿拉伯國家的支持,……」
紐約時報等美國媒體的作法就是,一方面由當年起就抹煞布希總統伊拉克戰爭的許多客觀因素;一方面利用人們的健忘,不斷的改寫歷史。
事實是,布希當年發動伊拉克戰爭前,聯合國通過17項決議案,要伊拉克當時總統撒丹(侯賽因)公開核武器及化學武器給聯合國檢視,他都拒絕。而布希的發動戰爭是經過美國國會參眾兩院一致通過,參院的比數更高達99票對1票,包括後來的國務卿希拉里都支持。第三,布希得到的西方及中東國家的支持達到三十多個國家,其中十多個國家更派兵參與。而(到目前為止)奧巴馬只不過得到將近十個國家的支持,而且各國投入的軍事力量更遠遠無法與當年支持布希的隊伍相比,但紐約時報立即高呼奧巴馬比布希優勢很多。
如果不是幾個右派網路齊聲譴責,紐約時報會更正嗎?絕對不會。而且這樣的錯誤要等兩個星期才更正?
紐約時報9月23日的更正是這樣的:
本報九月11日的一篇有關奧巴馬總統針對其攻打伊斯蘭國演說的報導,所作的與當年布希總統尋求盟邦支持進行伊拉克戰爭的比較,是不正確的。奧巴馬的行動其實是與布希相似,而不是「不像布希的伊拉克戰爭,奧巴馬積極尋求爭取盟邦的支持。」
其實這件事只是媒體不公正的冰山一角。西方傳媒幾乎是在每一天,每一條新聞都要動手腳,傳達他們的立場,壓制不同的意見。吹捧自己同路人,打壓立場不同的人。因為他們手上有這個武器,你根本拿他們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