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瑞典著名導演英瑪褒曼 Ingmar Bergman 在1957 年推出的黑白心理分析劇情片,也是由他自己編劇。電影是以瑞典話對白,所以附有英文字幕。劇情說的是一個老教授,在前往大學領取榮譽學位途中,一路回憶自己的一生。主要是因為自己個性死板頑固,所以辜負了一生的幸福快樂。
電影男主角是瑞典人維克多赫斯壯 Victor Sjostrom,他本人原來是導演,默片時代到美國發展,當時換了美國名字Victor Seastrom 維克多西斯壯。他導演了多部受歡迎的片子:He Who gets Slapped (1924),The Scarlet Letter (1926),The Devine Woman (1928),The Wind 大風 (1928),都是默片,後來對好萊塢失望回到瑞典,就專職做演員。而這是當時77 歲的他最後一部片子。
瑞典籍的導演英瑪褒曼被認為是大師級的導演,近代導演中數一數二,他的著名作品除了這一部還有:The Seventh Seal (1957),The Virgin Spring (1960),Autumn Sonata 秋日奏鳴曲 (1978),Fanny and Alexander (1982)等,多數都很沉重。
這部片子還有一個重要演員是瑞典女星 Bibi Anderson 碧比安德森,她是英瑪褒曼經常使用的演員,一共跟他合作了十部電影,三部電視電影。本片中排名第三的女星 Ingrid Thulin 也是褒曼多次合作的點女星,他們合作了六部片子。這些著名導演 (例如約翰福特John Ford),都喜歡一再使用自己熟悉的演員。
這劇本也是褒曼自己編寫的,他當時才38 歲,但是對於死亡,以及對死亡的感覺有相當的看法。藉著男主人翁,一個78 歲老人透視了老年的孤獨心態,多數活在回憶中。這電影推出時頗受讚譽,並在柏林國際影展獲得最佳影片金熊獎,及1960 年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而且一直被認為是英瑪褒曼的最佳作品。
這電影採取男主人翁伊薩克的旁白方式交代主要故事背景,同時說出他心裡的話。很有心理分析意味。
劇情:
電影開始時,斯德哥爾摩一個獨居的老教授 Isak Borg 伊薩克柏格夜晚又作夢,夢到自己到了一條街,街上一個人都沒有。街上的大鐘只有數字,而沒有指針。突然前面見到一個人的背影,他上前去輕拍他的背部,那人轉身卻是一個沒有面孔的人,被他一拍之後倒下,化成一攤水。之後聽到馬蹄聲,來了一輛靈柩車,但是撞到路邊燈柱之後,車輪脫落,棺木落到地上,馬車逕自跑走。他見到棺木中的老人竟然是自己。之後嚇醒了。
他睡不著,決心起身。他原來計畫今天坐飛機到南面的龍德 Lund 去,因為當地大學會頒一個榮譽學位給他。他除了是醫生,也是細菌學專家。但他突然決定要一早開車去,途中順便去看自己 95 歲的母親。他叫醒了那個做了40 年的女管家艾格達Agda。艾格達生氣天沒亮就被叫醒,她本來計畫陪伊薩克一起坐飛機前往,現在見他要開車,決定不陪他。但是願意幫他做早餐。(下:管家幫他收拾行李。)
吃早餐時,另一間臥室的伊薩克的媳婦瑪麗安 Marianne 被吵醒,起身問明了他要開車去龍德,就說她希望搭便車,因為她也要回家,還說她沒有買火車票的錢。伊薩克無可無不可的同意了。瑪麗安是伊薩克唯一的兒子伊維德 Evald 的太太,伊維德也是醫生,住在龍德。
剛上車,阿薩克見到瑪麗安要點菸,就說他不喜歡煙味,也反對女人抽菸,阻止她抽菸。他又問瑪麗安為什麼要去龍德,她說一時興起。他們關係明顯不好,之後她有點興師問罪的說,伊維德欠你的錢,你說等他做了副教授,每年要還你五千元。這樣我們永遠都沒有自由。你那麼有錢,而且不缺錢。伊薩克說這是原則問題。瑪麗安說,伊維德也這樣說。這一點你們很像,但是他很恨你。伊薩克非常意外,問她原因,瑪麗安說:因為你自私,從來不聽別人的意見。記得當初我說要暫時住到你這裡幾個星期,你說「不要把我牽涉到你們的婚姻裡。」但是伊薩克記得的不同,他說當時我說我很高興(你來住)。瑪麗安說不是這樣,你還叫我去看心理醫生。伊薩克說:有這回事?瑪麗安說:所以我很不願意要倚賴你。(下:他跟媳婦上路,兩人明顯彼此有心結。)
過了幾分鐘,伊薩克說:其實我喜歡你住在我這裡,我也喜歡你,可惜你不喜歡我。瑪麗安說,她也沒有不喜歡,只是替他難過。當伊薩克要說起他昨晚的夢時,瑪麗安卻說,她對他的夢沒有興趣。伊薩克只有靜下來繼續開車。
到了一個地方,伊薩克將車開進一條內街,說要給她看一樣東西。他停下車說,過去有20 年時間他住在這裡,說這裡有一片野草莓,他們小時候常到這裡。瑪麗安見到有一個池塘,說她要去游泳。伊薩克就回到他的記憶裡。他對自己說有點累了,也感到有點悲哀,就躺到地上。他記得這裡有一間廢棄的老屋,過去到了夏天,他們倆家的孩子都會在這裡過暑假,有很多孩子。他跟一個叫莎拉 Sara 的女子在一起摘草莓,他們是表兄妹關係。之後出來一個男人,是他的弟弟 Sigfrid 西格瑞,他一出現就挑逗莎拉,莎拉阻止他,說她跟伊薩克已經訂婚了。但是西格瑞說:你們只是自己以為訂了婚,不是真的。但莎拉說,伊薩克人好,而你是最壞的,又最笨。但是西格瑞拉過她強吻。莎拉強力阻止,最後推開他。說她要趕快進屋去,因為這時有鐘聲響起,莎拉起身走了。(下:伊薩克記得,那時候兩家人的表兄弟姐妹會一起在大屋裡過暑假。)
阿薩克還記得,那時候會有鐘聲響起,就是有船靠岸了。他又見到老屋裡很多人,有他們兄弟姊妹,還有伯父家的子女,伯父 Aron 是聾子,說話要很大聲才聽見,嬸母Olga 除了莎拉,還有一對雙胞胎女兒,跟幾個表妹表弟。這天兩個雙胞胎女孩就偷笑說,見到莎拉跟西格瑞在野草莓地裡不知做甚麼。莎拉急忙否認。大家都知道莎拉跟伊薩克是一對。不過莎拉總是說伊薩克太好了,正派,又誠懇,讓她覺得自己配不上。不像西格瑞像個孩子,大膽,但是刺激。
想到這裡,瑪麗安出來了,還跟著一個女孩。那女孩說她就住在附近,正好也要去那個方向想搭便車。但是她還有兩個同伴,都是男孩,一個叫安德斯 Anders,一個叫維克多 Viktor,不過那女孩也叫莎拉 Sara,伊薩克頓時對她有了好感。
這女孩很天真,說話也沒有忌諱。她說她跟安德斯是一對,但是維克多也愛上她,所以還沒決定選擇那一個,還說自己仍然是處女。伊薩克就說,他以前愛過一個女孩,也叫做莎拉,後來嫁給我的兄弟,生了六個孩子,她現在是一個美麗的 75 歲老太太。(下:女孩跟兩個同伴一起搭便車。)
開車不久,對面突然開來一輛車走在錯誤車道,伊薩克閃避不及,車子翻覆到路邊,大家驚魂甫定才發現沒有人受傷,他們出了車子,到對面去看那輛車子。原來是一對夫婦,他們也沒有受傷。那對夫婦見到他們就承認是他們的錯,還說是太太在開車,他們在爭吵,太太要打丈夫,所以出了事。
但是那對夫妻的車子全毀,只有坐他們的汽車繼續未完成的旅程。幸好他們的汽車夠大,可以裝下他們七個人。
再度出發,這時由瑪麗安開車。但是那對夫妻還是不斷的有爭執。特別是那丈夫不斷拿太太開玩笑。例如太太被他氣哭了,他就說太太很會做戲,說她以前假裝自己有癌症,假裝了兩年。太太氣不過哭得更厲害,他就說太太已經過了盛年 prime。雖然他似乎是笑著講,但是太太哪裡受得了,就拿起皮包要打他。這樣持續了很久,最後瑪麗安聽不下去了,就下車打開車門,趕他們兩人下車。
他們繼續在海邊公路上行駛,伊薩克想起自己過去在這附近開業,母親就在附近住,他經常去看母親。這時瑪麗安在一間加油站停下車子加油。加油站主人是個年輕人,是他認識的亨利 Henrik。亨利見到他說他是全世界最好的醫生,他們第一個兒子還取了伊薩克的名字以紀念他。Henrik 還介紹自己的太太 Eva 給他認識,Eva 也說能夠第一次見到他非常榮幸。加完油,亨利夫婦堅持不收錢,爭執了許久,還說這一帶都說他是好人,能為他加油是他們的榮幸。這讓瑪麗安對他改觀。
不久他們又停下來,在一處地方午餐。三個年輕人又為了宗教的問題爭論。安德斯說造物主製造了這麼多美麗,可見造物主的智慧。維克多說,他們已經協議,不在旅途談宗教或是科學。這時莎拉就問他對生死的看法,伊薩克沒有回答,開始念一首瑞典詩,中間瑪麗安接著念下去,莎拉說這首詩很美。維克多還是不服氣,說「這年頭居然還有人想做牧師。」安德斯攻擊他不可理喻,說:現代人只是你的想像力的一小部分,以為死亡是可怕的。莎拉打圓場說,他們兩個都很可愛。伊薩克就說他要去看他母親了,要他們在這裡等等,瑪麗安說她也要一起去。(下:他們五人在海邊午餐。右邊兩人是維克多跟安德斯。)
伊薩克的母親就住在附近。他們步行過去。老太太見到兒子跟一個女人,以為是伊薩克的太太,說不要跟她說話。伊薩克提醒母親,自己的太太已經死了三十年,這是自己的獨子的太太,也就是她的孫媳婦。她才叫瑪麗安過去。她問瑪麗安有幾個孩子,她說還沒有孩子,老太太就罵她說,現代的年輕人都不注重家庭。她自己就生了七個,可惜現在只剩下伊薩克,不過一共有15 個孫子。之後拿出一個盒子說,裡面都是自己幾個孩子當年的玩具跟紀念品。瑪麗安一一把玩。
之後她拿出一個金錶,說是他父親留下來的,現在要送給孫子,這孫子是西格瑞的兒子,現在都50歲了。她還說西格瑞比伊薩克小兩歲,是個不成器的傢伙,但是他娶了莎拉,現在他們的大兒子都50 歲了。她拿那個懷錶給伊薩克看,伊薩克看了嚇了一跳,原來這錶上面只有數目字,卻沒有指針,跟他在今早夢中見到的一樣。
道別了母親,他們兩人回到車上,只見到莎拉,另外兩個男孩卻不在。莎拉說他們仍然在爭論是否有上帝的問題,甚至打了起來。這時伊薩克問莎拉,兩個男孩她喜歡哪一個,莎拉說她也不知道。但是她說,安德斯人很好,但是他希望做牧師,說到這裡還嘆了一口氣說:做牧師太太?好像這不是好的選擇。之後說維克多人也很好,但是是不同的好。又說,維克多會走得比較遠。伊薩克問她這是甚麼意思,她說:「維克多要做醫生,可以賺多點錢,而牧師好像很落伍,但另一方面,安德斯的腿跟脖子都比較好看。」這樣的童言無忌,讓伊薩克啼笑皆非。這時那兩人才回到車上。
後來旅途中莎拉還說了一句:「最難過的事無非是進入老年。」她一出口旁邊兩個男人都立即推她,叫她說話小心。
再上路,是瑪麗安開車,伊薩克又回到夢境。他回到了草莓田,跟莎拉在一起,莎拉對他說:「你有沒有照鏡子?來照鏡子,我要你看看你現在的樣子。你現在是一個憂慮的老人,好像就要死掉,但是我卻有一大段人生在前面。這讓你傷心。」在他面前的莎拉還是當年的少女,但是自己卻是現在的衰老樣子。(下:莎拉拿著鏡子要他看看自己。)
伊薩克說:我沒有傷心。莎拉說:「這傷到你,因為你不肯面對現實,現實是我坦白,結果無意中變成殘酷。」他說他了解,莎拉說:你不了解,我們之間說的是不同語言,你再照照鏡子。別逃避。我要和你的弟弟結婚,你笑一笑,你看,你連笑都不會。最後莎拉說:「你是教授,應當知道為什麼這難以接受。但是你不了解。你知道很多,但是懂得很少。」最後她又說她要走了,要照顧兒子。她到旁邊一個嬰兒車抱起孩子,回到大屋裡去。伊薩克走到嬰兒車旁邊,之後從一個窗戶見到莎拉跟西格瑞兩人在屋內彈鋼琴,非常甜蜜。
他繼續作夢,夢中他去敲一個門,來了一個教授要對他考試。教室裡有十幾個學生,都面無表情。之後教授對他出的試題他都不會回答,包括要他辨認顯微鏡下的細菌,但他甚麼也看不見。之後問他醫生最基本的「第一個任務」他也答不出來。他說他忘了,對方說是「要求寬恕」。最後醫生給他打的分數是「無法勝任(不及格)」,此外還說他被指控包括:麻木無情,自私,殘酷等等的缺點。他問是誰指控他,對方說是他的太太。這時考試官要他面對自己的太太,他說太太已經死了30 年,對方就帶他走出屋子,到一處有樹林的地方。他聽到有女人笑聲,原來是自己的妻子,之後出來一個男人,那男人對她調戲,她最初不依,但後來對那男人說:我知道,即使我回去跟丈夫承認了,他都會說:「你沒有做錯,沒有事需要原諒你,」他就像一個上帝,我恨他的虛偽。他甚至會說是他的錯,這人冷酷無情,他根本不在乎。之後伊薩克見到他們要發生關係了,當他要走向前,那兩人消失了。
這考試官說,那是1917 年五月,這個日子你永遠都沒有忘記。伊薩克問考官:甚麼是我的懲罰?考官說:一般的懲罰,寂寞。他問:沒得憐憫?
等他醒來,發現車子停了,瑪麗安在休息,她說三個孩子到附近去採野花,說要送給他,因為他人好。他說起自己又在作夢,總是做奇怪的夢。瑪麗安就說,這一點伊維德跟你很像。他說兒子才38 歲,瑪麗安說他們個性一樣。好像兩個月前她說有事要跟丈夫談,伊維德就帶她開車出來。就像現在這樣坐在車上,伊維德以為她有了其他男人,嚇了她一跳。她對丈夫說是她有了身孕。結果丈夫非常生氣,說他們講好了不要有孩子,還說:「帶孩子到這世界上,以為他們會比我們生活的更好,這想法是荒謬的。」她說丈夫的想法不過是一個藉口,堅持要把孩子生下。伊維德就說:「隨便你怎麼說,我就是一個地獄般的婚姻生下來的,沒有人想要的孩子。」
伊薩克問瑪麗安,為甚麼告訴他這件事。她說:因為剛剛見到你跟你母親。又解釋說:她是你母親,但是冷得像塊冰。比死亡還讓人害怕。而你是他兒子,兩人的距離遠過光年。你自己說你像一個活的屍體,而伊維德也跟你一樣寂寞,冷的,死的。我擔心我肚子裡的胎兒,也會是一個冰冷的,寂寞的產品。甚麼時候會中斷?伊薩克勸她回去好好跟兒子談。瑪麗安說,她已經決心要這孩子,並決心離開伊維德,因為她不想自己的婚姻像剛剛那一對夫妻一樣。
這時那三個年輕人回來,抱著一大束野花,笑著交給伊薩克,說要向一個行醫五十年的好醫生致敬。伊薩克看看錶說,是時間該再度啟程了。(下:三個年輕人摘了花給他。)
終於到了龍德兒子的家裡,管家艾格達已經來到,她倉促的幫他提皮箱進到屋內,因為距離儀式的時間很近了。立即到屋內服侍他穿上禮服。他問艾格達,怎麼決定又來了,她說因為這是她的工作,她不會倦怠。
兒子見到妻子,冷淡的招呼她,但是瑪麗安笑著對丈夫說:我把行李放到臥房,還是你要我去住旅館?伊維德幫她提著行李上樓。她還問丈夫他們是否要參加儀式後的晚宴跟舞會。
他們所有受獎人在隆重的儀式中,進入大學的教堂,瑪麗安跟艾格達都同其他受獎的家人坐在大教堂裡,見證到他領取榮譽博士學位。那三個年輕人也在一旁對他微笑致敬。儀式中,他從校長那裏戴上一頂代表榮譽的帽子,外面還有禮炮助慶。儀式中他繼續對自己說話,想起今天的經歷,他當即決定要記下這些事,同時意外的發現自己的邏輯清晰了。
回到兒子的家後,艾格達服侍他吃鎮靜劑,上床休息。到現在艾格達還是叫他「教授」,他稱呼對方「艾格達小姐」。他對艾格達說,他們認識了這麼多年,我們都這麼老了,可以彼此稱呼名字了。但是艾格達嚴肅的說:女人的名譽最重要,如果我們突然間叫對方名字,人們會怎麼想,不笑話我們?他只有放棄這想法。
之後他聽到窗外有歌聲,他打開窗戶,見到莎拉他們三個人在唱歌,還說遇到好心人願意載他們到下一站。之後祝福他永遠有愛,跟他道別。他回到床上,心情大好。這時聽見兒子他們回來,就叫兒子過來,問他們怎麼這麼早回來。伊維德說,他們剛剛宴會時,瑪麗安的鞋跟脫落,所以回來,等會還要再回去參加舞會。伊薩克叫兒子在床邊坐下,問他跟瑪麗安的事,伊維德冷著臉說,他決定留住瑪麗安,因為他不能沒有她。伊薩克問他胎兒的事,他說瑪麗安同意再想想。伊薩克又提到那筆錢,兒子說:你放心,我們會還給你。他趕快說:我不是這意思。這時瑪麗安進來,跟他道晚安,還主動俯下身去親吻他,親熱的對他說:我愛你老人家。才跟丈夫出去。他心情更好了。(下:媳婦主動親吻他道晚安,兒子在一邊看著。)
他繼續對自己說:每次當我感到憂慮或是悲哀,我就會想起小時候,這幫助我安寧。今晚也一樣。這時他又回到老家旁邊的草莓田,見到莎拉過來,莎拉來是要幫他找爸爸媽媽。他說找不到,莎拉指向河邊的渡口,見到父母在河邊,父親在釣魚。莎拉見他找到就跑開了,他也高興了,之後滿意的睡了。
製作與卡司:
英瑪褒曼後來說,他是有一次在開車由斯哥爾摩到 Dalama 途中,經過他出生的地方 Uppsala 時,前往他祖母的舊居,想到這樣一個故事。特別是見到祖母開門時,回憶到兒時的經歷。而打開另一扇門,又回到現在。之後在街上另一個角落又回到人生另一個階段。象徵每一段單一旅程都代表一個人一生的不同階段。
藝術家的想像力真是無窮。我查閱地圖,從斯德哥爾摩到 Lund 大約六百公里,開車要七小時。電影中很大一部份是在海邊行駛,風景非常美麗,但是看到地圖,這條公路大部分是內陸,所以這裡明顯是要找一段美麗的公路做外景,而非實情。又或者那裏是有一條沿海公路,但就要多花很多時間。
褒曼在後來的訪問中也說,當他寫這劇本時已經將 Victor Sjostrom 當作男主角人選。而且除他以外不作第二人想。他說 Sjostrom 是他的偶像,當時他甚至不敢打電話邀請他,而是由製片人出面邀請。(不過褒曼後來否認此說,說他是到後來才想到要赫斯壯擔當這角色。) 然而最初赫斯壯拒絕了,原因是年紀大了,健康也不好。不過考慮一天後他同意了,條件是每天只工作到下午五點鐘,之後他一定要回家休息,喝他的威士忌。
因為赫斯壯的健康問題,很多拍攝細節要就著他。例如減少外景,改在場景內拍。例如很多汽車內的畫面,都是在攝影廠拍的,之後用道路上的畫面砌接上去,好像是在公路上拍的。此外他還無法記稿子,但是這部片子幾乎每一場景都有他,一點工夫都省不得,所以他情緒也一直緊張,甚至生自己的氣,到角落去用頭碰牆。褒曼很體諒他,就對跟他對手戲最多的,飾演媳婦的 Ingrid Thulin 說:如果那一場戲出了問題,你都自己承擔責任,說是你自己出錯,我們都不要怪他。這部片子的攝影Gunnar Fischer 後來說,當時他們甚至擔心不知道今天的戲拍完,明天他會不會再出現。
這部片子的成功,讓英瑪褒曼之名走出瑞典擴及全球,而他此時只是 38 歲。另外,這部片子藉心理分析,夢境解析,拆解一個 78 歲老教授的心態。這種心理分析的理論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還很新鮮,加上在今天,很多七八十歲的人還很活躍,例如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 就是在 78 歲時再度當選總統,絕對不會像片中的伊薩克那樣,每一分鐘都在想像死亡。我不知道如果今天推出這樣一部片子,是否會有如當年的轟動。(下:拍片期間,赫斯壯跟年齡比他小一半的導演英瑪褒曼相處不錯。背後是電影中那座廢棄的老屋。)
至於劇情上,這部電影可以算是一部劇情完整的文藝片,如果不是因為導演及編劇(也是英瑪褒曼) 手法新穎,可以流入於肥皂劇。因為主線就是,這位教授年輕時因為個性嚴謹,失去了心愛的女人(給自己的兄弟),之後跟一個自己不愛的女人結婚,婚後容忍妻子不貞,甚至懷疑她跟其他男人生下兒子,所以一直都對兒子冷淡,讓這「嚴謹」性格傳到兒子身上,(不能說遺傳),到最後,他受到幾個年輕人的感染,發現了人生的真諦,決定生命還是可以有快樂。
只是電影中令他改變的幾件小事:年輕人對他表示的善意,媳婦的一個姿態,都不是特別不平凡,難道過去幾十年都沒出現過?或許我不是那種愛作夢的人,多愁善感的人,因此沒有深刻的體會。
這電影另一個層面是,西方很多文藝學家都宣稱因為年輕時候受到強烈的宗教管束,教養,所以對於基督教及天主教有反叛情緒,將自己的不快樂歸咎於家庭的宗教背景。這電影將伊薩克的不快樂歸諸於他的個性嚴謹。這反映於英瑪褒曼本身的經歷,他曾說自己從小生長於嚴謹的宗教家庭,(他父親是牧師,曾經被任命為宮廷牧師),還說連尿床都會受到懲罰,所以在作品中就要向這類的管束做出批判。這其實未必跟宗教有關,而是時代的不同。而且有智慧的人會使用不同的反叛方式,讓自己脫離束縛,無須送掉自己的幸福。所謂「通向羅馬的路不只一條」,而不是整天鑽牛角尖。
這電影中的女主角 Bibi Anderson 碧比安德森演這電影時才21 歲,她飾演片中的兩個莎拉,一個比較美麗沉靜,另一個就天真得像兒童。她其實沒有大明星的風範,但她是英瑪褒曼用得最多次的女星(14次)。飾演媳婦瑪麗安的 Ingrid Thulin 英格麗圖林這時30 歲,她也是因為跟英瑪褒曼合作多次(10次) 而成名,還因為 Brink of Life (1958) 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女主角獎,後來並且執導。另外飾演兒子伊維德的演員 Gunnar Bjornstrand 更在褒曼的21 部片子中出現。
片中男主角維克多赫斯壯 Victor Sjostrom 在拍攝這部電影時身體已經很差,電影推出後兩年多就過世了,享年80歲。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一個年紀大的演員所能遇到的最好的劇本。
這電影推出後地位一直不同凡響,除了得到多項國際電影節大獎的提名跟獎項,同時是很多後期導演的參考範本,當作經典傑作。
主要演員表:
維克多赫斯壯 Victor Sjostrom 飾伊薩克教授 Isak Borg
碧比安德森 Bibi Anderson 飾兩個莎拉 Sara
英格麗圖林 Ingrid Thulin 飾媳婦瑪麗安 Marianne
Gunnar Bjornstrand 飾兒子伊維德 Evald Borg
Jullan Kindahl 飾管家艾格達 Agda
Folke Sundquist 飾莎拉的朋友安德斯 Anders
Bjorn Bjelfvenstam 飾莎拉的朋友維克多 Viktor
Naima Wifstrand 飾伊薩克的母親
Gunnel Brostrom 飾搭便車夫妻中的妻子
Gunnar Sjoberg 飾搭便車夫妻中的丈夫(他也兼飾監考官)
Max von Sydow 飾加油站主人亨利 Henrik Akerman
Ann-Marie Wiman 飾加油站老闆娘 Eva Akeman
Gertrud Fridh 飾伊薩克的妻子 Karin Borg
Ake Fridell 飾 Karin 的情人
Yngve Nordwall 飾伊薩克的伯父 Uncle Aron
Per Sjostrand 飾伊薩克的弟弟西格瑞 Sigfrid B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