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介紹多年生花卉時,曾經強調,極大多數的草本多年生植物,每隔幾年都要進行分株,以避免植株過份擁擠,給植株更多生長空間,這樣植物才生長得更好,開花狀況也會更好。
而且分株也是繁殖植物的最主要方式之一。
分株最理想的時間,多數是在秋天植物進入冬眠之前,也就是花謝之後,葉子枯萎之後。其次是在早春,植物剛剛甦醒,但是還未開始發芽之前。這兩個時段分株,都不會影響到植物的生長。不過秋天比較好的原因是,多數植物在春天或是夏初開花,如果在早春分株,有可能影響當年的開花。
而且在秋天分株,植物可以在冬天冬眠時有較好的機會休養生息,不影響生長。(下左:秋天時掘出分株的玉簪hosta,右圖:春天時挖出要分株的玉簪。右圖來自: Frugal Family Home)
如果不分株,這些植物會越長越擁擠,太多的莖擠在一起,當然長不好,枝莖軟弱,甚至會在中間部分開始腐爛。後果就是夭折,生蟲或是生黴菌。
哪些植物需要分株?
前面說過,多數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都需要/可以分株,這包括草本牡丹(芍藥),萱草Daylily,雛菊Daisy,紫錐草Purple Coneflower一類的菊花,Phlox福祿考,美克蓮Camassia,玉簪hosta,羊齒類植物Fern,蛇鞭菊Gayfeather,香蜂草Monarda,珊瑚鐘Coral Bell,以及觀賞草Ornamental Grasses 等。(這些植物都可以在我的多年生花卉Perennial 精選 中見到有介紹。)
連地下莖植物及球莖植物,很多都需要隔幾年分株,球莖植物好像鬱金香Tulips,水仙花Daffodils等,就是挖掘出地下的球莖,將子株掰開分株。至於玲蘭Lily-of-the-Valley,鳶尾Iris等這一些地下莖植物,就是將地下莖掘出,切割後分株。
植物中多年生的蔬菜類也都需要分株,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韭菜。韭菜是生命力極強的植物,很容易就由根部自己繁殖,越生越多,所以必須分株。否則未來的韭菜就越來越細,甚至失去韭菜應有的香味。
有些植物是不需要分株的,甚至不能分株的,這些都屬於灌木,或是小灌木,例如玫瑰,杜鵑Azalea,薰衣草Lavender,或是不會由根部蔓延的草本植物,例如罌粟花oriental poppy,荷包牡丹Bleeding Heart,聖誕玫瑰Hellebores等。
分株步驟:
其實分株很簡單,就是挖出根部,將之分開成為多株,再種在不同地點,或是送給鄰居親友。如果真的太多,就丟到堆肥箱。
但挖掘之前,土壤必須是濕的。一來容易挖掘,二來較不容易傷到根部。因為植物最重要是根部健全。所以最好是在下雨後進行,如果好久都不下雨,就必須先澆很多水,讓土全濕了,然後再挖掘。
而且最好是在陰天進行,不要在大熱天進行,對於植物較少傷害。
為了不傷根部,不要在太靠近植株的地方挖,通常植物根部的範圍,都在葉子生長的範圍內,也就是我在怎樣澆水中說過的滴水線。
多數的植物在生長三四年之後,就會根深蒂固,不是太容易挖掘。這時需要的工具最好是像鐵叉一樣的fork,或是鏟子shovel。如果是鏟子,要確保尖銳夠利。
因為挖掘時土壤是濕的,因此可能附帶很多泥土。可以用水將泥土沖去,然後乾乾淨淨的分割。沖洗或是泡水的一個好處是,可以清晰見到根部,見到那些根部是健全的,有沒有壞爛的部分。有壞的,爛的可以在此時修剪。如果有些植物較脆弱,就不要去動那些泥土。
將植株的根部挖出來之後,就可以分株。通常草本植物的根部很易分開,用雙手掰開就可以。但如果很多年都沒有分株,有可能糾纏成一團,很難分開,這時就可以動用鏟子。一個方式是用兩個鏟子,強行將混亂的根部分開,這時有可能傷到根部,是沒有辦法的事。所以在分株時,難免會傷到植株,我們能做到的是,盡量將傷害減到最小。(下圖: 取自Carbon Gold)
另一個方式是,用刀或是鋸子將植株鋸開。一些生命力強的植物,好像萱草,雛菊,或是玉簪,很多時要用這方式分割。這時就不要擔心傷到植株,因為這一類植物非常粗生,幾乎是殺不死的。
但是用來切割植物的刀,最好事先消過毒,以免惹上病菌。此外例如分割鳶尾,玲蘭的地下莖,使用的刀也必須是完全乾淨的。
切割地下莖之後,其實可以在切口噴上消毒粉,就是園藝店出售的garden powder,sulfur powder之類,任何一種消毒粉fungicide都有用。
有些植物生命力非常強,這一類甚至不用挖掘,直接用利鏟在土面向下分割。好像景天sedum / stonecrop (見下左, 取自:Outdoor Solutions),雛菊,甚至萱草,都可以這樣做。很多時候要自己判斷。這一類植物如果太高,可以先齊頭修剪一次,剪去一半高度,再進行分株。(下右圖, Quarto Knows)
分株之後重新種植之前,要確保每一個新的植株都有足夠的根部,足夠的葉子,這樣新的植株才會健全,以後的生長及開花狀況才會最好。
同時在分割及種植之間,不要拖延時間,不要讓植物的根部完全乾燥。如果分割之後不能立即種植,最好是保持根部潮濕,用報紙包裹,放在陰涼的地方。但時間盡量不要拖長。因為這時期處裡不好,手尾很長。
最理想是,先將要移植地方的洞都已經挖好,然後才去挖掘根部的程序,等到挖出根部後,可以立即種植,這樣對植物最有利。
分株後可以剪去部分葉子,或是植株的上部,原因是葉子會散發水分。剪去部分葉子或莖(齊頭剪),就減少葉子散發水分的機會,讓植物專心於生長根部。因為這時根部是最重要的部分,而葉子將來會再生出來。最常見的例子就是鳶尾花(下左圖)。此外萱草,以及觀賞草也經常都是這樣做。
對於一些粗生的植物,好像萱草,雛菊,或是觀賞草,都可以先剪去部分莖和葉子,再挖掘及分株(下右圖)。
怎麼種植:
至於以後怎麼種,可以參考我在如何種樹中的描述,不過下面是重要部分:
種樹或是移植植物,挖的洞都是越大越好,最好比要種植物的根球大一倍。
洞挖得大,填上新土,將來的排水才好。
這時使用的土壤是這植株將來的新家,所以要使用好土。所謂的好土,最重要是乾淨,排水好。所以不要隨便挖土來用,最好是使用新土,包括買來的或是自己做的堆肥土compost,買回來的表面土top soil,添加少許泥苔土peat moss,也可以添加動物糞土manure。有些植物會喜歡一些沙土sand,幫助排水。但是這些土都要先混好後再用,不要一層層放入。(沙土也要在園藝店購買,不要在沙灘挖土來用,那不乾淨,甚至有鹽分。)
種時不要深埋,就是不要將植株放得太深,也不要太淺。太深太淺都會傷害到植株,甚至害死植株。
種好後,土要壓實,不要留有空隙。有空隙將來就有機會積聚水分,造成爛根。
當然也可以種入盆內,送給鄰居或是朋友。但是這些新種植的盆栽,就要放在沒有太陽直曬的地方,同時這盆的排水也要十分好,並保持盆土潮濕。並盡可能早些種入地裡。
分株之後種植花草樹木時,如果使用了上面的好土,其實可以不必用肥料。如果希望用肥,可以在種的時候用少許的骨肥bone meal。也有人使用移植肥料transplant fertilizer,我覺得不需要。或許種樹時可以用少許。
剛種好的新植物不可以缺水,土面一乾就要澆水。但也不要過分頻繁澆水,否則土壤總是濕的,就會爛根。而且容易導致土壤生濕霉。無論是生濕霉,還是爛根,都會導致植物夭折。所以土壤的排水非常重要。
種好後可以放一層mulch,好處是保濕,以及避免太曬。這在天氣太熱,及天氣太寒冷時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