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在1967 年推出的彩色懸疑電影,說的是在二戰期間發生在波蘭的一宗妓女遇害謀殺案,牽涉到案件的是一名納粹將軍,但是調查期間遭到阻礙,直到戰後將近二十年才破獲。
電影中飾演變態將軍的是彼得奧圖Peter O’Toole,擔任調查的軍官是奧瑪雪瑞夫Omar Sharif,這是他們在1962 年的成功電影 Lawrence of Arabia 阿拉伯的勞倫斯 之後第一次合作。其他演員還有Tom Courtenay,Donald Pleasence,Joanna Pettet,Philippe Noiret 等。此外也有客串演出隆美爾將軍的 Christopher Plummer。
這電影由Sam Spiegel 監製,他過去有三部片子獲得金像獎最佳影片獎:On the Waterfront 碼頭風雲 (1954),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桂河大橋 (1957),阿拉伯的勞倫斯 (1962),在獨立製片人而言還是第一次。導演是安納托里李維克 Anatole Litvak,他在這部片子之前也有過多部成功的片子:Sorry,Wrong Number 電話驚魂 (1948),The Snake Pit 毒龍潭 (1948),Anastasia 真假公主 (1956)等,不過這兩位成功人士的合作,卻沒有帶來預期的成功。
這電影的劇本取材自1962 年德國作家Hans Hellmut Kirst 出版的同名小說,據說書中故事則是取自另一位英國小說家James Hadley Chase 的另一本小說The Wary Transgressor。至於編劇則是Joseph Kessel 以及Paul Dehn。
這電影劇情豐富,而且演員陣容也堅強,但是推出後影評及賣座都不理想,只能說有關納粹的電影可能拍得多了,而那時期社會轉型,觀眾口味變了。
意外發現這電影可以在網上免費看到,而且素質都不錯。
劇情:
電影開始時,是1942 年在納粹佔領的華沙(波蘭首都) 一間公寓發出尖叫聲,一個老人本來準備上樓,聽到叫聲就躲避到樓梯間的廁所。他從門縫中見到一個男人下樓,但是他只見到那人的褲腿,其他都見不到。
之後有女人發出尖叫聲,這老人趕上樓,原來那女人見到屋內的屍體發出尖叫。他也上去看。之後不久有軍車趕到現場,出來一個軍官被帶領到樓上。他是軍事情報局的Major Grau 葛勞少校。他打開遮住屍體的白布看了一眼,說是業餘屠夫幹的,旁邊的人說兇手刺了差不多一百刀,數都數不清,而且都是針對性器官,非常兇狠。一名軍官還說,死者是妓女,但也是他們納粹的線民,所以算是自己人。
葛勞問了電話報案是在11 點十分,但對方沒說身分。葛勞就叫來公寓所有住戶,有二十多人。這時其中一人說,是他報案。問他為什麼當時不說身分,他說他很害怕。之後他說他只見到那人的褲腿,他穿的是德國軍官制服,而且有紅色直條。這時就有人說不可能,因為那是將軍的制服。葛勞說:為什麼不可能?任何事都有可能。那人不敢再說下去。葛勞就說:我相信你。沒有人敢說這樣危險的謊言。
葛勞開始調查後發現,案發當晚在華沙的十多名納粹將軍中,只有三人沒有「不在場證明」,他們是蓋布勒將軍 General von Seidlitz-Gabler,他有妻子及一個女兒,以及他的幕僚長 Major General Klaus Kahlenberge 凱倫博少將,沒有家室。另外一個是坦茲將軍 General WilhelmTanz,他因為功勞彪炳,剛剛被派到華沙維持秩序,是希特勒手下的紅人。
坦茲一到華沙就下令在全城設下路障,以便逮捕反納粹的嫌疑份子。有手下說目前全市有八萬平民,為了幾百猶太人這樣做,損害全市居民生活。他就說這是最省人力的辦法。還說如果這計劃不成功,他有第二步計畫,第三步計畫,不惜摧毀整個城市以達到目的。
之後見到有兒童守在路邊,問明手下是因為飢餓,就要下屬拿來自己的午餐,將它用警棍橫掃到街上,看那些孩子搶來吃,還責罵下屬一雙手不清潔。
葛勞知道這三名將軍身分後,就分別傳話要見他們,但是他們全部都諉稱有事,推拖了。與此同時,蓋布勒將軍的太太伊蓮諾Eleonore 就來找坦茲,要請他明天吃飯。她還跟丈夫說,做母親的都希望為女兒找好人家,而坦茲年輕有為,她不會為女兒放過這好機會。
這時伊蓮諾還對丈夫說,他的衣服上有紅色痕跡,她已經送去洗了,還說:「這是為你湮滅證據。」似乎暗示丈夫做了不可告人之事。此外伊蓮諾也不喜歡丈夫的副官凱倫博少將,說他不近人情。這時又有人傳話說葛勞少校要來見,凱倫博推說他在忙,再度拒絕。
與此同時,一個憲兵Otto Kopke 向蓋布勒推薦他的表弟Kurt Hartmann哈特曼,說他在戰爭中殺死了40 名俄羅斯士兵,現在是戰爭英雄。但是他不想進軍官學校,只想繼續做下士。而且他是學音樂的,不想打仗。伊蓮諾聽到就說她明晚有宴會,他是否願意去彈鋼琴,只要是華格納的曲子都可以。於是他成為明晚的鋼琴師。
到了宴會時,葛勞見到幾位將軍都不肯見他,就不請自來。他的上司曼罕上校Colonel Mannheim 在場歡迎他。但是幾個主人都不理會他。(下:葛勞/右不請自來,見到三位將軍,左起:凱倫博,坦茲,蓋布勒。)
另一邊,伊蓮諾忙著幫女兒介紹給坦茲將軍。她女兒尤瑞卡 Ulrike 年輕貌美,目前在軍隊中做護士,也有軍銜。但是她為人反叛,對於母親要介紹當紅將軍給她毫無興趣,反而拉著曼罕去跳舞。葛勞找到了三位將軍,就對他們說,昨晚有妓女遇害,目擊者見到是一位將軍在現場,他要問他們三人昨晚在哪裡。蓋布勒就說,現在在打仗,到處都是死屍,一個妓女遇害算甚麼事。葛勞說,這妓女是他們的線民,不是一般謀殺案,而且兇手手法兇殘。他是為了司法正義,必須查明。之後他約了三位將軍,明天會去一一拜訪。
這時哈特曼在會場中彈鋼琴,將軍的女兒尤瑞卡主動去搭訕,結果兩人談得愉快,當晚尤瑞卡就到了哈特曼的家裡,纏綿了一晚,直到第二天才離去。他們原來都厭惡打仗,哈特曼解釋說,他根本沒有殺死40 個俄羅斯士兵,他是聽到炮火聲就躲起來,之後雙方都有死傷,而因為他只是受傷,所以上級就將所有死亡的俄羅斯士兵算到他身上,於是他成為英雄。他說現在他只想逃避戰爭。(下:將軍女兒尤瑞卡看上了下士二等兵,兩人立即搭上線。)
第二天葛勞先去找坦茲將軍,見到他又在街頭圍捕猶太人,他要每一個人靠牆站立,威脅要槍斃他們。之後又向旁邊的建築拋擲燃燒彈,屋內的人紛紛逃出,有的從窗口逃生時墬地身亡。葛勞見了非常憤怒,不忍再看而離去。(下:葛勞/中,去找坦茲,見到他正在華沙市區進行整肅,甚至用燃燒彈驅逐居民。葛勞不忍再看下去。)
但是葛勞回去後,卻接到通知自己被升了中校,而且被調職到巴黎去,這表示他不能再調查這宗謀殺案。他問是誰讓他調走,獲悉是蓋布勒將軍簽的字,但是是他的幕僚長凱倫博少將建議的。
不過巧的是,兩年後1944 年夏天,法國大部分地區已經淪陷,被德軍佔領。這三位將軍也都先後到了巴黎。這年七月坦茲將軍剛剛到達,就要求調派四千士兵,幫助維繫巴黎安全。但與此同時,駐守在巴黎的德國軍官包括很多將軍,都參與了一項暗殺希特勒的計畫。主謀其事的是駐在當地的軍事統領Military Governor,Karl-Heinrich von Stulpnagel 將軍。凱倫博少將也是核心人物,蓋布勒本人也有參與,但是他盡量不露面,他對凱倫博說,等事成了再叫他,他不想惹殺身之禍。而坦茲因為是希特勒的忠心份子,而且已經被調派到納粹祕密警察(SS) 也就是蓋世太保,所以將他排除圈外。
這時哈特曼下士還是在蓋布勒跟凱倫博的陣營中工作,而且他跟蓋布勒女兒尤瑞卡的感情已經非常穩定,同時非常炙熱。這天凱倫博的手下找來哈特曼,對他說派給他新的任務,要他為坦茲服務,包括為他開車。因為坦茲有潔癖,特別檢查他的雙手,要他必須戴手套,同時還查問過去有否得過疾病等等。最後凱倫博的副官還要他24 小時跟隨坦茲,不要走開。
當葛勞知道坦茲也到了巴黎,就立即去見巴黎警察局局長Inspector Morand 莫蘭。原來他們是同路人,葛勞雖然是德國軍官,卻同情法國的地下反抗組織。他給了莫蘭這三位將軍的資料,要莫蘭幫他查清楚這三人的檔案,有甚麼特別的地方。他還說交換條件是,他會釋放三名被德軍逮捕的法國反抗份子。
坦茲工作態度狂熱,這天德軍在法國的軍事統領von Stulpnagel 將軍就在蓋布勒等人建議下,強迫坦茲休假。最初坦茲同意只休假一天,第二天就銷假上班。這天他要哈特曼開車,他們到巴黎的畫廊去看名畫。因為坦茲要來,畫廊關閉一日只給他一個人看。哈特曼開車時還要一邊介紹巴黎街上的重要地標,有如導遊。到了畫廊,也是一幅幅畫介紹。其中一間展覽室是關閉的,坦茲要求特別開放給他進去看。這是「現代」畫室,展出的多數是裸體畫,坦茲非常欣賞,之後有一幅是梵谷的自畫像,坦茲這時就表情異樣,眼睛及面部神經都在抽搐,之後身體也在震動,哈特曼見了有點害怕,上前去扶他,卻被他叫罵:你居然敢碰我?以後永遠不可以這樣做。(下:坦茲欣賞名畫時,哈特曼在一邊解說。)
其實這天,在法國的德國軍官舉行了一次秘密聚會,帶頭的是法國的軍事統領von Stulpnagel將軍跟凱倫博少將。Von Stulpnagel 對在座人士宣布,明天此時希特勒應當已經死去。我在下午一點鐘會收到一個電話,密碼是Valkyrie,如果接到這電話,就是希特勒死了,我們有了新政府。他還說,現在德軍在北非戰場的陸軍元帥隆美爾Field Marshall Erwin Rommel 也站在他們這一邊,支持他們的行動。有人問:如果失敗呢?Von Stulpnagel回答:我們都要被以叛國罪處死,但是現在已經無法退縮,現在不做永遠都無法進行了。
這時幾個將軍都說,德軍已經註定會失敗,但是希特勒堅持不投降,要大家同歸於盡,只有這辦法才可以拯救德國,結束戰爭。這時再戰地的隆美爾也對副官說,希特勒是發瘋了,他們如果不行動,就是叛國,如果行動失敗也是叛國,他寧願選擇後者。
當晚哈特曼送坦茲將軍回到酒店,本來以為可以跟尤瑞卡見面幽會,但是下車時坦茲卻對他說,巴黎除了文化藝術,沒有其他夜生活嗎?哈曼知道他的意思,就說當然有。坦茲就對他說,要他晚上七點半穿平民衣服跟他出去,哈特曼非常失望,只有跟尤瑞卡毀約。當晚他們到了一間夜總會,坦茲自己進去,他坐著喝酒時,跟酒吧檯上一個金髮女子(妓女)眉來眼去,卻不跟她搭腔,之後他出來對哈特曼說:你進去叫一個坐在吧檯上的金髮女子出來。於是哈特曼去叫那人出來,一起上車開到一間小旅館的二樓。坦茲叫他注意二樓窗口,他會叫他。
他們上樓後,哈特曼一個人在車旁抽菸。不久坦茲從窗口叫他上去,還叫他到臥室去看,他見到那女人已經被殺死,滿床滿地都是血。他嚇得想吐,坦茲給他一杯白蘭地壓驚,之後坦茲建議他認罪,並即時逃走。哈特曼不肯,坦茲說:今天是你進去叫她出來的,而且這酒杯有你的指紋。(坦茲自己一直都戴手套),之後將哈特曼頸部的刻了名字的士兵項鍊摘下,拋在命案現場,還說你要是不認罪,到時候是你的話對我的話,看大家相信誰。而且坦茲手上拿槍威脅他,說不惜殺死他。於是哈特曼離去了。
哈特曼到火車站時跟尤瑞卡打電話,但當時她跟母親一間房,母親接到電話拒絕讓女兒聽電話,女兒非常生氣,甚至打了母親一巴掌。結果哈特曼沒有跟尤瑞卡說話就上了火車。不過當巴黎警探莫蘭到現場後,葛勞也趕到,他說這命案跟華沙那件命案非常相似,懷疑又是那位將軍所做。但莫蘭說現場有哈特曼的項鍊,酒杯上也有他的指紋,而且他又畏罪逃跑了。葛勞說,這樣的證據太明顯,懷疑是坦茲的嫁禍。
與此同時,希特勒在柏林他建造的堅固的地窖中,接受軍官簡報。其中一個軍官拿了一個公事包進去開會,之後將公事包留在地上,對鄰座的人說他要去打一個很重要的電話,很快回來。之後一分鐘那個皮包裡的炸彈引爆。他們估計這樣的炸彈會讓房間裡的人全部死亡。之後von Stulpnagel 將軍就接到了電話,說了Valkyrie 這個暗號,於是消息立即傳出,希特勒死了,德國有了新政府。Von Stulpnagel 立即安排人去逮捕坦茲將軍,另一個人負責接管通訊(電台及電話)。葛勞聽到消息,他不關心暗殺事件,關心的是逮捕兩件命案的兇手。他帶著莫蘭發出的逮捕令前往坦茲的總部。這時各地的廣播都已經宣布希特勒遭到暗殺。葛勞就面對坦茲宣布他的兩次謀殺行動的罪行,要將他逮捕。(下:葛勞去通知坦茲,他已經被逮捕。)
但就在這時電台又發出消息,說暗殺行動失敗,希特勒沒有死,坦茲聽到了,立即傳話叫下屬快速轉播這新聞,之後拿出手槍打死了葛勞,說是因為他也參加謀刺希特勒,犯了叛國罪。
再過了二十多年,在德國漢堡機場,法國警長莫蘭現在已經是國際刑警,他見到凱倫博將軍,說這裡又發生了一件妓女遇害事件,情況跟過去華沙命案,巴黎命案非常相似。凱倫博說他已經離開法國二十多年。提起葛勞時,說他當年是法國地下組織的朋友,可惜他已經遇害,又說起哈特曼,說他自從失蹤後就沒有出現。這時莫蘭才從他口中知道哈特曼當時是坦茲的司機,坦茲跟他在一起,現在為了葛勞,他決心繼續追查下去。
坦茲在戰後因為是納粹戰犯接受審判,判刑20 年剛剛刑滿出獄,但是他沒有銷聲匿跡,這時他還因為當年成立的裝甲車部隊紀念25 周年,邀請他去演講。
莫蘭前去找蓋布勒夫婦,探索哈特曼的下落。蓋布勒太太伊蓮諾說女兒嫁了一個農夫,住在慕尼黑鄉下,但她跟女兒幾乎沒有來往。蓋布勒也解釋,太太跟女兒的關係很差,根本沒有來往。莫蘭自己去找到了尤瑞卡,她說她不知道哈特曼去了哪裡,一直沒有聯絡。莫蘭說了來意,說這裡又發生一件類似的命案,很可能是坦茲做的,需要證人。尤瑞卡聽到這裡同意幫忙。原來她現在的丈夫就是哈特曼,只是他換了名字所以連她的父母都不知道。
莫蘭到坦茲要發表演講的現場去找到坦茲,他用國際刑警身分將他叫來,問他剛過去的五月12 日晚上他在哪裡,坦茲像過去一樣全部否認,指責莫蘭跟葛勞都是無理取鬧的多事之人,還說葛勞根本是叛國者。直到莫蘭將哈特曼叫來,坦茲見到哈特曼知道大勢已去,他從旁邊的警察那裏搶來一把手槍,作勢要殺死哈特曼,之後知道沒有用,自己到旁邊一間預備晚餐的房間吞槍自殺了。(下:莫蘭/右,通知坦茲說哈特曼也來了,他知道大勢已去。)
製作與卡司:
二戰時希特勒確實遭到暗殺陰謀,而很多次都失敗了。當時德國最享盛名的隆美爾將軍居然也參與其中也是事實。不過電影中的這一次以及牽涉到的人物則都是杜撰的。而希特勒多次成功逃過暗殺,只能說是人類的不幸,否則可以少死幾十萬人。
這電影的製片也是1962 年成功電影 Lawrence of Arabia 阿拉伯的勞倫斯 的製片人Sam Spiegel,他原來想拍一部同樣成功,甚至超越那部片子的巨作。他找了「勞倫斯」一片中的兩位主角,以及這個劇情詭異偵探片的劇本。而且Spiegel 因為他的前一部片子The Chase (1966) 失敗了,他認為是自己沒有多花心血的原因,於是對於這一部片子就親力親為。但仍然不為觀眾受落。
Spiegel 本人是猶太人,他是因為見到納粹得勢,而在1933 年逃離德國,移居美國。這片子的導演Anatole Litvak 李維克背景也相似,他是在烏克蘭出生的猶太人,也是在三十年代就到了美國,他們都藉這部片子的坦茲將軍,描述德國納粹的不近人情,甚至變態的行為及心理狀況。不過Spiegel 挑選李維克導演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擁有這部小說搬上銀幕的版權,而他又不肯讓出,所以必須由他導演。最後影片不成功就被怪罪在64 歲的李維克身上,說他已經過時。
同一時代的美國作家及影評人Gore Vidal 紀載,說Spiegel 在拍攝期間不斷的辱罵李維克,經常說:「如果你不能導演,就應當辭職。」而且都是當著所有人面前,說了很多次。而可憐的李維克就忍著。不僅如此,李維克還有哮喘,不時要在嘴裡噴配方藥,看來很可憐。Vidal 還說,他相信彼得奧圖也因為對Spiegel 不滿,很多地方故意破壞這電影。他說:「當我看這部電影,感覺是他有意破壞這電影kill it,是好像刺中要害那樣的殺死。好像他在片中變成瘋狂,但中間沒有過度程序;他在電影中從第一刻就開始憤怒及瘋狂,沒有心理過程,而這憤怒就是他對Spiegel 的表態。」當然很難相信電影的男主角會蓄意破壞一部自己主演的電影,影響自己的聲譽。Gore Vidal 是文學家,說話及情緒都可能誇張。但是後來多數影評人都受到Vidal 的影響,有些甚至引用Vidal 的話批評這部片子。
最初那個葛勞的角色定了由Dirk Bogarde 狄保嘉飾演,後來為了賣座,Spiegel 決定還是讓給奧瑪雪瑞夫,因為在他經歷了「阿拉伯的勞倫斯」以及Dr. Zhivago 齊瓦哥醫生 (1965) 兩部大片,已經成為國際紅星。而最初雪瑞夫還拒絕演出,認為飾演一個納粹軍官將會影響他的星途,何況他本身堅決反對納粹。後來聽說彼德奧圖同意飾演男主角,所以答應。但最後這兩位大明星都對Spiegel 不滿,原因是製片人給他們兩人的酬勞低得可笑。原來當他們在簽署拍「阿拉伯的勞倫斯」時有「拍下一部片的選項」,而那選項下的合約的酬勞非常低。好像雪瑞夫只得到七千五百英鎊,折合不到兩萬美金。而彼得奧圖得到多一倍,也只有不到四萬美金。而飾演凱倫博將軍的 Donald Pleasence 反而有八萬美金,(也是非常低。) 他們形容這是奴隸合約。
看這電影時感到奧瑪雪瑞夫的角色性格不統一,他是德國軍官卻同情法國的反納粹地下組織,這本來也可以解釋,不過對於幾位德國將軍又非常不客氣,這在當時的德國很少見。極有可能是因為奧瑪雪瑞夫不想演一個「真正的納粹」,所以要求改了劇本。結果他的角色看來像是一個潛伏的盟軍軍官。過去見過很多演員為了同樣理由改變自己的角色的性格,讓本來是反派的角色變成不那麼壞,甚至正派。約翰韋恩,加利葛蘭都曾這樣做。
彼得奧圖在拍攝這部片子時,跟他拍攝(1966) 時重疊,而因為兩部片子的主要外景都是巴黎,所以場地上不難配合,但是奧圖在這片子中飾演一名變態的殺人狂,所以情緒上他已經深深代入這劇中的角色,而「偷龍轉鳳」則是一部喜劇片,很多圈內人都說,「將軍之夜」的拍攝影響了他在「偷龍轉鳳」中的演出,這是完全可以相信的。據說為了在兩部片子拍攝期間轉換情緒,奧圖幾乎所有時間都一個人,完全犧牲其他活動,甚至停止與人溝通(除了他的化妝師,特技演員替身,以及私人助理)。還有一次,他因為一項無可避免的活動,無法回到「將軍之夜」的片場,讓Spiegel 損失了一整天的拍攝,這會讓製片人損失很多錢,因為所有工作人員都等著他不能開工,而且也影響以後的時間表。據說彼得奧圖事後召集所有演員及工作人員,公開向大家道歉,這也是「明星階級」的人很少做的,顯示他的負責任態度。
奧瑪雪瑞夫也有自己的故事。他後來在自傳中說,他們是在一月份在華沙拍外景,當時非常冷,他到一間咖啡店去買咖啡,因為正在拍攝期間,他就沒有脫下戲裝,穿著納粹德軍制服走進咖啡館,結果每一個人的面色不是驚惶恐懼,就是厭惡,他才意識到自己仍然穿著納粹軍官的制服。他跟大家解釋他是美國公民,現在只是在拍美國電影,但是在場的人都沒有反應,似乎不相信他,連服務生都拒絕給他咖啡。那一天他才感覺到,納粹在波蘭人心目中的惡行難以抹滅。
主要演員表:
彼得奧圖 Peter O’Toole 飾坦茲將軍 General Wilhelm Tanz
奧瑪雪瑞夫 Omar Sharif 飾葛勞少校(後來升了中校) Major Grau
湯姆考坦內 Tom Courtenay 飾哈特曼士官 Lance Corporal Kurt Hartmann
唐納普里森斯Donald Pleasence 飾凱倫博將軍 General Klaus Kahlenberge
喬安娜皮塔Joanna Pettet 飾尤瑞卡,蓋布勒將軍的女兒 Ulrika von Seidlitz-Gabler
Philippe Noiret 飾巴黎警探莫蘭 Inspector Morand
Charles Gray 飾蓋布勒將軍 General Herbert von Seidlitz-Gabler
Coral Browne 飾蓋布勒將軍的太太,也是尤瑞卡的母親伊蓮諾 Eleanore von Seidlitz-Gabler
John Greqson 飾坦茲將軍的副官 Colonel Sandauer
Nigel Stock 飾凱倫博將軍的副官,也是哈特曼的表兄 Sergeant Otto Kopke
克里斯多夫普蘭姆Christopher Plummer 飾德國大元帥隆美爾Field Marshall Erwin Rommel
Juliette Greco 飾巴黎地下餐廳的歌手 Juliette
Yves Brainville 飾華沙警探 Liesowski
Charles Millot 飾華沙命案目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