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多人發現自己的玫瑰生了一種奇怪的病。就是枝莖徒長長了,而且一般較粗,枝莖跟葉子變形及變色,而且軟軟的,而且莖部很多刺。不僅不好看,而且不會開花,即使開花,花朵都變形,變小。如果不理,會讓植株逐漸萎縮病死。這就是 Rose Rosette Disease (RRD)。見下圖的玫瑰,枝莖非常多刺,有些顏色很深,非常難看。所以俗名又叫做 witches’ broom,巫婆的掃帚。
這種疾病歷史不長久,上世紀四十年代才開始在北美出現,而且直到2011 年才研究出來是一種病毒,這病毒被叫做Rose Rosette Virus (RRV)。這病毒被發現於北美洲,而且蔓延很快,所以美國農業部USDA 在2014 年撥款進行研究,一方面研究防治辦法,一方面研究種植的適應方式。所以這還是一門很新的學問。
到現在知道,這病毒是由一種非常微小的螨蟲eriophyid mites傳播,這種蟲極微小,是肉眼都很難見到的蟲子,與其他螨蟲不同的是沒有翅膀,是靠爬行。但卻可以靠風吹流動。也可以經由人體,其他昆蟲,甚至我們的衣服散播。所以一旦出現,就有機會廣泛傳播。
另外在修剪玫瑰時,或是在澆花時,都有機會幫他們散播。而且在北美從北面的加拿大,到南面的南加州都有病例,沒有地區可以倖免。不過好的是,除了玫瑰之外,目前還沒有其他植物被傳染的事例。不好的是,多數玫瑰都有感染這病毒的機會。得病的植株除了難看,萎縮,還讓植株更容易染上其他疾病或是蟲害,沒有生存的機會。
如果你見到你的玫瑰有上述描述的狀態,盡快拍照拿到園藝店去詢問,是否確診是 RRD。如果是剪下來拿去問,就要小心,因為園藝店肯定不高興你拿著有病毒的枝子到他們店裡。而且用過的剪刀都要消毒。(消毒方式包括使用漂白水 bleach,酒精。)
至於這種病毒發作時間,一般都是在五月到七月中,蟲子活躍時期,七月中之後出現徵狀。較小的玫瑰會在兩年內夭折,較大顆的植株可能在四到五年內全株夭折。
如果確定是RRD,這株玫瑰沒有活的希望,要盡快拔除。要連根拔除之外,還要徹底消除。可以使用焚燒方式,全部焚毀,也可以全部裝入塑膠袋丟棄。用過的剪刀,鏟子都要消毒。附近的土壤也都要消毒。同一個地方七八年內都不要再種玫瑰。
預防:
據說最易感染,甚至窩藏這種蟲子及病毒的玫瑰是原始玫瑰中的multiflora rose (Rosa multiflora),所以千萬不要購買這種玫瑰,或是從野外移植回來。事實上這種玫瑰已經被當作野草(毒草),應當已經不會有得出售。專家說,如果附近有這種玫瑰,必須至少有300 英尺(一百米)的距離,才算安全。
Multiflora 的意思是「很多花」,所以這種玫瑰的花很多,而因為是原始(野生)玫瑰,所以花朵很小。不過也有複瓣的,只是花瓣也不會很多。下面的相片是給大家粗略的辨認。
因為這種蟲子極小,又容易散播,所以要完全預防是不容易。而且這些蟲子會在植株內,種子內,甚至土壤內過冬,所以即使你清除土面垃圾,或是修剪殘枝敗葉時,如果不注意都會幫他們散播。所以做這些工作時都要小心。最好是多次消毒。以前提過的休眠油,horticultural oil 都可以使用。
因為這些螨蟲最容易由風吹傳播,所以不要將玫瑰種在風大的地方。其實玫瑰原本就不適宜種在風大的地方,所以更要避免。此外蟲害也容易經由澆水傳播,所以澆水時不要用灑水器,從空中灑水,最好是從地面澆水,這也是對玫瑰最好的方式,永遠都從地面澆水。不管是用水桶,還是自己會溢水的水管soaker hose。這種方式不僅可以防蟲,更可以防病毒,病菌。
保持植株健康,永遠是最好的防患。保持地面清潔,將有病的枝莖,葉子,及早清除。永遠使用清潔的土壤,即使是自己做的堆肥土,也要確保乾淨。如果沒有信心,可以暴曬幾天後再使用。(下圖:得病的植株。)
當植株不健康時,就容易染病。所以要減少植株受到壓力,這包括不要長久斷水,土壤排水要好,定時給予需要的養分,施肥時要注意均衡,包括鐵,鎂,鈣等元素均衡。此外保持土壤稍微偏酸性。如果發現有蟲害或是生病的跡象,要立即採取行動。
其他種植玫瑰的應注意事項也不能忽視,這些過去都說過:土壤的排水要非常好,澆水的時間及方式要正確,必須有充分陽光,正當的修剪方式等等,都必須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