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看板

時事看板一
時事看板二
時事看板 三
時事看板四
時事看板五
時事看板六
時事看板七
時事看板八
時事看板九
時事看板十

時事看板 95

2025-04-01 18:12:52

4/25/2025星期五

美國各地方法官不僅在裁決中對抗川普,現在更以身試法,對抗川普的移民政策。在威斯康辛州,一名巡迴法庭法官 Hannah Dugan 漢娜德根在本月18 日審訊一名非法移民的案件時,海關移民部門ICE 的警員到法庭要逮捕這名犯了傷人罪的非法入境者,這位法官卻安排這名被告跟他的律師從只有職員可以通行的後門溜走。事件經過調查,聯邦調查局FBI 探員於今晨到法庭將德根逮捕。(下左是原籍墨西哥非法入境者,右圖是被捕法官。)

 

可以想見民主黨跟左媒的激烈反應,他們報導時說這是史無前例的逮捕行為,卻不提出這是這位法官史無前例的違法行為。因為這是在刑事案件的調查過程中,警方執法時妨礙執法,而她還是法官。

聽到各媒體的報導都形容這名非法入境者是「沒有文件的移民」,這是謊言。這位墨西哥籍的 Eduardo Flores-Ruiz 以前非法入境過一次,被法院下令驅逐出境後,之後再度偷渡入境,最近在一次爭執中將一男一女打成重傷,男的被重擊 30次,還被勒頸,兩人都要入院療傷,另外一人則輕傷。因此再被告上法庭。

德根被捕後發表聲明譴責她的被捕行為危害公共安全,還說她相信自己將被還以清白。今天威斯康辛州及密爾瓦基市的州長及市長(都是民主黨人) 都召開記者會,嚴詞攻擊川普政府的作為,說是不尊重司法,甚至說是違反憲法。請問這樣的事在全球發布新聞後,全世界的假難民是否又會受到鼓勵大批前來?連法官,市長,州長都在鼓勵非法入境,川普一個總統算甚麼?

德根不是唯一的一個,新墨西哥州一個地方法官被發現在家中窩藏一個 2023 年非法入境的委內瑞拉的黑幫份子,這位法官夫婦都已被捕,該法官也已經辭職。據稱這位法官 Joel Cano 的妻子最初聘請其中一名屬於 Tren de Aragua  (TdA) 的黑幫份子 Cristian Ortega-Lopez 幫她在家裡裝玻璃門,之後這男子被人從他住的公寓驅逐,Cano 的太太就請他跟一個朋友搬到家裡(後院的一間小屋) 住下,兩人都是TdA 份子,還給他們更多工作。二月28 號,ICE 的警衛到來逮捕他們兩人,才發現他們住在法官家裡。而同時搜出四支槍械。警方逮捕他們之前,還見到Lopez 手拿機關槍拍的相片放在自己的網頁上。

這個TdA 幫派因為惡名昭彰,包括踢人入會,敲詐勒索,販毒走私,迫良為娼,在美國幾十個城市已經落地生根,廣招會員,已被川普政府定位於恐怖組織。

今天見到幾大媒體的報導,都說這些法官對抗的是「川普政府 immigration crackdown 鎮壓移民」的政策。這裡有多少誤導,欺騙?川普不是對抗移民,川普是對抗非法入境的,犯法的罪犯。現在可以見到,民主黨不僅沒有檢討他們讓一千多萬非法入境者進來的倒行逆施,反而盡全力阻止他們被遣返,繼續為這每一個非法入境者爭取 due process,爭取憲法保障的只有公民可以享受的人權。

 

4/25/2025星期五

過去兩天,美國在有不同地方的六位法官做出裁決,阻止川普的行政命令,或是遣返非法移民的行動。證實美國的反對勢力正在盡全力阻止川普施政。

首先是華盛頓特區一位克林頓總統任命的法官 Colleen Kollar-Kotelly 昨日裁決,川普在上個月25 日簽署的選舉廉政命令,規定選民在聯邦選舉投票時必須出示有公民證明的身分證,以及全國必須有統一的選民登記表格,這些都是為了阻止選舉舞弊。但是這位法官指出,這樣的權力在於國會及各州政府,總統無權劃定。

 

這位法官所以做出裁決,是因為在川普簽署該行政命令之後,立即有三個不同的民主黨及左傾民權團體提出訴訟,指出這樣的規定會讓那些弱勢團體失去投票權。民主黨一向都以很多(黑人)沒有身分證作為藉口,拒絕在選舉時出示身分證。本月十號美國眾議院通過了一項保衛選舉公正的法案Safeguarding American Voter Eligibility (SAVE) Act,結果以220-208 票通過,其中民主黨有208 名議員反對,只有四人支持,證明民主黨反對意志堅強,而且這議案相信很難在參議院通過60 票的議程門檻。其實這議案去年已經在眾議院通過,被民主黨控制的參議院否決了。

大家應當問自己,有哪一個國家可以在投票時不出示身分證?即使在美國蓋洛普民調公司在去年大選前公布的民調,84% 的美國成年人支持投票時要出示身分證,83% 支持要出示證明公民身分的身分證,這包括 66%民主黨人,及76% 黑人。這樣的民調你不要想在主媒那裏見到。今天見到媒體的報導,居然都說川普的行政命令跟這項議案是「引人爭論」的。

之後加州一名奧巴馬任命的聯邦法官 William Orrick 也在昨天裁決,川普政府無權取消「庇護城市」的聯邦撥款。所謂庇護城市就是無條件的收容非法入境者,給予醫療,教育及房屋的補助。川普在行政命令中,指示司法部及國土安全部取消給這些地方政府(有些是州政府)聯邦撥款。目的在阻止民主黨主政的城市及州分,鼓勵非法移民入境。事實是現在還沒有執行,就已經被法院下了禁制令。

目前在美國有將近一百個民主黨政府,及加州,麻省等州分公開宣揚自己是庇護城市,此外伊利諾,明尼蘇達,奧勒岡及科羅拉多州等,也非公開的實施庇護政策。

目前司法部還未做出回應,也沒有表示是否會遵從這裁決。見到媒體的報導都喜不自勝,形容這是社區的勝利。並稱川普政府又在製造混亂 chaos。

另外昨天還有兩位分別在馬里蘭州及新罕普什爾州的聯邦法官在兩件訴訟中裁決,禁制川普政府取消各政府部門的 DEI 措施,也就是在各部門設立「多元,平等,包容」的雇傭部門,在取錄職員時都以這原則實施。據馬斯克DOGE 揭發的事實指出,目前不僅聯邦政府每一個部門都有DEI 部門,連部門下的分屬機構全部都有DEI 部門,甚至還有「訓練DEI 」的項目,每年經費總共達到數十億元。而且取錄職員不再以能力,成績,效率為準,全部都以種族,膚色,性別及性向作為標準。這些包括非常需要能力的航空控制塔操作人員,鐵路交通指揮,各地教育局等等。

另外一位馬里蘭州 Baltimore 的法官 Stephanie Gallagher 昨天裁決,要川普政府設法 facilitate 將一名被遣送到薩爾瓦多的年輕人(他們不說非法入境者) 帶回美國。說川普政府違反了較早時的一項法庭協議。那項協議指出,這名薩爾瓦多青年(Cristian) 獲准在他們的庇護申請未被法院審理前,不可以被遣送。

也就是說,所有案件仍在處理中的非法入境者都不可以被遣送。而目前有數以百萬計的類似案件在審理中,包括已經排期尚未開庭的案件。

至於另一位被遣送回到薩爾瓦多的幫派份子賈西亞Kilmar Abrego Garcia,民主黨堅稱他不是MS-13 成員,但是川普政府有兩份法庭文件證實他是這個屬於恐怖集團的幫派份子,此外有警方紀錄證實他曾經走私人口(載運八名非法入境者穿州越省),曾經在街上販毒,曾經兩度虐打妻子被妻子告上法庭,要求對他下禁制令,阻止他接近等等。但是一名法官說川普在遣送時文書錯誤,必須將他載送回來。所謂文書錯誤是,賈西亞宣稱他如果回到薩爾瓦多會被敵對幫派殺害,所以最初法庭下令他不可以被遣送回薩爾瓦多,只能驅逐到第三國。問題是,他是薩爾瓦多公民,請問哪一個第三國會接收他?

昨天再有一位聯邦法官 Paula Xinis 飭令川普的司法部必須在一個星期內就他們進行「帶回賈西亞」所做的努力,提出報告。

到現在已經有一位民主黨參議員,及四位眾議員親自前往薩爾瓦多,宣稱是要帶回賈西亞。他們將賈西亞作為「川普錯誤驅逐」的樣板,真的是非常神奇的舉動。要找樣板不可以找一個像樣一點的嗎?

過去拜登上台後簽署了幾十個推翻川普邊境措施的行政命令,幾乎沒有一個法官對他下禁制令,結果放進一千兩百萬以上的非法入境者。奧巴馬在台上時保守估計驅逐了320 萬非法入境者,還被封以 Deporter-in-Chief,也沒有遭到一個法庭禁制令予以阻止,難道這三百多萬人中都沒有一個好像賈西亞的事例?一方面共和黨沒有民主黨的瘋狂使用法庭做政治工具,其次美國法庭中充斥了民主黨的法官。

後果就是每天的新聞中都見到川普被法官下禁制令,見到民主黨跟媒體譴責川普政府的作業chaotic,製造紛亂。見到一個評論員說得很對:這是反川普勢力要不斷阻止川普施政,用這手法度過四年,直到2028 年大選換新政府。

過去我們都聽過民主黨跟媒體攻擊川普不承認選舉結果,反民主。川普只是口頭不承認選舉結果,何況他有理由這樣說。但是民主黨跟左派才是真正不相信選舉結果。他們在落選時從來不好好做順民,只會不斷的破壞吵鬧,用真實的行動推翻選舉結果。

 

4/24/2025星期四

加拿大自由黨領袖卡尼今天終於承認,他在當選總理後跟川普的一通電話中,川普提起加拿大是美國第51 個州的話。但是在當天,卡尼非常慎重的說,川普在電話中非常尊重加拿大的主權,同時不論哪一個人當選加拿大總理,雙方都會以主權地位平等談判。

 

當時(上個月28號) 這句話立即被媒體哄抬,說川普尊重卡尼,好像跟過去對待杜魯多不同了。並且立即哄抬卡尼的地位,從此他就以「只有卡尼可以跟川普對等談判」,只有卡尼可以對抗川普,作為競選主題,媒體也都以此對待卡尼。

當時所有人的印象都是:川普不再提「加拿大是美國的第 51 個州」,甚至卡尼都這樣明的暗的表示。這件事至少將卡尼的支持率提升了10% 以上,之後就持續上升。但是現在知道,這完全是謊言,而媒體幫著製造這謊言。

這件事是法語的Radio Canada 首先報導,之後在卡尼今天的記者會中就有媒體問到,從他的回答顯示,他是明知自己在說謊。他說:「總統當時說了很多話,重要的是,我們談話的重點就像我當時說的。」這是不誠實。如果川普明明說了加拿大是美國第51 個州,你怎麼能說他尊重加拿大主權,說雙方以平等主權地位談判?

我不相信如果換了是保守黨領袖 Pierre Poilievre 博勵冶,媒體會讓他這樣容易過關,會讓這謊言持續最關鍵的三個多星期。

卡尼今天還說:「我跟每一個人都說,這件事(第51 個州) 永遠不會發生。」這兩件事有關係嗎?你為什麼將最重要一句話隱瞞,然後用這件事做自己的宣傳重點?

其實整個選戰卡尼就靠一個「騙」字,但是媒體讓他騙。他在 Brookfield 做 CEO,將三個重要基金遷移到百慕達去逃稅,但是他說,後果是為工會賺了錢,就算了。他被發現論文抄襲,而且不只一處,他說那是三十年前的事,多謝大家關注。他因為法語不好,拒絕參加魁北克法語電視台舉行的辯論,藉口卻說是因為要付出七萬五千元報名費,以及沒有邀請綠黨參加。他取消了自由黨最重要的幾項政策,而且是他做為財政顧問時期的政策,也是偷取保守黨的幾項重要政綱,但是宣稱他實施起來好過博勵冶。媒體全部照收不誤。

新民主黨黨領 Jagmeet Singh 說得最貼切,他說卡尼 manipulating the truth (操弄真相),這是滑頭的極致。美國剛剛趕走了一個說謊總統,加拿大馬上就有可能出現一個說謊總理。

卡尼今天的至大謊言,媒體輕輕帶過,即使在記者會問了,新聞中還是不當作一回事。加拿大有這樣的媒體,早就沒有公平選舉。

 

4/24/2025星期四

這兩天紐約道瓊斯工業指數開始回升,只因為川普的財政部長畢勝特Scott Bessent 宣稱美國跟幾個國家的關稅談判就快有結果,還舉了印度跟日本的例子。其中印度談判頗有進展,很快就會有結果等等。媒體跟股市的態度等於是給川普設限,川普本來手上有籌碼的,但是如果談判對象都知道川普急著要簽約,這豈不是減少他的籌碼?(下圖:川普與畢勝特。)

 

今天川普在白宮會見挪威斯特勒 Jonas Gahr Store 時,記者問的問題都是:甚麼時候會有關稅協議。本來川普訂了九十天,而且這樣複雜的談判不可能即時有協議。其中又以跟中共的最迫切。為了穩定股市,川普跟畢勝特都放鬆了要求,宣稱不會堅持對中共徵收145% 對等關稅,並稱願意跟對方坐下來談判。今天當川普說雙方已經開始談判時,立即有記者說:中方發言人說,你這是假新聞。川普說:「他們(代表)今天早上有過會談。」他還說:不管「他們」是誰,我們稍後會公開,但是他們今早會談了,我們跟中方有會談。

但是見到晚間新聞報導,媒體還是不信,情願相信北京方面的說詞。

會談都會拉拉扯扯的,但是美國媒體現在要川普立即都有結果,好像你不立即簽約,新聞報導都是負面的,悲觀的,製造股市動盪。其實今天的記者會有很多正面消息。好像在談到烏克蘭戰爭的和平談判時,媒體的問題都是負面的,挑戰性的,質問川普讓烏克蘭讓步太多,有沒有讓普京讓步等等。這時聽到挪威首相斯特勒插嘴說,他要說明一點,「川普上台後是一個重要關鍵,因為只有他能斡旋這和平談判。歐洲跟美國必須合作,而且都在合作,進行這談判。」斯特勒是中間偏左的工黨領袖,能說出這番話是對川普和談的肯定,此外他也說,挪威跟美國的關稅談判非常順利,雙方同意成立能源基金,在開採石油方面進行合作,互惠互利。但是在晚間新聞都沒有這些話,只說川普「對普京讓步」讓盟邦不安,又說川普承認解決烏克蘭戰爭不如他想像的容易,甚至說他為此憤怒等等。

說到目前的關稅談判,據消息人士稱稱最快可能簽約的是印度,其次按照次序是日本,英國,澳洲,甚至歐盟都有可能。畢勝特今天也談到南韓,說下星期就會進入細節的技術性談判,也就是達到快要簽約的地步。這些國家都是跟美國非常友善的國家,而且已經佔了美國貿易夥伴的一半。不過同樣的消息人士說,受到逼壓的談判,何況是幾十個國家同時進行的談判,難免對美方構成壓力,很難達致完美境界。

目前看美國媒體的新聞報導,與川普的第一任沒有分別,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記得去年十一月剛剛選舉過後各媒體的態度,認為必須聽取選民意見,修改原來跟川普對立的立場,現在看來不僅沒有做到,甚至變本加厲。

當川普寫他那本「談判的藝術」時,肯定沒有想到扯後腿的人這樣多。這完全是另一個境界的談判的藝術。

 

4/23/2025星期三

過去一個多星期,川普在內政跟外交上都頗不順利。他的關稅議題,雖然極大多數國家都願意同時已經開始展開談判,但是因為中共的強力反擊,造成股市動盪,美元貶值,大大影響他的支持度。而為了穩定股市,財政部長畢勝特 Scott Bessent 出面穩定軍心,說可以在談判桌上跟中共達成關稅協議,之後川普也說,他不會跟中共來硬的,同意畢勝特所說,145% 關稅確實太高。

 

這樣的說法被媒體解讀做,川普讓步了。因為中共還沒有同意說要跟美國談判。而川普跟他的財長已經表示自己提出的關稅幅度太高。川普本來還想將Covid-19 搬上檯面,就其對美國造成的損失,算在中共身上,現在也說不提了。

這都因為美國(跟西方) 媒體每天製造關稅負面新聞,造成的股市恐慌。這樣的媒體報導,連那些善意跟美國談判的盟邦,都有可能因為這些報導受到國內反對派壓力,而採取比較強硬的立場。其實股市的波動都因為投機心而起,他們看得不遠,每天的買賣都隨著風吹草動下手。

同樣的原因,馬斯克的Tesla 受到的波動更大。昨天見到所有美國電視網的新聞都大肆報導,馬斯克因為Tesla 的股值在今年第一季下跌了71%,年度股值下跌超過四成,所以宣布將減少在川普政府的工作時間,多分點時間給Tesla。見到媒體喜不自勝的模樣,一來認為是對川普政府效率部門DOGE 的打擊,二來是對他的Tesla 的打擊,都是他們的眼中釘。沒有一間媒體的報導解釋,Tesla 的股值為什麼下跌。沒有報導暴徒對車行拋擲燃燒彈,噴漆,呼籲集體將Tesla 汽車退回,舉行全世界的抗議,車展中也不准展出,…。

到現在,任何川普做的事都受到媒體跟民主黨全力反抗,新聞中宣傳川普做的事都是「史無前例的非法行為」,即使這些事早就應該做的:削減赤字,削減國債,驅逐非法入境者,包括罪犯,但是每一個行動都受到十幾個法律訴訟的挑戰,幾乎每一個行動都受到法官飭令「收回成命」,即使是暫時收回成命。還沒有見到一個行動可以順利完成。

烏克蘭戰爭的和平談判再度陷入膠著。俄羅斯跟烏克蘭雙方都不肯讓步。川普當初天真的以為,雙方都勞民傷財到如此地步,肯定願意停火。過去兩年多沒有一個雙方都可以信賴的人出面,等到他上台終於可以展開,這是事實。但是以他的地位都無法讓雙方滿足。俄羅斯還是要堅持佔領已經獲得的領土,同時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組織。而烏克蘭就認為他們已經犧牲太多,沒有理由將領土雙手奉上。

原定今日在倫敦展開的最後一輪和平談判,就因為雙方談不攏而被取消。據稱川普政府提出最後的建議,包括美方承認俄羅斯在2014 年占領的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也承認這次戰爭中俄羅斯佔領的東部四個區域,美國不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以及會放寬/取消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烏克蘭方面則將獲得更確實的安全保障,將俄羅斯佔領的卡基夫一部份地區交還給烏克蘭,允許烏克蘭在Dnieper 河流的航運權利,以及給予經費協助烏克蘭戰後重建,包括由俄羅斯禁運時期取得的經費。

據說烏克蘭昨天交出一份聲明表示,在完全停火之前絕不討論土地主權問題,特別是克里米亞半島的主權。因此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以及特使Steve Witkoff 都取消了今日出席這次會議的計畫。原來宣布將於今日美烏將簽署的稀土開採合作協議,看來又泡湯了。

如果美方提出的建議確如上面所說,對於烏克蘭確實是難以接受。但是我們也了解,比這個更嚴厲的建議,俄羅斯也不會接受。好像俄羅斯這樣的國家(跟伊朗一樣) 唯一對付方法是威嚇。中東問題可以靠納坦雅胡對付,(川普上台後他受的壓力低了),但是烏克蘭這邊還缺少一個強人。川普其實是刀口豆腐心的人,他其實可以立即提供大量長程飛彈給烏克蘭,並提供最先進的戰鬥機,及允許歐洲願意出兵的國家出兵。有人或許以為這樣會擴大戰爭,事實是拜登當初應當一早這樣做,幾星期就可以結束戰爭,到現在真的是一場難以收拾的局面,

川普執政就快滿一百天,他的氣勢已不如前,民調也開始下降。因為除了這樣多天然敵人,國外敵人,他還有更強大的國內敵人,雖然民主黨目前四分五裂,民意支持降低到歷史最低,但是他們對抗川普的意志頑強,而且團結一致。一刻沒有鬆懈。

 

4/23/2025星期三

我想大家都知道「利益衝突」這回事。但是似乎這標準只是針對保守派,面對左派時就不適用。加拿大這次大選,自由黨黨領卡尼提出的政綱包括,提高對國營 CBC 的政府撥款每年再提高一億五千萬元,而目前 CBC 已經得到每年13.4 億元的撥款。而且他建議將這些補助寫到議案中,這樣即使其他政黨上台,都不能改變。然而保守黨的政綱就包括取消對 CBC 的撥款,(只保留對法語 Radio Canada 的撥款)。請問 CBC 對這次大選的報導還會公正嗎?

 

有人或許會說,保守黨太笨,不應該提出這樣的政綱。但是如果你有注意過去幾十年的新聞報導,就知道保守黨即使不做這樣的表態,CBC 都從來沒有一天公正過。即使今天保守黨提出每年多給一倍的撥款,CBC 都不會改變。

最近聽到好多次,CBC 的主持說:我們會盡量公正。真的是騙小孩子的話。你去問CBC 裡的工作人員,裡面有幾個是支持保守黨的?這情況跟美國一樣,沒有,即使有都躲在櫃子裡不敢說話。

除了CBC,加拿大其他主要媒體立場也已經早就左轉,除了多倫多星報的立場已經比社會主義還要左之外,連早期被認為右傾的環球郵報在社會議題上也都極左。今天在博勵冶的記者會中,聽到一位地方媒體的問話,聽出來保守黨支持扶植地方媒體,讓他們也都分享政府的廣告收入。這樣當然導致主流媒體集體的不高興。因為長久以來他們獨攬全國輿論,現在如果讓地方媒體做大,他們還能操控輿論嗎?當然集體反對。他們高舉「意見自由」的大旗,事實是每一步都在箝制不同聲音。

昨天在保守黨黨領博勵冶 Pierre Poilievre 發表財政藍圖之後的記者會中,難得聽見一位多倫多太陽報的記者發問,(其他政黨的記者會中,太陽報記者永遠沒有發問機會),他說:「聯邦政府自己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加拿大在未來十五年的經濟展望非常灰暗,財富不均會更嚴重,沒有人有錢買房子,年輕人越來越沒有希望,對社會失望等等,這是政府自己發表的報告,為什麼居然沒有被媒體當作頭條大肆報導?」

我都感到奇怪怎麼媒體一字不提?在博勵冶的記者會之後,CBC 的主持人立即做了評論,除了批評博勵冶的財政計畫基於太過樂觀的數字之外,提到這份報告就說:「這其實是今年一月發表的報告,而且不是說確定會發生,只是說有可能,而且自由黨已經改了不少。」我當時也被他們蒙騙了,之後找出資料才發現,雖然這報告是今年一月提出的,但直到這星期才被洩露出來。一來因為對自由黨不利,所以被隱瞞了。而在被洩露之後,媒體居然就這樣繼續瞞騙。

如果是保守黨在執政十年後競選連任,而政府發表報告證明過去十年的經濟政策造成國民對前途感到灰暗,設想媒體會如何的鋪天蓋地的報導,以打擊現任政府?

這一次大選眼見媒體就以這樣的手法,將民調大幅落後的自由黨大力扶植。他們見到川普威脅是扶植自由黨最有力的武器,全天 24 小時不停的宣傳關稅威脅,鼓吹反美情緒,每一則新聞都是對抗美國,抵制美國貨,聽到美國國歌,見到美國國旗都要吐口水,不要去美國旅行,雪鳥都收拾行李回國,越是反對美國,就對自由黨越有利,簡直到了瘋狂的地步。而對那些對自由黨不利的新聞全力掩埋。好像中共對加拿大農產品,海產品的突然徵收重稅,或是禁止進口,提過一次就不再提,因為這顯示自由黨政府貿易政策的失誤。還有日本本田汽車明明在計畫關閉安省的工廠,媒體卻全力打擊這消息來源,以免影響自由黨的選情。

博勵冶完全沒有還擊能力。他的最主要政綱全部被卡尼偷去了:取消碳稅,開採能源,支持興建全國輸油管,取消 Capital Gains 加幅,…至於博勵冶其他沒有被偷去的政綱,好像嚴打罪犯,清除帳篷城市,就全部被CBC 批評是「川普的政綱」,以證明他是川普第二。當他說加拿大現在犯罪嚴重時,CBC 就說博勵冶所說的犯罪都是「財物犯罪」,不算重罪。又列舉他們的數字說,其實犯罪率在下降,(這跟去年美國大選時的情況一樣,等大選後才承認實際的數字)。事實是大家都感覺到目前加拿大犯罪嚴重,人人自危。

加拿大媒體都在幫自由黨打仗,這情形過去半個多世紀不斷重演。以任何利益衝突的定義,這些主流媒體都應當避嫌,不再評論任何跟選舉有關的問題。但是目前媒體不僅在評論中極端偏頗,連新聞都有立場。

 

4/23/2025星期三

美國三大電視網 CBS 的「六十分鐘」節目監製歐文斯Bill Owens 突然在星期二宣布辭職,明顯可見川普控告CBS 在去年大選時,剪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卡美拉 Kamala Harris 的答案,以便讓她不至於太丟人的事件,做成的影響。川普以「CBS 企圖影響選舉結果」為由,要CBS 賠償一百億美元。(他最初只是要求賠償兩千萬元,但是CBS 不僅不道歉,還繼續拖延,他才提高索償數字。)下圖:卡美拉接受六十分鐘訪問。

 

目前的跡象是,CBS 公司正在跟川普的法律團隊協商庭外和解的可能,也就是願意賠款。但是CBS 的新聞部門堅決反對,認為賠錢就是認錯。在這壓力下,歐文斯選擇辭職。他在發給同仁的備忘錄中說:過去幾個月,很明顯見到我不再能以我以前管理這部門的方式,繼續以獨立的態度,對60 分鐘適當的方式,對觀眾適當的方式,管理這部門。所以,經歷這樣久時間,從每一個角度維護這節目這樣久時間,我決定退出,讓(這節目)邁步向前。」

我見到紐約時報的報導,CNN 的報導,都沒有提起這件訴訟的內容,這節目是否剪接了卡美拉的答案?是否將她答非所問,不知所云的句子全部剪接拼湊,讓她的答案比較有條理,有邏輯?全部都沒有提,只說是因為CBS 的母公司派拉蒙 Paramount 現在正在申請一項合併案,(出售給Skydance) 需要川普政府的批准,所以壓迫CBS 跟川普和解。紐約時報的報導甚至說,他們的法律專家都說川普的訴訟毫無法律理據,向他低頭是政治原因。

我在 時事看板89 中(十月七,八,九三天)都解釋了CBS 如何將卡美拉的答覆幾乎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剪接。將她在別的地方的答案搬到另一個地方。要知道這是大選前一個月,這是卡美拉在競選三個月時間沒有舉行過一次記者會,在開始競選四十天之後才第一次接受正式的訪問等等前提下,主流媒體還要如此的幫她收拾一個訪問,這些不算是干預選舉結果嗎?(至於卡美拉在訪問中的不知所云,可以參見:卡美拉的文字沙拉)

紐約時報的報導中說,60分鐘是CBS 的旗艦節目,是Walter Cronkite,Mike Wallace 等新聞界巨人的「老家」,似乎這就不會犯錯,事實是這節目過去多年來早已成為民主黨的宣傳機器。好像在2020 年十月大選期間訪問川普時,當川普說:「他們當時竊聽我的電話」時,主持人Leslie Stahl 立即打斷他的話,說:我們這裡是60 分鐘,我們不允許隨便說沒有經過證實的話,阻止他再說下去。事實是,司法部的獨立調查員已經證實聯邦調查局確實使用虛假文件申請竊聽川普跟他身邊人的電話,長達一年之久。之後在同一個節目中,他又提起五十多位情報大員發表公開信,說亨特拜登的電腦是俄羅斯動的手腳,又是一樁假新聞,同一個主持人又阻止他說下去,堅持說那電腦以及其中的電郵是無法確證的。事實是即使在當時,聯調局都已經有了一個電腦副本,卻隱忍不說。之後在(大選後)一年內所有主媒都承認,那電腦確實是亨特所有。

這就是他們堅持的歷史悠久的,有信譽的新聞節目?

另外ABC 電視台在一件誹謗川普的案件中,也在去年川普當選後跟他達成和解,賠償了川普一千五百萬元,外加一百萬元律師費用。那一次也造成媒體圈子跟ABC 內部極大不滿,認為是向他認錯。要知道目前對於媒體誹謗的門檻非常高,ABC 都願意認罪。那次事件是有關ABC 的民主黨主持George Stephanopoulos 在節目中一再說川普被紐約一名極左女子控告性侵中,被裁決「強姦罪名」,事實是那件倒回去18 年,毫無證據的案件根本無法成立,最後才被紐約市多數是民主黨的陪審團裁決,無須證據的「性騷擾」罪名。

其實無須這些事件大家都非常清楚,美國這些主流媒體一面倒的親民主黨,反共和黨,仇恨川普的立場。這些事例只是再多加一個有力的證據。

 

4/22/2025星期二

美國哈佛大學不僅公然對抗川普政府要求的,遏止校內反猶太風潮,甚至向法院提出訴訟,要求下令川普政府解凍對該校的經費凍結威脅。該校校長Alan Garber 指出,川普團隊的行動是要藉凍結經費史無前例的操控校園事務。

川普政府在本月11 日向該校發出電郵,威脅要凍結哈佛大學數年期內的22 億元撥款,以及數項總數達到八億元的短期合約,除非該校可以提出有效的對付校園反猶太風氣的改革計畫,以及終止數項有關多元化,以及性別優惠項目,改以成績為標準的取錄原則。

但是哈佛拒絕改革,卻採取法律行動,這又是一項企圖運用法院及法官權力,來阻遏總統施政權力的行動。明顯是見到川普自從就職以來,幾乎所有的行動都受到法院的阻攔,認為有極高的可能獲得勝利。這樣的趨勢將使未來的總統不敢做事,除非是致力於左傾的施政目標。

就如川普政府所言,政府對「私立」大學的補助不是義務,而是這些學校的特權。哈佛自稱是私立大學,政府無權干預插手,卻又窮凶惡極的要納稅人給他們補助。作為美國最知名學府,哈佛目前有532 億元的私人捐款基金,川普扣除的22 億元撥款,並非維持哈佛作業的生命線。當整個政府都在設法節約以減少赤字時,哈佛卻可以不理會校園的惡霸風氣,只會伸手要錢。

川普的教育部長麥克曼 Linda McMahon (下圖) 今天在華爾街日報一篇投書中指出,一份2015 年的報告證實,美國的各私立大學多年來利用政府的撥款「圖利」,政府每給他們一元,他們就提高學費60 分錢,之後鼓勵學生去申請貸款。麥克曼說,政府的撥款是希望幫助學生減輕負擔,但是各大學的學費及各項附加費年年上漲,絲毫沒有為學生考慮。

 

作為學生及學生家長必須了解這些圖利大學的作業,不要盲目相信這些招牌。學生上學是去求知,不是去吃那塊名牌。特別是藉招牌圖利的學店。

麥克曼的這篇文章也是為川普政府恢復收取貸款學生償還債務解說。自從 Covid-19 期間,拜登就宣布停止要借貸學生償還貸款,之後一再「違法」寬免貸款的學生畢業後也無須還款。雖然此舉被國會攻擊為不合法,也多次被地方法院、甚至最高法院裁決為違法,但是拜登卻一次又一次的公然改變方式宣布實施。此舉被認為是拜登要爭取這為數數百萬欠債者(及他們的家屬)的選票。

川普則在昨日宣布,將從五月起恢復對曾經貸款的學生恢復「收錢」,不付款的就會交由追債公司收取。估計有四千兩百多萬人必須開始還錢。而他們積欠的超過一萬六千億元。

近年來美國各大私立學校的學費水漲船高,導致大學生必須向政府借貸。借貸的學生畢業後要還款多年。如果好像拜登那樣寬免還款,以後還有人還錢嗎?這等於是政府變相的再予補助。對於納稅人非常不公平。一來這些畢竟是私立大學,其次對於沒有上大學的,或是沒有貸款的人都不公平。何況這是鼓勵借錢不還錢,等同強盜行為。

但是目前在媒體的聲援下,哈佛及其同夥學術界聲勢壯大,今日再有兩百間學術機構連署支援,而且都上了全國新聞。川普雖然高票當選總統,地位不如過街老鼠。

 

4/22/2025星期二

以前寫過「說謊總統」列舉過無數的拜登說謊,欺瞞事例,現在他卸任了,遠離政壇了,居然還找機會要賣弄他的欺騙本事。星期日他在X 的網路上發布了一張他跟家人的復活節團圓照,但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出來那是一張經過嫁接的相片,而且手法十分拙劣,居然想用這方式欺瞞世人。(下面就是這張拜登網路上發布的相片。他前面的是妻子 Jill,旁邊穿黃色衣服的是女兒 Ashley,其他都是孫兒女。)

 

相信整天昏睡的拜登,不會自己使用photoshop 製作這一張相片,又是自以為聰明的底下人,或是家人製作的。也真的是低能,以為眾人這樣好被欺騙。你看那相片他會無端端站在那裏?看相片不像是站著,也不像是坐著,更像是蹲著。但是三種姿勢都不可能。這一家人真的當欺騙不是一回事。

網上充滿了嘲笑的貼文,但是主流媒體又不會提起。過去四五年,媒體集體掩飾拜登的失智跟欺騙行為,現在繼續幫他瞞騙。

另外,拜登現在沒有正式收入,(他的總統退休金怎麼夠這一大家人– 都沒有工作本事)過舒適日子,所以他的辦公室發出「三十萬元一次」的演說費用,但是據說到現在乏人問津。

拜登在做總統時的演講已經叫人想打瞌睡,現在沒有了官職,自然更難招引人來聽演講。據說他已經自動減價了。奧巴馬卸任之後的演講費用開價是四十萬元,當時賺了不少錢。拜登不敢開這樣的天價,自動減價四分之一。(看來只有川普是賠錢當總統。)

就像亨特拜登的畫一樣,他自己在法院陳情書中就說:父親卸任後他的畫就賣不出去了。

 

4/22/2025星期二

前阿拉斯加州長佩琳 Sarah Palin 控告紐約時報社論誹謗的案件,結果輸了。紐約曼哈頓聯邦法庭的九人陪審團經過兩小時的集思就裁決紐約時報沒有汙損她的名譽。昨天說過,時報的編輯 James Bennet 在2017 年的一篇社論中說,發生在2011 年亞利桑那州商場的一次槍擊事件,是因為佩琳當時的競選文宣造成。不過紐約時報在辯護中稱,他們已經在社論刊出後做了更正,此外這位編輯上星期四在法庭中哽咽的認錯,可能導致陪審團這樣的裁決。而且這是曼哈頓法院,當地居民有九成以上支持民主黨。

 

這件襲擊案後來證明,是一個精神病患 Jared Lee Loughner 做下。他完全沒有政治背景跟立場,據說他對該區民主黨眾議員蓋比 Gabby Giffords 有變態的癡迷。當天拿槍在蓋比的競選集會中掃射,當場死了六人,蓋比也受槍傷,事後動了一年多手術才復原,之後不再競選。但當時幾乎所有媒體鋪天蓋地都說是因為佩琳的競選文宣,說要「針對」target 全國二十多個民主黨弱勢選區,爭取翻盤,結果就被媒體嫁禍,說這件槍擊案是受了她的導引。

因為這槍擊案,全國媒體都認為她是共和黨沒有良心的動作下的犧牲者,付諸極大同情,事後她的丈夫(前太空人) 凱利 Mark Kelly 就積極投身政治,用這事件作本錢,成為亞利桑那州的參議員。

其實佩倫應當控告當時那些主流媒體,當時佩琳每天都是媒體指控的對象,她的名譽在當時就受汙損了。他們全部有罪。但是這就像川普過去受到「通俄」假新聞的指控一樣,幾間媒體甚至因為報導「傑出」得到普里茲新聞獎。對於川普受損的名譽不僅沒有人關心,甚至認為活該。

 

4/21/2025星期一

美國股市今日又大幅下滑,紐約道瓊斯指數一度下跌超過1500 點,結市時收 972 點,其他科技股如 S&P 下跌了2.36%,納斯達克也下跌2.55%。美元幣值指數亦下降 1%,是三年來最低。股市連番下滑是自從川普的關稅政策宣布之後開始,但是跌了這樣多,仍然不過是2022 年以來的紀錄,所以只是跌回過去三年的漲幅。

 

見到媒體報導都說,是因為周末川普又對聯儲局主席 Jerome Powell 發飆,要壓逼他減息的原因。事實絕對非此,因為減息與否只是短期的影響,如果必須減息,Powell 也不會扯著不動。真正的原因在於,今日傳來新聞,中共方面強硬對抗川普的關稅政策,展開與歐洲各國的私下談判,要在歐洲國家尋找結盟目標,以共同對付美國。據稱,北京提出好到對方無法拒絕的條件,拉攏這些國家。這讓股市的投資者動搖,擔心美國會被孤立,輸了貿易戰。另一個因素是,一早傳出消息,中共退回了向波音飛機公司訂製的一批飛機,同時通令國內航空公司,對於波音公司未來的「送貨」一律要退回。這行動表示中共要以強硬立場跟美國展開這次的貿易戰爭。這樣拖下去對美國當然不是好事。

股票市場的波動都是受到任何風吹草動的影響,而很多投資者也都是投機者,所以這樣的驟然波動都是難免。不過股市稍後回升,有可能是投資者也會分析。因為中共要分化美國跟歐洲國家的機會極微。如果說中共要在東南亞國家,或是中南美尋找盟邦,或許有可能,但是要在歐洲尋找盟邦,共同對付美國,成功機會就非常微小,沒有一個歐洲國家會棄美國選中共,不管條件有多好。至於退回波音飛機,就可能打擊美國的飛機製造工業。但是只要川普的關稅政策成功,美國的製造業將會全面恢復,這最多不會超過一年時間就會實現。

而目前美國跟日本,印度,英國,法國,韓國,及多個東南亞國家都開始進行貿易談判,川普的關稅政策長遠看來都很樂觀,但是現在的問題是,在美國太多人在扯川普的後腿,(其實是扯美國的後腿。)明明這關稅政策對美國是有百利而無一害,但是每一天都見到美國的媒體跟民主黨在唱反調。如果你每天都看新聞,你會認識到這些民主黨人跟媒體根本不願意見到川普成功,也就是不願意見到這關稅政策成功。當習近平見到這些新聞,(相信他多數是看CNN 跟紐約時報),見到川普所作所為在國內這樣被反對,你說他會不利用這局面為自己爭取利益?他知道他做的事不僅不會被美國媒體跟民主黨攻擊,反而讓他們高興,這樣去踩川普一腳豈不是事半功倍?只有傻瓜才不會利用這機會。

 

過去我總說,民主黨是美國的叛國黨,他們做的事完全在幫助美國的敵對國家。就好像川普驅逐非法入境者一樣,為什麼民主黨跟媒體堅持每一個非法入境者,包括罪犯都必須有憲法保障的 due process,那是要他們都經年累月的留在美國。這樣做不是要再放進幾千萬非法移民?民主黨跟媒體現在痛恨川普的程度到了寧願美國失敗,都不准川普成功。

政黨之爭自古已有,從來沒有到今天民主黨這地步。記得拜登從阿富汗撤軍時,我們見到都痛心,共和黨人也都痛心,當時就說了,宵小國家會趁機發動戰爭,後來果然實現。但是當時沒有人希望拜登跟美國真的失敗,丟臉。只是痛心。但是今天你看見,民主黨跟媒體真的是希望川普失敗,也就是美國失敗。

川普原來希望用高關稅逼使習近平談判,而且他認為真的有希望。但是現在習近平見到川普在國內四面楚歌,他怎會不利用這機會?

 

4/21/2025星期一

剛剛說到美國國防部的反川普勢力,不是假的。川普已經就職將近三個月,在陸軍於威斯康辛州 Fort McCoy 的基地總部辦公室還是拒絕掛上川普(三軍總司令),以及副總統范思,國防部長海克塞的相片,在原來的位置上只有空空的相框。今天有消息說,這個基地的司令已經被停職。

美國陸軍後備軍人指揮司令在聲明中說,Sheyla Baez Ramirez 上校不是因為行為不當被處罰。但沒有其他理由,只說事件受到審核中。不過國防部長海克塞就在X 上指出,在這個總部慣例的相片排列榜上,獨缺川普總統,范思副總統及海克塞部長的相片,…現在我們處理好了。

美國總統名義上也是三軍總司令,國防部長是他們的直接上司,而這位基地司令卻連他們的相片都不願意掛出來,寧願置空相框。可以想見國防部內的反叛意識。事實不只是國防部,我們見到司法部,聯邦調查局等機構都存在這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心態,有事情就去跟媒體報告。所以看來川普的第二個任期未必比第一個任期好過。

 

4/21/2025星期一

上個月底川普的國防情報小組,錯誤的將內部談話傳送給一份敵對的媒體 The Atlantic 一名編輯的事件,繼續被美國媒體炒作。紐約時報昨晚刊出一篇報導,說國防部長海克塞因為使用的是個人的手機應用程式,所以將他們的談話也傳送了給他的妻子,一個兄弟,以及律師。他們都沒有資格接收機密情報。(下:海克塞受到針對。)

 

據說這次被傳送的內容,跟上次誤傳的一樣,也是有關美國將攻擊也門胡塞部隊的軍事計畫。不過紐約時報沒有引述消息來源,只說是國防部一位「不滿意的前任雇員」透露的。

昨天較早時,另一份左媒 Politico 也刊出一位上週離職的前國防部發言人John Ullyot 的投稿,說過去一個月國防部是「完全的混亂」,又說「在海克塞領導下,五角大廈一團糟 disarray。」他還說,未來幾天會有更多爆炸新聞,並建議川普撤換國防部長。

海克塞今天上午在白宮參加復活節滾蛋活動 Easter Egg Roll 時表示:「真相是有幾位洩露內部消息的人被開除了,而那些當年鼓吹俄羅斯假新聞的媒體繼續炒作。他們的消息來源都是匿名的,滿腹牢騷的離職者,目的要破壞其他人。」

川普今天在白宮為海克塞辯護,說對他有絕對信任。而白宮發言人Karoline Leavitt 就指責國防部內的反對勢力興風作浪。她說:「總統完全支持海克塞,他做得非常好。事實是有那一股勢力,反對(海克塞) 要做的改變,整個的五角大廈都在作反,要對付部長。這就是後果。」

那次洩露事件已經被證實是國家情報局長華爾茲 Mike Waltz 辦公室洩露出去。但是過去一個星期,國防部連續有三名高層被炒,或是被「放假」,他們包括海克塞的高級顧問 Dan Caldwell,海克塞的副幕僚長 Dan Selnick,及海克塞助理的幕僚長Colin Carroll,此外據 Politico 報導,海克塞的幕僚長 Joe Kasper 都會被調職。

上面三位被炒 (或是放假) 的職員,都是因為向媒體洩露敏感性消息而被處分。這些消息包括有關美國停止跟烏克蘭分享軍事情報,還有就是上個月馬斯克 Elon Musk 前往五角大廈接受跟中共有關的簡報事件。

這些事證實,國防部內確實存在強大的反川普勢力。即使是做到相當高的職位,他們效忠的是左派媒體,民主黨,而非現任政府。

這讓我想起在川普當選後第三天,CNN 刊出的一篇報導,說國防部內部開會,要對川普未來的命令做出的應變。包括:如果川普 (總統) 下令,要國防部派軍隊上街維持秩序,他們如何拒絕等等。這表示,川普還未就職,他們已經做好應變計畫。其次,這樣的舉動為什麼讓 CNN 知道?這豈不是他們是一夥人?

現在就是如海克塞跟發言人 Leavitt 說的,國防部裡很多人蓄意反對部長,要逼他下台。不管他開除多少,還剩下一大堆。

今天民主黨參議員就已經發聲,要川普開除海克塞。這是他們一向的目標。從開始他們就說海克塞不夠資格做國防部長,說他只是 Fox News 的早晨節目主持,他獲得參議院認可只以一票之差通過等等。如果這樣說,加拿大前總理杜魯多只是教話劇的老師,烏克蘭總統澤蘭斯基只是電視諧星,還有他們吹捧的民主黨眾議員 AOC 只是酒吧調酒師,他們都更有資格嗎?

 

4/21/2025星期一

阿拉斯加前任州長莎拉佩琳 Sarah Palin 控告紐約時報誹謗的案件,繼續在紐約法庭中審訊。但是上周四被告的紐約時報前任社論版編輯班內特James Bennet 星期四在審訊途中哭泣向佩琳道歉的一段插曲,可以顯示這審訊的走向。(下左是莎拉佩琳,右圖是紐時前任編輯 James Bennet,前後走出法院。)

 

班內特在2017 年六月的一篇社論中指出,佩琳在 2011 年大選期間的一個「競選地圖」,說要針對二十多個選區的「弱勢的民主黨候選人選區」,是造成那一年亞利桑那州一個民主黨候選人蓋比 Gabby Giffords 遭遇襲擊的原因。那次襲擊事件造成六人死亡,蓋比也受了重傷。班內特在2017 年另一位左派選民拿槍去襲擊共和黨眾議員時,發出這篇社論,表示左右兩派都有行兇者。

事實是,當時就已證明,襲擊蓋比的兇手是一個精神有問題的人,根本與政治無關,更無可能見過佩琳那個競選地圖,何況那個競選地圖與「鼓動人去襲擊民主黨人」毫無關係。相反的,去襲擊共和黨眾議員的兇手,則是極左民主黨參議員山德斯Bernie Sanders 的支持者,行兇前已經在網上發出宣言要「殺死最多共和黨議員」,所以到了共和黨眾議員練習棒球的場地去襲擊他們,幸好當場一名警衛開槍打死了他,但也遭致四名共和黨議員受傷,其中一人Steve Scalise 重傷,事後動了多次大手術才復原。

班內特星期四在法庭哽咽著向佩琳道歉說:「那是一次無心的錯誤,我非常非常難過,直到現在。那是我的錯I blew it,是我不對。」

但是佩琳走出法庭時表示她不接受。因為事隔八年,紐約時報沒有道歉過一次。這件官司纏訟了六年,2022 年第一次審訊時,陪審團還裁決紐約時報沒有錯,因為以過去的案例,媒體必須被發現「有真正的惡意」才算錯,無心的過失都不算錯,而且紐約時報當時就更正了。之後另外一名法官發現審訊時發生技術錯誤,允許重審,佩琳才得到這次的機會。

事實是,這件案子我提起過無數次,在蓋比遇襲後,當時幾乎所有的媒體都將箭頭指向佩琳。原因只是佩琳指出全國有二十多個選區的民主黨人處於弱勢,共和黨有機會針對那些選區爭取翻盤。她用的是target (針對) 這個字,那些媒體居然都說,這是佩琳要選民去target 那些候選人。Target 這個字也可以用作練靶,他們居然做了這個聯想。我當時見到鋪天蓋地都說是佩琳的責任。所以紐約時報六年後的那篇社論相比根本不是大問題。即使紐約時報當時更正,那2011 年那些報導呢?

每一次共和黨人受襲,媒體就輕描淡寫過去,要不就說是槍械責任,連川普兩次遭遇暗殺襲擊都不願意追究,(第一個襲擊者當場被警方擊斃,但是之後立即火化,也不再追究)。但是民主黨受襲就是天大的事,要追究到底。一個星期前,賓夕凡尼亞州民主黨州長夏皮諾家裡半夜被人拋擲燃燒彈,燒去一整間屋,幸好家人不在那間屋子。事後夏皮諾咬牙切齒的說:「不管你是哪一個(政治)立場,這樣的暴力事件都是不可容忍的。」這句話好像沒有政治立場,事實是這次的兇嫌也是一個長期精神病患,但是他那咬牙切齒的模樣就是攻擊政敵(共和黨,或是反猶太)。

佩琳因為那次事件受到的名譽破壞難以比擬。好像星期四紐約時報的編輯哭泣道歉,你見到媒體報導了嗎?如果倒過來是 Fox News 的編輯向民主黨人道歉,肯定是各大媒體(包括加拿大媒體)的頭條大新聞。事實是這次的審訊,幾乎也沒有媒體報導,根本不當作是一回事。

這件案子本周應當會有裁決,如果對紐約時報不利,肯定不會有報導。

 

4/20/2025星期日

如果川普的每一項政策都受到法律挑戰,都被法官阻截,那要大選做甚麼?驅逐非法入境者是川普的競選政綱,這政綱幫他贏得選舉,這些非民選的法官有權力全部阻止?到今天見到每一間媒體(包括加拿大媒體)報導新聞時都說:「川普再度攻擊法院,攻擊法官,企圖不遵守法院的裁決。」用來證明川普罔顧憲法,不顧三權分立。

 

誰都知道三權分立,互相平衡。但是目前已經到了不再是分立,而是全面干擾的地步。自從川普上台,這些法官對總統發布禁制令變成了家常便飯。20世紀的一百年間,所有總統只受到27 次法院頒布的禁制令,但是川普在第一個四年任期就受到64次禁制令。而在他這一次上台不到三個月,已經受到17次禁制令。照這個比例下去,如果他繼續這樣勤勞的施政,他會受到270次的禁制令。這是法院叫他不要做事。

昨天凌晨午夜過後,美國最高法院回應民權組織ACLU 星期五提出的緊急要求,下了一項裁決,阻止川普使用18 世紀一項戰時緊急法令,驅逐目前拘禁在德州的一批委內瑞拉非法入境幫派份子。「直到(最高)法院作出正式裁決。」這項裁決已經被民主黨,以及提出訴訟的ACLU 宣稱是盛大勝利。因為最高法院在兩周前才裁決過一次,宣稱川普政府可以使用這項戰時法令,驅逐委內瑞拉的非法入境者,這是推翻自己的裁決。

據稱這一次5-4 的裁決,又是有兩名保守派法官:首席大法官John Roberts,以及女法官Amy Coney Barrett,加入三位自由派法官達成這裁決。而兩位真正的保守派法官阿里托Samuel Alito,湯瑪斯Clearance Thomas 提出反對言論。阿里托更在今日追加一份聲明說:「法庭這史無前例的裁決沒有聽取反對一方的申訴,只在接到控方申請後八小時就做出裁決,使用的是他們沒有經過查證的理據,也沒有在裁決中提出任何證據。…我拒絕加入這項裁決,因為在目前的情況下,我沒有理由相信在午夜時分有任何好的理由這樣做。」

其實川普政府公布了這一批30 名委內瑞拉非法入境者的名單,以及他們的黑幫背景,包括他們身上的黑幫標記紋身。但是這些所謂的民權組織還是要一次又一次的提出控訴。他們有無限的經費,以及似是而非的論據。例如說,川普政府沒有給他們適當的憲法保障的due process。然而這些都是非法入境者,根本不是美國公民,能受到憲法保障的特權嗎?

說過無數次,當拜登放進一千兩百萬非法入境者時,沒有一個法官發出禁制令。那些人一入境就享受美國合法居民享有的醫療,住房,教育權利,沒有法院下禁制令禁止。現在川普實施競選諾言要驅逐他們出境,法官都出現了,強調每一個被驅逐者都必須經過 due process。也就是說要一個個經過法官審訊裁決。那是一千兩百萬次的審訊,而且每一個人都可以再上訴。而且都要由政府提供律師。

你說,如果這樣的新聞傳出去,不會再有一千兩百萬人進來?

聽到所有的媒體(包括加拿大媒體) 報導這新聞時都說,「川普驅逐移民immigrant 的政策遭到法院阻止…」這又是一句極大謊言,川普並沒有驅逐移民,他驅逐的是非法入境者。這兩者有極大分別,一個是合法的,一個是非法的。這些媒體為什麼繼續說謊,混淆視聽?

現在只盼望最高法院在做最後裁決時,那兩位保守派法官明智一點,不再跟三位左派法官站在一起。否則等於繼續拜登的移民政策,等於抹煞了去年的大選。那還要選舉做甚麼?

 

4/20/2025星期日

如果你只是看主流媒體的新聞,絕對不會知道目前美國民主黨陷於嚴重分裂的局面。你會見到民主黨的山德斯Bernie Sanders 跟眾議員AOC 舉行的群眾集會都有幾千到幾萬人聚集,你會見到今天全美國各地又有群眾集會,抗議川普的政策。你會見到美國一個又一個法官阻止川普驅逐移民出境(事實是非法入境者)。你絕對看不到民主黨的四分五裂新聞。

 

蓋洛普民調公司 Gallup poll 剛剛在上周發表的數字顯示,民主黨人對他們在國會(參眾兩院議員)的信任度,下跌到歷史從未有的25% 谷底。這還是黨內對自己議員的信任度,過去最低紀錄也不過是 34%。

過去一星期,民主黨內的分裂更浮上檯面。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 剛剛選出來的副主席,25 歲的 David Hogg 星期二公開宣布,他們將用黨內籌到的兩千萬元款項,將那些「沒有效率的,在睡覺的現任議員」都趕下來,用年輕人替換。這是翻天覆地的改弦易轍。因為過去民主黨一貫的做法是「保留現有的議員」,輕易不會換人。一來表示大家團結,其次更重要的是,新人比較不容易當選,舊人有七八成以上當選連任把握。現在 Hogg 要主動撤換老臣子。

Hogg 不肯說他要換下那些人,但是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前任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她已經85歲了,剛剛才宣布明年還要競選連任。還有就是民主黨現任參議院領袖修莫,他也已經74歲,而且剛剛幫助共和黨通過了他們的臨時撥款議案,黨內要他下台的呼聲此起彼落。而發出這呼聲的就以AOC 等年輕一派為主。如果真正實現,就是民主黨內會出現一次規模很大的武鬥。

Hogg 的話表示,他要用這筆錢在民主黨內的初選中,將老人換下,也就是說要用這筆錢來自己人打自己人。過去這是共和黨的專長,所以民主黨會讓他這樣做嗎?

David Hogg 是2018 年佛羅里達州Parkland一間中學凶殺案的倖存者,(那次凶殺案死了17 人),事件後17 歲的Hogg 就以禁槍作為訴求,成為民主黨內的明星人物,很像瑞典那個環保先鋒Greta Thunberg。直到今年初Hogg 獲選為DNC 四名副主席之一,也成為黨內年輕人的偶像。

不過DNC 的正牌主席Ken Martin 已經發表聲明說,民主黨的初選政策不會改變。意思就是會讓各地方選區去自行競選,中央不予插手。不僅DNC 發了聲明,一些敢說話的老臣子也開腔了,好像那位曾經幫助克林頓當選的資深顧問卡維爾James Carville 就稱呼Hogg 是一個「無恥的小傻瓜」,公開呼籲DNC 用法律行動趕Hogg 下台,如果DNC 不行動,他不惜自己動手。

卡維爾同時針對民主黨內的「進步」派,他說黨內的woke 一派是讓民主黨輸了去年大選的原因。他特別攻擊那些強調「性別代名詞」的黨員,他說:「我不認為黨內那些份子可以改變,或是願意改變。他們到現在也不明白我們為什麼會輸。我認為那些人應當成立自己的政黨,但是不要叫自己是民主黨,他們應當叫做社會主義都市正義社區聯合黨,或是任何其他名字。等到(下一次)大選後我們也許可以談判。」

從這段話你可以想像,目前民主黨分裂得多厲害。但問題是,今天很可能代表民主黨主流的不是卡維爾,而是AOC 跟Hogg這些人。近來的民主黨民調,選拔2028 年的可能總統候選人,沒有一位是超過20%,顯然是群龍無首的局面,而每一次AOC 都在前三名之內,而被認為黨內溫和派的如賓夕凡尼亞州州長夏皮諾Josh Shapiro,該州參議員費特曼John Fetterman,密西根州長惠特莫Gretchen Whitmer 等都不入圍。連過去的大熱,也是極左的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 都不過只有5% 的支持率。

對於共和黨,這是出奇的好新聞。過去只聽過共和黨鬧分裂,民主黨絕無僅有。而且每一次民主黨走極端,就是共和黨大好消息。好像1972 年民主黨的麥高文George McGovern 立場極端自由派,大選結果讓共和黨的尼克森贏了49 個州520 張選舉人票,麥高文只贏了緬因州跟華盛頓的17 張選舉人票。還有美國內戰時,民主黨分裂成南北兩個,結果讓共和黨的林肯當選。所以卡維爾的痛心疾首不是沒有原因的。

 

4/20/2025星期日

這星期再有一部好的宗教電影證明了,好的電影,即使是宗教電影只要內容好,拍得好,抵得過幾千萬元巨製的動作片。The King of Kings 是韓國導演Seong-Ho Jang 跟美國Angel Studios 合作,由韓國團隊製作的卡通片,故事是根據英國19 世紀作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所寫的一本給孩子看的,有關耶穌生平的故事The Life of Our Lord 改編的。狄更斯好多小說都被搬上銀幕,而且有些還拍了幾十次,好像:Oliver Twist (孤雛淚),A Tale of Two Cities (雙城記),A Christmas Carol (聖誕頌歌),Great Expectations (孤星血淚),David Copperfield(大衛高柏菲) 等等,但是這一部給孩子說的故事卻是第一次被搬上銀幕。

 

結果一個星期下來,這電影收了三千五百萬元,破了聖經故事的賣座紀錄,而且是自1980 年以來被觀眾評選為A+ 電影名單之內的第128 部片子,在一部講述耶穌生平的動畫片而言可以說是一項奇蹟,(其他入選的電影都是Star Wars,Superman 之類的超級預算拍出的巨片。)而且見到Rotten Tomatoes 的公眾評分是98%,幾乎滿分。但是職業影評人有他們自己的標準,因為不是政治正確類別,所以只給了65%。這只證明職業影評人跟真正的觀眾完全脫節。

近年來舉過不少的例子,好的宗教電影一部又一部推出,每一部都叫好又叫座: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The Chosen,(後者還是續集一部又一部的系列電影,到現在還是每一部都賺錢)。據說很多兒童看了 The King of Kings 不僅說好,而且眼中帶淚,因為他們感動。所以很多父母說,現在都沒有給兒童看的電影,不妨在這些影片中挑選。這些影片不是完全宣傳宗教,其實都含帶傳統的道德觀念,社會規範的觀念,如果好萊塢不是整天宣揚沒有理由的暴力,粗俗的性觀念,鼓勵青少年反傳統,挑戰權威,這世界會美好得多。

至於 The King of Kings 雖然不是大製作,配音的都是明星級人物:Kenneth Branagh,Uma Thurman,Mark Hamill,Pierce Brosnan,Ben kingsley,所以不是含糊的電影。

其實不只是宗教電影,近來也提起過好多部非常受觀眾歡迎,但是受到電影界抵制的片子,都值得家長跟青少年看的,例如去年推出的Reagan 就是誠實的交代雷根總統的電影,觀眾也給了98% 的高分,但是職業影評人只給了18%。可見他們的偏見。還有去年推出的災難片The Twister (龍捲風),因為電影中沒有將龍捲風跟「氣候暖化」掛勾,雖然觀眾欣賞給了90%,但是職業影評人卻大肆攻擊。

這些電影現在除了可以在電影院觀看,網上也有無數的管道收看,包括亞馬遜,YouTube,以及影碟。而且支持這些電影,也等於鼓勵電影業界多拍些好片。所以做家長的千萬不要一味的跟風,一定要自己評斷,否則讓自己跟孩子都做了志願被洗腦的受害者。

 

4/18/2025星期五

美國民主黨挑選一名被川普政府驅逐的薩爾瓦多男人,跟川普正面交鋒。這名 29 歲的非法入境者賈西亞 Kilmer Abrego Garcia 因為非法入境,屬於薩爾瓦多 MS-13 犯罪組織,以及走私人口,販毒等罪名,於上個月被遣返薩爾瓦多。但是因為遣返過程中有文書上的錯誤,被法官飭令要將他帶回美國,以進行適當的法律程序 due process。

川普政府認為賈西亞已經被遣送回自己的國家,而且最高法院的裁決中雖然承認地方法院法官的裁決應當被執行,但也質疑地方法院法官是否有權推翻總統的最高施政權力,所以拒絕遣返。但是這名男子居留的馬里蘭州的民主黨參議員范荷蘭Chris Van Hollen 就極力爭取要將這名他自己州的居民帶回國。他在昨天前往薩爾瓦多,要親自將他帶回。薩爾瓦多政府讓他見到了賈西亞,但是沒有讓他將他帶回美國,只是同意將他轉換到普通監獄,而非那座關押最危險的重犯的監獄。

這位參議員今天回到美國,在機場就受到美國媒體的熱烈報導,許多媒體還跟著他到薩爾瓦多。范荷蘭說這件事是美國憲法問題,如果今天川普政府可以隨便將一個美國居民「綁架劫持送到國外」明天任何一個美國人都可以被這樣非法劫持帶出國。

前兩天報導過,馬里蘭州有一個真正的女居民,37 歲的 Rachel Morin 在慢跑時被另外一名薩爾瓦多非法入境者強姦殺害,身上有15-20 處重擊的傷害。她死後留下五個年幼子女,現在都由她母親 Patty Morin 照顧。白宮見到媒體每天都報導「馬里蘭州父親」被川普政府劫持送出境,卻從來也不報導這位馬里蘭州的女性遇害的消息。本來她母親 Patty Morin 不願意出頭的,但是她說自從女兒遇害快兩年,這位參議員一次都沒有跟她聯絡,現在卻不惜親自到薩爾瓦多去為另一位非本國居民求情,根本不重視美國公民的死活。所以星期三出現在白宮新聞室,第一次將女兒遇害經過報導出來,見到她含淚的哭訴真的很難過,說到女兒身上的重擊傷害,幾度泣不成聲。但是你知道,當天美國所有新聞台居然沒有一間報導。今天白宮提供的數字,三大電視網 ABC,CBS,NBC 過去三天一共報導了賈西亞的新聞64 分鐘,卻沒有一秒鐘是報導 Rachel Morin 的新聞的。(下圖:白宮今天發放了川普星期三跟 Patty Morin 見面的相片,對比范荷蘭昨天跟賈西亞見面的相片,一個關心受害者,一個則只關心非法入境者及罪犯。)

 

我記得那天Patty Morin 在白宮新聞室報導完畢後,沒有一個記者發問,也許是沒有可以問的,之後聽見有記者說了祝福的話,Patty 就轉身說了一句:希望你們報導真相,報導真相。但是美國媒體完全沒有報導真相的意願。

今天見到美國各電視台ABC,CBS,NBC 報導這新聞時,都沒有報導賈西亞的過往歷史,包括他被兩個法院的法官證實他是MS-13 的幫派份子(這幫派因為綁架殺人,販毒走私,處決敵對幫派份子,已經被定位為恐怖組織。)沒有說他在2019 年就已經被法院下令離境,沒有說他兩度被逮捕,其中一次身上有大麻毒品及一千多元現金,另外一次是駕車攜帶七名沒有身分證的人從德州邊境前往美國內陸,(明顯是走私人口),但是見到一間媒體報導引用他妻子的話說:他經常載運某些人從一個工作地方到另外一處去工作。你相信嗎?而且他當時沒有駕駛執照。當時警察只是給他一張警告算數,這些都有紀錄。實在因為目前警方的案件太多,根本無法處理。

媒體更沒有報導的是,他的手指上有MS13 的紋身,他的妻子 Vasquez Sura在2021 年兩度報警說被他毆打,申訴文件中說她被打到流血,有相片及錄影可以做證據,要求警方阻止他接近等等。這些都有宣誓證詞做證據。但是今天賈西亞的律師卻指導她出來見記者,同時發表聲明說:我們在一起七年,沒有一件婚姻是完美的,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聽到一個 ABC 的專訪,特地問她是否仍然害怕丈夫,她回答不出來只說:(透過翻譯) 我只能說,我丈夫現在活著。

拜登時期放進超過一千兩百萬非法入境者,現在川普每次驅逐一個都被法院阻止,要他遵照美國憲法每一個都要經過 due process。這些不是美國公民,是非法入境的犯法者,適用於憲法嗎?今天見到 CNN 的民調大師Harry Enten提出多個數據,都證明美國選民支持川普遞解非法入境者出境的政策,包括 56% 支持,這比 2015 年的38% 還要高。此外目前認為政府移民政策正確的有 45%,不正確的有 42%,都比剛剛過去拜登時代的 14% 正確,62% 不正確要進步很多。這還是媒體整天疲勞轟炸下的數字。

 

4/18/2025星期五

加拿大黨魁電視辯論委員會,自從星期三晚上允許右派媒體進入場內發問之後,就成為過街老鼠,不僅昨晚取消了英語辯論後的記者會,而且現在面對「被取消」的命運。

 

今天當保守黨領袖博勵冶 Pierre Poilievre 在蒙特利爾(滿地可) 面對記者時,頭兩個問題都是:「有見前兩天發生的事,你是否認為這個委員會應當被取消?」因為他第一次沒回答,所以第二個記者又問了同樣的問題。後來自由黨領袖卡尼在安省競選時,也有一個記者問了這問題。這表示,媒體的立場都是,這個委員會應當被解散。而且不達目的不放鬆。

昨天說過,這個委員會過去都只允許主流媒體到會場發問,但是2019 年及2021 年大選的黨領辯論之後,該委員會都受到右派媒體 Rebel News 以及True North 的控告,而且兩次都獲得聯邦法院的裁決,說這個委員會沒有遵守公正的程序,拒絕了經過認證的 accreditation 媒體入場,同時下令給予這兩間媒體認證及許可。所以這個委員會讓他們的記者入場。

其實不是這幾個媒體是否可以入場的問題,而是當晚的發問程序讓他們都排在最前面,包攬了發問程序,結果就讓主流媒體非常憤怒,集體發難要解散這個委員會,回歸好像過去,由各媒體組織控制這電視辯論,以及事後的記者會。這就是他們不僅要繼續壟斷輿論,還要控制這個電視辯論以及事後的記者會。

其實加拿大的法院(法官)比美國還要偏向自由派,所以絕對不能說這是保守派法官的裁決,這兩次的裁決都只能說是按照法律的條文來解釋。現在加拿大的媒體是要用他們的輿論的壓力,推翻法院的裁決。這是完全的霸道作風,獨裁作風。

根據左派媒體CBC 的報導,說這個委員會承認,他們不知道 Rebel News 的發起人跟一個註冊的第三黨倡權組織 advocacy group有關,也就是在選舉時可以籌款,可以刊登廣告以影響選民的組織。他們指出,Rebel News 的發起人Ezra Levant 組織了另外一個 ForCanada 的組織,就是第三黨倡權組織。但即使這委員會的主席 Michel Cormier 說他不知道,但是法院裁決時是衡量Rebel 是否一個正統的新聞組織,這跟他的其他行為並無關係。現在加拿大所有左派媒體就用這原因,要這委員會解體。也就是繼續阻止右派媒體入場發問。

Cormier 說他在2021 年的庭訊中也曾指出,Rebel 有政治立場,但法官沒有接納這辯論,他的律師也告訴他,他無法取得另一次勝利,所以才批准Rebel 等入場。

現在很明顯,加拿大媒體輸了兩次官司,現在要用他們「有組織的輿論」的壓力,迫使聯邦辯論委員會解體,讓他們繼續控制電視辯論跟隨後的記者會。

 

4/18/2025星期五

世界富翁之一,亞馬遜的貝索斯 Jeff Bezos 星期一經由他的太空旅行公司Blue Origin 送了七名全女性「旅遊者」到太空。這七人除了他自己的未婚妻山且斯 Lauren Sanchez 之外,還有歌星 Katy Perry,CBS 女主持 Gayle King 等名流。本來這只能算是一則花邊新聞,因為她們只在太空停留了四分鐘,整個旅程(從升空到落地)也只有11 分鐘,但是在她們回歸地球時,意外的見到一間連鎖快餐店 Wendy's 在 X (推特)上發出短訊:「我們可以把她送回去嗎?」這意思是將Perry 送回太空,不要回來。(下圖:七名太空遊客升空前,左邊兩人是山且斯跟 Perry,右邊是Gayle King。)

 

這是非常令人意外的反應。因為作為一間超大連鎖公司,怎麼會在這種敏感的事件插上一腳?因為「全女性」太空旅遊這種噱頭是左派(自由派) 的玩意,而且參與者都是左派角色。那個用來號召的 Katy Perry 一向倡導極左風潮,她在2008 年推出的一首歌:I Kissed a Girl,根本是鼓吹「女人親吻女人」,歌詞中有:「我親吻了一個女孩,我很喜歡。她的櫻桃口紅;我親了一個女孩,只是要嘗試,希望我的男朋友不介意。我感覺強壯,感覺這樣正確,不表示我今晚戀愛了。我親吻了一個女孩,非常喜歡,我喜歡。…」這樣的所謂歌星,如果這世界有道德法她應當坐牢。但她是輿論領袖,每次大選都站出來為民主黨候選人站台,十分威風。

所以好像這樣的「太空旅遊」保守派媒體認為不值一提,對於Blue Origin 宣傳這是一趟「歷史性的成就」也覺得可笑。因為除了旅程短得可笑,而且參與者根本無須任何太空科學知識,那太空船是全自動操控的,她們只是坐在上面而已。他們出發前最大的新聞是,山且斯為她們設計了全新的太空裝,高姿態拍了相片。但是這位Perry 卻向記者侃侃而談說她們的「團隊」接受了「訓練」,還說她們要彼此信任,才能完成這旅程,好像自己成為太空人了。Perry 降落地面時還跪地親吻土地,另一個名流 Oprah Winfrey 還在地面流淚歡迎他們。好像她們去了太空幾個月。當馬斯克的 Space X 接運那兩個被滯留太空九個月的太空人回來時,都沒有這樣的戲劇場面,或是這樣的報導。

所以 Wendy’s 的插一腳就非常奇怪。(雖然很多人認同他們這一句話的含意。)難道不怕得罪龐大的左派顧客?

當時有媒體詢問Wendy’s,他們的答覆是:好像我們的食物,我們喜歡加一點刺激。不過之後這間連鎖店沒有再發網文。

還有一件奇怪的「場外新聞」,因為有人攻擊他們的太空旅遊只是助長地球暖化,結果那位 CBS 的女主持 Gayle King 回答說:「貝索斯的Blue Origin 也在計畫探測有沒有可能,將地球的廢物(垃圾)送到太空,以維持地球更乾淨。」我的天,我們將地球污染的還不夠,現在要去汙染太空?

Blue Origin 過去也送過遊客上太空,都是非常富有的人,每一趟都幾百萬美金(據說這一次每人耗資2800 萬美金)。這一次純粹是噱頭。但是好像Katy Perry 這樣的人忘了自己只是名流,每次經過吹捧就以為自己高人一等。

 

4/17/2025星期四

川普今天在白宮會見了義大利總理 Giorgia Meloni 梅洛妮,梅洛妮是川普在歐洲的親密盟友,據稱她不僅是代表義大利,而且是代表歐洲盟邦EU 來跟川普討論有關關稅的事。在他們會面時川普表示,他百分之一百相信,美國跟歐盟 EU 可以在美國關稅於六月展開之前,達成協議。(川普一周前宣布延期這對等關稅三個月,一律在六月開始徵收。)

有記者詢問梅洛妮一個挑撥性的問題:是否仍然當美國是「可以信賴的貿易夥伴」時,她說當然,否則她也不會到白宮來訪問。她對於在六月的限期前達成協議也表示樂觀,還說她此行是要邀請川普到歐洲,親自與會促成這次協議。(下:川普今日在白宮與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展開會談。可以見到川普身邊與會者有副總統范思,財政部長畢勝特,國防部長海克塞等,右邊穿白衣服者是梅洛尼。)

 

盡管媒體每天都在發表川普關稅的負面新聞,事實是現在極大多數國家都已經向白宮伸出善意之手,表示願意談判,而不是採取對抗的態度,(除了中共之外),你幾乎見不到一個國家表示要跟美國展開貿易戰。好像日本,他們的代表團目前就在華盛頓跟美方談判中。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美國的逆差)是630 億美元,所以這項談判絕不容易,日本方面有相當部份需要讓步。據稱日本將同意向美方進口更多白米,能源。而且預料日本必定會將其在加拿大及墨西哥的汽車工廠關閉,改為在美國設廠。所以加拿大方面的聲明相信只是一廂情願。

川普此次的關稅行動,態度最友善的是英國,不僅沒有一句怨言,而且最先表示願意談判。據白宮消息,與英國的談判可以在三個星期內完成。英國因為跟美國貿易比較平衡,此次只有10% 的對等關稅,以及25% 的鋼鋁關稅。英國希望可以經由談判減輕這些稅率。英國因為沒有工廠生產美國需要的商品,所以被認為是最容易談判的國家之一,即使這樣,因為英國與EU 分開談判,還要安撫EU,據稱將在歐盟有關碳排放的規定上讓步,作為交換。

其他表示願意談判的國家還有印度,澳洲,南韓,台灣,其中以色列已經自動將對美關稅減到零,與印度的談判本周(星期五) 就會展開。見到台灣新聞也非常積極,願意第一時間就開始。而且川普再度表示,他仍然認為可以跟習近平善意談判。

所以川普延期九十天時間,相信剛剛好足夠跟全球談判。

 

4/17/2025星期四

加拿大四大黨領今晚進行了一場英語辯論,我希望多一點加拿大人收看,因為保守黨領袖博勵冶Pierre Poilievre 表現得非常好。不僅是每一個議題的解答,深入切題,每一次都切入國民關切的民生問題,而且態度誠懇,即使是非常困難的問題,好像他建議用憲法中的但書,對犯下重罪的罪犯處以重刑,受到其他黨領及媒體的攻擊,他都回答得無懈可擊,相信觀眾都會接受。(下圖:今晚辯論四位黨領,左起:博勵冶,卡尼,新民主黨的Jagmeet Singh,以及魁人政團的 Yves-Francois Blanchet。)

 

對比自由黨的卡尼 Mark Carney 的答覆,非常官式味道,像是重複的句子。其實從主持人Steve Paikin 最後對四位候選人詢問的問題,可以看出,卡尼本身的立場就有弱點,例如Paikin  問他的兩個問題是:你取消了你的政府的碳稅,取消了你的政府的Capital Gains加幅,是否證明你的政府過去犯了錯誤?還有:你上台後是否會立法堵塞好像(你的公司 Brookfield) 那樣的(到外國註冊的逃稅的) 漏洞?這些都是很尖銳的問題,他的答案不重要,(其實他當然會模糊過去,) 重要的是這問題已經點出卡尼的真正問題。

至於 Paikin 問博勵冶的問題,相對就容易回答多了,他問的是:你如果當選甚麼時候會提高軍費到GDP 的2%,(他說2030年),是否繼續支持烏克蘭?以及:你是否真的會刪除對 CBC 的撥款?這不是表示主持人偏袒,因為這位來自TVO 的主持也是非常主流。而他在回答有關CBC 的問題時說的也很中肯,他說只是希望CBC 可以以民營方式靠廣告及捐款生存,而非倚賴納稅人,而政府可以放寬對媒體的廣告及商業限制。他沒有攻擊CBC 的立場偏袒,表現得很大方。

聽到媒體的討論,有些承認博勵冶的表現非常好,說如果他早一點讓選民見到他的這一面情況可能不同。博勵冶除了在回答問題上很得體,在好幾次回答時還透露了真情跟人情味。例如問到大家到目前有沒有遺憾時,每個人的回答都有點「例牌」,他則在最後說:「這幾天每天的行程都很緊湊,到每個地方跟大家見面後都要匆忙離去,特別是那些幾千幾百人的場合,我要說一聲:我沒有把你們忘記。」

卡尼也是有備而來,當博勵冶攻擊他跟杜魯多政府的關係時,就說:「我知道你準備多年要跟杜魯多對壘,但是現在他不在這裡,他的碳稅也不在這裡。」這句話受到媒體的歡呼,他也用了兩次。不過如果你看現場,博勵冶很快就批駁他了,說雖然杜魯多不在,但是他一直是杜魯多的主要顧問,碳稅也是他的政策。卡尼那句話只是很cute,未必能騙倒人。

另外,主持人給每個人一個機會,詢問自己的對敵一個問題,但是卡尼卻挑了一個對自由黨沒有好處的問題。他問博勵冶為什麼不接受 security clearance,說這是逃避做領袖的責任。博勵冶再度解釋,他接受過這安全檢查,後果是杜魯多對這安全檢查設限,禁止他們談論有關干預選舉的內情,根本是要隱瞞內情,並列舉新民主黨前黨魁Thomas Mulciar 過去也反對這規定。後來Mulcair 在CTV 上面證實博勵冶說的,同時質疑卡尼挑選這問題作法愚蠢,浪費了一個機會。

這次的辯論形式非常好,兩個小時分別以:經濟,關稅,治安,國際局勢,能源,環境保護做主題,十幾分鐘一個環節,非常緊湊。幾位黨領也都多數遵守規矩,態度溫和。到最後見到博勵冶跟卡尼微笑握手,談了許久,相信多數國民都樂意見到這局面。(我見到是博勵冶先主動去跟卡尼握手。這個人的 EQ 真的很高,他從領先 25%到現在落後5-6%,仍然是氣定神閒,每天都露出真誠的笑容。)

不過場外就殺氣騰騰。原來經過昨天晚上的記者會(見前面一篇報導),主流媒體大肆攻擊主辦單位,說他們不應該邀請「不具新聞媒體資格」的「所謂記者」到場,於是今天主辦單位就取消了那幾個右派媒體的邀請,引起對方爭論。在辯論之同時,大批蒙特利爾的警察到了現場,阻止那些記者,據說場面很不愉快。根據主流媒體報導,警方並沒有說明為什麼到場,但大家心裡都清楚。我聽見CTV 的主持跟評論員,每一句話都帶著「那些所謂的媒體」,聽了真的很刺耳。只有他們主流才是正牌記者。結果今晚辯論後的記者會也取消了。

雖然多數評論員公認博勵冶表現最好,但也不認為會改變太多的局面。加上新民主黨黨魁 Jagmeet Singh 經常插嘴,予人不好印象,擔心影響他的支持度。目前NDP 的支持度在8% 左右,而他本人據說更糟糕,有可能失去他個人在卑詩省Burnaby South的議席。這樣對保守黨打擊就更大。現在新民主黨跟魁人政團支持度都下降,對保守黨都不是好消息。

不過保守黨支持者還是要投票,一來民調不是百分之一百準確。其次每一個選區都不同,未必跟民調貼近,所以每一票都重要。此外,每一個政黨獲得的選票多少,影響到每一個政黨在下次大選可以獲得的「選舉津貼」,選票越多,獲得的津貼就越多,所以不要放棄這一票。

還有我勸大家多多捐款,因為聯邦政黨的捐款可以獲得退稅,不像普通捐款只是在所得中扣稅,而是不管稅率多少,直接退回75%。所以你如果捐款一百元,可以拿回 75元。非常划算。這是我們可以盡到的一點心意。否則只是空口說白話。

 

4/17/2025星期四

加拿大四大黨領昨晚進行了唯一一場的法語電視辯論,見到主流媒體(特別是CBC )舒了一口氣,因為自由黨黨領卡尼沒有預期的差,度過了兩個小時的考驗。(我只看了部分,因為都是翻譯的聲音,)覺得回答時間非常短,似乎是專為卡尼設計的方式,這樣他不必做長篇大論的回答。而媒體評論員都說,卡尼沒輸就是贏,因為他仍然穩定領先。

 

到現在,媒體還是控制了所有的輿論,不論是競選議題,各政黨的醜聞,全部是他們說了算。卡尼再多醜聞都可以壓下去,所以當昨晚在辯論後的記者會,幾個發問的記者居然都是平常沒有發問地位的保守派(右派)媒體時,幾個主媒就發難了。例如第一個見記者的是自由黨的卡尼,一個記者問他:你認為杜魯多是好的總理嗎?這是一個陷阱問題,因為如果卡尼說好,就表示他跟杜魯多脫不了關係。如果答不是,就是強迫他跟前任政府脫鉤。之後又有一個記者問他:你認為有幾種性別?當他遲疑之後回答「兩種,男與女」,這記者又問,「你認為男性是否應當參加女子運動比賽?」這都是保守派關心的議題,也是讓自由黨難以回答的問題。難道保守派記者不應當代表右派選民問這問題?(後來見到媒體說,這兩位記者分別屬於加拿大的 Juno News,跟 True North,他們都是保守派媒體。)

但是在卡尼的記者會後,左媒CBC立即臉色很難看的說,這些都是右派right-wing 媒體,好像Rebel,他們怎麼混進去到這裡?同時責難主辦當晚辯論以及這項記者會的委員會 Leaders’Debate Commission,言下之意他們必須負責。之後接著就是新民主黨領袖Jagmeet Singh 見記者,見到一個黑人女記者問他,新民主黨一向注重反仇恨言論,反穆斯林,反同性戀都在他們聲討之列,為甚麼對於目前各地的反基督行為沒有譴責行動,還舉了很多例子。(後來CBC 說她是Rebel 的記者)。Singh 就拒絕回答她的問題,說她引用的資料都是misinformation。

很奇怪,我每天看新聞,主媒都是發問左傾的問題,現在難得幾個右派記者發問,他們就攻擊主辦單位?

總之今天一天 CBC 等媒體都在譴責這件事,聲討這個委員會沒有盡責,怎麼會讓這麼多右派記者入場,而且霸佔麥克風。見到這委員會的主席Michel Cormier 今天奔波於各電視台接受訪問,(我就見到CBC 跟CTV 訪問他。) 他解釋,過去在 2019 年及 2021 年他們面對多間媒體的控訴,結果他們都輸了,法院指令他們必須讓所有媒體都參加(辯論後的)記者會,所以他們才這樣做。即使這樣說,CBC 還是不滿意,他們說,即使讓他們進去,也沒有理由讓他們霸佔著麥克風。CBC 還分析說,昨晚媒體分站兩排,一排是英語媒體,一排是法與媒體,但是卻讓右派媒體佔據了最先的發問位置。

 

我不知道你們聽見這些評語會有甚麼感覺。過去這麼多年不管甚麼樣的記者會,發問的全部是他們自稱中立的左派媒體,現在有跟他們不同意見的媒體問問題,就攻擊主辦單位?後來聽見 CBC 的主持說,也許應當解散這個委員會,回歸到以前。所謂以前,就是由媒體主持。就是要讓他們再度把持。

媒體也順便攻擊這個委員會,說他們昨天臨時才取消綠黨的辯論資格,(Comier 解釋是因為綠黨將表格交出太遲,才發現他們不合資格。)又攻擊委員會太遲決定提前辯論兩小時等等。

等著看,主媒挑戰、壓制少數媒體的行動不會就此稍止。如果卡尼的支持度稍有下降,他們更會加大力度打擊右派媒體。這一個族群是最霸道,最不講理,最不具容忍心的族群。

 

4/16/2025星期三

記得紐約州司法廳長兼姆斯 Letitia James 嗎?她過去起訴川普在貸款時,將自己的物業申報過分高的價值,起訴川普詐欺,並要法官罰他四億五千萬元,之後每天增加利息,還說如果不付出這罰款,就要沒收、佔領川普在紐約州的房地產。(下圖:Letitia James 在川普案件於紐約受審時,每天都高姿態坐在法庭。)

 

現在她被發現真正的詐欺行為。川普政府中的聯邦住宅財政機構 FHFA,發現兼姆斯在過去多年觸犯了多項偽造紀錄,詐欺等罪名:

2023 年,她在出任紐約州司法廳長時,在維吉尼亞州 Norfolk 購買物業時,宣稱那是她的principal residence「主要住所」,以此申請較低的貸款利息。但是依照紐約州法律,司法廳長必須住在紐約州境內,以紐約州境內作為主要住所,而且當時她確實住在紐約。

另外在2001年二月,她在紐約布魯克林買了一座包括五個獨立單位的複式住宅,但是在申請貸款時,填寫是四個單位。因為在紐約州,四個以上的單位住宅都算是商業單位,貸款利率要高得多。而且這次買賣不只一份文件,她全部都填寫只有四個單位。這也是明顯欺騙,構成詐欺。

此外她在購買另外一座物業時,當時的共同簽署人是她的父親,但是她卻將他們的關係寫作是「夫妻」husband and wife,這事件在1983 跟2000 年發生過兩次。也可見不是一時的筆誤。

這些「錯誤」都比她指控川普的「將物業價值申報過高」要更嚴重,何況第一,兼姆斯根據的標準也是不確實的,好像她將川普在佛州Mar-a-Lago價值估價二千到四千萬元,事實是當地同樣大小的物業都上億元。其次,川普(業主) 申報的價值不是最後價值,貸款公司(銀行等) 都會自己再估值,以此做為標準。川普一分錢的便宜都沒有佔到。而她每一次錯誤填表,除非被查出來,都是最後的數字,過去多年她佔到了真正的便宜。再說,她將自己的父親說成是配偶,這又怎麼解釋?

過去幾年我們聽見她一次又一次站在麥克風前面,說「沒有人處於法律之上」,現在這一句話要倒回來咬她一口了。但是今天她的辦公室仍然發表聲明說:現在的川普政府違反憲法,利用司法部門做武器針對她。還說她絕對不會受到霸凌的欺壓。

其實無須法律知識都可以對比出,她指控川普的罪狀,跟她自己的罪狀那一個是真的罪狀。除非她能將上面的事件都解釋清楚。根據法律專家說,如果她無法解釋那些罪狀,她觸犯了詐欺,電匯詐欺,銀行詐欺,虛假聲明,等等刑事罪名。至少她在今天的聲明中沒有一句話表示她可以解釋清楚。

你可以預期,美國的媒體跟民主黨會將這件醜聞當作是川普的復仇,絕對不會當作一件新聞來報導。無法跟川普當年被起訴及受審時的鋪天蓋地式的報導相比。

 

4/16/2025星期三

烏克蘭的經濟部長兼副總理 Yuliia Svyrydebko 今天表示,烏克蘭跟美國的稀土開採合作談判進展得很順利,這包括成立基金幫助烏克蘭復建。並稱兩國已經同意經濟合作的下一個步驟,共同幫助烏克蘭在經濟上的復興。

 

誰都知道美國迫切需要在稀土開發上緊急追趕。中共剛剛在與美方的貿易戰爭中宣布停止稀土出口。當然即使現在開始著手開採,都是遠水不救近火,但是川普進行的是百年大計。像他說的,過去的總統都在睡覺。

Svyrydebko還說,雙方已經就各項細節建立共識,短期內就可以簽約,之後經過議會通過就可進行。二月底烏克蘭總統澤蘭斯基在白宮跟川普鬧得不歡而散,完全是受了媒體跟民主黨的影響(破壞),當時當他還未到白宮,民主黨人已經在X 上發推文說,保證他談不成功。不知有多少人認識清楚,美國民主黨跟媒體根本就是叛國黨。

另外,北約組織 NATO 的秘書長 Mark Rutte 昨天訪問了烏克蘭的奧德薩,之後在與澤蘭斯基的共同聲明中說,他支持美國總統川普的和平努力。他說,雖然這談判面對困難,特別是這兩天的動亂(俄羅斯對 Sumy 地區的嚴厲攻擊),但是我們都支持川普對和平的推動。

他指出,他跟澤蘭斯基討論到川普的協商努力,認識到這協商對於歐洲和平的重要性。所以 NATO 各成員國,包括法國,英國等都願意負起更大責任協助達成和平。

自從 Rutte 在去年十月履新之後,他就對川普完全的支持,並多次感謝他一再敦促提升各會員國的軍費,說這是讓北約強大的重要因素。(記得民主黨跟媒體一再說,川普要退出北約?說他要背棄盟友?)過去媒體將北約前任秘書長攻擊川普的話放大幾百倍的報導,但是現在對於Rutte 的聲明全部視若罔聞。

 

4/16/2025星期三

英國最高法院五位大法官今日做出一致裁決,對於女性 women 做出定義。裁決中說:「女人是一個生下來生理上 biological 是陰性 female者。」這個定義就將跨性別者 trans women 排除在女性以外。

 

這件案件牽涉到的是蘇格蘭一個 For Women Scotland (FWS) 的團體的訴訟,原因是蘇格蘭將在議會中增加女性會員,因此牽涉到對女性的定義。目前在當地,所謂的 Gender Recognition Certificate (GRC) 被認為屬於女性,就是自認是女性者。而今日裁決將 GRC 排除在女性在外。

此外EWS 認為沒有好好對女性下定義,將使得一些公用場地無法保護真正的女性。而這團體的獲勝表示,跨性別者今後不可以跟女性分享更衣室,廁所,露宿者庇護所等地方,或是參與女性體育項目。不過裁決中也強調,Trans women 雖然不屬於女性,英國的平等法案仍然有效,跨性別者不可以在社會中受到歧視。這一點相信沒有人會反對。

非常高興英國的法院可以不受到媒體的雜音,做出這樣的清晰的裁決。英國左傾的工黨政府在聲明中說,這是一項清晰的,及帶給人信心的裁決。保守黨就宣稱這是「代表 common sense 的明確的勝利」。呼籲政府配合這裁決,在法律上做出相關的調整。

英國確實是西方的有悠久歷史的大國,剛剛在去年12 月,英國的醫療藥學委員會CHM 也做出的明確的指令,無限期的禁止醫學界對兒童使用「抑止生長賀爾蒙」的藥物,幫助他們變性。這是西方國家到目前最明確的指示。其實歐洲很多先進國家(包括北歐國家) 都已經發出同樣的指示,但都沒有英國這樣「無限期」指示的明確。但是見到美國跟加拿大,這裡的媒體跟民主黨還是無休無止的為跨性別男子爭取權益,緬因州甚至要跟川普打官司,堅持穿裙子的男人可以參加女子運動會。

這則新聞不要想在主流媒體上見到,他們都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甚至不予報導。

 

4/15/2025星期二

今天安省的汽車工業亂成一團,因為日本日經新聞今日(當地時間昨日) 報導,日本本田汽車Honda 計畫將他們在加拿大跟墨西哥的汽車工廠都遷移到美國,以應付川普向外國生產汽車徵收 25% 關稅的行動。

 

這是非常合理的行動。日本在去年才在安省投資150 億元設廠生產電動車,主要市場就是銷往美國,當初目的明顯是要借助美墨加三國自由貿易協議以逃避美國關稅,現在面對這關稅,據這份報導說,本田計畫將來銷往美國的汽車,90% 都要在美國製造,所以在加拿大跟墨西哥的工廠都要關閉。

美國是本田汽車的最主要市場,佔了日本汽車全球銷售量的四成。而他們去年銷往美國的140  萬輛汽車,有四成是在加拿大跟墨西哥生產。所以這新增的關稅對於本田影響相當大,當然要另作考慮。但如果這些車廠關閉,對於安省就是極大打擊,可以預見有幾萬人將會失業。

可以想像聯邦跟安省的官員今天一天都在開會,之後安省省長福特 Doug Ford 就出來闢謠,說這項報導是不正確的,說本田只是會增加在美國的生產。聯邦工業部長 Anita Anand 也在與本田公司的代表會面之後,發表聲明說這消息不確。之後加拿大本田公司也發表聲明說:「加拿大本田在安省Alliston 的工廠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都將全力生產,目前不會有變動。」他們的發言人還說,今年第一季這工廠的汽車銷量上升了9%,該公司有信心可以有效繼續度過目前的市場波浪。

不過大家可以衡量日經的報導,跟今天各個官方的聲明哪一個更可信,盡管福特發表了聲明,你說他心中不會有陰影嗎?

其實從本田在安省及墨西哥設廠的行動就可以看出,全世界的工業都利用美墨加三國協議,逃避美國的關稅,向美國市場進攻。這是為什麼川普要對「外國」進口工業產品加關稅的原因。美國工業界普遍知道,自從北美自由貿易協議在九十年代開始運作之後,美國有九萬間大小工廠關閉了,造成幾百萬人失業。不僅加拿大跟墨西哥利用這協議,大量向美國市場進軍,其他國家也紛紛在加墨兩國設廠,以逃避美國關稅。

現在全世界都將川普形容成魔鬼,但是做為美國人的總統難道他不應該這樣做嗎?見到美國的媒體跟民主黨也跟著叫罵,這是對美國人民不負責任。其實美國很多大小工會都支持川普的關稅政策,還見到密西根的民主黨州長Gretchen Whitmer 上星期到白宮去見川普,私下表達支持。任何關切美國工商業經濟前景的人都知道川普做的是對的。

至於加拿大,當然會面對嚴重的工商業打擊,這是過去幾年沒有預想到的問題。作為政府的策劃,都應當知道過分倚賴其他國家,不論是倚賴外國的資源,還是外國的市場都不是聰明的做法。自己關閉自己的能源出路,卻完全仰賴美國的消費市場,就是一個失著。

見到今天加拿大媒體跟幾個政府的緊張,聯邦政府跟安省,都好像熱鍋上的螞蟻,而幾大媒體也跟著緊張,盡全力在安撫這新聞,看得出他們要壓制這新聞的打擊力度,因為在大選選前如果見到目前的政府沒有能力應付這問題,對於聯邦自由黨肯定不利,所以要全力滅火。這就是今天這些聲明的背後原因,至於這些聲明有多少持久性,不是他們目前關注的,總之讓自由黨度過難關才是要緊。保守黨最慘,他們知道這筆帳要算在自由黨身上,但是不能說,因為這時候他們會說:「團結最重要。」

但是面對這25% 的關稅,你說本田會不另作打算。到選舉結束必定會有新的發展。選民又被擺了一道。

 

4/15/2025星期二

繼哥倫比亞大學之後,川普政府又凍結了給予哈佛大學的每年六千萬元,總共22 億元合約撥款。原因是該校沒有配合川普政府的要求,管制校園內對於反猶太風氣的遏制,以及消除現有的極端 DEI 政策。雖然哥倫比亞大學校方已經表示會跟川普合作,改善猶太學生的安全,但是哈佛大學就已經表示拒絕合作,該大學校長Alan Garber 表示:「政府沒有權力指揮私立大學如何教導學生,如何接納學生及招聘教職員,在哪裡學習等等」。(下:大學校園中的反猶太示威。)

 

這不是奇怪嗎?如果你是私立大學,有完全的自主權,那又何必寄望政府(納稅人) 給你們撥款?此外即使你是完全獨立的私立大學,你能說可以不保障某一個族群的學生能夠安全的進出校園?

最令人難過的是,見到媒體的報導居然說:「哈佛大學抗拒川普政府要他們限制學生的行動。」加拿大媒體的報導幾乎都是這樣的標題。這是最不負責任的報導,甚至是混淆視聽。

過去經常聽見他們左派政黨振振有詞的說:要得到政府撥款,就必須遵守政府的人權憲章。現在反過來指責川普政府違反他們的人權。

自從2023 年十月七日哈瑪斯對以色列人進行大屠殺之後,美國各大校園的反猶太風氣就讓猶太學生安全受到威脅。很多猶太學生被追打,受恐嚇,必須集體出入等,其中又以幾間名校,特別是哈佛大學最甚。哈佛大學前任校長Claudia Gay 還因此被迫辭職,但是校園內的風氣並未改善。之後川普政府威脅要取消對這些大學的撥款。

上個月川普政府宣布取消對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四億元撥款之後,該校已經加強對反猶太團體及組織的規管,包括禁止在校園內戴口罩或是蒙面,嚴管任何對猶太學生的騷擾行動,對學生佔領行動制定處罰規定等等。

 

4/15/2025星期二

記得拜登時代,在每個月都有二十多萬非法移民入境的高峰時期,拜登泡製了一個特殊移民計畫,就是特准四個有動亂的國家:古巴,海地,尼加拉瓜及委內瑞拉國民 (CHNV),經由網上登記申請特殊許可,每個月允許有三萬人經由這程序合法入境,而且由美國用飛機接他們到美國任何地方定居。

拜登使用行政命令讓這些額外名額的移民入境,當時並未公開,是被幾間保守派媒體發現的,而且都是趁夜間入境,偷偷摸摸。而且後來發現,這項CHNV 計畫實施後,並未讓非法入境者減少,還是照常每個月幾十萬。而這項計畫還有一個附帶條件,也可以說是民主黨的目標,就是每一個申請人都分派一個「美國贊助人」,由他們負責接待,而這些贊助人都由美國政府得到相當的撥款。這就形成了他們民主黨的「領錢盟友」。每年支出上億元,都由國土安全部開支。後來被揭發,他們哪裡去找這樣多贊助人?根本是虛設行號。發現有幾百人是同一個地址跟電話,更有許多是根本不存在的名字跟地址。(這些在當時這裡都有報導。)

現在川普政府也計畫將這些人都遣返,記得嗎?俄亥俄州春田市在去年大選前被發現,一個五萬八千人的小鎮,居然被分配了將近兩萬名海地難民,讓當地出現大混亂。當地原有居民租不到房屋,或是租金被哄抬,而且當地人找不到工作,因為工作都被政府分配給海地人。當地原來是共和黨地區,因此被懷疑拜登是要將共和黨地區逐漸變成民主黨地盤。

兩年之間,這計畫之下進口了超過53 萬人,當川普要開始驅逐他們出境時,昨天一名聯邦法院法官卻下了禁制令,阻止川普這樣做。這位奧巴馬任命的法官Indira Talwani 指出,川普如果要遣返這些人,必須遵守他們的司法權利,也就是必須逐件審理。這表示53萬人都要一件件審理。事實是目前類似的移民案件已經堆積到需要輪候十年以上。這根本是阻止川普遣返任何人。又是一單單一法官要阻止最高行政機構處理合法職務的例子。

為什麼拜登可以不經過國會,一紙行政命令就建立了一項全新的移民法案,川普卻不能以一紙行政命令取消?為什麼一位不必向任何人負責的法官,可以阻止一位經過全國一半以上國民選出的總統,執行總統職務?

這都因為美國媒體的偏頗報導。當拜登在黑夜用飛機偷運非法移民入境時,媒體認為完全可行,沒有一個字的批評。當川普要遣返任何一個非法入境者時,媒體就大吵大鬧。

這項計畫推出時還說,這些人入境後可以居留兩年,當作是parole 時期,所以並不表示他們可以永久居留,這是拜登取巧,因為他知道總統沒有權力建立新的移民制度。所以川普遣返這些「觀察期」的入境者,應該是合法的。但是遇到民主黨意識強烈的法官,法律是他們說了算。

 

4/15/2025星期二

川普昨天在白宮接見了中美洲薩爾瓦多總統 Nayib Bukele 巴寇爾,他是川普在中美洲最親善的盟友,最近並且幫助川普接收被驅逐的犯罪份子。也因此成為美國媒體的攻擊對象。在昨天的白宮記者會中,記者就集中詢問巴寇爾,問他是否會將其中一名引起爭議的被驅逐份子,再送回美國。

 

這個被驅逐者是一名在2012 年非法入境美國的薩爾瓦多青年賈西亞 Kilmar Abrego Garcia,後來法院兩次證明他屬於薩爾瓦多惡名昭彰的青少年幫派組織 MS-13,曾經參與走私人口等非法行為,並允許驅逐出境,但是後來法庭文件遭到積壓,所以當川普的 ICE (移民及海關執法機構) 將他驅逐時,就被指控是「非法驅逐」,川普的司法部也承認文書上有缺漏。但是指出,賈西亞是非法入境,又屬於違法幫派組織,所以驅逐行動沒有錯。但是每天見到新聞,都說賈西亞是一個馬里蘭州的父親 Maryland Father,現在違法被驅逐出境。

川普上台後已經將這組織,以及委內瑞拉的 Tren de Aragua 設定為恐怖組織,因為他們的活動包括綁架,處決式謀殺,姦殺,販毒等。

昨天在白宮,CNN 記者 Kaitlin Collins 就詢問巴克爾,他的政府是否會再將賈西亞送回美國。巴寇爾回答:「我想你這不是要我將一個恐怖份子偷偷潛送到美國?我不會這樣做。這問題十分荒謬,我有沒有這能力將他送回美國。」

川普對這問題也很不高興,他對這位記者說:「難道你們就不能高興的報導,說又有一名非法入境的黑幫份子被送走了,到他自己的國家?」

但是見到主流媒體的報導,全部都說一個「馬里蘭州的父親被川普錯誤的驅逐」,並說最高法院也在上周裁決,要政府配合地方法院較早的裁決,將他帶回來。不過與此同時最高法院也要地方法院「澄清其權責,因為政府(總統) 擁有外交事務權力。」所以這不是表示最高法院要川普政府將這人送回來,而是要先澄清兩個機構的權限。說實話,一個地方法院法官可以反駁最高行政機構(總統)的執行外交政策的權力?

如果你看新聞報導,每一句話都說「馬里蘭州的一個父親」被政府違法驅逐。但是另一個真正的「馬里蘭州母親」被一個有案底的非法入境的薩爾瓦多男人姦殺的事件,也在昨天法院審理時,陪審同只用了不到十分鐘就宣判這人罪名成立,但是你見到一間主流媒體報導嗎?(下圖是受害的馬里蘭州37 歲母親Rachel Morin,以及非法入境的兇手。)

 

這位受害者是有五個孩子的母親 Rachel Morin,她是在2023 年八月在慢跑時遇害。她的赤裸屍體後來被發現時身上被重擊二十多次,同時也被勒死。她的兇手是23 歲的薩爾瓦多人Martinez-Hernandez,他在2023 年二月偷渡入境,後來知道他在入境時已經因為在薩爾瓦多殺死一個女子而逃亡到美國。後來經過DNA 又證實,他在入境後一個月就在加州闖入民居,強姦了一對母女。

這樣的人渣犯下這樣的大罪,美國的媒體居然一字不提,他們對於這位馬里蘭州的母親毫無同情心(五個年幼孩子因此沒有了母親),卻為了另一位黑幫份子,用「馬里蘭州父親」的形容詞,集中攻擊川普。要知道這每年幾百萬非法入境者,都非常聰明的在入境後找當地女人結婚,生下孩子讓你們永遠都無法趕他們出去。

說到薩爾瓦多這位年輕總統,他說,他將薩爾瓦多從「全世界治安最壞的謀殺首都」,轉變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他現在要幫助川普解放美國,讓美國也成為最安全的國家。這些你都見不到媒體的報導。

 

4/14/2025星期一

美國民主黨終於組織起來了。自從他們去年十一月輸了選舉之後,就群龍無首,也找不到自己的聲音。但是過去幾天由民主黨內極左派的參議員山德斯Bernie Sanders,跟紐約州眾議員AOC (Alexandra Ocasio-Cortez) 兩人帶領的巡迴群眾集會終於有了規模。星期六在洛杉磯市區的一次集會居然有三萬餘人,其他幾次也都有五千人至一萬餘人的規模。

 

 

 

 

 

 

 

山德斯很驕傲的宣稱,這些群眾沒有一個是「領錢」來參加的,同時跟川普集會相比,說他「每次只有兩三千人」,不僅這一句是謊言,前面一句都有問題。因為多數新聞沒有說的是,這一次破紀錄的人數是因為有多位老牌歌星參加表演的成果,包括:Neil Young,Joan Baez (七十年代的歌星),以及Maggie Rogers等十多人,此外還有福音合唱團等。這就有點像七十年代的嬉皮音樂會。

(事實上這是一場演唱會,門票每人六百元,如果要露營過夜每人再加一千兩百元。後來知道山德斯跟AOC 只是全天表演節目中的一小部分。這是多數報導中隱瞞的。)

山德斯跟AOC 的集會已經成為民主黨反川普Trump Resistance 的新勢力,因為民主黨到現在都沒有足以出頭,代表他們的領袖。至於他們集會的招牌跟口號Fighting Oligarchy tour (對抗寡頭政府)不知道是否叫得響。首先老百姓對於Oligarchy 這字眼會認同嗎?其次真了解這字眼的人也會懷疑是否恰當。川普跟馬斯克固然都是億萬富翁,但是川普的政綱是獲得勞工階級,小商人支持的,怎能說是一小群富翁為了自己牟利而組成的政府?

見到他們的演講片段,都獲得台下群眾歡呼,這都是基於對川普仇恨心態而有的反應,因為這些話語幾乎全是是謊言。好像AOC 說的:「讓我說清楚,這個白宮的關稅改變跟(本國)加工製造業毫無關係,完全是為了操縱市場。這是以股市拋售傷害退休人士,以及市井小民,這樣川普就可以暗中讓他的富翁朋友們更有錢。因為他事先都告訴了那些人,讓他們趁機買進。」

你聽過這樣的彌天大謊?相信的人真的應當去開刀換腦子。她還說:「川普是一個罪犯,34 項詐騙罪名都定了罪。他操縱股市,為的是讓自己更多錢,讓支持他的億萬富翁朋友更多錢,還有跟他有交易的國會議員,不是你們,不是我,不是美國人民。…寡頭政治或是民主制度,你們必須選擇,不能兩樣都有。」

這裡是通篇謊言,首先川普34項罪名只有一項,就是他付給律師的掩口費,在帳簿上寫的是「律師費」就被曼哈頓檢察官說成是「違反選舉法」而起訴,根本是師出無名,更不是詐騙罪。至於川普利用關稅改革致富,就根本不值一駁。

至於山德斯他每天對群眾叫喊的都是左派八股,給對方扣帽子。他說「讓我告訴你甚麼是寡頭政治,他們是非常非常虔誠的教徒,但是他們的宗教不是愛人如己,他們的宗教是貪婪,貪心貪心,更貪心。」還有:「當川普看到我們今天這群眾,他們會嚇死,告訴你們,他們很在乎群眾,馬斯克也一樣。因為他們見到了我們已經知道的,他們只是那百分之一,我們才是百分之九十九。」

這些人真的很不知醜,川普那七千八百萬張選票只能代表百分之一?你們要組織才有群眾,川普不用,他每次出現都有群眾自動出現。同一天星期六,川普帶同多位內閣成員出席了邁亞米舉行的UFC 314 摔跤大賽。川普跟 UFC 的主席 Dana White 以及多名閣員一起入場,立即聽到全場兩萬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之後USA!USA!叫喊聲不斷,持續好久,只見到所有人都伸出雙臂,表示歡迎。我希望大家有機會上網去看。川普上台已經快要三個月,自從關稅改革,他的負面新聞不斷,你會以為他現在是過街老鼠,但是見到這場面才知道真正的民心。而且那些摔跤選手每一個在勝出後都到川普面前跟他握手致意,有一個還學習他打高爾夫的姿勢,每一個動作陪同的都是歡呼聲。我不相信會場中都是共和黨或是MAGA,這是難得的政府官員見到的場面。

其實民主黨非常忌妒川普受到民眾的歡迎場面,過去做不到就冷潮熱諷,現在他們自己出現一兩次就喜不自勝。

 

4/13/2025星期日

過去幾星期,美國破獲了三件威脅要暗殺川普的陰謀,由他們的言行證明,在美國精神錯亂的族群中,殺死川普已經成為普遍的目標,這不是開玩笑,他們都在附諸行動中。川普的生命,甚至馬斯克的生命都受到威脅。

一個是星期三,賓夕凡尼亞州一個32 歲男子被捕,並已在星期五被聯邦司法部起訴。據聯邦調查局得到的資料,被告Shawn Monper 在網上以撒旦先生 Mr. Satan 為名發文,其中二月17 日的那一篇宣稱:「我們需要開始處決更多人,川普,馬斯克,以及川普政府所有機構的頭頭,任何攔阻我們的人。記得我們才是多數,MAGA 是少數。當我們開始行動,他們就會衰弱。他們會尋求報復,這就是美國第二次革命的開始。」

之後幾個月他又做了多次類似的威脅。其中一次說,他要親自動手殺死川普。他說「ICE (美國海關執法機構)是恐怖組織,我們要開始殺死他們。最終我們必須執行大屠殺 mass killing。」ICE 就是川普上台後,執行驅逐非法移民出境的機構。

Monper 住在賓州 Butler,這也是川普在去年七月第一次遭遇暗殺襲擊的地方。FBI 還指出,Monper 在川普就職後開始蒐集了大批武器,包括槍枝及彈藥。

另外一個是威斯康辛州一個17 歲大男孩,他在上個月殺死母親跟他的繼父,隱藏他們的屍體,根據法庭今日公開的文件,他在被捕後說他殺死父母的目的是要得到足夠的錢,進行暗殺川普的行動,並進行美國第二次革命。(下圖左是威斯康辛州殺死母親跟繼父的17 歲少年Nikita,中間是他與父母生前合影。右圖是在佛羅里達被捕的,聲言要殺死川普的男子Kendal Todd。)

 

 

 

 

 

這個滿臉青春痘,明顯還未成熟的青年 Nikita Casap 引用的文宣都是白人種族主義者的文宣,他自製的文件上畫了希特勒的圖像,並寫著:殺死川普以拯救白種人。

警方在證詞中指出,說他跟一個種族主義團體有聯絡,他還用父母的錢捐贈這組織一個無人機,及爆炸物。目的是要造成最大的傷害。警方稱這組織是新納粹主義,以種族主義為出發點要顛覆美國社會,製造動亂。

他現在被起訴兩項謀殺罪,以及暴力恐嚇,陰謀殺害總統,武力製造大規模破壞等罪名。

還有一個是上個月底被捕的,佛羅里達 St. Lucie County 一個42 歲的男子Kendal Aaron Todd,他明顯是精神有問題,他在網上的文字引起美國祕密警察注意,他也是威脅要讓川普死,並挑戰要跟川普裸體械鬥。他在網上說,川普的政策危害到世界上每一個人,還說他是反基督的代表。

秘密警察發言人說,他的言論越來越偏激強烈,讓當局無法不注意。他已被起訴恐嚇他人生命罪名。

上面的幾個人全部都有的通病是精神有問題,但是他們受了目前的文化的影響,都認為除去川普就可以解決今天美國的社會問題,所以要為民除害。奇怪的是,美國媒體對這些完全沒有興趣。只見到一兩間媒體強調,其中那17 歲青年屬於一個白人至上的納粹組織。其實這已經不是重點,重點是不管是左右中,這些偏激的網路組織全部都鼓吹暗殺川普,所謂的白人種族主義根本是晃子,但是媒體只拿著這「右派」立場做文章。其實這些組織才應當被調查,這樣的企圖心根本與種族主義無關,真正的目的是要顛覆美國,瓦解美國。

過去幾年我們都見到,美國(跟西方)的媒體將川普抹黑成舉世最大的惡棍,甚至說他今天的所作所為是為了個人利益,億萬富翁的利益,這些全部是無中生有的抹黑,但是好像上面那三個精神有問題,(頭腦簡單的典型),就會義憤填膺,要為民除害。如果任何一個暗殺行動成功,你能說這些媒體沒有責任?

 

4/13/2025星期日

川普的關稅戰爭檯面逐漸明朗,變成了美國跟中共的對壘,因為其他受影響的國家都開始跟美國坐下來商討解決辦法,只有美中兩國到了難解難分的局面。到現在是,美國對中共的進口貨物一律抽取145% 對等關稅,而中方就抽美國125%。

 

中共原來希望爭取其他國家連成一氣對付美國,但是到現在都沒有成功。首先澳洲拒絕了中共的要求,說不會跟北京合作。雖然澳洲也認為美國的關稅不合理,但不會在這件事上跟美國硬碰硬,何況美國只佔他們出口的6%。另一個關鍵國家,越南也第一時間跟美國聯繫,要以和平和談方式解決問題,甚至宣稱要跟中共脫鉤,不再允許中方產品經由越南轉口到美國,甚至要打擊本國產品中的「中國製造成分」。

過去幾年中共擅長於在第三國生產製造,甚至設廠製造,將產品銷往美國,以逃避更重關稅。這現象在東南亞國家最普遍,越南是主要國家。記得去年中共還展開墨西哥的龐大汽車工廠計畫,要利用北美三國的貿易協議,取得免關稅的優惠,是川普喊話要對這汽車工廠的汽車抽200% 關稅,中共才打住這計畫。現在越南、柬埔寨等國都採取跟中共分道揚鑣的路線,顯示遠親近鄰都選擇走正路。

中共在國際上可以爭取的盟友不多,因為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北韓跟美國的貿易都有限,而且都受到美國的經濟制裁,受到這次關稅戰的影響不大,所以中共可以說孤立無援。不過習近平嘴上還是很硬,一來為了國家顏面,他必須挺住,其次他手上也有籌碼。一個是他仍然控制了世界上90% 的稀土礦產,一個是他擁有美國七千多億的國債債務,僅次於日本是美國最大債主國,必要時可以拋售美國債券,影響美國的國際信譽,美元匯率,可以說動搖美國國本。事實是上星期北京當局已經這樣做了,才導致川普延遲對等關稅九十日。

這是為什麼川普急於獲得稀土礦產的原因,他積極爭取格陵蘭,除了為的是北極圈的防衛,也為了當地豐富的稀土礦藏。此外他跟烏克蘭的稀土協議也等待簽署。因為稀土是所有重要軍事防衛的基本元素,這些包括:飛彈,噴射機,電腦,手機,電動車等等。只要習近平下令關柵,美國這些國防及輕重工業都要停擺。過去這麼多年來美國一個又一個政府容忍讓地球上的稀土操縱在中共手裡而不自覺,真的是不可寬恕的愚蠢。還記得拜登的兒子亨特利用父親的關係,在2016 年幫助中共獲得非洲剛果一個(原來屬於美國公司的) 鈷礦80% 主權,讓他自己的公司獲利。鈷是製造電動車電池最重要的元素。他的父親大力推動電動車,卻不思為美國取得這些稀有礦產,不僅愚蠢更是叛國。

這些都跟美國媒體的立場有關。川普明明做的是對美國有利,甚至極端重要的事,卻受到媒體日夜攻擊。當年拜登做的事有多少是禍國殃民的?媒體不但幫著掩飾,甚至現在才說「原來拜登一直都失智,都沒有被公開,」好像跟他們無關。

川普利用這機會要把過去幾十年來的貿易不平等一次過平反,聽到不少華人說,川普似乎是只針對中國一個國家,這是事實。因為過去二三十年來,這貿易不公平的現象越來越集中在中共一個國家。自從中共在2000 年加入世貿組織WTO,讓北京進入這個國際貿易組織,但是事後中共利用世貿組織占盡國際貿易的好處,卻沒有盡到任何義務,此外又沒有知識產權觀念,商業,軍事,學者間諜充斥全球。其他如降低人民幣匯率,控制及補助國內生產,讓產品大量低價傾銷美國。還不要說所有的環保制衡都集中在針對美國,對中共卻網開一面。這樣的貿易不平衡現象導致中美貿易美國逆差超過每年四千億美元,是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容忍的,川普現在採取行動已經太晚。

這場貿易戰就看誰先眨眼,最後誰占上風。中共那邊習近平說了算,沒有人敢反對。川普這邊是自己國民扯後腿,民主黨跟媒體都希望川普失敗。大家拭目以待。

 

4/13/2025星期日

加拿大國家郵報 National Post 昨天刊出一篇報導,以保守黨領袖 Pierre Poilievre 博勵冶近來的群眾集會的人數作為指引,說是這次大選的轉捩點。確實,如果看群眾人數,博勵冶確實是人氣高漲。但是決定加拿大選舉勝負的不只是群眾人數,甚至不僅是民調高低,其他很多因素目前對保守黨都不利。(下圖是博勵冶三月底在安省漢米敦集會時的人群超過四千人。) 

 

國家郵報列舉的數字確實振奮人心,例如說,除了一個星期前亞省艾德蒙頓的一萬五千人,其他中小型城市也都有相當的群眾集合:新布朗什威省Fredericton 有兩千人,安省京士頓有三千,連安省奧沙瓦這個汽車城都有六千五百,蘇聖瑪莉有兩千,緬省溫尼闢三千五,早前在安省鋼鐵城市漢米敦也有四千多人。這些都是令人驚奇的數字。

現在自由黨的卡尼不僅抄襲博勵冶的政綱,也開始在群眾方面模仿,但他在漢米敦的集會也只有五百人,只有上周在亞省卡加里集合到了超過兩千人。

但是到目前,保守黨在全國支持率仍然落後自由黨5-7 個百分點。而且這是全國民調。保守黨吃虧的是,保守黨的支持分散在全國十個省,不像自由黨集中在安省及魁北克,甚至大西洋省分,後果是,自由黨的支持更容易換得選區(議席)。保守黨在全國都有平均的支持,但以選區而言,未必每一個選區都排第一,(獲得席位)。所以過去保守黨要在議席上獲勝,不僅民調上要領先,而且要領先將近十個百分點才有機會。

國郵的文章明顯是質疑這些民調,但是還有另一個對保守黨不利的是,加拿大有四個大黨,其中只有保守黨是保守派,其他三個黨的選民都跟自由黨掛勾:新民主黨跟自由黨同屬左傾,魁北克的魁人政團又跟自由黨分享同樣的選民,而這一次,新民主黨跟魁人政團在民調上都同樣疲弱,這是因為他們的選民都到了自由黨那裏。每一次保守黨要贏,還要靠這兩個政黨強大,而現在剛好相反。

目前博勵冶的政綱無懈可擊,但是都被自由黨偷了去。加上美國川普總統的關稅問題,給了卡尼最好的護身符,好像只有他能夠跟川普對壘。不管博勵冶的立場如何「正確」,一來都被看作與卡尼相似,二來都被攻擊是川普同路人,(雖然這兩者矛盾,但是在媒體解讀下,博勵冶怎麼做都比不上卡尼。)

國家郵報還說,目前美國的對等關稅展緩九十天,對博勵冶是好消息,因為大家可以回歸到正題,討論經濟而不是關稅。這要看選民有多少智慧。另外一個可能的轉折點是星期三,四的電視辯論。通常除非有嚴重的意外,(好像拜登在去年六月的嚴重出醜事件),電視辯論可以扭轉的幅度都不是太大,何況見到加拿大媒體如此公然的偏幫自由黨,可以將黑的說成是白的,將輸的說成是贏的,單單媒體的偏袒就足以影響10% 以上的選民。

 

4/12/2025 星期六

美國諧星主持人Bill Maher 比爾馬爾昨晚在他的 HBO 節目裡,講了十幾分鐘他在上月31 號在白宮見到川普,並且共進晚餐的經歷。這位長期以來不斷攻擊川普的自由派主持人,是在川普的好友,搖滾歌星 Kid Rock 引薦下到白宮,這次聚會是很多人關注的,左派希望馬爾不會被川普收買,MAGA 則希望川普不會被出賣。

馬爾昨晚在他的節目中將這次會面做了一次報告,因為他的報告非常坦白,所以我認為值得摘錄重要部分。下面都是他的話:

我只是報告實情,由你們來決定自己的想法。…如你們所知,我在12 天前跟川普總統一起晚餐,…這不是甚麼重要大事,我只是一個喜劇演員,他是大國總統,我們不是要簽約甚麼的。…

首先一個好的徵兆,在我前往華盛頓前,我要助理收集了總統過去攻擊過我的話,好像:愚蠢,笨蛋,卑鄙笨蛋,無恥小人,瘋子,他的節目沒有觀眾等等六十多個字眼,我帶到白宮,要川普在上面簽名,結果他真的簽名,而且笑著做,態度幽默。我知道很多自由派會生氣,好像我在誇川普,不過我只是照實說。(下面是馬爾在網上公開的,川普當場在馬爾的單子上簽名。)

 

 

 

 

 

我也沒有成為 MAGA,總統也沒有壓迫我。…之後他送了我很多頂帽子,但沒有叫我戴上拍照,這一點我感謝他。這個我見到的人不是那個前一天才發出惡劣的網文,說跟我見面不是好主意的人。…相反的,他笑臉迎人,我從來沒有見過他在公開場合笑過,但是他確實在笑,包括不時笑他自己。而且不是假的,我做了喜劇演員40 年,絕對分辨得出真笑或是假笑。

舉例說,在橢圓形辦公室,他給我看雷根總統的畫像,他很認真的指著雷根畫像說:「你知道他最好的地方在哪裡?他的頭髮。」我就說,不是他對抗共產主義,瓦解蘇聯?我以為他會藉機去指那辦公桌上的(核子武器按鈕),他沒有。他只是笑,他懂。

(這段話顯示川普的真。他不做作,不虛偽。)

我記得我們還談到2020 年大選,記得他說了一個字「輸了」我就說,我好像從未聽你說過你輸了(那次選舉),結果他沒有生氣。我覺得他在私下比在公開時更收斂(自覺),不發脾氣。

我知道,不論他在私下的行為多麼不同,他在國際舞台上的公開態度才是重要的。我只是要透露他的另外一面,這樣的一個人是存在的。因為我發誓,我對那個人所有不喜歡的地方,都不存在,至少這個晚上都不存在。

我去之前,Kid Rock 對我說,如果你要想對他說甚麼,你必須插嘴,否則他會一直說下去。事實不是這樣。我見過很多地位崇高的人,他們根本不看你的眼睛,他們根本不聽你說話,他們只是要說出自己的話。但他不是這樣,他會引導我說話,好像說:這件事你怎麼看?我簡直不敢想像。(下面也是馬爾在網上公布的,他在白宮跟川普共進晚餐的相片。他是左邊第一人,右邊兩人是 Kid Rock,以及川普好友,UFC 國際摔跤大會主席 Dana White。)

 

 

 

 

 

 

 

很多次我反駁他,他都無所謂。晚餐桌上他說:你是聰明人,我想知道你對某件事的看法。其中一個問題是我對伊朗核子武器的看法。我說我的見解對比你可能不夠深度,不過我認為當時奧巴馬的做法應當繼續下去,因為他讓伊朗銷毀了98% 的鈾能源,有15 年都不能做核子武器。他沒有生氣,或是責備我是左派瘋子。我也說,我支持他對加薩的未來計畫,因為發展加薩成為另一個杜拜,好過像現在人間地獄。所以對他說,我不是反對他所有的立場。

(事實是,奧巴馬的伊朗談判並沒有這樣的成果,完全相反。奧巴馬不僅送給伊朗十七億現金,放寬經濟制裁,後來伊朗完全阻止聯合國的核子專家去檢查他們的核能工廠,才是川普退出這談判的原因。下面馬爾繼續說他支持川普的地方:)

將美國這以色列大使館遷移到耶路撒冷,我完全支持;關閉及控制邊界,我支持。我也高興警察再度受尊重,我承認DEI (多元,平等及包容) 走得太過分,天生男性不應當參加女子運動項目,歐洲國家確實應當負擔他們應付的軍費。而且阿拉伯國家都應當多收阿拉伯難民,好像幾百萬敘利亞難民都到了德國,而沙地阿拉伯卻一個都不收。他說,沒錯,他們一個都沒收。我還說,你到沙地阿拉伯去,應當叫你那些好兄弟收一點。他也笑了。

當晚我從來沒有那種走在雞蛋殼上的感覺。說實話,我投票給克林頓,給奧巴馬,但是跟他們說話我從來沒有好像跟川普說話那樣自在。所以你們自己評價,至於我,這讓我了解今天民主黨為什麼這樣不受歡迎。當我說到當年我攻擊他父親是人猿,他還控告我的事情,他都沒生氣。他對在場的Dana White 解釋:比爾說我父親是人猿,我真的很愛我的父親。我當時說,總統先生,我當時這樣說是因為我實在不喜歡你說奧巴馬(不是在美國出生的),我覺得那很低招。他還是只是笑,好像是說:我知道。

最夠超現實的是,當晚當我回家後,躺在床上看電視上CBS 的「六十分鐘」,居然又是川普站在講台前,又是在那裏發怒罵人,指責每一個人。我就在想,這個人是誰?這個不是我剛剛見到的那個人。為什麼我們不能讓那個我見到的人在公眾面前出現?

我不是說這是我們的責任,不是。我只是報導我在那兩個半小時見到的人。那是我見到的。住在白宮的那個人不是瘋子,那個在電視上扮演瘋子的人住在白宮。或許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我知道我會回到以前的工作,在批評川普的單子上繼續增加(他的罪過)。我也相信在他(攻擊我的)單子上,也會繼續增加項目。我也知道他會了解,我有我的工作要做。想起見面時,他說他看了我新一集節目,還說:我以為你會好一點,但是你攻擊我還是很兇。確實,因為很多事我還是不能容忍,好像他(的人)為他準備第三個任期。

這就是我的報告。你們可以恨我,但我沒有說謊。川普非常親切 gracious,很有分寸measured,他為甚麼在其他時間不這樣?我不知道,回答不出來。

XXX

上面是比爾馬爾的講話。我想說,為什麼川普其他時間不這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媒體摘錄的新聞片段都是特意挑出來的,川普的不好的片段。我經常叫人自己看整個演講,整個訪問,就是這原因。現在川普很少正式開記者會,而是在白宮辦公室跟記者談話。他這時都非常親善,而且他選擇記者,選擇問題。如果是正式記者會,或是主媒的正式訪問,那些問題都是惡毒的,讓他無法親善。

馬爾在上面說「為什麼我們不能讓那個我見到的人出現在公開場合」,之後說「我不是說這是我們的責任」,連貫起來就等於承認了一大半,這就是媒體的責任。他們每天都挑幾樣事攻擊川普,而那好的 95% 全部都被掩飾隱藏。

上面的十分鐘可以說是對川普最好的人格見證,充滿了對川普的讚美之詞,我希望更多人接受這見證。

馬爾在自由派裡是比較有良心的。我在九十年代就在電視上看他主持的 Politically Incorrect,當時所以愛看就是因為他的理念完全可以接受。但是他後來越走越向民主黨靠近。主要因為兩件事,一是他在私生活上面非常「自由派」,克林頓的白宮實習生事件受到共和黨攻擊,之後他就背棄共和黨,因為他跟克林頓這方面很像(有點下流)。再之後他又支持大麻合法化,甚至多數毒品合法化,這讓他跟共和黨無法融合。但是他不是真正民主黨,所以在邊界保安,支持警察,反對DEI,反對幾十種性別,反對男人參加女子體育項目,甚至支持刪除給公共電視廣播的經費等等,其實都跟共和黨一致。就為了那兩樣事,他成為民主黨的支持者。

此外成為左派在主流比較容易埋堆。好像他在這講話中你可以聽出來,他多次對左派觀眾解釋,他沒有被收買,他沒有背棄他們。

至於說川普要競選第三次,是有一些瘋狂的極右份子在試圖推動。因為昨晚馬爾的座談嘉賓就是Steve Bannon 班農,他就在節目中這樣鼓吹。

 

4/11/2025星期五

川普是以超過全民半數的選票當選的總統,他當選後執行的也是他在競選時做出的承諾,但是現在幾乎每一項政策都遭受到反對派提出的司法挑戰,單單打官司他用的人力物力幾乎等同一個小國的全年預算。從昨晚到今晚,一共有四個法院裁決針對他的施政,他贏了一半,輸了一半。

首先是路易斯安那州一名移民法官今天裁決,川普政府可以將一名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畢業生 Mahmoud Khalil 卡里爾驅逐出境。這名敘利亞來的巴勒斯坦學生就讀兩年取得學位後沒有離去,並仍住在校園中,領導學生團體示威及佔領校園,威脅以色列學生的人身安全。國務卿魯比奧表示,凡是簽證學生都是作客身分,是特權而非權利,此外他申請簽證時,隱藏了他跟一個敘利亞官方組織的關係。同時法律寫明國務卿有全權剝奪外國人的簽證。(下圖是卡里爾在哥大領導學生示威抗議。)

 

但是卡里爾的律師表示,他不僅已擁有綠卡,而且娶了美國公民並生了小孩,指責川普政府沒有尊重他的法律權利due process。在他被捕後,紐約市的反猶太及親巴勒斯坦團體發動了無數次的大型示威,支援卡里爾。

不過昨天的法官也給予卡里爾的律師到本月23 日之前提出反面申請。

另外在昨天,最高法院拒絕了川普政府的緊急上訴,下令川普政府要將一名錯誤遣送到薩爾瓦多的男子賈西亞Kilmar Garcia 接回美國。29 歲的賈西亞是薩爾瓦多人,在美國已非法居留十年。川普政府指出有證據他是薩爾瓦多惡名昭彰的青少年黑幫M-13 的成員,至於承認錯誤遣送他出境只是因為他在2019 年獲得一位移民法官特准,不得遣送出境,而非他「是否黑幫」的原因。

據稱賈西亞聲稱,他如果被送回薩爾瓦多就會被黑幫殺死,所以當年法官保護他不被遣送出境。但如果他不是黑幫,何以有黑幫要殺害他?此外他也已在美國結婚成家,也成為他申請居留的本錢。

因為最高法院沒有設定期限,而且允許川普政府的律師陳述理由,所以川普政府仍在爭取以技術問題拖延,指稱無法從薩爾瓦多將犯人帶回國。

另外一位聯邦法官裁決,川普政府的邊境執法人員ICE 有權利到教堂一類的地方搜尋非法入境者跟非法移民罪犯。

這件由二十多個宗教團體提出的訴訟,較早時已經被一名地方法院法官Dabney Friedrich 否決。這些宗教團體指出,川普政府這行動危害了憲法保護的宗教自由,同時影響人們到教堂。但是今日聯邦法庭再度指出,沒有證據顯示ICE 的行為是針對宗教,只是執行行政權力。更指出,今日較少人到教堂也與ICE 的執法無關。

這些訴訟都證明,民主黨在全國挑選自由派法官管轄範圍提出法律訴訟,一方面爭取勝利,即使失敗也可以達到拖延阻礙川普施政的目的。川普上台到今天不到三個月,已經受到184 宗法律挑戰,並已受到17 個法院禁制令。

今晚川普再接到一個不幸的裁決,這是有關緬因州長堅決要違背川普的行政命令,堅持允許跨性別男子參加女子運動比賽。川普上個月在白宮一項公開場合說,如果緬因州不執行這項命令,他會凍結給該州的聯邦經費,並已在星期一由農業部執行。但是今日一名聯邦法庭法官裁決,農業部必須立即解凍這筆經費,交給緬因州,以後也不得以同樣理由拒發經費。

其實這項政策得到全國75% 以上國民支持,也是川普的競選政綱,但是緬因州民主黨州長 Janet Mills 堅持反對。預料川普政府將繼續上訴。

 

4/11/2025星期五

見到加拿大媒體已經在為保守黨的 Pierre Poilievre 博勵冶寫訃聞,每天都討論他的競選方式不對,所以他個人要負責任。特別是CBC,聲討他每天只接受四個記者的問題,而且從來不叫 CBC 的記者問問題,(今天第一次叫到 CBC 記者),似乎這樣就活該他民調低落。而且每天評論博勵冶群眾集會的人數多寡,還都找專家分析說,集會人多不表示選票會增加,甚至說保守黨的數字不確。

 

但是對於自由黨卡尼的「問題」每一次都輕描淡寫過去,甚至幫他辯護。好像卡尼主管Brookfield (到今年一月才離職),將該公司的幾個基金會都遷移到百慕達去註冊時,每次都強調這樣做是合法的。如果合法為什麼還是一個問題?這是逃避加拿大政府的稅,就是坑加拿大納稅人。昨天又揭發了這間公司在卡尼主政時期,還將第三個基金會也遷移到百慕達,報導時還是說這樣做合法,最重要的是,在卡尼每天的記者會中,這些都不是問題,即使他願意回答十八個問題,記者不追問這些問題,又有甚麼作用?

聽見媒體討論選舉新聞時,特別是CTV 的評論員都止不住的驚嘆:「卡尼佔了川普政府關稅的便宜,每次川普提出新的威脅,他就恢復總理身分,召開內閣會議,省長會議,他的聲望就大幅上升。當他回到競選軌道,正常競選,他的支持率就會回落。」問題是這都是媒體的角度。如果今天是博勵冶佔便宜,如果是川普的舉動讓博勵冶佔了便宜,你說媒體會這樣輕易放過他?他們會說川普支持博勵冶,這是博勵冶跟川普勾結,這是賣國行為。博勵冶本來已經被自由黨,被杜魯多抹黑是「川普2.0」,現在有了證據。他根本是通敵。但是現在川普幫助了卡尼,媒體額手稱慶,幫他開心。

就像現在,誰都知道中共百分之一百希望自由黨當選,特別是卡尼出面競選,只有白癡才不這樣想。上次大選,中共的文宣抹黑保守黨候選人,這一次大選,自由黨的候選人又公開恐嚇保守黨候選人,卡尼逼不得已才將他換掉。但是星期一聯邦安全及情報威脅選舉特別小組 SITE 宣布,見到中共的微信「有理有面」散布了有關卡尼的訊息,但是有正面有負面,所以對加拿大選舉不構成影響,就此罷了。不知道這個聯邦機構為甚麼要發表這不鹹不淡的聲明,甚至是帶有偏見的聲明。加拿大中文學者,中國問題專家Charles Burton 在X 上面發文說:「我看了微信上面這篇文章,根本不像媒體說的是針對卡尼,而是強烈的支持卡尼。裡面說他是『房間裡唯一的成年人』,說他是『經濟學者中的搖滾樂明星』。說他是強人,財經界的菁英,必可代表加拿大對付川普的挑釁。」更不要說卡尼利用他在杜魯多政府內的公職身分,幫他的Brookfield 公司接洽到從中共的人民銀行獲得兩億七千多萬元的貸款。媒體提到這件事時也是一筆帶過,其中 CBC 更表明這是公司的貸款,不是他個人貸款。換了如果是博勵冶,他們會這樣不予追究?

但是SITE 這份聲明就堵了媒體的口,不再追究中共的干預,甚至說中共的干預是「平衡」的。但是到現在還聽見自由黨跟媒體攻擊博勵冶,說他的網路捐款人中有印度政府的同路人(雖然是加拿大公民) 捐款給他,說他拒絕接受安全檢查 security clearance,是逃避做領袖的責任,似乎是更大的罪名。總之保守黨的芝麻綠豆都是滔天大罪,自由黨那邊即使是證據確鑿,都不犯法。

 

4/11/2025星期五

見到新聞報導,川普政府終於改變策略,要用宣傳及說服方式取得格陵蘭 Greenland。據紐約時報報導,川普政府將改弦易轍,不再威脅要吞併格陵蘭,而是使用廣告宣傳,網路的文宣向當地人民宣揚加入美國的好處,指出美國比丹麥可以更有效的保護格陵蘭不受到俄羅斯及中共的威脅。

 

報導中還說,川普政府甚至考慮,給予格陵蘭人民金錢好處。例如說丹麥目前每年給格陵蘭六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川普考慮將這筆錢直接給予格陵蘭五萬七千居民,這表示每人每年可以得到一萬美金。這是相當的誘惑。這是相當的誘惑。而美國從當地開採得到的稀土礦產,彌補這開支應當有餘。

不僅如此,對比丹麥,格陵蘭人民在背景上及文化上,更接近美國阿拉斯加的原住民。

其實我一早就說過,如果讓格陵蘭人冷靜的考慮,他們絕對會考慮(甚至支持)加入美國。但是川普一開始就說要吞併格陵蘭,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即使再希望跟你合併,為了國家顏面,為了民族自尊,口頭上都不會同意。

這報告說,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已經就這新的路線召開過幾次會,並會同多位內閣部長討論議程,即時可以展開。這確實是好消息。報導也說,川普政府從未考慮過使用軍事行動,這我絕對相信,只是一開始的「說詞」就錯了。

過去川普商場上的交易多數都是以「底牌」,籌碼做信心交易,沒有太多政治牽涉在其中。川普習慣那一類交易,現在他要學習「政治交易」。如果他一開始就用柔性外交,可以事半功倍,不必事事碰壁。

同樣的,這星期三美國國防部長海克塞 Pete Hegseth 在巴拿馬與對等官員舉行秘密會議之後,雙方簽署了一項聯合聲明(備忘錄),海克塞稱,這項備忘錄將奠定未來的正式聲明,表示兩國將共同防衛巴拿馬運河的安全,同時讓美國的船隻及軍艦有優先權及免費通過巴拿馬運河。並稱這項聲明短期內就可以簽訂。

但是英文同西班牙文的備忘錄內容用的字眼有差異。西班牙文的聲明中特別指出,「美國國防部長承認巴拿馬政府對巴拿馬運河及周邊範圍的主權,擁有領導的,及不可剝奪的主權」。但是英文的聲明中就沒有這一句。在之後的記者會中,海克塞也避免直接回答這問題,只說「我們明白了解巴拿馬運河在巴拿馬境內,保護巴拿馬主權不受惡意侵犯非常重要。」

從兩份聲明的不同,加上巴拿馬總統 Raul Mulino 事後宣稱他反對這項聲明,顯示這項談判還是有困難。其實在二月份,國務卿魯比奧訪問巴拿馬之後,Mulino 總統同意退出中共的一帶一路計畫,甚至說已經通知了中方,也就是將終止跟(香港)長江和記實業的管理運河的合約,但是現在中方又出面否認會放棄這運河的合作計畫,反指美國要在這中美洲地區侵占地盤,而無禮的攻擊中方。

這樣的反覆可能也跟川普的關稅計畫有關。好像巴拿馬這樣的國家,本來就跟美國沒有交情,能夠扯後退就扯,加上民族自尊,這些人需要的是「哄」,而不是來硬的,看來川普要多多學習軟功夫。

怪來怪去都怪當年民主黨卡特總統白癡的將這條美國出錢,出人力興建的運河以一塊錢美金交給巴拿馬,現在讓中共在這裡占據地盤。了解美國近代史,民主黨真的是一個叛國政黨。

 

4/10/2025星期四

民主黨的密西根州長惠特莫 Grethen Whitmer 昨天意外出現在白宮。更意外的是當川普簽署幾項行政命令時,她就站在旁邊記者的鏡頭內,成為川普政府的布景板。左派的 CNN,MSNBC 等立即攻擊她,說她欠缺政治意識,被川普利用,這將傷害她 2028 年角逐民主黨總統提名云云。(下圖是密西根州長Gretchen Whitmer/最右,星期三到白宮跟川普見面,她後來又出席川普簽署行政命令的儀式。她旁邊依次是:密西根眾議院議長 Matt Hall,聯邦交通部長 Sean Duffy,能源部長 Doug Burgum,商業部長 Howard Lutnick,及財政部長 Scott Bessent。)

 

我知道她為什麼去見川普,密西根原本是美國的汽車重鎮,最初的汽車王國就在底特律。但是現在你去底特律看看,幾乎成為第三世界國家的城市,整條街成為廢墟,十塊錢可以買一間房子。作為州長,惠特莫當然知道川普的關稅政策將造福密西根,恢復密西根的光榮。這是為甚麼這次大選密西根州變成川普的州的原因。

惠特莫昨天早上在一項簡短講話時,說到她對川普關稅政策的看法:「我了解這項關稅政策的背後,我要告訴你們,這一點是我跟川普意見一致的地方。我們真的需要在美國製造更多東西。」她強調說,她同意(美國必須)加強製造汽車,鋼鐵,電腦晶片的重要性。

你知道,作為民主黨說出這一番話,需要多大的勇氣嗎?但是媒體不會刊登她說的話,反而見到他們藉民主黨人的口用髒話罵她,說是最大災難,說她這輩子別想當總統了。

這就是一個民主黨州長為州裡的工人爭取工作權益的下場。如果媒體公正的報導新聞,美國的股市不會這樣下跌,國際的反應(包括中共)不會這樣負面,大家見到新聞報導對川普這樣不利,當然更容易踩一腳。川普的關稅政策可以更快奏效。但是今天的媒體是川普的反對黨,他們比民主黨還起勁的要破壞川普的關稅政策,不惜犧牲美國人的利益。

我不知道川普團隊是否故意要利用惠特莫,因為川普後來簽署的幾項行政命令都很「政黨性」,惠特莫很有風度的站著。但是川普似乎有意要她站在那裡,要證明民主黨也有人支持關稅。

媒體另外一件更不可思議的事是,攻擊川普內幕交易,部分民主黨人甚至要因此彈劾他。原因是昨天川普在宣布凍結基本對等關稅九十天之前一個小時,發了一個網文說:「這是最好的時間買進!」於是被攻擊是內幕交易。

你相信嗎?所謂內幕交易是要親近好友買某一種股票,而且只對那幾個人說。現在川普是對全世界說,這算是內幕交易嗎?

過去好像佩洛西一類的民主黨人靠著自己熟悉國會議案的議程,通知丈夫買股票致富,眾人皆知,(拜登在他退出競選的演講裡都提起這件事,說需要立法阻止。)但是民主黨人從未採取行動,佩洛西甚至多次阻止這議案的提出。現在川普鼓勵全世界人買股票,這是幫助他自己的政策,幫助美國的政策,居然說他內幕交易。今天這世界這樣亂,政府一件事都做不好,一大半的原因是媒體助紂為虐。這個毒瘤不割除就沒有希望。

 

4/10/2025星期四

川普政府為了全面公開透明,公開了1963 年甘迺迪總統遇害的所有文件,但是一個星期來沒有聽到有任何新的聲音,因為在所有文件都公開後,居然找不到任何「政府參與殺害甘迺迪總統」的證據。(下圖是甘迺迪遇害當天,與第一夫人乘坐敞篷車經過達拉斯市區,坐在前座的是當時德州州長康納利 John Connally。)

 

我在「約翰甘迺迪傳奇的一生」中,有六個章節是述說甘迺迪遇害的經過,以及事後的調查,當時就說得很清楚,暗殺甘迺迪事件是 Lee Harvey Oswald 奧斯華一個人做的。他事後遭到另一個叫做Jack Ruby 魯比的男人殺死,就引起了陰謀論風起雲湧。認為一定是背後有更大的黑手,所以要由Ruby 出面將奧斯華殺人滅口,而且因為魯比是在夜總會工作,所以背後可能牽涉到黑社會等等。

事實是,我在書中交代得很清楚,奧斯華是一個性格自大,但是又無一技之長的,永遠的「不滿足者」。他即使是做拿最低工資的工作,也是做什麼都不成功,又經常跟同事,跟上級爭論,最後責怪是美國資本主義社會的錯,就申請到蘇聯(俄羅斯)去,當然因為沒有任何技能,還是失望。帶回一個俄羅斯妻子回到美國後,對工作不滿意,又到墨西哥去申請到古巴。但這時俄羅斯已經認識他這個人,幕後指使不要接受他這個人,所以鬱鬱不得志在德拉斯打工。他立場親共是沒有話說,又見不得約翰甘迺迪這個富家子弟,一步登天,所以要行兇為自己揚名立萬。

至於魯比,他是一個衝動的猶太人,跟美國很多人一樣,聽到甘迺迪四十五歲之年就這樣暴斃,像是晴天霹靂,不禁痛哭失聲。甚至認為應當為甘迺迪報仇。他因為經營夜總會,對顧客很大方,所以跟當地警察跟媒體都熟悉,知道甚麼時候警方會將奧斯華換一個監獄,就得到方便擠進警察局的秘密通道。他本來只是帶了食物去慰問警察跟記者,而當時的警衛沒有後來的嚴密,居然讓他得以攜帶手槍進去,有機會下手。(攜帶手槍是經營夜總會的習慣。)

這些經歷都經過當時國會的華倫委員會調查,並且在1964 年提出報告 Warren Report 中寫得很清楚。但是美國民主黨跟左派就是不肯承認是一個親共的小子殺死他們的總統,硬是說政府有所隱瞞,共和黨有陰謀,之後甚至將中央情報局,國防部,甚至繼任的詹森 (副總統) 都說成是陰謀的一份子。之後經過一些有偏見的記者,作家,都寫書助長陰謀論。據說這類作品達到兩千本之多。其中一位紐奧倫斯的左傾的地方檢察官Jim Garrison 寫的書 JFK 最繪聲繪影,他的牽強附會的手法真的是意想天開到極點。我當時看過那本書,根本是一本幻想小說,但是左派好萊塢導演奧立佛史東Oliver Stone 就以大預算,大明星以這本書當作藍本拍了一部電影 JFK,之後陰謀論就成為主流。電影中甚至宣揚,如果甘迺迪不死,他會阻止越戰發生,美國跟世界都會和平,這些才是他們的目的,他們要改寫歷史。之後甚至泡製了一個水門案,要繼續算帳下去。

現在事隔六十年,所有文件都公開了,證明那些都是偽造的歷史。但是禍害已經做下。

 

4/10/2025星期四

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門 DOGE 昨天刊出的新發現又是千古奇談之類的奇聞,雖然他在他的 X 上刊登了出來,但是你別想在主流媒體上見到。

這個 DOGE 小組在審閱失業金領取人的資料時,發現自從 2020 年以來,居然有好幾千受領人士是還未出生的。也就是說他們的出生年代是在未來。而更多的受領人是超過一百歲。

 

在他們發現的檔案中,有兩萬四千五百餘人超過115 歲,這些人一共領取了五千九百萬元失業金。但也有兩萬八千人的年紀是一到五歲,他們領取了兩億五千多萬元失業福利。另有九千五百餘人還未出生,他們領取了六千九百萬元失業金。

這些還未出生的失業者有些是十五年以後才會出生,有一個的出生年分是 2154 年,他也已經領了四萬一千元失業金。

上訴這樣的詐騙,總共讓納稅人損失四億元。

過去 DOGE 揭發了老人金的詐騙跟浪費,也有幾百萬人超過一百歲,或是不滿二十歲的年輕孩子。馬斯克說,這些人未必都領了福利,但是這麼多這樣的人都在名單上,就是構成詐騙的機會。而且這數字驚人。

上個月 DOGE 還揭發,每一天打電話到老人福利金發放機構 Social Security 的電話中,有 40% 都是詐騙的電話。這樣的電話不僅阻礙(浪費) 工作人員時間,而且讓真正有需要的老人無法打電話進去,更證明這些服務的詐騙情況非常嚴重。問題是,這樣多人以詐騙為職業,政府為什麼不嚴打?其次,從 DOGE 發現的名單看來,這個政府肯定是這麼多年來任由這情況惡化,完全不思解決問題,讓政府的浪費及開支逐漸變成天文數字。

這世界太多歹徒,政府越是縱容,歹徒就會越多。而今天我們見到全世界都有人集會反對馬斯克,對於這些犯法份子、集團,卻沒有興趣聲討。

 

4/10/2025星期四

英語俗語說:「騙我一次,是你壞;騙我兩次,是我笨。」但是在加拿大,眼見選民一次又一次被騙,赴湯蹈火,甘之如飴。

最近幾天見到加拿大的汽油價格明顯下降,每一公升平均下降了25 分錢,高達15%。這是卡尼為了競選,取消了他的政府徵收的碳稅。過去兩年多,杜魯多政府以碳稅為榮,說是對付地球暖化的有力武器,而且這碳稅還會逐年上漲。而過去幾年,誰是杜魯多最主要的財經顧問?不僅是卡尼,而且卡尼的經濟主張就是推動「配合環保為目標的財經政策。」你願意將自己神聖的一票給他,明知他在欺騙你?

 

這些不是無謂的攻擊,做為經濟學者卡尼過去多年來一貫的支持這碳稅理論,包括他在 2021 年出版的Values: Building a Better World for All,裡面的中心理論就是「有意義的碳稅,是任何一個有效率政策的基石。」同時形容加拿大碳稅應當作為其他國家的典範。此外還指責那些反對碳稅的人都是「選擇性的資訊,朝著錯誤方向指引(群眾)的做法。」

加拿大媒體引用自由黨的文宣,宣揚卡尼先後出任中央銀行行長,英國銀行行長,似乎幫助兩國主導財經政策,(忘記那只是一個任命的官僚職位,真正的財經政策操縱在財政部長手中,)卻不提卡尼當年最自傲的成就,就是出任聯合國的氣候行動特使,而且主持了格拉斯哥零排放財政聯盟,之後就推動每一個國家的財經政策務必做到零排放的目標。

昨天卡尼第一次到亞省競選時,甚至提出口號要將加拿大打造成一個「能源超級大國」。這個以打擊傳統fossil fuel 為口號的人,居然以能源超級大國為目標?

你說這樣的人,他為了競選突然取消碳稅會是一個誠實的人,可以信賴的人?你相信他會永久執行自己的政策?何況他並沒有取消工業碳稅,那會繼續扼殺加拿大工業。

除了碳稅,卡尼更全力協助杜魯多扼殺加拿大的輸油管工程,在卡尼的書中,fossil oil 是一個骯髒字眼,必須完全消滅。杜魯多政府在2019 年推出的C-69 法案,限制每一項工程,特別是跟能源工業有關的工程,都必須通過多如牛毛的環保審查,結果加拿大在十年內完全沒有批准任何一項輸油管工程,或是擴建工程。後果是,亞伯他的石油生產,沒有新建的輸油管延伸到西海岸,運往亞洲市場,也沒有東向的輸油管,輸送到東岸,再運往歐洲市場。

如果加拿大的能源可以外銷到亞洲跟歐洲,就不必全部仰賴美國市場,這是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當這個市場有變化,就受控於對方。

C-69 是卡尼當年大力鼓吹的,但是現在在競選演講中,或是被問到這問題時,居然說他會解除這些對於輸送能源的限制,支持興建「新的輸油,運輸天然煤起的輸油管」,以及新的 LNG 液化瓦斯的計畫。但是他沒有提到要取消C-69。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將他說的話當真。即使他真的這樣做,是否承認自己過去十多年的理論跟行動,都是錯誤的,必須承認保守黨是正確的?

看過加拿大四十多年的選舉,從來沒有見過保守黨偷取其他政黨的政綱,或是推翻自己的政綱。但是一次又一次的見到自由黨黨偷取對方的政綱,目的只是要贏得大選,但在選舉後又故態復萌,忘了承諾。

這次選舉除了上面說的幾件事,還有取消杜魯多政府要提高 Capital Gains Tax 從 50% 提高到 67%,也是強烈受到反對的政策,卡尼也說要取消。事實是所有保守黨博勵冶的主要政綱都被他偷去了。

我還記得1974 年的大選,老杜魯多競選時對抗保守黨的史丹菲 Robert Stanfield,當時因為通貨膨脹嚴重,史丹菲的主要政綱是凍結工資跟物價。老杜魯多就嘲笑這政綱,整個競選工作都是說這政綱可笑,無用,用來打擊史丹菲。但是杜魯多獲勝之後面對通脹,居然立即採取了凍結工資跟物價的措施。

這一次如果自由黨跟卡尼當選,絕對可以算做另一次競選奇聞。自由黨跟是因為連續十年的倒行逆施:廣收難民移民,(每年增加一個省的人口),而沒有後續跟進的基建計畫;阻止本國能源發展相關計畫,只會推動空中畫餅的綠色能源計畫,破壞本國工人工作機會,阻止本國資源外銷;此外如推動大麻合法,推動犯人權益,推動各種不同性別等等,這些大家有目共睹,但是現在自由黨新瓶裝舊酒,加上偷取保守黨的政綱,居然以「新人新政府」自居。卡尼每一次講話都強調:自由黨新政府,我的新政府…

總之,自由黨從來沒有真正對國民對國家有益的政策,每一次競選都是東偷一點,西偷一點,這樣的政黨上台後你認為會真正負責的做一些對國民有利的事?但是選民甘於被欺騙,加上加拿大媒體的「自由黨共犯」角色,讓選民都做了傻瓜。

 

4/9/2025星期三

今天川普的一個命令,對全世界國家的對等基礎關稅暫停九十日,唯獨中國例外,而且加倍對中國的報復關稅。後果是股市即時大幅回升。聽到媒體攻擊川普是對自己的政策折回頭,證明他根本沒有計畫,手忙腳亂。

 

其實這只有一小部分是對的。見到股市那樣急墬,作為總統當然要行動阻止。加上日本跟中共這兩個美國主要的債主國,趁機大量拋售美國公債,政府公債影響政府的金融信譽,不可動搖,而且將直接影響未來利率。相信至少中共是為了報復,這才是川普必須止血的原因。

川普只對中共加倍徵收關稅,因為日本跟其他國家都表示願意展開談判,可以在談判桌上對付。至於中共堅持不退讓,此舉希望逼對方回到談判桌。

另一個原因是,白宮說有七十個國家都願意回到談判桌,這談判需要時間,所以給予九十天的時間,一點也不能說太充分。

其實這些都是連鎖效應,美國為什麼會欠下這樣多債(37 萬億),原因就包括了貿易逆差,幾乎每一個國家都對美國有順差,這是川普這次行動的原因之一。其次是政府營運開支太大,所以要馬斯克的DOGE 幫忙削減聯邦政府的規模。還有就是政府基本開支太大,經年累月的增加各項福利計畫,國民享受每一項福利之後都不肯放棄,非法入境者一進美國邊界就要享受每一項基本福利等等。

至於中共為什麼承受最大的壓力,因為中共不僅是貿易逆差的問題,還有匯率問題,強硬拉下幣值,都影響國際貿易。記得中共在2001 年加入世貿組織時,就有許多人反對,說北京當局不會跟你玩同樣的遊戲規則,當時很多國家為中共辯護,說讓他們加入世貿,就可以帶領中共加入國際組織,大家有共同的標準。事實證明,中共佔盡了好處,卻仍然沒有跟其他國家依照一樣的規則。他們對工業有補助,對農業有補助,沒有真正的工會,以低人工,低匯率,變相的傾銷。他們的特務,很多都是學者,到西方偷取最新科技,自己複製再銷售往西方。與此同時卻沒有真正的開放市場。

中共過去二十年利用自己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占盡工業好處,貿易好處,例如說是工業汙染元凶國家,卻可以完全不受環保限制,方方面面都以受害人自居,結果一意發展重工業,發展軍備,並以一帶一路伸出爪子到全世界,更成為美國最大債主國之一。川普看清這事實,這一次不會放過機會,糾正過來。

川普說,他只希望公平。今天大部分人都不懂公平的意義,也不在意是否公平。

 

4/9/2025星期三

川普今天又簽了好幾項行政命令,其中一項可能是最不引起注意的,或是會被攻擊最無必要的,就是取消政府對於居民水壓的限制。也就是洗澡沖涼時,花灑(蓮蓬頭)水量大小不受限制。據說在美國是自從奧巴馬時期下的命令,限制這花灑的水流量。川普第一次上台後取消了,但是拜登一上台又加回去了。

 

經常在川普的演講中聽到他埋怨,說他每次洗澡都只有一點點水,讓他美麗的頭髮都沒法洗乾淨。我每次都感到深有同感。

過去從來沒有這問題,但是自從幾年前搬到公寓,某一天突然間發現淋浴時的花灑 shower head 水流量大減,真是可憐每次水只有一點點。後來發現是公寓管理將每一個花灑都動了手腳。我到 Home Depot 去買新的蓮蓬頭,要那水流量大的,都告訴我現在安省有限制,那種都沒有了。每次到魁北克去,或是去其他國家住旅館,洗澡時都感到非常痛快,簡直像是 Niagara Falls。這次去旅行,在魁北克時居然忘了買一個新的 shower head,直到到了緬因州才想起來,但是緬因州是比安省還要 liberal 的地方,之後是紐約州也一樣,勉強在紐約州買了一個,回來居然差不多。(不過在當地旅館,水流都相當大,所以只是限制民居,甚至只是限制有管理的公寓。至於平房,除非你是用以前的舊的花灑,凡是買新的都要受限制。)

最近又在網路上買了一個新的,據稱有極大水流量的蓮蓬頭。買回來後發現有說明,說如果要水流量大,可以去除裡面的一個好像紗窗的裝置,後來等工人來幫我裝上。這一次果然恢復到過去的流水量,洗澡不再是痛苦的事。

我覺得環保組織跟左派政客就會每天想方設法讓人日子不好過。或是說,他們見到有人過得比第三世界舒服一點就生氣。我知道非洲很多地方非常缺水,但是這跟北美洲人用水多毫無關係。好像多倫多鄰近五大湖,平常雨水也多,根本沒有理由限水。何況像川普說的,現在你要多花十五分鐘才能得到一樣效果,未必真的節省。

環保是要在觀念上培養,不是要無謂的限制。現代人在每一個地方都浪費,卻要阻止人們用汽油開車,用水洗澡洗頭。根本是本末倒置。

 

4/9/2025星期三

加拿大媒體放著自由黨的卡尼的無數的醜聞不理(過去幾天舉過不少),卻繼續將過去一件毫無內容的「博勵冶醜聞」重新翻炒。今天博勵冶在安省Sault Ste. Marie 競選時,叫到一位加通社 CP 記者,他居然引用 Global News 重新翻炒的 2022年角逐保守黨黨魁時,受到印度政府相關人士支持的事件,因為事件已經過去,而且不影響選舉結果,於是就說在保守黨的捐款人中,有一個是印度政黨 BJP 人民黨的人士,是否牽涉到外國政府的干預選舉云云。

 

博勵冶回答,這是在他們網上捐款者三萬七千人中的一個,他們無法每一個都查證。他回答:「你們為什麼不去問自由黨,他們沒有在網上公開所有捐款來源,所以你們無法發問。而保守黨有這樣做。」的確,難道自由黨的所有捐款人全部是清潔的?

更何況這個捐款給博勵冶陣營的人Aditya Tawatia 根本是加拿大公民。只因為他曾支持印度現在的總理莫迪,就成為黑名單人物?只因為現在的自由黨都支持錫克教徒獨立,所以跟印度政府親善就成為罪人?

他還說,說到外國干預,你們怎麼不問卡尼的公司(去年十月) 得到中共的國家銀行的兩億五千萬元貸款的事?

說到這筆貸款,加拿大媒體幾乎根本不提,剛剛在西部的一份媒體 Western Standard 上看到,杜魯多在去年九月任命卡尼負責「加拿大經濟成長」的責任,之後一個月他就到中國去,見到了習近平,也見到人民銀行副主席,他回來之後兩星期,他的 Brookfield 就得到人民銀行兩億五千六百萬美元貸款。

到現在卡尼還沒有全部公開他在 Brookfield 中的財務狀況。他藉口全部是blind trust,就抵擋了。但是他跟Brookfield 的關係難道不可疑?他藉著杜魯多給他的公職,為自己的公司圖厚利。(這情況跟美國拜登總統父子在中國,烏克蘭圖利多麼相似。)以自由黨跟中共的關係,連著兩次大選我們都見到北京方面對這裡選舉的干預,(上一次是抹黑保守黨候選人趙錦榮,這一次又藉其中一名候選人蔣振宇,抹黑甚至恐嚇香港來的候選人鄭敬基。雖然這位候選人已退出,但是自由黨有跟這一集團劃清界線?沒有。

但是現在在三萬多網上捐款人中見到一個是支持印度總理的,就高喊印度干預加拿大選舉?拜託。如果你們要查驗保守黨網上捐款三萬七千人,卻不理自由黨根本不公開他們的網上捐款人名單,這叫做公平媒體?

事後見到CBC 的主持說到這件事時居然說:「博勵冶立刻將這件事轉移到自由黨卡尼身上,而且他沒有說會退還這筆錢。」見到嗎?我每天看卡尼的記者會,他都是將每一件自己的醜聞轉移到博勵冶身上,而當博勵冶這樣做就成了不可饒恕的過失?CBC 又說,那筆貸款不是個人貸款。大家聽出來這樣的辯護?難道 CBC 等媒體對於卡尼在 Brookfield 中的財務狀況一點都沒有好奇心,想知道?這樣的一面倒的媒體真是少見。

CBC 並且在今天發出專文,分析博勵冶星期天在亞省 Edmonton 一萬五千人的群眾大會,說群眾多不代表是選票多,甚至做了標題說「那些不參加群眾集會的人,才是決定選舉結果的人」,見過這樣的媒體嗎?

過去幾十年見慣了加拿大媒體做這樣的偏頗的報導,好幾次保守黨民意領先十幾個百分點,到最後都被媒體引導到另一個方向。而且不只是 CBC,其他如 CTV,Globe and Mail,多倫多星報,以及渥太華的報紙無一例外。

我只希望每一個人憑良心做事,憑良心說話。難道這樣難嗎?

 

4/9/2025星期三

川普在歐洲又增加了一個盟友,而且是歐洲最大經濟體,人口最多的德國。德國在二月底大選獲得最高票數的 (中間偏右) 基督民主聯盟 CDU 終於組成了聯合政府。這個新政府的未來總理梅爾茨 Friedrich Merz (下圖) 在宣布未來政綱時,與川普的政綱幾乎完全吻合。

 

與梅爾茨組成聯合政府的是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這兩個政黨將在 630 個國會議席中,佔有 328 個席位。社民黨黨員將於本月底投票認可,之後梅爾茨可望在五月就職,取代現任的修茲 Olaf Scholz。

在德國這次大選時,川普就明言支持梅爾茨,並在他的政黨獲得最多席位勝出時,發表網文祝賀。梅爾茨的基民黨前任領袖是默克爾Angela Merkel,她在任時領導其他歐洲領袖與川普對立。在2021 年因為在多項政策上偏離傳統歐洲價值核心,包括傾向俄羅斯,移民政策寬鬆,過分左傾的環保路線,民望低落。同時讓中間偏左的社民黨上台。

梅爾茨在宣布這聯合政府時,宣布的政綱明顯的是右傾立場,這些包括他將增加德國的軍費,強健北約的軍事義務,為此不惜提高開支上限。此外他將加強對移民的限制,停止多個(不安全地區) 國家移民的家庭團聚計畫,同時嚴格限制公民申請,將居住年限從三年提高到五年。他還表示會削減公司稅,以鼓勵私人公司的投資。此外會削減聯邦政府的規模8%,這也跟川普的 DOGE 效率部門相似。

69 歲的梅爾茨有濃厚商業背景,曾任多個金融投資公司董事及主席,包括 BlackRock Germany,Ernst and Young Germany,他的政治立場堅決反共,同時堅決支持北約的軍事防衛目標。

媒體最關心梅爾茨對川普政府的關稅計畫的反應,他說:「基本要說的是,德國回到正軌,德國會履行期在國防上的義務,提高期競爭力。我們會將北約帶領向前。」這就是川普一直以來的期望。

所以媒體希望川普再多一個敵人的期望破滅。

 

4/8/2025星期二

川普跟習近平這兩天進行幕前幕後的較勁,結果導致美國跟世界股市連番大幅波動。

自從川普在上周三宣布,對全球國家徵收對等關稅之後,中共是最明顯的採取對抗措施的國家。首先,川普宣布為中共的商品徵收34% 的關稅,那是中共對美國關稅67% 的一半。中共在周末宣布,在原有關稅上面,再對美國商品徵收34% 的關稅。之後美國限令中共在今日中午前取消這加徵關稅,北京沒有反應。之後白宮發言人Katherine Leavitt 表示,美國會對中共商品再加50% 關稅,加上所有國家的20%,總共就是104% 關稅。這將跟其他所有國家關稅一樣,明日午夜開始生效。

 

目前得到的消息是,中共不怕,會跟美國鬥倒底。

川普一直都說他跟習近平關係良好,習近平也從未跟川普翻臉。這樣的發展實屬不平常。是否川普跟習近平的關係有變?是否美中關係有變?

最近情報圈子有關中共要攻打台灣的傳聞非常炙熱,甚至說是會在幾個月內發生。這幾天中共並且在台灣海峽進行軍事演習,軍艦跟軍機好像真的一樣逼近台灣。這看起來不像演習,聽起來也不像演習,這更像是預演,而且是dress rehearsal 真槍實彈的排練。

如果是這樣,習近平當然無須在關稅上面買川普的帳。他有更大的目標,關稅比起來就是芝麻綠豆的小事。

習近平要拿下台灣是他的夢寐以求,就像普京要拿下烏克蘭,就像伊朗要消滅以色列,就像川普要平復關稅。沒有人可以阻止他們。現在習近平見到川普面前太多沒有做完的事,而且都是亂麻一團,大約相信這是入侵台灣的好時機,川普勢必難以兼顧。而且中共國內也不平靜,也有不少經濟上的,地區上的不如意事,如果能拿下台灣,完成這歷史任務,就可以全部洗刷國內的不協調。

見到中共的發言人,又再藉口「要打擊台獨勢力」所以要軍演。這是中共攻打台灣唯一能說出口的藉口。在台灣,沒有人談要獨立。民進黨已經多年沒有提到獨立。只有中共每天都在談台灣獨立,否則他們沒有任何理由要攻打台灣。他們根本不是擔憂台灣獨立,他們擔心的是台灣成功,台灣受到尊重,台灣爭氣。台灣越成功,中共這政權就越是證明是偷來的。所以要消滅台灣,吞併台灣。

民進黨過去是要爭取獨立,但是當國民黨執政時,難道共產黨就不會征服台灣?所以他們不是怕台灣獨立,是怕台灣成功。現在的國民黨競選不如民進黨,就以為如果是他們執政,中共就不會對付台灣。這好比認賊作父。時間隔了太久,忘記了誰是殺父仇人。即使是基督精神,寬恕你的敵人,都不會叫你一次又一次將子孫交出去任人宰割。

 

4/8/2025星期二

美國最高法院今天上午又做了一項對川普有利的裁決,就是允許川普政府解雇聯邦政府上萬名公務員的行動,不受低級法院法官強制恢復他們工作的法令限制。

這件裁決是以五比四通過,案件牽涉到川普政府上個月為了節省政府開支,解僱了一萬六千名正在試用期間的職員,事件經由九個工會,以及民主黨支持的民權組織的控告,指出川普政府沒有權力這樣做。但是今天最高法院的裁決指出,原告的控訴缺乏足夠的理據。並指出(位於馬里蘭州 Baltimore 的) 低級法院早前的裁決,要川普政府立即恢復他們的職位,是法院的「越權」。

 

據較早前的報導,這位  Baltimore 的法官 James Bredar 甚至要川普政府交出每一位被解雇的職員名單,以及解釋他們被解僱理由,並勒令川普政府在七日內將他們復職。此外還下令川普政府今後不可以執行類似的集體解職行動。這些地方法官真的以為自己的權力大過七千八百萬選民選出的總統。

據稱今日最高法院九名大法官中,唯一跟三名自由派法官站在一起的保守派法官是 Amy Coney Barrett,她是川普在2020 年任命的法官,但是近來在多件裁決中採取反對川普立場,讓很多保守派不滿意。此外其中兩名自由派法官 Sonia Sotomayor 跟Ketanji Brown Jackson 發表了反對意見。

這項裁決非常簡短,也沒有說明川普政府裁員的理據,所以被認為不是最終決定。但是至少在目前允許川普政府在 DOGE 精簡政府,減少浪費的原則下,將沒有必要的冗員去除。同時可以阻止更多類似的法院控訴,及法官干預事件。

拜登政府任內雇用了大批聯邦公務員,以膨脹工會(民主黨選民) 勢力。其中最明顯是在離任前一口氣增聘了八萬七千名稅務部IRS 公務員,要他們查稅。表面上說是要對億萬富翁查帳,避免逃稅,事實是接近九萬公務員的數字,絕對不只是查富翁的帳。一來是要膨脹公務員工會,其次就是要騷擾納稅人,以期增加政府收入。川普解雇這些人真是人心大快。

 

4/8/2025星期二

加拿大保守黨領袖博勵冶Pierre Poilievre 昨晚在亞伯達省Edmonton 的群眾大會有一萬五千人參加,是近年(幾十年) 來加拿大少見的群眾集會。過去說過博勵冶很多次的集會都有群眾支持,不像自由黨,新民主黨的參加者都是政黨安排的數十個支持者。

這次集會是在亞省省會艾德蒙頓,所以不是保守黨的基地,仍然有這樣多民眾出席。據稱報名的有一萬人,但出席者就踴躍過登記的人,許多人開車一小時以上參加。(下:昨晚博勵冶在前任總理哈帕介紹下出場,受到群眾歡呼。)

 

晚會中由前總理哈帕Stephen Harper 出場介紹博勵冶,他說他眼見博勵冶從政,以他的聰明,勤奮在國會及他的內閣中一步步升級。他並且說:「我是唯一可以說,現在兩位競逐總理職位的都為我工作過,如果讓我選拔,我毫不遲疑的會選Pierre Poilievre。」

博勵冶曾在哈帕政府的政府中擔任過就業部長,民主改革部長等職位。而自由黨黨魁卡尼就出任中央銀行行長。

博勵冶這兩天在西岸卑詩省及亞省競選,而卡尼雖然出生於亞省,生長於艾德蒙頓,但是他不敢在亞省競選席位,挑選渥太華的郊區選區。而且到現在沒去過亞省拜票。

見到主媒的報導,多數是說:「集會的群眾不代表選票。」非常酸。

事實也是,加拿大西部三個省的國會議席加起來(94),都不及安省跟魁北克加起來(200)的一半。所以西部居民早有怨言,甚至表示加入美國都好過做加拿大人。這次貿易之爭,聯邦政府只關注汽車工業,鋼鋁工業,對於西部的能源,油菜籽等等的出口受限制毫不關切。

到目前最新民調,部分顯示自由黨領先幅度達到兩位數(超過10%),但也有民調指出,兩黨差距縮窄到 6%。不過對博勵冶最不利的不是他個人的名望,而是新民主黨以及魁北克魁人政團的支持都到了崩潰地步,而這兩個左傾政黨的選民多數都會投向同樣偏左的自由黨那裡,這才是影響保守黨的最大因素。目前加拿大的政黨結構,以及多年來(因為媒體引導的) 偏左傾向,對於保守黨非常不利。

XXX

最近見到兩大黨的黨領記者會,頗有感觸。博勵冶每次限制四個記者發問,而且沒有 follow up,見到每一次四名記者中超過一半是當地媒體,有的是當地電台,甚至在溫哥華見到中文媒體新時代電視 Fairchild TV 都有機會發問。而且見到地方媒體對保守黨非常友善。今天甚至聽見一位記者詢問博勵冶的問題中,提到卡尼出任 Brookfield 公司主席時幫助該公司賺了十幾億,他的太太也參與這些交易中等等。(沒有當場紀錄,大意如此),但是這些都是媒體不會報導的,而且根本不可能提到他太太的參與。博勵冶在回答時解釋這件交易,原來卡尼利用他在出任英國央行行長時,爭取英國的航空公司使用一種更貴的噴氣燃料,而該公司就出售這種燃料,賺了十億為單位的利潤。這些事,媒體怎麼不追問呢?(下左卡尼,右:博勵冶)

 

現在發現,這間 Brookfield 公司集團在百慕達註冊的不只一間公司,原來該公司所屬兩個養老金基金會都分別在百慕達註冊。此外該公司在百慕達的一間大樓其實也是他們的物業公司,但卻以 bike shop 單車公司註冊,這些都非常可疑。而卡尼在該公司出任共同主席直到今年一月中他有機會競選黨魁時才終止。但是他現在每次提到這件事就說他已經不再是這間公司的負責人。

博勵冶在他今日的政綱中就提出,要掃蕩好像 Brookfield 這樣的變換名稱,到外國(百慕達) 註冊以逃稅的公司,要稅務部查緝這些公司,而不是整天追查小市民。此外還要公開這些公司名稱,讓他們蒙羞。

以卡尼這樣大的醜聞,追查的媒體很少,即使刊登一兩日,也從不坐大。例如說,從來不會找幾個人討論這問題,反而每天討論博勵冶限制媒體發問,阻止媒體坐他的飛機等等,說他自絕於人,所以活該民調低迷。對於卡尼的所謂澄清也都網開一面。好像星期五當有媒體問到卡尼有關他們的物業公司以單車公司註冊,明顯是為了逃稅時,他的回答是:「他們的安排是遵照法律的,包括這個國家(加拿大)跟其他國家的法律。」就這樣一句話,你覺得他澄清了嗎?但是記者卻不再追問,媒體也不再討論。

作為加拿大選民真的必須自己睜開眼,自己做結論,不要讓那些大媒體幫你做決定。

 

4/8/2025星期二

美國最高法院昨晚送了川普兩個大禮。首先在下午期間,由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John Roberts 簽署臨時裁決,阻止了一名聯邦法庭地方法官Paula Xinis 的命令的執行。這名法官下令一名被川普政府「錯誤」遣送到薩爾瓦多監獄的非法入境者加西亞Abrego Garcia,必須在昨晚午夜前送回美國。之後到了傍晚,最高法院再宣布,以5-4 裁決川普政府有權引用1789 年一項戰時移民法Alien Enemies Act,將對美國有威脅的移民遣送出境。這表示川普政府在上個月遣送261 非法入境的犯人到薩爾瓦多監獄的行動是合法的,以後還可以繼續這樣做。(據稱這五比四的比數,是除了三名自由派法官之外,首席大法官Roberts 跟她們站在一起。)

這兩項決定的影響非常深遠,等於對川普進行保衛邊境,驅逐非法入境者,特別是罪犯的行動,給予合法地位。不再繼續受到各地民主黨法官的阻擾。(下圖是海關及邊境警方會同地方警察,在紐約逮捕非法入境的罪犯。)

 

今天一早,那個阻止川普政府將罪犯送到薩爾瓦多監獄的華盛頓地方法官James Boasberg 已經宣布,取消了他原訂今天早上要檢閱上述的261 人被遣送出境的庭訊。這位法官就是在移民部門 ICE 在遣送那些人出境當晚,下令要這兩架飛機折返的法官,之後因為 ICE 沒有照辦,(說飛機已經離開美國國境,折返太危險,)還宣稱要起訴川普政府藐視法庭命令的罪名。

Boasberg 的裁決後來還獲得一個三人上訴法庭以2-1 認可,其中一個奧巴馬任命的女法官還說:「當年納粹得到的待遇還好過這個。」

Boasberg 的每一次裁決都受到媒體的歡呼報導,但是對於最高法院昨晚的裁決,幾乎聽不到媒體報導。加拿大新聞台每天都會挑出一單美國新聞做大,幾乎全部是讓川普不好看的新聞,有些到了雞毛蒜皮的地步。但是這樣大的新聞,卻悶聲不響。

過去兩個月,每次川普遣返非法入境者,或是將幫派罪犯送到薩爾瓦多的監獄,媒體跟民主黨就會高喊這些人沒有經過 due process,失去人權等等。拜登政府四年內放進來保守估計都有一千兩百萬人,現在就是盡快將他們送走都是一個需時數年,無比大的工程,而民主黨跟媒體卻認為他們每一個都應當經過法院的審理才能送走?過去四年拜登政府就是藉口每一個非法入境者都應當享有法庭審理的權利,才造成這樣多人利用這漏洞進來。

 

4/7/2025星期一

川普今日在白宮會見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時宣布,美國官員將在這個即將到來的周末與伊朗領導層會面。這將是長久以來,美國官員直接與伊朗的官方代表舉行面對面會堂。因為在拜登時代,伊朗曾經拒絕與美方官員面堂,都是經由俄羅斯或是其他國家代表從中傳話。

川普今天說:「這星期六會有重要會議。看會有甚麼結果。我想每個人都同意,會商協議會好過另一個結果。」他說這另一個可能結果就是轟炸伊朗,他希望能避免這後果。(下圖是川普今日在白宮會見納坦雅胡,右邊沙發上坐的依次是副總統范思,國務卿魯比奧,國防部長海克塞,後面站立者是國家安全顧問 Mike Waltz。)

 

川普過去幾個星期威脅說,如果伊朗不肯就有關阻止伊朗發展核武計畫進行談判,他就會對伊朗進行轟炸。

川普的第一個任期退出了奧巴馬時期開展的JCPOA 談判,因為那項談判導致美國太多讓步,除了解除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奧巴馬並且(未經國會批准)私自將17 億美元的外幣運去給伊朗政府。到了拜登時代,拜登政府也解除了對伊朗的經濟制裁,而且前後給了伊朗60億元交換人質之外,又解放伊朗石油禁運,讓伊朗在過去兩年賺了超過一千億元收入,因此有能力資助中東多個恐怖組織,對以色列及美國基地發動攻擊。除此之外,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近來多次警告說,伊朗的核子武器研究計畫已經非常接近製造核武的地步。

川普今天說:「伊朗目前屬於非常危險階段,他們非常接近製造核子武器的階段。」納坦雅胡也說:「這一點我們立場一致,我們可以經由談判達到目的。不管如何進展,我們要確保伊朗絕不得到核子武器。」

川普在一個多月前首次向伊朗最高領袖發出邀請,要跟對方直接談判限核協議,但遭對方拒絕。不知伊朗為何改變主意。最近的消息說,川普的經濟制裁發生效果,到這周末伊朗通脹嚴重到每一美元可以兌換一百萬以上的伊朗幣值 rials。(另一個說法是,伊朗是利用這方式拖延,阻止經濟制裁,因為伊朗永遠不會同意讓核能專家「任何時間到伊朗任何地點」去檢查。看來跟俄羅斯,中共一樣,這些宵小國家的問題很難解決,因為他們邪惡的野心不會改變。只有跟他們永遠耗下去。)

川普沒有透露誰會代表美國出席這會談,只說會是最高階層。他並說,如果會談不成,伊朗將面對非常不好的局面。

 

4/7/2025星期一

全球股市繼續波動,不過今日紐約股市道瓊斯指數的下跌趨勢稍微緩和。納斯達克甚至有回升。如果不是媒體的每分鐘危言聳聽,上星期的下滑也不會如此激烈。見到每一間媒體的報導幾乎都是希望見到股市大幅下滑,以便證明他們對川普的抨擊是正確的。而股市本來就是投機生意,大部分靠的是信心,而媒體現在就是有意的破壞投資者信心。

 

其實去年股市專家都已經預告,過去年一年多股市沒有理由的上升(沒有經濟數據及前景作後盾) 遲早會出現矯正局面,(我這裡就提起不少次)。所以目前的股市下滑一半跟這有關。

川普的財政部長畢勝特今天在  Fox Business 頻道指出,到現在已經有超過七十個國家主動跟美國接觸,要重談他們跟美國的關稅協議,這表示大多數國家不會採取報復行動,也就不會有貿易戰爭。他說未來幾個月他們都會很忙,全體加入這多邊貿易談判。他特別稱讚日本,說他們反應快,所以會最快展開談判。

據報導,川普今早已經跟日本首相石破茂通過電話,日本除了表示願意降低對美貿易關稅,還願意增加美國貨進口。川普已指示畢勝特跟貿易代表Jameson Greer 負責跟日本進行談判,川普不排除過程中他也會親自參與。但他警告日本必須在美國汽車及農產品方面增加進口,因為貿易逆差不只是因為稅率不公平造成,還跟進口的限制有關。

此外以色列為表示對美國的善意,除了一早就宣布降低對美關稅,由原來的34% 降低至零,並在今日到訪白宮表示誠意。他並稱會致力於消除美國跟以色列的貿易逆差。

另一個立場改變的是歐盟EU,目前27 個歐盟國家與美國的貿易逆差是 2356 億美元。據稱為了避免川普徵收的20% 關稅,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願意以「零對零」為基礎跟美國展開談判,此外還會增加對美國化學產品,橡膠,工業產品,藥品,汽車等的進口。但是川普認為不足夠,說要談判後才能確定。他要確保歐盟不是像過去一樣,對每一樣美國產品都挑剔,阻止美國貨進口。他還特別提出要歐盟進口美國能源。

看來這場貿易談判都不是一日兩日可以解決,畢竟是四十幾年來的積習。那麼多國家長期佔了便宜當然不願意輕易放棄。加拿大與中國已經先後向世界貿易組織WTO 提出申訴,說美國的關稅違反國際貿易協議,要求 WTO 協商仲裁。這其實是一個大選期間的姿態。因為協調期間需時60 天,之後才會正式進入程序,而且不保證會贏。

很多國家的反應都是觀察媒體的報導,見到所有的報導幾乎 99% 都是負面的,當然可以更理直氣壯的對抗川普。你在新聞中見不到一個商人或是工人支持關稅政策,這可能嗎?除了美國汽車工人工會,鋼鐵及鋁業工人工會,公開支持川普的關稅,加拿大的與能源有關的工會都紛紛站出來支持保守黨黨領博勵冶,這些都見不到媒體報導。我還見到幾間保守派媒體訪問美國的海產業者,農牧業者,甚至林木業者,都非常歡迎這些關稅政策。

還有自從中共毫無預警的對加拿大油菜籽產品徵收100% 關稅,對加拿大海產及豬肉徵收25% 關稅,這關稅可以說比美國的關稅還狠,還沒有道理,奇怪的是加拿大媒體每天領頭攻擊抹黑川普,對於這中共的關稅卻一句怨言也沒有。這表示媒體不是在報導新聞,而是在煽動群眾。

股市投資是長線投資,不能見到波動就拋售,那些都是輸家做法。資深投資者都知道 Buy low, sell high 的道理。那些發財的巨富都是因此致富。

 

4/6/2025星期日

現在全世界都在等著看星期一的股市,是否會繼續下跌,或是穩定下來。今天川普政府的官員紛紛出來上新聞節目,應當是是要穩定軍心,但是他們說的話卻各自表述,難以相信可以鎮定投資者。

其中比較穩重的還是財政部長畢勝特Scott Bessent,他在 NBC 的 Meet the Press 表示,已經有50 個國家的領袖主動向川普表示,他們願意談判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協議,這表示他們會避免貿易戰爭。其次他引述星期五公布的三月份就業數字,新增的22.8 萬工作機會,比預計的幾乎多出一倍,這就證明目前經濟走勢比預期的強,目前的經濟政策是正確的。所以他相信不會出現經濟蕭條。(下面左起:財政部長畢勝特,商業部長Howard Lutnick,白宮貿易顧問納瓦洛。)

 

上週自從川普宣布普世對等關稅措施之後,紐約股市下跌三千多點,蒸發了六萬億元投資人的資金,不少金融界人士已經警告有進入蕭條的可能。這都要看未來幾天股市的走勢。畢勝特的話至少對於投資者有多少穩定作用。

商業部長 Howard Lutnick 也上了CBS 的 Face The Nation,雖然他也說「有五十個國家主動跟我們聯絡,要談判這關稅。」但是他說:「關稅是一次過的調整,必須做的,所以不會延遲。」言下之意,談判都沒有用,川普不會改變。他這樣說就讓人覺得沒得轉彎,對投資人關上門。雖然他也說:「到最後因為減稅,因為能源政策,及減少規章種種措施,國民的收入會提高。」但是投資人都是求近利的,誰願意等。所以他說的話可能對明天的股市沒有幫忙。

另外川普的貿易顧問納瓦洛 Peter Navarro,他也上了Fox News 的節目,他說的跟 Lutnick 差不多。他說川普願意聽各國的意見,不過這不只是關稅的問題,因為很多國家除了在關稅上佔便宜,還禁止美國貨進口,所以他們不只要談關稅,還要談開放貿易的問題。

至於沒有官職的馬斯克,他也在X 上發表意見,首次顯示他跟川普政府在關稅立場上有出入。首先他表示希望美國跟歐洲之間達至零關稅局面,其次他在一個回貼中,評論有關川普的貿易顧問納瓦洛在CNN上面提起自己的哈佛學位時,說「哈佛的經濟博士是壞事,不是好事,製造了自大心態,結果是製造問題。」這個貼子引來納瓦洛不客氣的回貼:「他不過好像所有商人一樣,是要保護自己的利益而已。」據稱馬斯克在過去一周的股市波動中,損失了110 億美元。這些對話都引起川普幕僚分裂的傳言。

納瓦洛在 Fox 的 Sunday Morning Futures 上面說,馬斯克在DOGE 的工作,以及在發明上都很強,他不願意說雙方有分歧,只是了解馬斯克自己在賣汽車,要保護他自己的利益。

其實在川普還未做正式宣布之前,華盛頓共和黨人已經在尋找可能的代罪羔羊,而最多人將手指指向 商業部長Lutnick。川普在星期三宣布對等關稅時,就是Lutnick 幫川普拿出納張關稅大圖表,這是他跟川普共同泡製的 baby。

對等關稅是存在川普心內四十多年的意願,其實川普在招募內閣時,已經只挑選支持對等關稅的人,而財長畢勝特,Lutnick,納瓦洛,還有貿易代表 Jamieson Greer 都是這政策的熱烈擁護者。即使他們都是獻議人,最終川普是不會推卸責任的。

 

4/6/2025星期日

川普在一星期前簽署了行政命令,規定只有美國公民才可以在聯邦選舉中投票,以及投票時必須出示公民身分證。結果現在有19 個民主黨執政的州分分別向法院提出訴訟,阻止這項行政命令生效。這些訴訟的法律理據是,總統沒有權力規定選舉法,只有國會有此權力,所以川普此舉違憲,而且侵犯州政府權力。

 

全世界真的沒有哪個國家是在選舉時無須出示公民證明的。但美國民主黨就躲在黑人民權背後,藉口美國很多人沒有身分證。一來是很多人沒有護照,其次是很多人沒有駕駛執照,甚至沒有出生證明,所以這是「壓制選舉權」,侵犯黑人選舉權利,說的好像美國比第三世界都不如。

為什麼所有共和黨的州都支持選舉時要出示身分證,所有民主黨的州都反對?大家想一想。

加州民主黨甚至規定:「選舉時不可以要求對方出示身分證。」這是甚麼目的?這是明告選民可以作弊。(因為加州一些市政府做了這規定,加州州長紐森跟州議會就立法禁止。)

見到美國媒體發這條新聞時,居然都說:「川普沒有理由的相信,2020 年大選有人作弊,所以才簽發這行政命令。」同時還解釋,美國仍然很多人沒有這一類身分證。

其實這件事又是 80/20 的議題,每次民調都有將近八成國民支持選舉時查驗身分證。但是民主黨不相信這民調。他們的企圖心太明顯。

拜登上台後就大開門戶放進至少一千兩百萬非法入境者。此外在民主黨的州分,不論是否合法居民廣發駕駛執照,這就讓他們都有了投票權。另外又在發放福利時,發放醫療保險時,同時發給社會安全號碼,讓他們有了「身分證」,至少可以在部分地區的地方選舉投票。這些都是不可告人的目的。

這次威斯康辛州選舉高等法院法官,共和黨不幸敗北,而且輸了一成選票,證明民主黨人大批出來投票。但是在同一次選舉中,還有一項公投問題:你是否支持投票時要有身分證明 voter ID,結果63% 支持,37% 反對,結果這項法律現在將寫入該州的憲法中,不容改變。這表示民主黨人都大比數支持投票時要出示公民身分證。但是這19 個民主黨的州政府還是要反民意而行。

以後民主黨的朋友再跟你爭論共和黨壓制民主,說川普要做專制君主時,你可以問他們這個問題。

 

4/6/2025星期日

為什麼所有有關民主黨的醜聞,都要等到事過境遷之後,沒有殺傷力之後才慢慢出籠?最近有關拜登總統在任內的失智狀況,在好幾本新書中被揭露。那些當年作為他的高級幕僚的,民主黨圈內人,都紛紛講話了,形容拜登的老邁失智,甚至說已經準備好他在任內駕崩,甚至說他在2020 年就已經健康有問題,懷疑他可以競選總統等等,好像他們都有義務出來澄清。忘記了他們就是過去幾年幫著掩飾的幫兇。

星期五,民主黨的盟友紐約時報也刊出了一篇長篇報導,說他們發現了新的證據,證明當拜登出任副總統時,他的兒子亨特拜登在2016 年親自要求國務院的官員幫助烏克蘭的第一大能源公司Burisma 解決他們的難題。這表示第一,亨特是在為外國公司及機構做 agent,但是他從未經過登記做「外國特務」;第二,因為亨特拜登從2014 年開始,接受Burisma 每年一百萬元董事費用,為期五年,拜登這就有利用職權獲利的嫌疑,也就是有貪污及收受賄賂之嫌,如果查實就構成彈劾條件。

 

紐約時報在去年八月首次刊登相關新聞,那是在拜登退出總統競選之後一個月,現在在川普當選後,紐約時報突然又發現了新的證據,說得到亨特寫給當時美國駐義大利大使不只一封信,要求他安排介紹,讓 Burisma 公司可以跟義大利 Tuscany 地區官員見面開會,在當地發展業務。而義大利大使也有回復,進行了幫忙。

據紐約時報報導,他們申請多時要得到這些證據,但是國務院一直拒絕,拖延。當然現在國務院換了國務卿,才終於給了這封信。即使這樣,紐約時報也很配合,直到現在才報導。以前川普的那些所謂「醜聞」這些媒體從來不等到拿到證據就大肆報導了。之後幾年後才證實是假新聞,是捏造的新聞,才輕描淡寫處置。這兩種待遇完全相反。

事實是這封信的事件,過去紐約郵報及Fox News 都報導過(我這裡也提過),但是沒有媒體跟進,反而攻擊是共和黨的捏造。其實這件事早就經過亨特拜登的事業合夥人之一Jason Galanis 去年三月及六月 (那時拜登還未退出競選) 在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中作證時提出,但是你見到美國媒體報導這些「宣誓下的證詞」嗎?

沒有經過登記就幫外國政府或是公司工作,就構成了違反 Foreign Agents Registration Act (FARA),這是刑事罪,川普身邊的人有多少因此被起訴,甚至要坐牢的?包括川普在2015 年的競選經理 Paul Manafort,還有川普的私人律師 (前紐約市長) 朱利安尼,而他們的行為都沒有亨特拜登的嚴重,收取的利益更微不足道。但都在媒體大作文章後高姿態被起訴。然而亨特的行為即使在被發現後,當時拜登總統的司法部拖拖拉拉,甚至跟亨特的律師達成甜心協議,允許他永遠不被起訴,後來這協議(因為稅務部官員舉發)被推翻,但是拜登卻在下台前不僅特赦兒子所有罪名,甚至特赦兒子在2014 到2024 年所有可能被起訴的罪名。所以紐約時報即使現在有了新的證據,還有甚麼用?難怪他們在現在願意公開了。

其實單單Burisma 能源公司一件案子,拜登父子就有串同索賄之嫌,除了義大利大使這幾封信,拜登還拿著國家(奧巴馬給烏克蘭) 的十億元經濟援助,去威脅當時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要他們開除正在調查 Burisma 的檢察官,威脅如果不開除他,他就把這十億元帶回國,結果烏克蘭開除了那位檢察官。這件事不是他自己說出來,外界還未必知道。

Burisma 為了要得到拜登(美國政府)的幫助,除了給亨特拜登五百萬元董事費,還事先給了亨特拜登生意夥伴阿柴Devin Archer 五百萬元的合約,由他引進亨特拜登。請問這兩人有甚麼資格做國際石油大公司董事?這是明確的貪污賄賂的事例。

還是要問,為什麼民主黨的醜聞都要等到事過境遷媒體才報導,而川普即使沒有醜聞,都要每天製造,鋪天蓋地的報導,事後證明是子虛烏有,也不更正,更不要說道歉。

 

4/5/2025星期六

美國川普總統的普世對等關稅,在全球掀起層層浪,在美國更是軒然大波。理論上這再公平不過:你抽我多少關稅,我就抽你多少關稅,何況他還減半。理論上這些國家應當燒香拜神了。但是沒有。

有人找出川普在1987 年的訪問,他當時就說:「全世界都在佔美國便宜,越是友好國家越厲害。日本抽美國的關稅 35%,50%,我們抽他們2%。美國到處都是日本汽車,你到日本去,見不到一輛美國車。」他當時問對方,何以會形成這局面,對方說「因為沒有人跟我們提起。」隔了四十年都沒有解決不說,現在歐洲,亞洲到處一樣。星期三他拿出一張圖表,顯示各國對美國的關稅,所以他宣布對等關稅,而且只是各國稅率的一半。但是事後看新聞全世界都有強烈反應,卻沒有人提起那對半的部分及原因。

 

川普說,他願意跟這些國家談判,調整稅率。雖然見到極大多數國家的領袖出來譴責川普的關稅,還聲言要報復,那是說給自己國民聽的,一半是作秀。事實是已經有不少國家表示願意談判,其中不少是真的有誠意的。其實這些國家早已見到貿易的不平衡,願意平衡逆差,以減少傷損。例如印度一早表態願意購買更多美國能源,農產品,日本也已經表示願意開放進口美國汽車,以及其他美國農牧產品。南韓也同樣做了表態。澳洲總理Anthony Albanese 也說不會參與貿易競爭,要致力談判直到雙方都可以取消關稅。原來因為抽取美國34% 關稅而被川普列名徵收17% 關稅的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即時宣布將他們的關稅減到零,以換取美國同等待遇。跟川普友善的阿根廷,也已經將自己對美國的關稅減到零。這些其實都是川普的原意。還有英國的工黨首相Keir Starmer 也是一句怨言也沒有的領袖,還說這是川普被選民給予的授權,從而願意跟美國談出一個對雙方都有利的結果。

這些你都見不到新聞報導。

其他如越南,川普說昨天接到越南的(共黨總書記)的電話,願意將他們對美國的關稅減到零,以得到同等待遇。越南目前是好幾間特大服裝及球鞋如Nike,Lululemon,American Eagle等品牌的製造集中地,雙方貿易額去年增加到一千五百億美元,但是1366億元是進口,只有131億元是出口。美國國民應當想一想,為什麼他們的商品都在這些國家製造。如果是為了想貪便宜,就是容許美國國民失業,永久失去中產階級。這趨勢繼續下去,將來美國不再有工廠,不再有工人,只有消費者。這樣的國家能維持嗎?

如果美國的汽車都在加拿大跟墨西哥製造,美國的衣服跟鞋子都來自越南,柬埔寨,巴基斯坦,電器手機都在日本,中國,台灣製造,美國人用那裏來的錢去買?

美國人期望川普一上台物價就會平穩,這是川普的長遠目標,因為要物價平穩必須先抑制通貨膨脹,而要抑制通貨膨脹要壓低政府開支,(避免印鈔票),而貿易平衡,減少政府開支,壓低債務的利息都是基本的要求。而不是將工作都遷移到低工資的國家,那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這是為什麼馬斯克要擔負起 DOGE 重任的原因。

見到許多媒體找出一些共和黨過去攻擊關稅的話語,以證明關稅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是毒藥。但是他們怎麼不找出過去民主黨眾議院議長佩洛西,還有奧巴馬總統等人說過的話?下面是佩洛西在1996 年六月在國會說的話:「說到關稅,美國的一般最惠國關稅 (MFN) 對於由中國進口貨物關稅只有 2%,而美國去到中國的關稅平均是 35%。這算是互惠 reciprocal 嗎?…再說到工作,這是歷史上最大的笑話,我們不僅沒有開創新的市場,還面對對方的最高關稅,面對我們的商品被限制入口,這個美中貿易關係的後果是,中國奪走了我們幾百萬工作機會。」她的結論是:這個貿易關係是一個 job loser 的協議。

後來奧巴馬上台也作了同樣的警告,這些都可以在網上找到,但是因為媒體一面倒的報導,都認為川普的做法是瘋狂的,沒有任何好處的。

我還記得上世紀七十年代,西方國家紛紛到中國去示好,以為這樣可以打開中國十幾億人口的市場,後果是市場沒打開,反而讓中共大佔便宜。任何東西到了他們手裡就馬上複製,廉價反銷到美國等西方國家。五十年了西方還沒有夢醒。

除了對等關稅,另一個問題是限制進口。與美國貿易的國家幾乎都限制美國貨進口。川普說:「你到日本去,見不到一輛美國汽車,但是美國滿街都是日本車。你到歐洲去,也見不到一輛美國汽車,但是美國街上多少歐洲汽車?」還有歐洲禁止進口美國牛肉,龍蝦,印度禁止美國黃豆,玉米進口,亞洲地區的國家都禁止美國白米進口,加拿大也設制禁令,阻止美國奶類及農產品進口,以保護本國農牧業。這些都不是互惠對等。但是當川普要求公平一點,就說他要展開貿易戰爭。

但是因為美國媒體的不公平報導,極大多數國民根本無法了解真相,只因為他們痛恨川普,只因為他們要重新掌權。說了太多次,左派的傳統就是抹黑對方,之後對方做甚麼事都是錯的,都是愚蠢的,都是自私的。居然說川普所做,馬斯克所做都是為了幾個億萬富翁的好處,居然將世界第一富豪說成是要為了私利,為了幾分政府合約而出面坑 (陷害) 全美國人。而且居然有人響應。

 

4/5/2025星期六

一個人的盤子裡怎麼可以有那樣多東西,而不頭痛到崩裂的?

你可以算算川普面前的盤子裡有多少東西。他過去四十多年口頭說要做的事:讓全世界國家跟美國的貿易做到公平,對等,結果全世界都反對,國內反對黨跟媒體也都盡全力扯後腿,現在股市的反應更是激烈,紐約股市兩天內下跌接近四千點,也就是將近一成。好多人財富蒸發。但是他認為這是應當做的,到最後會有最好的結果,義無反顧。多少支持者也都心臟負荷不了,開始猶疑。不過川普這兩天仍然在打高爾夫,而且他對記者說毫不擔心,因為已有不少國家跟他聯絡,表示要重啟貿易談判。

 

他在競選時說,第一天就要解決的烏克蘭戰爭,到現在普京還在玩花樣。他以為俄羅斯死了那樣多年輕人,普京會急著加入談判桌,但是他認錯了普京。他軟的試過了,提議讓俄羅斯回到G8,硬的也試過了,在能源上制裁與俄羅斯貿易的國家。但是俄羅斯的要求一日三變。最近他透露了對普京的不滿,這星期甚至公開表示憤怒。川普以為他手上有籌碼,但是普京都不怕。在普京來說,他已經輸了很多:死了那樣多士兵,國內的怨氣全部靠他鎮壓著,他要得到希望的果實。現在他看準川普不想打仗,所以試探他可以逼近多少。這兩天見到新聞,美國跟德國的軍事裝備運到了波蘭,有跡象是要用威力逼迫普京回到談判桌。這是象棋裡面最難的一著,但是川普不像拜登,他不是害怕打仗,他是不想打仗。他已經在過去幾個月重整美國軍隊,添購第六代軍機,加強海軍勢力。普京也是認錯了人。

加薩戰爭也一樣,雖然停火了一陣,但是哈瑪斯只送回了十幾個人質,其他都是死屍,之後的人質都沒了下落。相信都是凶多吉少。現在沒有了人質的壓力,川普似乎讓以色列放手去做。如果一開始沒有人質,又沒有(美國拜登的)約束以色列,戰爭可以很快解決。現在見到哈瑪斯強弩之末,另一邊伊朗遭受空前的經濟壓力,在川普的新的制裁下,伊朗幣值跌到歷史新低,一美元已經可以兌換到一百多萬元伊朗的rials 里亞爾,而且還在每天持續下跌,這幾乎等於就要崩潰。在川普第一個任期,他的經濟制裁也不過讓一美元兌換五萬五千里亞爾,而當時伊朗已經不能支付對哈瑪斯等恐怖組織的援助。日前見到加薩的巴勒斯坦人也開始反哈瑪斯,相信這些都是好兆頭。

川普還要應付國內的議題。他倡導的一項 One Big Beautiful bill 今日凌晨兩點半在參議院以 51-48 通過了議案框架,只有兩名共和黨參議員跑票,這是共和黨團結的空前勝利。這議案重要內容包括讓川普在2017 年提出的減稅方案成為永久性;撥款建立永久性的邊界防範;讓川普有權力將馬斯克的DOGE 部門加強效率建議付諸實施;加強國防軍備等條款都寫入法案。而且議案中列明各項支出都有收入來源,所以都不是增加的新的開支。

記得民主黨參議院領袖修莫 Chuck Schumer 因為幫助共和黨讓這議案過關,形成民主黨大分裂?不過過程中,共和黨也做了小小妥協,就是同意將聯邦最低工資在五年內提到 17 元每小時;在某些項目上,限制川普的關稅;以及寫明低收入者的醫療補助計畫 Medicaid 不受影響(其實川普本來就無意削減Medicaid。)

這議案還要經由眾議院通過,為了這次投票,川普還讓他任命的聯合國大使(尚未經參議院批准)的紐約州眾議員Elise Stefanik 回去國會,加上佛羅里達剛剛補選又多了兩名共和黨人,相信機會更大。這些都是他棋盤上的一著棋。

川普原來訂下期限,要在明天解決TikTok 的轉手問題,據說這星期三白宮已經完成了一項交易,等著川普簽約,但是因為川普星期三宣布的對等關稅,見到中美雙方必須重新就貿易展開談判,字節跳動收回了原有的協議,說要等待雙方談判有結果,結果川普宣布將期限延期 75 天。這將可以讓TikTok 留下,同時將主權交給美國的投資者。

 

川普上台後就開始履行競選諾言,關閉邊境及驅逐非法入境者出境;還有他任命馬斯克進行的提升政府效率 DOGE,削減浪費,也都遭遇到民主黨任命的法官的一步一阻礙。到現在面對的法庭訴訟就超過一百項,每一項都要應付。此外已經被法院發出將近二十個禁制令,每一項也都要上訴,繼續跟法院周旋。所以他的法律小組龐大到好像一個獨立國家的政府。這些都是不必要的,也足以見到他面對的阻力,國內的阻力甚至大過外國阻力。這跟他第一次當選時毫無差別。

一個平凡人要面對上面任何一個壓力都足以讓人心力交瘁,但是他一個人要面對這樣多的重大負擔。而且他還有時間壓力,他必須在 2026 年中期選舉前幾個月做出成績,否則選民會讓他跟共和黨很難看。

過去說過,自由派(左派)當政,逍遙自在,好像拜登一半時間在睡覺,留下一個爛攤子。現在有兩個超人一起應付,卻都被打擊為人民公敵。我衷心相信只要路線正確,就會有成績。

 

4/4/2025星期五

加拿大自由黨真的是最會競選的政黨,他們可以從落後 25%,一個月之內變成領先將近 10%,這樣的例子見得多了,但也不免為這樣的逆轉而意外。他們可以拋棄自己最主要的政綱,扭轉180 度,甚至偷取對方的政綱,而且他們最會在大選前用錢買選票,競選支票滿天飛,唯一目的是當選。

今天自由黨領袖卡尼又提出新的建議,他要增加給國營電視台 CBC 以及附屬的法語 Radio Canada 每年一億五千萬元補助,而且這補助(加上原有的每年十四億元) 都要寫到法律中,這樣即使換政府都不能取消。你說,這原來已經極端左傾的 CBC 還會有公正報導嗎?

 

其實這完全適合「賄選」的定義。CBC 是全國最大電視台,是媒體的龍頭。運用政府給他們的補助,專門做幕後研究,提供彈藥給自由黨用來攻擊保守黨。所以保守黨積壓了一肚子怨氣,經常建議要裁減,甚至取消CBC 的補助。(有甚麼理由所有納稅人出錢資助的媒體,只為自由黨服務?)這一次競選,保守黨的博勵冶建議取消CBC 的撥款,不過會保存Radio Canada 的補助。因為Radio Canada 是法語台,盡到保存法語文化的責任,而且立場上公正得多,至少在聯邦議題上。但是今天聽到卡尼跟CBC 的主持人都說:CBC 跟Radio Canada 是一體的,分開撥款是不合理的。這就證明,CBC 跟卡尼完全的「同聲同氣」,一個口氣。

卡尼居然說,「CBC 跟 Radio Canada 的未來應當由加拿大人以及國會來決定,而不是因為某種僵硬的理念。」在自由黨,只有跟他們理念相同的才是加拿大人。

今天博勵冶在魁北克競選時,有記者問到他這問題,說卡尼現在要增加撥款給 CBC,他會怎麼應付?博勵冶沒有說他會跟進,但是解釋說,卡尼自從競選以來開了無數的支票,但是沒有一項是增加支出的,或是節制支出的。他說這就會增加國債,是通貨膨脹的主要因素。到時候屋價,物價都會上升。所以卡尼即使再保證多建房屋,都不會幫助降低屋價。他還重複說過去的主張:削減政府浪費,減少外援,縮減政府架構等等,才是阻遏通脹,造福民生的政策。

你看,保守黨數十年如一日,都是提出建設民生經濟的長久大計。而自由黨就是每一次大選時提出給選民好處的計畫。上台之後不是食言,就是繼續做大花筒,雙管齊下最後是民不聊生。

但是博勵冶的建議因為是 common sense,就被攻擊是跟川普的政策很像,說他模仿川普,構成另一項大罪。

其實每天比較博勵冶跟卡尼的記者會,見到媒體對卡尼的提問要尖銳得多,這是因為很多提問記者都是地方記者,他們沒有聯邦記者來的有立場,顯示他們也知道卡尼表裡不一。好像今天記者對卡尼的提問,很多都非常尖銳。一個問他有關安省萬錦區候選人蔣振宇被迫退出的事,原意是要問他即使他退出了,事件顯示他跟他的黨事先沒有好好甄選的程序,他就不等對方說完,立即說:「他退出了,我也同意,事件過去。」一個問他的公司Brookfield 在百慕達註冊的問題,他也是「那公司為好幾個工會賺了錢,造福學校老師跟公務員工會。」應付過去。昨天有記者問他論文瓢竊的事,他居然笑著說:「那是三十年前的事了,多謝大家關注我的舊文章,而且有某某教授已經為我澄清了。」這是老油條的典範。他找到一位同黨的教授幫他說話,就將所有的證據都抹煞了。

不過不管地方記者要公正得多,聯邦記者 (渥太華記者) 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偏向自由黨的,所以最後新聞報導還是偏幫卡尼。結果有關他瓢竊論文的事,幾乎沒有見到任何一間主媒報導。(除了國家郵報,跟太陽報。) 另外好像川普在星期三宣布的對等關稅,川普明明只對加拿大跟墨西哥免除這對等關稅,這是因為美加墨三國貿易協議的關係,但是卡尼卻說這是加拿大獨有的豁免,證明是他跟川普那一通電話的功勞。昨天博勵冶在講話中也說,卡尼根本沒有幫加拿大爭取到任何豁免,但是事後就聽到 CBC 等媒體都反駁他,說那對等關稅就是卡尼爭取到的。

每一次大選都見到這樣的情況,保守黨必須在天時地利人合方面每一方面都佔盡便宜,才有勝出機會。

 

4/3/2025星期四

這幾天美國主媒又在製造謠言,說川普要馬斯克提早離去,還說是根據內幕消息,因為川普認為現在馬斯克的負面新聞太多,對他是一個拖累,所以要他離去。

過去一陣,美國媒體企圖離間川普跟馬斯克,說一山不能容二虎,遲早趕走他。現在離間不成,就說川普擔心馬斯克拖累他。

 

事實是,馬斯克在一個星期前在 Fox News 的訪問中就說過,他作為政府中 special government employee (SGE) 最多只能有130 天的任期(工作日),依照這規定,他到五月底就到期。而且他說,他的工作已經做得差不多,相信到時候可以刪除政府一萬億的預算。

但是左傾的媒體 Politico 就在昨天刊出專文,說川普的親近圈子內的人說,川普已經決定要馬斯克離去。這件新聞經過渲染到最後變成:川普要開除馬斯克。(記得嗎?Politico 就是被馬斯克發現,Politico 從奧巴馬時期開始的十一年間,一共從政府得到三千四百多萬元,其中部分是由國務院的USAID 開出的撥款。馬斯克說是政府補助,但是Politico 跟媒體都說這是政府各機構的訂閱費用。請問,訂閱一份網上雜誌每年要三百萬元?)

川普今天被問到他是否要開除馬斯克,川普回答:「馬斯克非常棒 fantastic,他很愛國。他願意做多久我都高興。我喜歡聰明人,他是聰明人,而且我喜歡他這個人。但總有一個時候他會離開。…而且,他是 SGE,按規定在 365 天期間內,他最多只能做130天。他的130 天到五月底就到期。

記者再問,他是否會換一個工作給馬斯克,讓他多做一些時候。川普說這可能,「我會願意,但是他有好幾間公司要管。」

馬斯克的 DOGE 每天都將他們的新發現放到網上,但是這些新聞幾乎不會有人報導。好多都讓人瞠目結舌。好像上星期取消了農業部113 項對外合約,總共價值47 億美元,包括其中一項在祕魯簽的氣候變化諮詢合約。另外取消了勞工部進行的一項American Last (美國最後) 計畫合約五億七千萬元,還有一項在墨西哥推動的,一千萬美元的「工作場所性別平等」計畫,在南非推動的一千兩百萬元「提升工人權力」計畫,其他還有在宏都拉斯,薩爾瓦多,瓜地馬拉三個國家推動在農業鏈中「尊重工人」的計畫625 萬元。

此外他星期日在威斯康辛州為高等法院法官競選時透露,他們發現美國的養老金 Social Security 制度中,居然有 40 萬社會安全號碼被出售,這明顯是被人偷了去賣,最終就非法按月領取支票。他說已經查出罪魁禍首,很快就會有人被捕。(無形中增加40 萬受領人,這會浪費多少錢?)

另外他們發現,民主黨政府給予許多非政府組織 NGO 每年數以十億元計的撥款,這些組織的註冊及作業都有問題,而他們的負責人都是民主黨相關人士。經他們查明,很多都是虛有名目的組織,假藉慈善之名獲得政府撥款。他說很容易可以查明這些是虛設行號,根本是洗錢的網絡。如果經過司法調查,很多人都應當被起訴的。

他說這是為什麼民主黨誓死反對他的 DOGE 的工作,因為這是他們的財路,因為他的出現就斷了財路。而且這些事實都被他的小組刊載在他的X 網頁上,但沒有一間主流媒體報導。民主黨跟媒體就這樣痛恨「提高政府效率,為納稅人節省」的工作嗎?

 

4/3/2025星期四

前幾天介紹過一本有關拜登任內最後一段時期的新書,裡面說到當時白宮幕僚都做好了準備拜登一旦在任內駕崩時,如何應付等等。現在一個星期後,再有一本新書將面市:Uncharted: How Trump Beat Biden, Harris, and the Odds in the Wildest Campaign in History.,裡面又提到拜登在最後一段時期,精神跟智利的退化,而且都是拜登身邊的人親口說的。

 

為什麼這些事都等到現在紛紛出籠?為什麼這些人當時都不說出來,還信誓旦旦的說:拜登是一個健壯的81歲老人,他敏銳的像鐵釘,還將那些照實報導的保守派媒體都說成是Cheap fake?

這本新書將在本月八號面市,作者Chris Whipple 在其中一段說,曾經出任拜登白宮幕僚長的Ron Klain 說,他從未懷疑(拜登) 的敏銳度。不過他當時的思維集中在外交事務,完全跟民主黨的想法脫離,他認為他是北約 NATO 的總統,好像只要做好外交事務就夠了。

這是客氣的說法,將拜登當時內政一團糟,歸咎於他在專心處理國際事務。

書裡另一段提到Ron Klain 在大衛營,幫助拜登準備去年六月那一次(災難性的)電視辯論的情況,他說:「我們坐在一起,還給拜登準備好了回答問題的卡片。但是他從來沒有見過的那麼疲累,那麼失落。我非常意外發現他完全與現實脫節out of it。他似乎只記得NATO,好像他是NATO 的總統,不是美國總統。他只關心法國總統,德國總理的想法。(因為他剛剛從歐洲的G7 會議後回來。)

那一段還說,Klain 跟六七位助理準備了兩場模擬辯論,第一場預計九十分鐘,但是進行了45 分鐘他就叫停。因為拜登無論是嗓子,或是內容都支撐不下。Klain說,他只記得他的基建計畫,跟他增加了一千六百萬工作,其他有關他如何計劃下一個任期,完全說不出來。而且他開始發脾氣,對他們的建議都反對,不僅如此,拜登甚至自己走到泳池邊,坐下睡著了。第二場模擬辯論只進行了25 分鐘,拜登已經說他要結束了,說他太累了,說他沒有聲音了。說他要睡覺。還說睡一覺,明天就好。

作者Whipple說,當時拜登的助理都存在一層幻想中,說他們是集體「掩飾」cover-up 都不足以解釋。

記得那次辯論之後,拜登的幕僚還幫他解釋,說他剛從歐洲回來,說他得了感冒,甚至是Covid,記得嗎?只有保守派媒體,(包括我這裡)一直都有記載他的健康狀況,但是卻被主流媒體,包括 CNN,紐約時報,還有白宮發言人Karine Jean-Pierre 很高聲調的說,那些報導都是虛假新聞,甚至是偽造的虛假新聞deep fake。

這書裡還有一段,說有一次民主黨的加州眾議員 Eric Swalwell 有一次應邀到白宮,拜登居然不認得他,要他的助理跟拜登解釋半天他才記起來。Swalwell 不是無名小卒,我這裡都提起過不少次,(包括他跟一個中國女間諜交往的事),但是拜登卻對他沒有印象。

這本書也找出了替罪羔羊,就是拜登夫人Jill Biden,書裡借用民主黨人的話說,Jill 百分之一千的支持要拜登參加辯論,繼續競選。這本書也找出了替罪羔羊,就是拜登夫人Jill Biden,書裡借用民主黨人的話說,Jill 百分之一千的支持要拜登參加辯論,繼續競選。書中也怪拜登,說他堅持要競選連任,拖垮了民主黨。到現在沒有一本書怪罪卡美拉,因為她可能還會出山,更沒有人稱讚川普在辯論的表現。你在這些書中找不到一句話是稱讚川普的。

這本書的作者也是他們主流圈子人,可以跟多位民主黨圈內人深入談過。為什麼現在這些書都出籠了?記得第一本是 CNN 的當紅主播 Jake Tapper 今年二月推出的 Original Sin: President Biden’s Decline, Its Cover-Up, and His Disastrous Choice to Run Again,那本書就說拜登的健康衰退如何被掩飾。我的天,他自己就是這掩飾集團的核心份子,但是卻由他們這些人出書。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因為他們在改寫歷史。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一項掩飾行為,但是現在可以由他們選擇性的報導,他們選擇誰是罪魁禍首,他們也可以趁此告訴大家,掩飾的是另有其人,跟他們媒體無關。他們媒體永遠是對的。而且這樣做,保守派媒體永遠不能宣布是那些人在掩飾,因為他們集團的聲音更大。現在媒體是他們控制,出版業是他們控制,文化圈是他們在控制。他們要把持這出版業,繼續由他們寫歷史。

 

4/3/2025星期四

川普的對等關稅,以及10% 基本關稅在全世界引起巨大迴響,受到影響的各國領袖紛紛表示會做出適當的反應。美國自己的影響更是有形的,紐約股市連聲下跌,最後下跌了將近一千七百點,佔了將近4%。見到媒體負面聲音逐漸加大,預言美國跟全世界都將進入蕭條期,更以1930年的大蕭條相比。

 

昨天川普50分鐘的演說我還覺得太長,但是見到事後的新聞報導,還是將他的講話是耳邊風。川普預測到會有這樣反應,但是他強調他是「扭正」過去七八十年的錯誤。而且他的對等關稅只是對方收取美國貨物關稅的一半。如果這些國家認為他這關稅不公平,不適當,他們大可以取消自己的不公平關稅。

有記者今天問川普,這個「陣痛」期間會多久,就是說等工廠都遷回美國,工作都回到美國,物價平穩,川普回答,這段時期可能要兩年,或者一年半。但是他說即使在這期間,經濟都會振興,之後就會一路膨脹。

聽見一個自認曾經患了反川普症狀 TDS 的作家 Batya Ungar-Sargon 在 Piers Morgan 的節目上說,川普做這件事需要極大勇氣,只有他見到美國的病徵。她舉例說,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有四分之一的 GDP 出自於製造業,現在下降到10%。現在極大多數的 GDP 來自於金融財經界,跟地產界,這些不代表生產力,代表的是人為造成的富裕,代表的是有錢人「以錢賺錢」的致富之道。而且中產階級的萎縮將會讓美國從最富裕的國家滑落到與貧困國家看齊。川普自己是以地產業致富,但是他明白基本的經濟理論,懂得將經濟理論跟民生掛勾。

他現在是要扭轉六七十年的錯誤,但是那些侃侃而談的評論員卻希望他在兩三天內扭轉回來?你可以找出川普在八十年代的訪問,他當時就說:「我們不能讓美國繼續被所有國家剝削。日本對我們的商品抽稅百分之五十,六十,甚至根本不賣美國產品。還有歐洲,越是友好的國家對美國越糟糕。」這些話他說了四十年了,他只不過是開始動手作。

川普昨天說,他會見到即時的陣痛,但是這件事現在不做,將來更難做。今天股市的大幅滑落就證明,股票投資人不希望見到改變,不論是好的改變,或是壞的改變。華爾街過去幾十年已經跟權貴站在一起,有福共享,過去十多年的聯邦選舉也都支持民主黨的候選人。好像去年股市沒有理由的節節上升,有識之人都說這是過分膨脹(去年這裡就說過多次),總有一天要調整。現在就是趁機調整。

見到各國元首紛紛出來表示會對美國「報復」,怎麼報復?再在原有的關稅上提高?事實是,這是每一個國家元首必須說的話,否則就吸引不到選民的支持。選民都希望自己的元首為自己爭取福利,唯獨美國元首不可以這樣做。

 

4/3/2025星期四

在川普的25% 汽車關稅炸彈爆炸之後,加拿大總理卡尼今天站出來,發表了一篇四平八穩的聲明,表示要盡力幫助失業工人,受害商人。「用每一分錢幫助失業者」,這些話怎麼說都不會錯。雖然25% 的汽車關稅,跟鋼鋁關稅都仍然存在,但是他將川普沒有對加拿大徵收至少10% 的對等關稅,攬在自己身上說是自己跟川普在28 號那一通電話的功勞。事實是,川普也沒有對墨西哥收那10% 關稅,所以這是拜美墨加三國協議之功,與他沒有關係。

 

現在證明,川普打定主意要重談北美三國貿易協議,所以暫時免了加墨兩國的對等關稅。但是見到加拿大媒體都同意卡尼的說法,他至少幫助加拿大商人減免了一成基本關稅。

有記者問到卡尼:「你甚麼時候再跟川普通電話?」他當然無法回答,打不打電話都是川普的安排。記得上次那通電話,卡尼要跟川普通話,得不到回音,直到川普通知他什麼時候,幾點幾分,要跟他通電話。所以他今天的回答是:「也許在未來數周,也許會發生,目前沒有安排,要等著看wait and see。」等甚麼?當然是等川普通知。

這是很尷尬的局面,但是放心,加拿大媒體會幫他粉飾。今天立即聽到CBC 幾個主持人說,卡尼今天可以脫下黨魁的帽子,戴上總理的帽子,做總理的事。這是他佔便宜的地方,(保守黨的) 博勵冶就比不上。又說,他上次那通電話確實為加拿大帶來進展,免除了那10% 的統一關稅。

所以你說,卡尼的支持率怎麼會不上升?

卡尼的演講又強調,他在歐洲見過英國,法國領袖,所以現在可以跟國際領袖對等談判。又說,他做過加拿大中央銀行行長,英國中央銀行行長,幫兩國度過金融危機,所以這次也能幫加拿大度過危機。這就是他剛上任幾乎是第一天就去兩個友善國家訪問的原因,因為他知道他要立即宣布大選,這就可以幫助他做競選資本。每次演講都不忘提一次。

至於說他做央行行長,幫助兩國度過金融危機,也是媒體公認的說詞。但是兩國都有財政部長,他們是做甚麼的?都等銀行行長解決問題?記得2008 年加拿大有一個很穩重,能幹的財政部長 Jim Flaherty 弗萊爾提,他用減稅鼓勵儲蓄,撥款鼓勵地方政府展開基礎建設,結果他在哈怕政府的財長職位從2006 到2014一做就做了八年。但是今天媒體將安度2008 年的金融危機功勞都算在卡尼身上。(哈帕確實稱讚過卡尼,但不代表將所有功勞歸功於他。這樣的事我見過太多,保守派只要誇讚自由派一句話,就是天大好新聞。就像如果保守派攻擊保守派,也是天大好新聞。但如果保守派說保守派一句好話,就是同流合汙。好像現在亞省省長戴思敏,因為去見過川普的同黨,就成為人民公敵,而且連帶她支持博勵冶也傷害博勵冶。相反的好像安省省長福特現在跟聯邦自由黨站在一起,見不到媒體對他有一句負面的話。)

在美國,民主黨也是每天用盡心力希望川普失敗,即使他做的是對美國好的事。這幾天民主黨在國會發起阻止川普對加拿大,墨西哥徵收25% 汽車關稅,並攻擊川普不尊重他自己簽署的美加墨三國協議,在參議院推動一項議案,反對這關稅,因為得到四位共和黨參議員的支持,已在昨天上午以51 對48 票通過。其實這議案的命運最終是胎死腹中,因為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已經明確表示不會放在議程中。但是這件事在加拿大就受到媒體熱烈支持,將提出議案的民主黨人,以及支持議案的四位共和黨人當作救星,當作同志。

這次倒戈的共和黨人,基本上是Rand Paul,他一向立場獨立,而且支持自由貿易,反對關稅。其他三位就是共和黨內常見的「慣犯」,逢事必反的:緬因州的 Susan Collins,阿拉斯加的 Lisa Murkowski,以及上任共和黨參議院領袖 Mitch McConnell。

川普仇恨症狀 Trump Derangement Syndrome 常駐永在。

 

4/2/2025星期三

川普今日下午四點鐘在白宮簽署了對所有外國進口汽車徵收25% 關稅的行政命令,這項行動可能是近來最被期待的一項行動。而且也是影響全球的一項重要政策。之後他宣布將對所有貿易對手徵收對等關稅。他拿出一幅圖表,顯示每一個國家對美國商品徵收的稅率,而他對這些國家的稅率,將等於只有這些國家徵收的一半。好像中國對美國的一般稅率是67%,而美國只會抽對方34%。台灣對美國貨抽64%,美國將只抽對方 32%,其他日本: 46%對 24%,歐盟 39%對 20% 等等。至於那些稅率低的國家,包括所有跟美國貿易出超的國家,都以10% 作為基本稅率。(下圖:川普今天在白宮玫瑰園草坪舉行的關稅簽署儀式。)

 

不過在川普展示的圖表上,沒有加拿大及墨西哥的名字,據白宮官員表示,美加墨三國貿易協議繼續有效,這表示加拿大跟墨西哥目前不在這些對等關稅的範圍之內,也就是暫時仍然依照美加墨三國協議,不會多收10%,直到新的協議生效。這是對加墨兩國好消息,特別是農人,海產,肥料等產品。就像上星期五,川普對自由黨領袖卡尼說的,他會在加拿大選舉後,與新當選的總理商談新的貿易協議。

但是 25% 的新的汽車關稅,以及上個月宣布的,鋼鋁產品的 25% 都仍然存在。

川普今日的行動證明,他除了是一個有效率的總統,也是一個最會作秀的總統。自從他宣布要在今天(四月二號) 下午四點鐘宣布他的汽車關稅,及其他對等關稅政策之後,加拿大的新聞台就只有這一條新聞,特別在今天,幾乎全國人就在等待川普的宣布。因為人多,川普的行政命令簽署儀式,還移到白宮後面玫瑰園草坪舉行,背景全是巨大的國旗。所以這除了簽署儀式,還是一場大秀。

雖然天氣很冷,而且風大,他還是講了50分鐘,有點擔心他得了老人病。但是他的講話繼續有條理,只是重複他的經濟理念,選舉理念,競選的成功等等。

川普一開始就宣布今天是美國關稅的解放日,因為過去多年來外國對美國徵收極不合理的關稅,美國卻象徵性的向這些國家收稅,他解釋美國在1913 年沒有國民所得稅之前,只靠關稅,就是一個富有的國家,現在他要恢復這富足局面。之後就宣布今晚起所有進口汽車都徵收25% 關稅,無一例外。他同時宣布美國的汽車工業將會振興,他並且叫一位汽車工人Brian Pannebecker 上台說話。這位 Brian 就是去年川普在密西根州競選時,每次在群眾大會叫他上台說話的。當美國汽車工會 UAW 仍然公開支持民主黨時,這些工人就跟隨川普在該州的群眾大會,為他站台,今天就有很多汽車工人到場支持。此外,UAW 主席 Shawn Fain 也已經在上個月公開宣布支持川普的關稅政策。

川普演講了50 分鐘,之後就開始簽署行政命令。今日在台下的包括他內閣所有閣員,還有參眾兩院的領袖。他多次多謝眾議院議長江森,幫他維護眾議院多數,及多謝商業部長 Howard Lutnick 等人。

加拿大媒體已經將這項10%寬免說成是自由黨領袖卡尼的功勞,甚至說他可以在未來幾星期宣稱,只有自己可以跟川普坐下來爭取對加拿大有利的條款。足以見到這是自由黨跟加國未來媒體說詞,如何幫自由黨加分。他們不是在為加拿大國民想辦法,而是在為自由黨想辦法。

見到前任魁北克省長Jean Charest 在CBC 上面說,加拿大人現在有「斯德哥爾摩症狀」,過去幾個月將所有惡魔形容詞都加到川普身上,現在省了10% 基本關稅就高興得不得了。確實。這也是川普的策略,先做恐嚇威脅,之後只要減輕一點,大家就鬆口氣。

 

4/2/2025星期三

紐約曼哈頓法官 Dale Ho 今天上午裁決,紐約市長亞當斯 Eric Adams 被聯邦調查局起訴貪汙,接受賄賂的案件全部撤銷,並永久不再就同案起訴。

拜登政府司法部是在去年九月起訴亞當斯,說他在競選時接受土耳其政府官員的非法捐款,之後接受土耳其政府款待到當地,住宿高級賓館,之後當土耳其政府在紐約起建社區中心時,還通知消防局盡量通融等等。(下左:法官Dale Ho,右圖:市長亞當斯。)

 

不過亞當斯及共和黨就認為,這是因為當時(民主黨的) 亞當斯批評拜登政府的邊境政策,放進十幾萬難民到紐約,他還要求拜登政府補助紐約市難民服務經費。當時亞當斯還領導其他有同樣問題的城市向拜登政府索取經費。結果他就受到聯調局FBI 的公開調查,搜索他的多位顧問及籌款人,甚至當街沒收他的手機,製造成為大新聞。

法官Dale Ho 今日在裁決中指出,他做的裁決完全不表示他對這件起訴案件有任何意見,他只是說明他(的法院)沒有權力要這案件持續下去。

外行人看這樣的裁決其實是逃避責任,但事實是事實,他要這件案子撤銷,而且永不再被提起。這比川普的司法部要求的還要多。川普司法部的副部長Emil Bove 上個月向紐約法院提出撤銷此案時,還說是為了不影響今年十一月的紐約市長選舉,即使撤銷,以後法院還可以再度提出上訴。而法官今天的裁決,卻包括了「永久不再起訴」。

不過 Dale Ho 在裁決中指出,他不認為原來的起訴是為了阻止亞當斯再競選。

Dale E. Ho 是拜登任命的法官,在出任法官之前,他是美國民權組織 ACLU 爭取選舉權的部門主任,所以絕對不是保守派或是共和黨。

另外,當 Emil Bove 提出要求時,民主黨起鬨說,亞當斯明顯是跟川普有幕後交易。川普幫助他是為了要亞當斯繼續幫助川普的「驅逐非法入境者」行動。這是明顯的 quid pro quo。因為在所有民主黨主政的大城市中,亞當斯是唯一跟川普政府合作,不阻止警察幫助邊境官員 ICE 捉捕非法入境者,特別是罪犯的城市。

而法官今日的裁決也指出,亞當斯的行為在要求撤銷之前,與要求撤銷之後沒有不同,所以司法部(現在) 的要求,也不顯示雙方有交易。

亞當斯的律師今天表示,這是亞當斯的勝利,也證明(拜登的) 司法部根本沒有必要提出這起訴案件。事實是,法律專家都說,這案件很難在法庭證實,特別是有關賄賂的案件。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只是給予對方消防檢查的通融,或是將機票升級為頭等,根本不構成賄賂條件。以前舉過太多例子,民主黨不容許自己人叛變,他在大選時譴責拜登的移民及邊境政策,才是他的大罪。

不過這件事已經嚴重影響他繼續競選市長,目前紐約市長選舉的大熱是前任紐約州長康默 Andrew Cuomo,他因為性騷擾指控在2021 年被逼下台,但在今年初宣布競選紐約市長,到目前不僅支持率最高,甚至已經籌到十五億元競選經費。這都證明這些職業政客除了做官沒有其他路走。而且民主黨的幕後金主不計一切決定選一個聽話的黨官。

 

4/2/2025星期三

加拿大保守黨領袖博勵冶 Pierre Poilievre 目前雖然在幾個民調上落後,但是他在多個社區繼續受到歡迎及支持,今天再有一個工會公開對他表示支持,而這些都是傳統上左派政黨的支持者。

 

今日表示支持的是包括加拿大油管工人的聯合 67 工會,剛剛在上星期,加拿大鍋爐工人工會 International Brotherhood of Boilermakers (IBB) 也公開表示對保守黨的支持。這兩個工會都表示,保守黨的能源政策將會讓更多加拿大工人有工作。同時說,博勵冶曾親自跟他們接觸過,表達了誠意。在IBB的聲明中說:Pierre 確實了解發展乾淨能源是靠更高科技,而不是將我們現有的能源工業解體,從外國進口能源,讓我們的工作流失到外國。

這兩個工會的工作都跟能源工業息息相關。上述聲明中還說,過去幾十年,加拿大工人流血流汗,清楚知道對於加拿大能源工人,追求能源獨立的保守黨是最好的選擇。自由黨以及卡尼的工業碳稅勢將消弭(安省)漢米頓這城市以及相關工業。

這是很嚴重的譴責。碳稅是卡尼跟杜魯多一手造成,現在卡尼為了爭取選票在大選前消除了碳稅,但是對於工業碳稅還是沒有動作。而且過去他們在口頭上將「環保經濟」吹捧上天,今天說消除就消除了?

今天上午博勵冶在多倫多競選時,就有一個多倫多太陽報的記者問他,現在卡尼消除了碳稅,又在其他政策上追隨保守黨的政綱,好像說要取消他們自己通過的 Bill C 69,(抑制能源發展,包括抑制輸油管興建的措施),請問你跟卡尼還有甚麼分別,選民為什麼要選你?博勵冶回答得很好,他說:「不同的是誠意。卡尼現在說他要做的,都是他過去十年自己做的,他跟杜魯多立法阻止加拿大發展能源,現在說他要做另外一套。說要建築房屋也一樣,過去他們主張建那種事先組合的房屋,沒有車道。目的也是建立龐大的行政官僚系統,效果無補於事。犯罪也一樣,過去十年都是捉了又放……,而我過去十年說的話完全一致,能源,房屋,犯罪,我說的沒有改變過。」

真的,只有愚蠢的人才會相信卡尼所說,很高興工會那邊都看得清楚。大多數的警察公會也都很清楚博勵冶所說的都市犯罪情況。這星期安省最大警察工會之一的皮爾郡警察協會 Peel Regional Police Association 就公開表態支持博勵冶,聲明中就說皮爾郡在過去十年犯罪率高昇,都因為罪犯被捕後立即被無條件釋放,這情況必須改變。

過去一個世紀見到自由黨欺騙加拿大人一次又一次,之後選民就自吃苦頭。好像現在的世風日下(大麻合法化,到處是毒品注射屋),還有沒有計畫的,一年接納五十萬的移民跟難民,導致社會福利計畫,醫療計畫都難以維持,同時限制本國工業,能源的發展,全力倚靠美國市場發展經濟,種種倒行逆施還不夠嗎?(部分資料取自國家郵報 National Post,希望大家多支持國家郵報,以及多倫多太陽報,或是任何太陽報。)

 

4/1/2025星期二

今天美國好幾個州在進行補選,幾個比較引人注意的是,佛羅里達州兩個選區進行眾議員補選,取代川普挑選的兩位入閣眾議員,一個是國家安全顧問華茲Mike Waltz,一個本來是要出任司法部長的蓋茲Matt Gaetz,他雖然因為票數不夠而退出,但仍然辭去了眾議員席位。今晚開票出來,共和黨在兩個選區都已勝出,保住了兩個席位,而且讓共和黨在眾議院以220 對213 拉大了跟民主黨的差距。

在這兩個選區,原來華茲的選區,第六選區,共和黨候選人Randy Fine 以 56% 選票擊敗民主黨候選人Josh Weil 的42%。另外在蓋茲的第一選區,共和黨的 Jimmy Patronis 也以 57% 大幅差距擊敗民主黨Gay Valimont 的 42%。(在投票所關閉不到一小時,選票幾乎全部開出。佛羅里達自從迪山塔斯主政之後,選舉制度大為改進。計票速度快,而且沒有任何不軌事件。與過去佛羅里達總是最慢開票相比大異其趣。2020 年總統選舉該州計票用了一個月時間,後來要勞煩最高法院定奪。)

這對共和黨是相當重要的勝利,較早時,川普為了確保眾議院的多數,還取消了紐約州眾議員Elise Stefanik 的聯合國大使任命。紐約州因為是民主黨執政,該州州長Kathy Hochul 有意拖延補選日期。

今日另一個重要選舉是威斯康辛州的高等法院大法官出缺的一個法官位置。在原有七個法官中,民主黨(自由派)以4-3 領先共和黨(保守派),而退休的是一個自由派,如果共和黨可以獲勝,就可以反過來以4-3 領先。馬斯克非常重視這個選舉,他個人捐出了兩千萬元,同時發出兩張百萬元支票給簽署請願書的中獎人。但是據說對方也接到好像索羅斯 George Soros 一類的左傾財閥的捐款,讓這一次的法官競選經費雙方超過八千萬元,創下新的紀錄。

今晚開始開票之後,自由派候選人Susan Crawford 一直都以超過雙位數的比數領先共和黨的 Brad Schumel,最後的差距拉大到 56% 對44%。這次共和黨失敗是對馬斯克個人聲望的一大打擊。聽到評論說,這也顯示這個搖擺州選民藉這次選舉表達對馬斯克,以及他的 DOGE 的不滿。

據報導今日這項選民情緒激昂,有七個選區居然選票不夠,要排隊中的選民多等半小時。據說除了因為馬斯克到該州拉票,也因為民主黨宣傳說,如果保守派法官當選,該州墮胎權將被剝奪,所以激發了民主黨人傾巢而出參與投票。

 

4/1/2025星期二

一本有關拜登「最後幾年」的書Fight: Inside the Wildest Battle for the White House 今天問世,過去幾天已經透露了一些有趣的內容。這本書的作者Jonathan Allen 跟 Amie Parnes 在書中指出,拜登的幕僚在2023 年之前就已經做好準備,拜登無法完成這一個任期。他們準備的局面包括:他必須退出競選;如果他在初選之後,贏得部分代表,卻無法繼續下去;以及如果他在任內駕崩等等。

 

書中表示,拜登的幕僚準備了拜登萬一駕崩,應當如何面對。據說當時副總統卡美拉 Kamala Harris 的通訊主任 Jamal Simmons 準備好了death-pool roster,也就是拜登臨終的儀式,這包括預備好法官,即刻為卡美拉監誓,宣誓繼任總統。不過據稱 Jamal Simmons 當時並沒有告訴卡美拉(他的上司)這件事。而 Simmons 在2023 年一月離職,他在離職前對另一位同僚表示,一旦拜登有意外發生,必須立即通知他,因為他已經計畫好了這宣誓儀式的程序表。

但是我們都知道,拜登的幕僚以及民主黨高層,在拜登於2024 年六月那一次電視辯論出醜之前,對外卻宣傳一切美好,拜登的健康完美。白宮的御用醫生 Dr. Kevin O'Connor 在2024 年二月發表的拜登健康報告還說,拜登是一個健壯的81 歲男子。

事實是,每一位總統的幕僚都會準備萬一總統駕崩時,應當如何應對。只是對於拜登,這樣的準備似乎「是認真的」。

即使有這些準備,但在那次電視辯論之後,他們面對的最初是「天塌了」的感覺,之後民主黨就認命了,接受了。據說在辯論後兩天,新澤西州長Phil Murphy 為他舉行一次籌款晚會,據稱拜登要求在會場他的通道上貼上螢光紙,以指引他應當走的路線,因為他怕自己「走失」。

事實是在過去Fox News 就報導過,拜登的幕僚連他必須在白宮去見媒體的房間,都事先在白宮的牆壁上貼好很明確的指引符號,以免他走失。據他的幕僚說,拜登已經適應在白宮尋找這些彩色的指引。

據這些幕僚說,這些「指引」好比童話書中的麵包屑,引導書中人物不要迷失。

兩位作者都是主流媒體人物,Jonathan Allen 是 NBC 記者,Amie Parnes 是The Hill 的作者,所以出發點都不是存心取笑拜登。

這本書也探討了卡美拉的選舉陣營一些失策。其中有一段說,卡美拉的幕僚對於副總統出現在公共場合的條件,也有相當細緻的要求。其中一個要求是:如果要她再接受訪問,她坐的椅子必須:「椅子的腿部必須至少有15吋高,座椅從地面起計算,不得少於18.9吋,座椅的扶手arms 不能太高,必須自然高度,座椅必須穩定。」

這是非常奇特的要求,這本書的作者發現,這要求是因為卡美拉在八月29 日接受CNN 的電視訪問之後提出的,因為當時她跟副總統候選人,明尼蘇達州長華茲Tim Walz 坐在一起時,在電視上看起來矮了一截。(記得嗎?那次訪問是卡美拉接受黨內提名之後的一個多月的第一次電視訪問,為了那次訪問她還準備了好幾天。)

 

由這些要求可以看出,卡美拉的幕僚也不是很聰明的人。為什麼是18.9 吋?差那0.1 吋有關係嗎?

還有在跟Joe Rogan 羅根談判上節目時提出的要求,也是多如牛毛,導致羅根最後拒絕了。卡美拉本人已經夠蠢,加上這樣的幕僚當然更會壞事。

這些事還是對民主黨友善的媒體記載的。

 

4/1/2025星期二

這幾天媒體熱烈報導川普有意競選第三度連任,於是「他不肯下台」的報導就出現了。而且對於不了解實情的人而言,因為有川普自己說的話證實,就成為真正的新聞。

 

川普有這個毛病,明知會被媒體用來做話題,卻毫不理會。又似乎他喜歡引逗媒體,於是很多事就被做大了。看了這樣多媒體的報導,讓我都難免相信,川普有此意思。直到昨天白宮發言人 Karoline Leavitt 澄清說:你們這些人不斷問他這個問題,是否要競選第三個任期,他就誠實的回答你們,然後你們每一個人都崩潰了。

確實是,新聞報導時都沒有報導記者的問題,只報導川普的回答。當記者最初問他:你是否要競選第三個任期時,他說:現在時間還早,根本沒有想到這問題。當被問得多了,他開始回答:「確實有很多人希望我再選,但是我對他們說,我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做我要做的事,現在只是我任期的開始。」

之後再有媒體詢問,於是他的回答變成:「我知道很多人在勸我再選,不過我不知道,還有人說可以有辦法連任第三次,我就不知道。但我沒有想到這個,我們還有四年。」當媒體繼續問時,他說:「不是開玩笑,很多人都這樣勸我。不過我自己認為還太早。」

於是後來聽到的新聞變成:川普說他不是開玩笑,會考慮競選第三個任期。之後媒體就請來憲法專家討論,川普是否有可能連任第三次。他果然要連任下去,不下台了。

川普這性格給他帶來很多麻煩,很多時媒體明知他的原意,卻故意誤導讀者跟觀眾,以製造川普的負面新聞。例如在Covid-19時期,他跟一些醫學專家討論這病毒,醫學專家當時提到只有 bleach 漂白水一類的消毒劑,可以殺死這病毒。當時川普就說,也許可以用這bleach 製成甚麼藥劑,注射人體以殺菌。這句話只是一個人的第一聯想,但是就被媒體當作新聞報導,後來拜登就多次在演講中說「川普要你們將漂白水注入體內,你就知道他如何對付 Covid,幸好他下台了。」而媒體也一直沒有澄清過。

過去幾個月聽說,川普的白宮幕僚長蘇西威爾斯 Susie Wiles 會給川普政府帶來 discipline,我以為她會讓川普的發言更謹慎,至少他的網路文字比過去嚴謹一些。不過見到蘇西威爾斯在星期天接受川普媳婦 Lara Trump 在 Fox News 的訪問。她說她的工作只是安排川普的每日議程,安排每一個相關人物的議程,讓每個人的行程跟說話更規矩些。當然也有新聞說,她見到哪個閣員舉止不對,她會糾正。這會減少大家出錯的機會。(不過我們也見到大小錯誤還是會發生,包括那次討論轟炸胡塞部隊事件內容外洩。)但是說到對川普的言論,她說這方面她並沒有做任何「努力」,因為自從他在2015 年開始出來競選,大家就有共識,就是「讓川普做他自己」。所以到現在沒有人企圖壓制川普,讓他自由發揮。所以今後這類事件還是會繼續發生。

 

 

Click: 4678
About Us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Us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