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介紹

電影 Primary Colors 風起雲湧
電影 Bee Movie 蜜蜂總動員
電影 Pleasantville - 批判五十年代
電影 由 J. Edgar 談胡佛的一生
電影 Titanic 鐵達尼號 (泰坦尼克號)
電影 The Man Who Shot Liberty Valance 雙虎屠龍
電影 Gone with the Wind 亂世佳人
電影 Miracle on 34th Street / 34街的奇蹟
電影 Imitation of Life 春風秋雨
電影 Pinky 萍姬淚

電影 Brooklyn 布魯克林 (愛在他鄉)

2025-05-17 14:10:37

這是由英國,加拿大及愛爾蘭的電影公司,在 2015 年聯合推出的一部彩色文藝片,說的是上世紀中期一個愛爾蘭女子因為在家鄉找不到好工作,經過一位神父的安排到了紐約。她住在當時愛爾蘭人聚居的紐約布魯克林區,思鄉情卻讓她最初的日子很難過,但在遇到一個義大利青年之後,兩人相愛,才有生根的感覺,但是跟家人的感情還是放不開,難以取捨到底選擇那裏為家。

 

 

 

 

 

 

 

這電影的劇本取材自愛爾蘭小說家Colm Toibin 在2009 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女主角是在紐約布朗克斯出生的愛爾蘭裔女星Saoirse Ronan,她演出這電影時才20 歲。片中飾演義大利青年的是Emory Cohen,他其實是紐約出生的猶太人,家族從俄羅斯移居美國已經第四代。而飾演愛爾蘭青年的Domhnall Gleeson 則是真正的愛爾蘭人,他跟女主角,還有片中在愛爾蘭出現的演員都有很濃厚的愛爾蘭口音。

這電影的導演是愛爾蘭的 John Crowley,劇本詳實刻劃了早期愛爾蘭居民移民美國時的艱辛,主要因為貧窮,以及當時距離遙遠,返鄉不便,造成嚴重的思鄉情緒。這樣的感覺今天已經不是太常見,是一部具歷史代表性的作品。

這電影推出時頗受好評,獲得奧斯卡金像獎三項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及最佳改編劇本,並被120 名影評人選入2015 年最佳十部電影名單內,甚至被英國BBC 推選為2016 年的21 世紀一百部最佳影片名單內。這也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平實敘述一個女子在異鄉及家鄉兩段感情故事的電影,沒有虛華鋪張,露骨激情的畫面用來譁眾取寵。

劇情:

1951 年在愛爾蘭東南部的Enniscorthy,年輕女子艾莉絲Ellis Lacey 跟寡母以及姊姊洛絲Rose一起住。當地因為貧窮,工作機會不多,她在一間雜貨店打散工,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加上老闆娘凱利Miss Kelly 尖酸刻薄,生活得很不愉快。洛絲就寫信給她認識的在紐約的一位神父法拉德  Father Flood,是否可以設法幫妹妹安排到美國去,找一個好一點的工作給她。

艾莉絲在當地有一個很好的女朋友南西Nancy,南西比她漂亮,社交也活躍。這天跟她約了去跳舞,順便介紹男友,但是一來她看不上那些男人,覺得土氣,其次心想就要去美國了,完全沒有交友的興致。

母親對於她要離鄉背井非常不捨得,她也多謝姊姊將來一個人照顧母親,萬分難捨的上了船。因為沒有經驗,就在船上吃了晚餐,結果之後暈船,上吐下瀉,但是隔壁船艙的人將共用的浴室門鎖了,她被迫在一個水桶裡又吐又瀉。幸好在船上認識了同鄉喬琪娜Georgina,她已經住在美國,這次是回來探親,就說她不該在船上吃東西,此外見到她衣服跟化妝都非常土氣,好心的教了她如何打扮,還教她將來如何講話。

到了紐約,經過移民局問話,很順利的就過了關。在法拉德的安排下,住進紐約布魯克林區的一間女子宿舍。這裡住的都是愛爾蘭來的女子,由一位Mrs. Kehoe 基奧太太管理。她跟神父幫艾莉絲找的工作是在一間百貨公司做店員。她很勤勞,對客人態度也好,但是上司Miss Fortini 就認為她不夠靈活,不能「讓顧客回頭」。加上她每晚都想家,想念母親跟姊姊,都是流著淚睡覺。她最開心是收到姊姊的信,家人也掛念她,姊姊在信中說:即使你的信有兩百頁紙,母親都覺得不夠。(下:她在百貨公司工作,上司覺得她跟不上時代。)

 

 

 

 

 

 

 

她性格拘謹,跟宿舍裡那些開放的女孩不太融合,在公司也很少交友。這天在工作時忍不住不停流淚,Fortini 見到知道她想家,就叫她到辦公室休息,還找來了法拉德神父。這時神父對她說,知道她有天資,這份工作不適合她,所以已經幫她在當地的Brooklyn College 註冊了會計課程,每星期三個晚上,第一個學期的學費已經幫她交了,將來她可以跟姊姊一樣做會計。她感激不已。

聖誕節,宿舍裡的女孩都忙著參加舞會,她則到神父辦的慈善晚餐那裏去做義工,見到一百多位都是愛爾蘭移民來的老人,每一個都無親無故,心裡感動。神父說,這些都是四五十年前移民來的,當時是做勞力工人,參加築路造橋,現在年紀大了就孤苦一人。晚餐中有一位老移民用蓋爾語清唱愛爾蘭民歌casadh an tsúgáin,歌詞是說一個人年輕時來到異鄉,問上帝何以如此。又懷念當年的女友,目前不在自己的身邊。艾莉絲的眼淚像下雨一樣流下來。之後在雪中獨自走回去。

房東太太兼舍監Mrs. Kehoe 基奧太太見她性格溫婉又上進,這天對她說,一個資深的女子要搬走了,她的房間最寬敞,又有單獨的房門出入,見她做人有分寸,所以分配給她住。她說別人不會忌妒嗎?基奧太太說當然會。之後有幾個女子確實見到她臉色難看。不過因為她這人低調,毫不自大,過幾天就沒事了,對待她還是像自己姊妹。

這天來了一個新的女孩桃樂絲Dolores,基奧太太要她們帶她去參加社區舞會,但是桃樂絲說話沒分寸,大家都受不了,都謊稱不去舞會,於是艾莉絲只好帶她去。到了舞會她跟桃樂絲坐在一起很難受,這時剛好有一位男子來請她跳舞。其實那男人看著她好一會了,對她十分感興趣。她坦白跟那男人說,正想擺脫旁邊的女子,男人表示同情,於是這男人就趁機表示願意送她回家。他自我介紹是東尼費瑞洛Tony Fiorello,聲明自己不是愛爾蘭人,他特地到這個舞會來認識愛爾蘭女子,因為他喜歡愛爾蘭女子。送她到家時,還要約她再見面。

宿舍女子很快都知道她有了男友,長得還不錯。她也因為開始談戀愛,性格開放明朗多了,開始當這裡是自己的家。連百貨公司的上司Miss Fortini都看出來,說她大有進步。她把東尼的事寫信告訴姊姊,但要她別告訴母親。

東尼經常約她見面,原來他是水管工人,聽說她在唸夜校很佩服。東尼動作很快,要約她回家裡見家人。問她是否喜歡義大利食物,她說沒吃過。宿舍裡的女孩聽說她要到義大利人家裡見家長,還特地做了義大利麵,教她如何吃。東尼則警告她,說自己有一個八歲的弟弟,聰明過人,但是說話沒大沒小,叫她有心理準備。

她到了東尼家裡,見到他家裡人很多,東尼除了父母還有三個弟弟,最小的只八歲,童言無忌。他一開口就說家裡人不喜歡愛爾蘭人,還說一個哥哥Maurizio 曾經被愛爾蘭人打,哥哥說愛爾蘭人都是黑幫,還說愛爾蘭人都有紅頭髮跟好粗的小腿等等。大人阻止他,他還要說下去。最後被父親揪著耳朵去訓話,回來後對艾莉絲道歉,說:「我是一個白痴,混帳的白痴。對不起。」大家都笑了。

當晚東尼送她回家,在門口忍不住擁抱他,對她說了「我愛你」。艾莉絲的反應很冷靜。她只說:謝謝你這樣說,很美好It’s lovely。就轉身回去,東尼很失望。

她回去後心神不定,她問一個年紀比較大的同房Sheila 為什麼還沒結婚,對方說是因為丈夫有了另一個女人,離開了她。她問Sheila是否會再結婚?她說「當然,好過在這裡跟別人輪流用浴室。我希望有自己的浴室。」

過了一天,她上完課東尼趕來接她,說有一個客人家裡的廁所淤塞,他為了趕來接她,叫那客人等明天再說,因為來見你是最重要的。艾莉絲就對他說:「你昨天說你愛我,我不知道怎麼回答,現在我要說我的感覺是一樣的。」東尼的反應非常激動,知道他們的感情穩定了。

她繼續收到姊姊洛絲的來信,雖然Rose 的信沒有過去那樣充滿喜樂,但是現在她自己開心了就沒太在意。而且上學一年後她通過了第一階級的考試,而且是高分。她拿學校通知去給神父看,說現在已經存了一點錢,下學期可以自己付學費,而且可以開始還錢給神父。

回去後,宿舍的女孩也為她慶祝,還問她如何跟東尼一起慶祝,她說他們會在周末去Coney Island遊樂場玩一天。大家都為她高興,還問她是否有游泳衣跟太陽眼鏡,說那是必需品。於是從未穿過泳衣的她積極準備,連上司Miss Fortini 都幫她選擇適當泳衣,還教她要剔除腿毛。(下:她跟東尼在遊樂場玩了一天。)

 

 

 

 

 

 

 

他們在Coney Island 玩了一天,回來後她到一間服裝公司去應徵會計工作,還告訴姊姊她很快就會存夠錢回去看他們。但是卻接到家信說Rose 洛絲意外死了。這有如晴天霹靂,她去見神父,法拉德才說洛絲知道自己生病很久,但一直怕她擔心,瞞著沒說。神父還說明天就安葬,她更難過自己趕不及參加。她甚至後悔自己來這裡,但是神父要她記得,這是因為洛絲希望她有更好的生活,因為她愛你。

她決定立即回去安慰母親。東尼知道她必須回去,安慰她,東尼說要帶她去一個地方,那是一片空地,他說他父母已經買下那塊地,準備建五棟房子,賣出三棟,兩棟留下來自己住。他們三兄弟有木工,水渠工人(他自己),還有一個是泥水工人,很快可以建起來,三兄弟還準備成立建築公司。還說他父母跟家人會住一間,另一間就給他們兩人住。他說:雖然現在看起來甚麼都沒有,但將來會是溫馨小家庭。(下:東尼帶她到興建未來新屋的地方。)

 

 

 

 

 

 

 

艾莉絲說她現在沒有心情想這些,東尼就向她求婚,要求在她回去之前他們結婚。她說:你不相信我會回來?東尼繼續要求,還說不必跟其他人說,只是去公證。他說如果現在不結婚,他會發狂。艾莉絲同意了。他們第二天就到市政府去結婚。沒有找一個朋友,不過就遇見一個愛爾蘭同鄉夫婦是家鄉來的。註冊之前,東尼到她的宿舍,兩人偷偷摸摸的上了床。

回到愛爾蘭,母親哭個不停說:「當初你父親去世,我心想還有兩個女兒,不能太難過。當你走了,我心想還有洛絲陪我。現在連她都走了。」她去上了洛絲的墳,還幫母親給每一個出席葬禮的人寫謝卡。她覺得這習俗太花時間及老土。

艾莉絲在教堂遇到過去的好友南西,她說她這個月27 號結婚,她母親已經幫她答應會出席婚禮。她說她已經定了21 號的船票回去,母親就說船票可以改的。之後南西又安排了double date,這次為她安排的是吉姆法瑞爾Jim Farrell,她跟南西說,她是會回美國的,但是南西說,在這裡玩玩無妨。剛剛見面她很拘束,說記得這裡的人看來都一樣,大家都抹頭油,穿毛線外衣,跟過去沒分別。吉姆聽出來她認為家鄉人都老土。

這個吉姆很會做人,安慰她現在的心情,而且對她家人都深表同情,讓她心裡好過些。還建議她在這裡時可以找工作賺些外快。回到家裡,母親對她說吉姆父母即將搬到鄉下,他們有大房子,將事業交給兒子吉姆,包括一個高爾夫俱樂部,任何人都會覺得他是一個筍盤。還說她回來的是時候。她聽了沒說話。

這天她幫母親買了些雜貨剛回家,母親就說她姊姊工作的公司臨時走了會計,帳務好亂,要她去臨時幫忙幾個小時。她去了見到那帳簿是她熟悉的,告訴對方說兩個小時可以幫他們搞好。之後公司的上司很滿意,要求她做兼職,她同意了。

之後她經常跟南西,吉姆他們去玩。這天到海灘居然一個人都沒有,難以想像跟美國的海灘對比,那裏插針都難。她穿的泳衣也讓其他人都咋舌,覺得她太時髦了。因為吉姆的善解人意,她樂而忘返。吉姆還說,他們的高爾夫球賽決定冠軍獎盃以洛絲之名命名,還要她擔任頒獎,這讓艾莉絲感動,因為以後每年都有人記得洛絲之名。(下:他們到家鄉的海灘,居然沒有其他人。)

 

 

 

 

 

 

 

在美國,東尼給艾莉絲寫了無數的信,但只收到一封回信。他很心慌,找八歲的弟弟Frankie 幫忙,他對弟弟說:「你是家裡最有文采的,幫我寫封信,我請你去看星期六(紐約) 道奇隊Dodgers 的比賽。」Frankie 說他不懂大人的事,但是承認他的拼音跟文法不會錯,就幫哥哥寫了一封信。不過到了愛爾蘭,艾莉絲遲疑了一下,還是沒有拆開,跟其他信一起放到抽屜裡。

一次單獨跟吉姆晚餐,注意到他居然沒有抹頭油,而且穿了西裝夾克sport jacket,她說注意到他的改變。吉姆也說他過去安於現狀,甚至沒有去過英國,希望以後有機會去巴黎,倫敦,義大利見識。她說,如果當初出國前就有這樣的經驗,也許不會離開。他們跳舞時,吉姆請求她留下來,說希望跟她在一起。本來他還有話要說,但是不想一次說嚇倒她,說要等下次。艾莉絲說多謝他的這番話,但是沒有答覆。

之後吉姆也安排她去見自己的父母,大家談得很愉快。回家去她有內疚心,終於給東尼寫信,但是寫了幾句發覺不知怎麼交代,又放棄了。

之後南西的婚禮在教堂舉行,母親很高興的跟她一起出席,因為吉姆一直都照顧他們,讓她們不感到孤單。也見到了小鎮上的多數親朋。婚禮後回去,一個在雜貨店的舊同事在家等著她,說過去的老闆凱利急著要見她,叫她一定要去,她很不情願的去了。到了凱利家裡,對方開門見山的說她跟吉姆關係不錯呀,之後就不懷好意的說,過去一個顧客有個侄女兒也住在布魯克林,幾個星期前在市政府出席朋友婚禮時見到她,問她是否已經結婚,為什麼不說?她聽了非常氣憤說:我都忘記了。凱利以為她說忘了自己結了婚。她說是她忘了這地方的人還是像過去一樣的是非,愛管閒事。生氣的走了。

之後她立即去訂了船票。回到家裡她跟母親道歉,說自己在紐約結婚了,很抱歉沒有告訴她,現在她要回去跟丈夫在一起。母親聽了如五雷轟頂,只問了她一句:那人好嗎?她說很好。之後母親問她明天一早的火車離開?她點頭。母親就說她累了要去睡覺,現在道別,明早不再道別。她痛心的擁抱母親。

在回美國的船上,一個愛爾蘭女子聽說她已經住在美國,就問她紐約是否很大?還說自己要去布魯克林,問她是否熟悉?還說:聽說那裏很多愛爾蘭人,跟在家鄉一樣,是嗎?她點頭說是。之後她對那女孩說:你在船上不要吃東西,因為會暈船,你會嘔吐,要先打開浴室門。到了美國你會寂寞得要死,只有忍著,因為沒有藥可以治,但也不會死。有一天會出現陽光,在你完全不覺察時,會有一個你預想不到的人出現,你會發現這裡是你未來的生命所在。

在布魯克林,東尼剛剛跟朋友做完一單工程,在街上見到艾莉絲站在對面,開心的跑向她,兩人終於擁抱。

製作與卡司:

這電影說的是上世紀中愛爾蘭人移民到美國的故事,很有寫實的味道。愛爾蘭人是英國人中比較遲移民到新大陸的,其中以1845-1849 年馬鈴薯失收時期,被貧窮(甚至餓死的威脅)逼迫前往美國形成最大一批移民浪潮。也因為貧窮,所以受到一段時期的歧視。這電影將一個與政治無關的少女的經歷,描述得很細膩。原因是Colm Toibin 的原著在這方面就很成功,而業界也認為這是一部非常忠於原著的電影。不過結局方面,原著沒有像電影說的那樣明確。原著中,她離開了愛爾蘭,但沒有明說她回到布魯克林丈夫身邊。那結局是留給讀者去猜測。其實這書本及電影對於移民心情描述得很好,但是對於她的感情生活就有點奇怪,她似乎對布魯克林的東尼感情基礎不夠,似乎是對愛爾蘭還是放不下,而且在兩個男人之間難以取捨。而她回到布魯克林似乎是被逼,被那個八卦女人的閒話逼回去的。

這電影多數的外景是在愛爾蘭(用了三星期)拍攝,此外在加拿大魁北克的Montreal (蒙特利爾/滿地可)拍了四星期,當作是紐約,只在布魯克林拍了兩天,那是在Coney Island 遊樂場的海灘拍攝。

近年來加拿大爭取美國的電影公司在這裡拍片非常積極,除了聯邦政府會給這些電影公司稅務優惠,讓電影公司的成本大大減輕,連每一個省都再多給減稅優待,這樣雙重優惠之下,加上加幣兌換美元的幣值一直在下跌,導致好萊塢很多外景都在加拿大尋找。好像這部電影的紐約的外景,幾乎都是在蒙特利爾取景,絲毫看不出來有破綻。只有紐約Coney Island 的外景在當地實地拍攝,因為加拿大沒有那樣熱鬧的海灘遊樂場。

女主角出生於美國,但是愛爾蘭口音非常道地,她模樣清新,因為年輕,是化那種最淡的妝,詮釋一名鄉下來的美麗女子無可挑剔。她的演技也多次獲得肯定,這部片子為她贏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到目前30 歲已經獲得一次金像獎(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提名,及三次最佳女主角提名,同時獲得英國演藝學院最佳女主角及女配角提名七次之多。她在2017 年推出的喜劇Lady Bird 還為她贏得一座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獎。

男主角由紐約猶太人Emory Cohen 飾演,這很奇怪,難道在英美等地沒有義大利演員?過去常聽說好萊塢用白人演員飾演華人或是亞裔是歧視,想來未必是歧視,而是「就手」,方便。不過Emory Cohen 的形象清純,很適合這角色,雖然好像(表情)無戲,但很多時未必要大表情,大動作才能達到效果。飾演愛爾蘭青年吉姆的Domhnall Gleeson 演技很受好評,雖然做主角機會不多,但在很多大片中出現,好像:Harry Potter,Star Wars等。

Borrklyn 不是大製作,但是在2015 年在獨立影展Sundance Film Festival 展出之後卻受到電影公司的競爭投標要取得發行權,最後由Fox Searchlight 以九百萬元獲得在美國為主的外國發行權,這破了Sundance 影展的最高投標紀錄之一。可見其素質受到肯定。結果這部一千一百萬元預算拍的電影,賣座收入超過六千兩百萬元,獲利將近六倍,投資人賺了三百五十萬元。

主要演員表:

Saoirse Ronan 飾艾莉絲 Eilis Lacey

Domhnall Gleeson 飾愛爾蘭男友吉姆 Jim Farrell

Emory Cohen 飾東尼 Tony Fiorello

Jim Broadbent 飾紐約神父法拉德 Father Flood

Julie Walters 飾女子宿舍的女家長 Mrs. Kehoe

Jessica Pare 飾百貨公司的女上司 Miss Fortini

Eve Macklin 飾宿舍同居女子之一 Diana

Brid Brennan 飾愛爾蘭的刻薄店主凱莉 Miss Kelly

Fiona Glascott 飾艾莉絲的姊姊洛絲 Rose Lacey

Jane Brennan 飾艾莉絲的母親 Mary Lacey

Nora-Jane Noone 飾宿舍女子之一 Sheila

Jenn Murray 飾宿舍女子之一 Dolores

Eva Birthistle 飾艾莉絲在船上認識的女子 Georgina

Michael Zegen 飾東尼弟弟之一 Maurizio Fiorello

Eileen O’Higgins 飾南西Nancy

Peter Campion 飾南西的未婚夫 George Sheridan

Emily Bett Richards 飾宿舍女子之一 Patty McGuire

Christian de la Cortina 飾東尼弟弟之一 Laurenzio Fiorello

Paulina Nunes 飾東尼的父親 Mr. Fiorello

James DiGiacomo 飾東尼八歲的弟弟 Frankie Fiorello

 

 

Click: 128
About Us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Us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