酢醬草一般叫做shamrock,是愛爾蘭的國花,但其實酢醬草的學名是Oxalis,也是我們一般種植的植物的名稱,而很多時我們叫shamrock為幸運草,因此又與clover(苜蓿)搞混,是不是很混亂呢?
要簡單化,就用shamrock做俗名,oxalis做學名。(一個有趣知識,找到四片葉子幸運草的機率是一萬比一。而五片葉子就更幸運,而那就更難,難過於被閃電擊中。)(下: 兩種野生的酢醬草)
酢醬草目前非常受歡迎,因為葉子的顏色及形狀都美麗,而且葉子形狀奇特,即使不開花時都很好看,這在一般盆栽不常見。
酢醬草屬於酢醬草屬wood-sorrels,這類植物都有三瓣的葉子,及五瓣的花朵。總共有將近九百種之多,而且除了南極及北極地區外都有,可見種類之多。
酢醬草種類很多,但除了常見的草坪雜草,最多見的是盆栽,包括紫色酢醬草及綠色葉子的品種Oxalis triangularis (O. regnelli):這一類包括深紫色葉子,開淺粉色或白色小花。紫色酢醬草還有一個特色,就是葉子隨光開合。白天葉子張開,夜晚就閉合。紫色酢醬草原產地在南美巴西一帶,因此一般很怕寒,只能在8a-11區種植。但在室內盆栽,是最受歡迎的一種,有時被叫做purple shamrock,還被叫做Love Plant,因為紫色的葉子像一顆心的形狀。
綠色葉子的多數開白花,有些花呈細管狀,有些則像小朵梅花。有些綠色酢醬草適合六區以上種植,但最好都是當做一年生,或是冬天時搬進室內。
酢醬草的根部是像薑一樣的地下莖,有些還會在根部生出圓球一樣的珠粒,這些珠粒就會生出新的植株,可以另植以繁殖。因為養份存在地下莖,也令到一般殺草劑不能傷害它,因此在很多地方是無法殺除的野草。不過也因為這地下莖可以儲存養份的功能,過去幾千年來被很多人當做食物。北美原住民還將之做為止痛,及治口瘡,喉嚨痛的藥。此外因為含鹽、含鈣、含銅,也因此被用做其他藥物的材料。(Photos: ubc.ca,wordpress.com)
種法:
經常見到有人將酢醬草當做小盆栽,種在辦公桌上,或放在窗台。不過這不過是近十年來的事,還算是新鮮盆栽。原因是園藝界推廣,加上品種改良,使到葉子較過去為大,葉子上加了花紋,顏色也更鮮麗,尤其是紫色葉子的品種,特別受歡迎。
酢醬草種在室內時,需要充份光照,才能確保葉子亮麗,及會開花,冬天時最好放在最強光照的窗口,夏天陽光強些,就要防被曬傷。如是用人工光照,一天大約要照12小時。
澆水方面是一貫原則,表土乾了再澆水,每次澆充份的水,直到多餘的水都排光。此外盆的排水孔要夠大,排水要好。至於盆土,用一般盆栽土就可以。
酢醬草一般要冬眠,冬天時可以減水,就是拉長澆水的周期,及停肥,大約2-3個月時間。到三月時就會逐漸生新芽,葉子也更多,這時可以開始施肥,例如15-30-15之類,但份量絕不可多,最好是指示的一半,肥料過重是會構成傷害。
酢醬草是溫熱帶植物,但因為是樹林植物,不喜太熱。夏天白天不要高過25度,夜晚也不要低於攝氏10度。冬天可以涼些,但都不要低於六七度。而且因為生長於樹林,如房間太乾,可以不時噴霧氣。
酢醬草可以隔幾年才換盆。只有在覺得盆有些擠時才需換盆。換盆最好在休眠期後的開春,還未生新芽時。
繁殖:
最容易的繁殖方式是換盆時分株,將生在地下莖上的小小圓珠取下另植,大約三至五個植一盆。
如果是種種子,與室內播種方式一樣,保持高溫與潮濕環境,直到見芽就可以給光。
其他:
如果你的酢獎草不開花,極可能是光照不夠。如果以前都開花,現在不開,有可能是沒有適當休眠期。確保冬天休眠期要減少澆水周期,及停肥。
如果光照不夠,枝莖會很長,也就是生得很高而不開花。
如果葉子變黃,有可能是水太多。一定要等土面乾了再澆水。如果植株枯萎,有可能是根部吸收不到水份,或土太乾。急救方式是將盆浸入室溫水中半小時,再瀝乾水。下:野外見到的酢醬草開了粉紅色小花,以及溫室中見到的粉紅大花。
下左:較少見的熱帶酢醬草‘Zinfandel’ oxalis (O. s. ssp. v. ‘Zinfandel’),一般都是紫色葉子及黃色小花.
歡迎詢問園藝有關問題,一周內作答。(見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