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由加拿大跟愛爾蘭的電影公司在2016 年推出的彩色文藝傳記電影,說的是加拿大東部Nova Scotia 新斯高沙省一個女畫家Maud Lewis 的經歷。她患有類風濕關節炎,父母雙亡,被親戚離棄,丈夫最初又不體貼,但是最後她的畫作受到欣賞,得到終生的安慰。
這是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雖然劇情並非完全真實,但是卻非常感人。飾演女畫家的是英國威爾斯女星Sally Hawkins 莎莉霍金斯,男主角是好萊塢的Ethan Hawke 伊桑霍克,他飾演一個賣魚的小販,兩位主要演員都非常入戲。電影的背景雖然是新斯高沙,但實際外景卻多數是在加拿大紐芬蘭省拍攝,部分外景則在愛爾蘭取景。兩個地方的風景都非常美麗,特別是紐芬蘭,配合這故事是畫龍點睛。
這電影的導演是Aisling Walsh,她是原籍愛爾蘭的編劇及導演,因為愛上這個劇本,因此跟加拿大合作拍攝。久不久就會遇到一部讓人看得目不轉睛的電影,這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喜歡被感動的觀眾,喜歡平實說故事的觀眾,絕對會喜歡這電影。
這電影的賣座雖然普通,但是在英國,愛爾蘭及加拿大獲獎無數。這電影其他的中文譯名還有:彩繪新天地。
劇情:
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Nova Scotia 西岸,頻臨Bay of Fundy 芬迪灣的Digby,有一個女子莫蒂Maud Dowley,她母親剛去世不久,因為從小患了類風濕關節炎,全身關節都變形,走路也有點跛足。親哥哥就將母親留下的房子賣了,自己得了一筆錢,之後將她寄養在姑媽家裡。這天哥哥查理Charlie 對姑媽說,以後定期給她錢,要她幫忙看著莫蒂,姑媽很不高興,說這樣的人很難照顧。莫蒂聽到也不高興,質問哥哥為什麼要變賣母親的房子,她可以照顧那房子。哥哥就說,她連自己都照顧不好,怎麼可能照顧一間屋子跟花園。還說自己有生意要做,沒時間看雇她。她就說自己數學一直很好,可以幫他記帳,查理聽了頭也不回的走了。(下圖:莫蒂坐在當地雜貨店前,可以見到她變形的雙足。)
哥哥把她的東西都帶了來,其中有一套畫畫工具,但是姑媽不准她畫畫,說會弄髒屋子。她閒極無聊,晚上到一間夜店去,看別人跳舞,喝啤酒。回來後被姑媽責備,說她不自愛。她說她只是去交朋友。姑媽就說:「你上次這樣做,看惹了甚麼後果。」原來她曾經被人弄大了肚子,生下一個畸形胎兒,生下來就死了,被哥哥跟姑媽埋了。
姑媽看她不順眼,她就說自己可以去找工作,姑媽也說:你能做甚麼。
這天她到鎮上唯一的雜貨店去買畫畫的油漆,見到一個男人到店裡說他要請個女人做家務,他不會寫字,要店主幫他寫,之後貼在店裡的布告板。她見到了,就去拿下那招貼,之後到那個地址去應徵。從她住的Digby 走路到那個人的住址,七公里外的Marshalltown,每一程要兩個小時。
這個男人叫做艾弗瑞路易斯Everett Lewis,是個推著板車賣魚的小販,此外還收集破爛,劈材出售,閒時也在孤兒院幫忙。他見到莫蒂出現在門前很詫異,他問她是否跛足,是否有病,她說都不是,只是生下來有點奇怪。她還說:我走了兩小時,可以給我一杯茶嗎?艾弗瑞給了她一杯茶,用過的茶包還收回去。
艾弗瑞過去是孤兒,個性古怪,他見莫蒂反應好像遲鈍,認為她根本幫不了忙,就說不用她。她只有失望的離去。跛著腳又走回去。
艾弗瑞晚上在孤兒院吃飯,孤兒院的管理聽他說,居然有女人去應徵他的工作,而且拒絕了,非常意外,就說:「有人應徵你還不請她?」因為他的住處狹小不說,還很破爛。只是單一間房,10尺乘12尺,而且沒有自來水,沒有電。大家都認為有女人願意為他工作是天上掉下來的。於是他到莫蒂的家去,請她回來。
艾弗瑞開著他的破卡車到莫蒂姑媽家去,只說願意試試她。她收拾了一點衣服跟畫具,就跟著他的破車走了。姑媽警告她說這樣跟一個男人走,有辱家門,還說:你去了就別想回來。她說自己大了,可以決定自己的未來。於是跟著艾弗瑞走了。
艾弗瑞雖然去請她回來,但是態度一點都沒有好轉,她進了那小屋子,跟艾弗瑞說:我想你是供食宿的,另外每星期給我25 分錢?艾弗瑞答應了。之後她問他要自己做甚麼?艾弗瑞忙裡忙外的說:如果要我教你,我還不如自己做。之後出去了。
晚上艾弗瑞回來,見到她在動自己的東西,就罵了她。她討好的說,煮了蘿蔔湯,他生氣的說自己不吃蘿蔔,再度罵她,說她連清潔都不會,這件事永遠不會做好,說她是一個跛足的蟲,說不定要他照顧她,趕她出去,還將她的畫具都甩在地上。她氣得要哭了。
第二天一早艾弗瑞醒來,見到她在擦地板,桌上已經有早餐,氣也消了。
過了一天,莫蒂狠著心,將艾弗瑞養的雞宰了一隻,晚上做了紅燒雞湯,艾弗瑞吃了很滿意。莫蒂這才敢開口問他,自己可以留下來了?他說可以,但是要照他的規矩。她問他自己睡在哪裡?因為這房間只有天花板上有一個平台,擺著一張床墊。艾弗瑞說:「你是公主嗎?我以前在孤兒院,六七個人擠在一張床,擠成一團。你不想就走。」她只有說:我可以,我不挑剔。(下:她煮了紅燒雞湯給艾弗瑞。)
晚上兩人躺在一個床墊上,她動都不敢動。
艾弗瑞有兩隻狗,幾隻雞,她每天餵狗餵雞。這天她一邊餵狗一邊跟狗說話,叫他們聽話。艾弗瑞見到也罵她,說狗哪裡懂人話。之後說:在這裡我第一,狗第二,雞第三,你是第四,你要記得。還說那狗比她還有用。
她一天走到Digby 的雜貨店去,見到姑媽正好也來,她跟姑媽打招呼,姑媽本來不想理她,後來忍不住對她說:聽說你現在是別人的 love slave (性奴隸),你丟人大了。她聽了想笑。她說:如果我嫁給他是否好些?姑媽更生氣。她要姑媽有空去看她,姑媽說:我死都不會去那地方。
一天,艾弗瑞一個朋友Frank 法蘭克幫他載了一批廢銅爛鐵回來,還說這些東西哪裡會有人買。之後見到莫蒂,知道是他請的女傭,艾弗瑞解釋為了有人打掃,他不在家時也可以幫忙看家。法蘭克就笑說:要看門可以請一隻更兇的狗,何苦找個瘦弱女人。當他知道他們兩個睡一張床時,更好笑了。莫蒂解釋,這裡其實夠大,而且很cozy。艾弗瑞一聽這話氣得當堂重重摑她一巴掌,她氣得跑回屋。法蘭克知道是自己的錯,很難過的走了。
一會艾弗瑞自己進屋,她問艾弗瑞是否要自己走,艾弗瑞沒說話,她就說他還沒給她薪水,已經兩個月了,結果艾弗瑞給了她兩塊錢。她又留下了。
她開始在紙片上畫畫,在牆上畫畫。在牆上她用油漆畫了花,鳥,樹木。艾弗瑞見到只說,這幾面牆可以畫,但是進門旁邊的牆上不可以畫。
一天一個女人來敲門,她說她是紐約來的,她跟「她丈夫」訂了魚,但是他沒送貨。她會在這裡住兩個月,而且會給小費。莫蒂說她會轉話給艾弗瑞。那女人臨走從門縫見到她在牆上畫的雞,知道是她畫的,很感興趣,問明了她的名字,還自我介紹是Sandra 珊德拉。
這天她見艾弗瑞晚飯吃得開心,就說她可以幫他記帳,以免以後有錯漏,還是有忘記的。艾弗瑞見她會記帳,就允許了。她將每一個客戶的帳記在她畫的卡片背後。她說自己的哥哥過去做生意,老是欠帳,被人追債,就是不會記帳。
之後她在紙上畫膩了,就在艾弗瑞堆積的木板上找出一些薄木板,在上面畫。她除了畫筆跟用剩的油漆,其他都從簡,好像調色盤,她用的是魚罐頭的空罐。而且她不調色,都是用單色。
一天晚上睡覺時,艾弗瑞要跟她親近,她拒絕,說這要先結婚。艾弗瑞說結婚要花很多錢。她說,如果不請客可以不用錢。艾弗瑞說結婚執照還是要錢。最後莫蒂說,她不想麻煩,因為過去有過一個孩子,是畸形胎兒,生下就死了。於是艾弗瑞放棄了。
第二天她跟著艾弗瑞去送貨,艾弗瑞推著板車,她跟在後面。她的腿有些跛,唯一的一雙鞋子又不舒服。(所以那天見到珊德拉的鞋子好羨慕)。他們到了珊德拉那裡,艾弗瑞交出她要的魚,莫蒂還解釋他們現在有記帳卡,以後就不會錯。珊德拉就進去拿錢。艾弗瑞嫌她說話多,要她記得無論在哪裡都是他是老闆,叫她別說話。(下:他們送魚到珊德拉那裏。)
珊德拉拿錢出來時,對莫蒂說很欣賞她畫的卡片,問她能不能多畫一些給她,她要買。她說要問艾弗瑞,這時感到意外的艾弗瑞說,每張五分錢。珊德拉說她願意出十分錢一張。回去時莫蒂很高興,但是她稱讚艾弗瑞懂得講價。
她開始畫畫了,這時的心情又不同,因為有人欣賞。之後她開始賣畫,而出門時,艾弗瑞居然讓她坐在板車上,讓他推著。因為眾口相傳,連那間雜貨店都開始賣她的畫。不僅艾弗瑞說「那些人都是傻瓜」,連雜貨店老闆都說他五歲兒子畫的都比這個好。
一天晚上艾弗瑞正在晚餐,有人敲門,艾弗瑞說:「不管是誰都叫他走,因為是晚餐時間。」不過來的是珊德拉,她建議要買一些大幅的畫。問她有沒有畫在木板上的,她不敢搭腔,倒是艾弗瑞聽說她願意付錢,主動將她畫在木板上的畫拿出一幅,開口要價五元。珊德拉非常欣賞,但是莫蒂說那幅畫還沒畫完,艾弗瑞卻已經搶著收了五元。莫蒂急得要哭了,這時艾弗瑞只好收起那幅畫,說要等她畫完。珊德拉走時建議,不如讓她幫她做經紀人,以後她會要更多畫,不管她畫甚麼都行,她只是抽傭金。
之後她開始當畫畫為職業,艾弗瑞出入都讓她坐在板車上。而且為了讓她多些時間,他開始自己掃地,但是說,除了打掃其他事還是要她做。不過他掃地時她還嫌灰塵多,要他等油漆乾了再掃。(下:以後出外她都坐在板車上,讓艾弗瑞推著。)
一天艾弗瑞見到莫蒂的畫上簽名M. Lewis,居然有他的名字,莫蒂解釋因為他們是生意合夥人,當然應當有他的名字。現在他們雖然已經親密合作,但是晚上當艾弗瑞要親近她時,她還是不肯。之後她跟艾弗瑞發脾氣,不理他。艾弗瑞終於屈服,同意跟她結婚。那天他們在孤兒院的教堂結婚,法蘭克跟他的太太做證婚人。法蘭克還說,不知道該恭喜莫蒂,還是應該慰藉她。不過艾弗瑞還是讓她坐在板車上,推她回去。她的地位大不相同了。(下:他們結婚了,後面是法蘭克夫婦做證婚人。)
經過了冬天,又到春天,她的名氣更大了。艾弗瑞將她的畫掛在窗前,還做了大招牌,放在路邊,招徠顧客,讓更多人可以到現場買畫。
這天,一本當地的雜誌刊出她的訪問,介紹她這個畫家。因為上面提到艾弗瑞,這讓艾弗瑞也感到光榮。之後有一天,她的哥哥查爾斯突然造訪,說知道她在賣畫了。她沒有好臉色給哥哥。查爾斯尷尬的說,知道她現在賺錢了,也許需要一個幫她管帳的人。她說:「好像你自己?你賣了媽媽的房子也沒告訴我一聲,你做生意整天都賠錢。」之後強迫哥哥買了一幅畫,收了六塊錢,把他趕走了。
她的名聲逐漸遠播,這天還收到美國副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 的信,說要買她的畫。因此更多記者來訪問她,要她拿著畫站在門前拍照,還要艾弗瑞也一起站著。現在艾弗瑞要幫著煮飯了,電影中見到他在削番薯,以便莫蒂有時間畫畫。
他們的房間還是一樣小,還是沒水沒電,莫蒂毫無怨言,但是她作畫時經常有蒼蠅蚊蟲騷擾,所以她吵著要艾弗瑞裝一個紗窗門,但是艾弗瑞每次都拒絕,說沒有必要。她只有忍著。但是沒幾天,艾弗瑞就默默的幫她裝了一個紗窗門。(下:他們一起接受記者訪問。)
越來越多人訪問她,這連她的姑媽都在電視上看到。這天姑媽在雜貨店見到艾弗瑞,要他傳話給莫蒂,說要見她一面。艾弗瑞傳話給她,但是拒絕陪她去,她只有自己走路去。見到姑媽,原來她病重,出入都有護士看護。她對莫蒂說,現在才認清楚,全家人只有她找到快樂。之後說,自己就要死了,不想死前留有遺憾。這時她說,莫蒂生的女孩不是畸形,也沒有死。只是查爾斯認為她連自己都無法照顧,更不可能照顧女兒,所以將嬰兒交(賣) 給一對善心老夫婦收養,之後過得很好。她聽了好大的打擊。久久不能平復。
她一個人傷心走回去,途中艾弗瑞開車來接她。她激動的跟艾弗瑞說,現在才知道女兒沒有死。艾弗瑞不僅不同情,還說他現在出現在電視多了,大家都笑他是靠太太,還說「不如沒有你好些」。她傷心的下車自己走回去。但沒有回家,她到珊德拉那裏去。珊德拉見到她非常同情,聽她說自己的事,還給她準備了臥室,讓她住著。
珊德拉想跟她學畫,她說這沒得教,因為她也沒有學過,只是從記憶中繪畫。她還說,每個人的生活都像一幅畫,還裝了畫框。她就是畫那些生活。
莫蒂走了,艾弗瑞心情不好,法蘭克就笑他說「人家早該走了」。其實莫蒂更想他。一天艾弗瑞到珊德拉那裏來接她。終於說了不捨得離開她,因為她是他的妻子。莫蒂這才高興的跟他回去。他開車帶她到一個她沒去過的地方,她問這是甚麼地方,他說,「這是妳女兒住的地方,她現在是大人了。」她聽了幾乎不敢下車,最後下車在路邊偷偷張望,見到女兒出來,在門前修剪花樹,她看了一會,見到女兒又進屋去,才流著淚上車跟丈夫離去。
晚上在床上,她對丈夫說:她(女兒) 幾乎完美。
她收到的來自全世界各地的信件越來越多,她也每天不停作畫。但其實她的關節炎更嚴重,她只是忍著不說。一天跟丈夫出來散步時,完全走不動了,就不再出去走動。但是一天出去搬柴時跌在雪地裡,艾弗瑞叫來醫生,才說她的病很重,而且因為有哮喘,叫她戒菸,還說她根本不該吸菸。之後艾弗瑞開始照顧她。
後來她的病惡化,這天撐不下去了,艾弗瑞叫了救護車將她送到醫院,她非常痛苦,但是有艾弗瑞陪著她似乎滿足,最後說了一句:我得到了愛I was loved。就斷氣了。
艾弗瑞回去後,收拾了門前的招牌,在她的遺物中,除了畫畫工具,還見到她收存的那張招貼,就是他在雜貨店召請清潔女工的招貼。
製作與卡司:
這是一個冷門的題材,但是拍得這樣好。幾位主要演員都很投入,因為他們都支持這個題材。這讓電影更可信,也更有可看性。更重要的是,主角人物讓人同情,甚至喜愛。所以雖然不是大製作,不是大明星,卻讓觀眾看了覺得值回票價。
不過莫蒂的事蹟跟電影說的還是有些出入。她原名Maud Kathleen Dowley,出生於Nova Scotia 南面的Yarmouth,後來住在Digby,她本來家境不太差,但父親去世後,母親也相繼去世,有一個哥哥,這些跟電影相似。但就沒有聽說有姑媽。她從小是跟母親學畫,母親帶著她一起繪畫,而且出售水彩畫的聖誕卡片。所以她後來畫畫時已經有了基礎。她確實有風濕性關節炎,而且情況比電影中顯示得更嚴重。她確實是嫁了一個推著板車賣魚的小販艾弗瑞,而她就隨著丈夫去賣魚跟順便賣她的卡片。當時每一張賣五分錢。(下面是真正的莫蒂跟她的丈夫艾弗瑞,以及當時她站在屋前拿著自己的畫給記者拍照。可以見到她的雙手嚴重變形。)
後來艾弗瑞做了夜間看更,她就開始在家裡出售卡片。之後才開始畫油畫,以及在薄木板上面畫畫。他們確實很窮,住在10x12 英尺的小屋裡,沒水沒電,而當地冬天可以冷到攝氏零下四十度(華氏這時是一樣的度數)。不過因為她的畫受歡迎,逐漸受到當地及加拿大全國媒體(包括CBC )的報導。但是電影中的紐約女子珊德拉就是虛構人物,片中的顧客中唯一真實的是尼克森副總統,(他後來當選總統),他為白宮訂購了兩幅。因為他的賞識讓莫蒂更聞名。但我們都知道,左傾的文化界跟好萊塢都仇視尼克森,所以片中只提過他一次,還用莫蒂的口說:「除非他給錢,我是不會寄畫給他。」這樣編劇就很無聊。
據稱她的丈夫比電影中的還要糟糕,對她態度很差。主要因為他有酗酒毛病,而且從未鼓勵她畫畫,也未安排她去見女兒。不過見到她的畫作的簽名都是M. Lewis,或是只寫Lewis,應當對丈夫是有感情的。至於她過去懷孕是跟一個當地男人交往的後果,那男人知道她懷孕就離開她。她的女兒後來叫做Catherine Crosby,一度要跟她相認,但是被她拒絕。她說自己只生過一個兒子,生下來就死了,沒有甚麼女兒。不知道她的孩子是自己拿出去給人領養,還是哥哥賣給人領養。因為在那時未婚生子是很大的恥辱。(下面是莫蒂的畫。)
她的畫多數都是當地的風景,而且經常都是花,鳥,蝴蝶,貓,以及小鎮風光,港口,冰雪天地等。她的畫多數都很小,大約8x10 英吋,後來畫在木板上也只有一尺到兩尺之間,因為她的關節炎限制她手臂的活動範圍。而她生前賣畫最多不超過十元加幣。後來才有人開始蒐集。這部電影讓更多人知道她,目前有不少賣到十萬元以上,有幾幅甚至賣了二十多萬元。目前她的畫除了私人收藏之外,都存在Halifax 哈利法克斯的Art Gallery。至於他們住過的小屋因為太過破爛,所以另外做了一個仿製品,一併在這畫廊展出。
莫蒂在1970 年以67 歲去世,她丈夫不幸在1979 年因為有人入屋打劫而被劫匪殺死。他是真正的窮人,但是據稱劫匪聽說他將妻子賣畫的錢,埋在屋子裡或是院子裡,因此來打劫。
這是一部勵志電影,相信每一個人看了都會覺得自己好幸福。有人可以生活在那種環境中還每天笑口常開,像她姑媽說的:你是這個家裡唯一找到快樂的人。下面是她當時的家,是當時報紙拍的相片,所以一點不假。她在房間裡每個角落都畫了花鳥,充滿了快樂。左邊拍到一部份的是廚房的鍋爐。
男女主角都是演技派。女主角 Sally Hawkins 演這電影時39歲,她其實算是美麗,但在這電影中故意弄得很醜,而且舉止好像殘廢,是很大的犧牲。不過她本身也喜歡作畫,所以畫畫部分算是真實。男主角的人選本來是英國演員Sean Bean,但是他臨時脫隊,才換了好萊塢演員Ethan Hawke,他可能更適當,而且他演得非常投入,雖然看得出有明星氣質,但是飾演一個貧窮出生,沒有知識的,但又自大的小販非常傳神。據說他是因為自己在新斯高沙Nova Scotia 有房子,對那裏特別鍾情。飾演珊德拉的是加拿大影星 Keri Matchett,她的演出非常討好。
這電影的背景雖然在Nova Scotia,不過多數的外景卻是在紐芬蘭Newfoundland 拍的,另有一部分則在愛爾蘭拍攝。據解釋說是因為當時 Nova Scotia 取消了對電影製作的稅務優惠,而紐芬蘭就存在這優惠,至於愛爾蘭則因為製作公司在當地,拍起來方便。不過我想還有一個原因是,目前Nova Scotia 很難找到這樣的好像三十年代的小鎮,到處都是公路,汽車,電線桿。而紐芬蘭就很容易找。雖然斯高沙也是十分美麗的地方,(我記得第一次去就認為那裏是退休後居住的好地方,因為湖多,河流多,多數的房子都位於水邊。但是去過紐芬蘭之後,才發現那裏才是真正的美麗,只是太遠,不太適合長居。)而這部片子拍攝的地方是紐芬蘭最美麗的小鎮 Trinity。
更讓這電影畫龍點睛的是,電影的配樂與電影的主題跟劇情都十分貼切。配樂的是 Michael Timmins,他的吉他演奏貫穿全片,而兩首配樂歌曲也都是民謠,適時的出現增加電影的氣氛:愛爾蘭歌手 Lisa Hannigan 的 Little Bird,跟多倫多出生的歌手Mary Margaret O'Hara 的 Deer Darling,這兩首歌也都是她們自己作曲跟填詞,充滿民謠風味。電影最後就是這幾首民謠,配合莫蒂的畫,很有氣氛。
這部片子獲得加拿大,英國及愛爾蘭許多電影藝術獎項,女主角Sally Hawkins 個人也獲得多座最佳女主角獎或是提名。見到網上很多人評語說,這電影沒有得到奧斯卡的提名是滄海遺珠。
這部用了560 萬元拍的電影,賣座收入將近一千萬元。
主要演員表:
莎莉霍金斯Sally Hawkins 飾莫蒂 Maud Dowley/Lewis
伊桑霍克Ethan Hawke 飾艾弗瑞 Everett Lewis
克麗麥且特Keri Matchett 飾紐約女子珊德拉 Sandra
Zachary Bennett 飾哥哥查爾斯 Charles Dowley
Gabrielle Rose 飾姑媽 Aunt Ida
Greg Malone 飾孤兒院管理人 Mr. Hill
Billy MacLellan 飾法蘭克 Fr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