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travel]

哥斯達黎加熱帶雨林之旅 Costa Rica
加拉巴哥群島-地球最後一片淨土 Galapagos
坐火車橫貫加拿大 Across Canada on VIA
雷灣風情-加國風貌
美國峽谷之旅 Bryce and Zion Canyons
加拿大的珍寶-Cape Breton
亞馬遜河飄流記 The Amazons
賞楓首選;亞加華峽谷–Fall Colors at Agawa Canyon
魁北克-北美洲最浪漫的城市 Quebec City
Bruce Trail - Hiker的天堂

加拿大歷史圖片故事(二)

2016-01-20 16:14:02

前一次說了歐洲人到北美洲之後,進入聖勞倫斯河,其中法國人在魁北克建立城鎮。這一次繼續講歐洲人在這裡爭奪主權。

前面講過這圖集不是完整的歷史,只是為了增補我的歷史書「加拿大歷史1492-1892」圖片的不足。所以等於是一篇較詳盡的圖片說明。而且多數圖片來自於我的旅行,因此歸屬於旅遊類文章。

第6章:

十七世紀時,英法等國為了爭奪海外霸權,經常發生長達十幾年的戰爭。他們又與荷蘭,西班牙等國家結盟,而戰火經常蔓延到北美洲的領地。其中一個兵家必爭之地就是亞加迪亞Acadia (現在的新斯高沙Nova Scotia,及新布朗什維克New Brunswick,或是紐賓士域),由紐芬蘭,亞加迪亞,到魁北克內陸,一會由英軍佔領,一會又由法國佔據,期間死人無數。

到1719年,法王路易十四為了要為魁北克的殖民地提供海上防衛﹐那年開始就在Cape Breton東端海岸起建一座龐大的碉堡「路易伯格」Louisbourg (路易堡),以守住聖勞倫斯河的入口。城牆高三十尺﹐城牆圍起部份達五十七英畝﹐內有街道﹐劃分住宅區﹑商業區。有總督府﹑軍營﹑教堂﹑旅館﹑商店。因為周圍都是敵人地盤﹐連石頭都要由法國運來。而整個路易伯格市六千人口中﹐四千人是士兵。(下圖:遠望路易伯格。)

 

 

 

 

 

 

 

 

 

 

 

 

 

 

我是在2008年到Cape Breton,並且參觀了路易伯格,目前這城堡保留得很好,並不是重建的。城牆都完整,裡面成為觀光區,有穿著當時服裝的士兵,男男女女眷屬,工作人員。

 

 

 

 

 

 

 

 

還參觀了當時士兵的宿舍,床鋪褥子都非常簡陋。當時的廚廁,就更簡陋。可以想像當時士兵的生活非常艱辛。

 

 

 

 

 

 

 

 

 

我們還在裡面的餐廳吃了一餐模仿當時的非常簡單的食物:湯,麵包,和茶。這是當地唯一餐廳,遊客想吃好一點都不可能。

 

 

 

 

 

 

 

 

 

 

 

不過在1745年春﹐美國上來的英軍將路易伯格重重圍困四十六天後﹐連續七個星期的槍林彈雨不停的攻擊。路易伯格內的法國士兵及居民舉手投降。不過英軍也損失慘重,加上疾病,糧食不足,本來可以直攻魁北克,但就沒有後續行動。戰爭結束後英法兩國在談條件時,英國為了保留印度一個省,自動放棄了路易伯格,又讓回給法國。(下圖:戰爭畫家Lewis Parker繪畫的路易伯格戰役。)

 

 

 

 

 

 

 

 

不過北美的英國人對於祖國放棄路易伯格非常憤怒,於是自己退而求其次的,在南邊新斯高沙找到一個天然港口Chebucto﹐並取名哈利法斯Halifax﹐紀念George Dunk﹐即Lord Halifax ﹐他是英國貿易局長,後來大力幫助哈利法斯建埠。

英國為了鼓勵移民到哈利法斯﹐鞏固英國在加拿大的實力﹐在倫敦的報紙上刊登廣告﹐對於移民提供免費船票﹑免費供應土地﹐還有一年的生活費。此外還有參軍及貿易優惠條件﹐因此許多失意的英國人就趕搭移民船﹐到加拿大。(今日的哈利法克斯港口區Harbourfront,成為人來人往的觀光區,大型郵輪也在此停泊。)

 

 

 

 

 

 

 

 

 

 

英國另一個目標是減少法國天主教居民比例﹐因此其他國籍的移民也一律歡迎。一名英國人前往德國征召移民﹐因為德國人被認為是勤勞節儉的拓荒者。1753年﹐他們被安置在南面的Lunenburg 定居。後來更多德國﹑瑞士﹑及信新教的法國移民來到﹐兩年內人數超過一千五百人。他們每人都被獲分發兩塊地。一塊地在市鎮上做為建屋之用﹐另外在鄉下還有較大土地作耕種之用。(下圖:今日的Lunenburg)

 

 

 

 

 

 

 

 

 

第7章:

英法等國在十八世紀戰爭不斷,1748年結束的喬治戰爭沒有解決問題﹐1756年﹐英國又在海上及陸地向法國進攻﹐展開了「七年戰爭」。這一次英國與普魯士簽訂合作條約﹑共同對抗法國﹑西班牙﹑奧地利及俄羅斯。隨後殖民地也捲入戰事﹐美洲﹑印度﹑甚至非洲海岸都成為戰場。成為十八世紀最慘烈的戰爭。

英法戰爭延續到美洲新大陸,法國宮廷重用的軍官將領都無意到美洲這荒地作戰﹐戰爭部長就選用職業軍人蒙康Louis-Joseph, Marquis de Montcalm為新法蘭西的總司令。四十四歲的蒙康家學淵源﹐飽讀詩書﹐懂拉丁文﹑希臘文及德文﹐並曾在奧地利繼承戰中立功。此外派給他的副手李維准將Chevalier de Levis也是一名有經驗﹑有膽識的軍人。剛抵魁北克﹐他們就立下戰績﹐奪取了英國人在Oswego的城堡(安大略湖南岸)﹐完全控制了安大略湖。

而由於英軍節節失利﹐英王被迫將被罷黜的首相皮特William Pitt再請回。他將誤事的將軍都開除﹐由日耳曼戰場上調來安赫斯特Jeffery Amherst﹐並將其升任少將。在他下面是三名團長﹐最年輕的是三十一歲的沃夫上校James Wolfe。他們的任務第一步是收復路易伯格﹐然後奪取魁北克。(下圖是當年的軍事會畫家所繪畫的1758年,沃夫將軍收復路易伯格激烈戰爭的畫面。)

 

 

 

 

 

 

 

 

 

當年在北美洲作戰﹐特別是加拿大一帶﹐一到冬天河水結冰就要停戰。休戰期間﹐沃夫回到英國受到英雄式歡迎。休假後英軍將他升為少將﹐要他率領陸軍及海軍﹐領軍進攻魁北克。並派出最好的領航員給他﹐計劃由聖勞倫斯灣進攻直下。其實沃夫剛剛訂婚,而且他生下來就體弱多病﹐但他的父親也是一名傑出將軍﹐因此家傳就是忠於國家。因此毅然放下私情﹐與未婚妻及生病的母親告別。

這一次戰略是由沃夫率艦隊由北面聖勞倫斯河直入魁北克。沃夫的軍隊包括英國皇軍正規軍﹐以及由費沙隊長Alexander Fraser領導的蘇格蘭高地軍隊。因為他們能說法語﹐因此沃夫向皮特首相要求借用。還有就是依羅夸(印地安人)組成的遊騎兵﹐因為他們對加拿大地形熟悉。但沃夫對他們時不時剝敵人的頭皮感到頭痛。於是他下令﹐除了印地安人﹑及打扮成印地安人的加拿大法國民兵之外﹐一律不可以剝其頭皮。(由於香普蘭的關係,其他印第安部落都幫法國方面,參見前面第四章。所以英國只能爭取到依羅夸部落的幫忙。)

蒙康知道要防衛魁北克﹐一定要法國派出軍隊﹑全力支援。他派布根維爾回國遊說。但是此時法國計劃用全力進攻英國﹐因此不願派軍去殖民地。於是魁北克的法裔居民只有自己顧自己。好處是魁北克位於二百尺高的懸壁上﹐居高臨下﹐很易防守。不過只要英軍進佔高地﹐魁北克就可能淪陷。因此他們要緊密防守崖壁﹐不使英軍攀上懸崖。(下圖:這是今天的魁北克高原,俯望下面的聖勞倫斯河。)

 

 

 

 

 

 

 

 

 

 

蒙康的策略是集中對付岸邊的船隻﹐阻止他們登陸。因為只要英軍不登陸﹐他就有把握防守。這時魁北克一共有一萬六千士兵﹐但其中多數是民兵﹐比不上英軍的紀律及經驗。沃夫就這樣說:「蒙康手下有很多壞軍隊﹑我的手下人數雖不多﹑卻都是好士兵。」

英軍對魁北克的轟炸持續了一個夏天﹐魁北克城內建築多數被毀﹐聖勞倫斯河兩岸農作也都中止。但是沃夫無法使法軍與之正面交戰。他無法再拖﹐冬天未到之前﹐他就要撤退。他必須與法軍正面交鋒。既使失敗﹐他也要接受命運。

經過多個星期的策畫,1759年七月,沃夫嘗試由Beauport鮑佛港的Montmorency登陸,七月31晚,他帶了兩千士兵嘗試在Montmorency爬上崖壁。但是計畫中上岸後的據點完全不安全,負責防守的加拿大及印地安士兵在崖上將他們殺退。一個個死傷的英軍滾下斜坡。沃夫還下令繼續往上爬。最後幾乎可以完成任務。但是一場大雨使到峭壁泥濘不堪﹐無法再爬。沃夫才下令撤退。最後死傷人數超過四百人(210 人死,233人傷),法軍方面死傷僅60人。魁北克人開始認為他們可以逃過這次劫難。因為一到冬天河水結冰,英軍將無法動彈。

(下圖:今日的Montmorency Falls,就在魁北克城外三英哩處。可見其險峻。)

 

 

 

 

 

 

 

 

Montmorency登陸失敗後,沃夫積極派手下找尋一個可能登陸地點。不久查出魁北克城西面的Anse au Foulon (現在叫「沃夫石穴」)有一條陡峭的斜坡﹐可以爬上一百八十尺高的懸壁。他用望遠鏡見到懸壁上只有不到三十名法軍象徵性駐守。沃夫派領航員找出一條通道﹑以便爬上斜坡。(下圖就是今天經過這個懸崖時,可以見到的陡直峭壁。)

 

 

 

 

 

 

 

 

 

 

九月十二日夜晚﹐沃夫終於採取行動。他毫無勝利把握。他雖有四千五百名正規軍及一千多遊騎兵﹐此時都疲憊不堪。蒙康也有四千五百正歸軍隊﹐雖然訓練不及英軍﹐但是蒙康還有數千民兵及一千名印地安士兵。而且此番沃夫是身入敵境。如果蒙康事先獲得風聲﹐全力回擊﹐英軍將如入甕之鱉﹐無後退之路。

英軍船隻趁黑暗中經過港口。法國守衛見到英軍船隻﹐還以為是補給船﹐與之打招呼。英國船隻上的蘇格蘭高地軍人﹐就以法語回說:「別出聲﹐我們是補給船﹐別給英軍知道。」因此就瞞混過關了。

接著的兩小時﹐英軍船隻就一艘艘駛到懸崖邊。黎明前半小時﹐三千五百多軍隊全部攀至懸崖上。英軍還搬運兩枚迫擊砲上懸崖。蒙康此時也因為一晚未曾闔眼﹐而上了床。這時他似乎聽見遠處有槍聲﹐但很快沉寂下來。

在英軍面前的是一片平原。這片草原是1635年時法國政府送給一名領航員Abraham Martin的。當地人叫這一片草原是亞伯拉罕平原Plains of Abraham。(下圖:這片平原的現狀。今天叫做Battlefield Park,還有大砲。)

 

 

 

 

 

 

 

 

 

早上六點半﹐蒙康才接到報告,他完全沒有想到英軍可以成功上到這片平原,表示英軍可以直入魁北克城。此時他手中只有三分之一的軍隊。蒙康的助理後來說﹐他此時神情沮喪﹐似乎預知這是一次生死決戰。他騎上黑色座騎﹐不發一言。他最初估計最多有一個支隊的英軍﹐但是眼前卻是蔓無邊際的穿紅色制服的大軍。間中還有穿著格子布制服的蘇格蘭高地軍隊﹑以及他們由風笛吹出的刺耳音樂。(下圖:當時戰地畫家繪畫的:魁北克英法兩軍在高原上搏鬥的現況。英軍穿著紅色軍服,法裔加拿大軍隊穿的是深藍色軍服。)

 

 

 

 

 

 

 

 

 

十時左右﹐蒙康下令著士兵向英軍進攻。沃夫的軍隊在四分之一里外將迫擊砲對準法軍。法裔民兵學著印地安人﹐高聲叫嚷著土著戰歌向前行進﹐並向英軍發射槍砲。但是沃夫耐心的按兵不動。一直到法軍到面前四十碼以內時﹐沃夫才下令開砲。短時間內發射了四千發子彈及迫擊砲。第一排法軍像骨牌一樣的倒下﹐幾乎是立即全面潰敗﹑向後逃亡。

沃夫像當時英國將領一樣﹐自己騎著馬在前排穿插指揮。因此成為法軍最好箭靶。他是最早受到法軍大砲射中的。當他下令英軍發砲之後﹐又被兩枚子彈擊中。一枚擊中他的大腿﹐他繼續指揮。然後一枚子彈在他胸口射穿一個大洞。這時他才由手下攙扶下馬。他不願士兵見他已經倒下﹐叫手下將他扶持到一棵樹下。一名手下要為他去找軍醫﹐他說「不必了﹑我已經沒希望了﹐讓我在平安中瞑目。」(下圖:軍中繪畫家所繪,沃夫受傷後,瞑目前仍然指示手下。)

 

 

 

 

 

 

 

 

只經過十五分鐘的戰火﹐英軍陣營就傳出歡呼。這次戰爭﹐五十八名英軍死亡﹐六百人受傷。費沙的高地軍人則有一百六十八人戰死。法軍軍官中就有四十多人犧牲﹐士兵也有六百人戰死。

蒙康也被射中三次﹐據說腹部穿膛﹐腸子都露出。他騎著座駕由手下挾持逃回軍營。軍醫告訴他受的是致命傷﹐只有不到二十四小時壽命﹐他回說:「這樣好﹐我不必見到英軍佔領魁北克。」第二天(十四日)清晨瞑目。年僅四十七。(下圖為這個戰爭平原一部份,今日做為博物館,以及音樂會場地。)

 

 

 

 

 

 

 

 

 

 

 

 

 

 

 

「亞伯拉罕平原之戰」中﹐雙方死傷相當﹐而且雙方將領都戰死﹐因此一時間不知勝負。然而法國方面的反應是認輸﹑及驚惶失措﹐註定了法國殖民地的命運﹐使加拿大成為英國地盤。

(這一片平原現在保留為戰爭博物館﹐並有沃夫之紀念碑。)

 

 

 

 

 

 

 

 

 

 

 

 

 

但魁北克法裔居民就在附近一條小街為蒙康另外豎立雕像,旁邊是一間旅館,雖然這條小街優美寧靜,但是雕像被旅館陰影籠罩,有些委屈。我若不是在這旅館 Hotel Loews DE Concorde 住過幾天,也不會發現。

 

 

 

 

 

 

 

 

 

 

這時﹐英軍已取得新法蘭西所有重要渠道。包括尼亞加拉河口﹑香普蘭湖﹑及安大略湖邊的所有大小城堡。法軍唯一剩下的就是蒙特利爾(滿地可)及附近一些小城鎮。

九月八日﹐蒙特利爾在未發一顆子彈的情況下就投降了。因為城內居民一致希望投降﹐軍方敵不過民眾壓力﹐決定不再頑抗。向安赫斯特將軍豎起白旗。

就此﹐法國在加拿大的所有殖民地全部淪陷。安赫斯特將軍宣佈對新法蘭西實施軍管﹐同時英國法律在此一律有效。但是安赫斯特無法使六萬五千居民一夜之間全部成為英國聖公會教徒﹐因此同意維持城內居民的宗教自由。但是剝奪了天主教會的政治權力﹐包括徵稅在內。同時禁止法國殖民擁有武器。

其實魁北克到處都有沃夫跟蒙康的紀念碑,其中最古老的是1827年就興建的這一座Wolfe-Montcalm Monument,位於魁北克市的港口,著名的Chateau Frontenac大酒店後面,面對勝勞倫斯和口,也是遊客必到的地點。據說這是加拿大歷史第二悠久的紀念碑,(最古老的是在Montreal 一座Nelson’s Column,紀念英國海軍將軍Horatio Nelson的。)

 

 

 

 

 

 

 

 

 

今天在魁北克,即使是商業區,也到處可見蒙康將軍,及沃夫將軍的畫像。不管怎樣,他們都是為祖國犧牲的偉大戰士。

 

 

 

 

 

 

 

 

 

 

相關文章:

加拿大歷史圖片故事(一)

Click: 3886
About Us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Us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