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介紹

電影 Primary Colors 風起雲湧
電影 Bee Movie 蜜蜂總動員
電影 Pleasantville - 批判五十年代
電影 由 J. Edgar 談胡佛的一生
電影 Titanic 鐵達尼號 (泰坦尼克號)
電影 The Man Who Shot Liberty Valance 雙虎屠龍
電影 Gone with the Wind 亂世佳人
電影 Miracle on 34th Street / 34街的奇蹟
電影 Imitation of Life 春風秋雨
電影 Pinky 萍姬淚

電影 Home Alone小鬼當家

2017-12-25 23:49:35

這部1990年的電影已經成為聖誕電影的經典,而且是一部非常好的經典之作。同時創下了全美喜劇片的賣座紀錄,及北美聖誕電影賣座紀錄,至今仍然是最受歡迎的喜劇之一。

這電影使當時不到十歲的Macaulay Culkin一夜成名,也是收入最高的童星,並且被當作是繼秀蘭鄧波兒Shirley Temple(莎莉譚保)之後最成功的童星。

片中飾演兩個歹徒的是著名性格演員Joe Pesci及Daniel Stern,其他配角也不乏甘草演員,包括喜劇劇場The Second City出身的Catherine O’Hara (飾演母親),John Candy (飾演樂隊領班),及剛在今年去世的的John Heard (飾演父親)。

這電影在香港的譯名是「寶貝智多星」。

 

 

 

 

 

 

 

 

劇情:

麥考里斯特McCallister一家住在芝加哥郊區的富人住宅區,這年聖誕,一家人準備到巴黎過聖誕,還約了孩子們的阿姨跟舅舅一家,兩家人各有五個孩子,所以連大人一共14人。阿姨一家前一天就來到麥考里斯特的家,準備第二天一起上飛機。

十個小孩的家庭自然熱鬧,爭吵聲也不停。麥考里斯特家最小的兒子凱文Kevin只有八歲,經常被哥哥姐姐奚落。這天因為叫來的披薩沒有他喜歡的純乳酪種,他發哥哥的脾氣,哥哥趁勢逗他,結果撒了一桌子的牛奶,母親凱特Kate當場罰他到三樓,一個晚上都別下來。

到了早上,鬧鐘沒響,一家人起身遲了,大家急急忙忙穿衣,整理行李,分別上了兩輛包車到機場。負責點人數的是凱文的姐姐,因為正好隔壁家一個孩子前來搭訕,他個子跟凱文差不多大,姐姐就將他當作是凱文點進去了。到了機場剛剛夠時間趕上飛機,因為家長做頭等,孩子們坐在普通倉,因此直到飛機飛到半途,做母親的凱特才突然醒起,凱文昨晚被罰睡在閣樓,他們都忘了他。

飛機到了巴黎,凱特就急著安排飛機飛回芝加哥,但因為是聖誕前的高峰期,沒有一個班機有空位。其他人就分別打電話回家,或是打給鄰居,甚至打到當地警察局。但電話線不是不通,就是留言。警察也只是說會去查看。

而這邊凱文醒來見全家人都不見了,還以為自己昨天說的狠話「我要全家人都消失」應驗。最初他很高興,因為可以任意吃冰箱的食物,又可以到哥哥房裡玩弄他的東西,但是大半天過去就厭煩了,而且開始感到寂寞。這時兩個職業小偷已經打聽到這間房的人全部出外度假,而這間豪宅一直是他們企圖打劫對象。就準備當晚九點鐘來進行搶掠。

凱文聽見了就準備了假的人形,包括用硬紙做的哥哥的Michael Jordan人形,及兩個塑膠人體,然後用扯線方式控制,還放大音樂,顯得家裡很多人在開派對。兩個劫匪見到,決定過一天再來打劫。

當晚凱文感到寂寞,他自己到教堂,這時一個老人走近問他是否可以坐在他旁邊,那老人是他們鄰居,因為總是一個人,不跟人打招呼,慢慢就有傳言說他是個怪人,一些孩子甚至說他將自己家人都殺死了,埋在後院。這時老人跟他說,自己來教堂是想看孫女一眼,原來孫女在唱詩班唱詩歌。他說自己跟兒子在十幾年前大吵一架,當時彼此都說不想再見對方。凱文因為正思念家人,因此勸他不如打電話給兒子,也許兒子也想見他。老人聽了點頭。

到第二天,他就做了充分準備。因為是冬天,他將前後門的樓梯都撒了水,這樣前後樓梯都像是溜冰場一樣滑溜溜。他又在門把上插了電源,使到門的把手火燙。他還將油漆桶吊在門上,在每一個通道上都設了障礙。他又拿了哥哥房間的炮竹,裝作是假的槍聲,同時拿了父親的獵槍,準備不時之需。

兩個劫匪矮個子的哈瑞Harry稍微有腦,高個子的莫夫Merv就白癡一個。他們到時,首先就在樓梯上跌倒摔傷。而因為樓梯上又抹了黏性油漆,迫使他們脫鞋除襪,之後光腳的劫匪又被地上的大釘子刺傷。這還是沒進門之前。進門之後,哈瑞的手就被門的把柄燙得幾乎脫皮,莫夫則被吊在屋頂的熨斗砸傷頭部,進門後莫夫被滿地的圖釘刺傷,哈瑞更被凱文設計的羽毛貼了滿頭滿身。連接門把的機關又裝了父親的燒焊工具,噴出的火將哈瑞的頭髮都燒光了。一波又一波的惡作劇,使到兩個劫匪恨得牙癢癢,發誓非要將這小鬼殺死。但是每一步,都被凱文的機關阻止了。後來凱文用吊繩將自己由閣樓吊到院子裡的樹屋,兩個劫匪企圖跟進時,繩索被凱文剪斷,兩人都跌到雪地上。不過最後凱文被追到隔壁人家的地下室,他無路可逃,就在正要被兩名歹徒制服時,隔壁老人出現將他救出,而此時也因為他幾分鐘前打電話給911,大批警察趕到,將兩名劫匪逮捕。(下圖:哈瑞威脅他要將他的手指一個個咬斷。)

 

 

 

 

 

 

 

 

另一邊,凱特在巴黎機場找不到回芝加哥班機座位,最後強迫一個女乘客讓出自己飛回美國的機位,但是只飛到距離芝加哥幾百公里的賓夕凡尼亞州。到了那哩,又找不到接駁芝加哥的班機,這時一個巡迴樂隊(波卡樂曲Polka)的領班聽了她的遭遇很同情她,就主動建議讓她搭自己樂隊的順風車,到芝加哥。

第二天是聖誕節,凱文在家裡醒來,家人還是沒有出現,他真的以為全家人從此消失。這時母親進門,而他已經把房間都打掃乾淨,母親非常意外他可以一個人在家過節而不出事。幾分鐘後,父親及幾個兄姊也都進門。原來他們在巴黎等的下一班機也抵達了。凱文由窗口見到鄰居老人果然跟兒子媳婦團聚了,老人還做手勢感謝他。

製作與卡司:

這電影不僅趣味性高,也有人情味,是成功的因素。此外這電影還有個最大的長處就是沒有髒話,因為男主角才八歲,觀眾對象也以兒童為主,因此沒有一句粗口。真是難得。片中兩個匪徒明明都是粗人,好幾次以為他們會爆粗口,結果都以 that creep 帶過去了,只有一次哈瑞說了That son of b.就住口了,沒把那個字說完。如果有髒話,絕對不可能如此賣座,至少一半的兒童不可以看。我真的希望好萊塢多拍些這一類電影。

男主角Macaulay Culkin因為此片獲得金球獎最佳演員提名,他其實應當得獎。我以前說過,好萊塢的童星都演得那樣好,一些不輸大人。不僅自然,而且不過火,這一點跟我們華人童星間距離相當大。一直想不通是導演好,還是西方人天生的比較會演戲。

這電影因為成功,兩年後原班人馬(又加了些新人)拍了一部續集Home Alone 2: Lost in New York。雖然續集的橋段嫌有些老套,重複,但都算是可以看。續集中,凱文是做錯飛機,全家人到了佛羅里達,他卻一個人去了紐約,而用了父親的信用卡,過豪華的日子。兩個歹徒逃獄之後也到了紐約,續集沒有鄰居的老人,但多了一個中央公園的露宿婦人。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在片中客串一個鏡頭,向凱文指路。

Culkin前一年才演出Uncle Buck令到製片John Hughes很好感,因此向導演Chris Columbus大力推薦,Columbus自己見了幾百個男孩子試鏡,最後還是選了Culkin。事實是,這個劇本就是為Culkin度身寫的。這電影也由華納公司轉到二十世紀福斯公司,預算由一千四百萬元,提升到一千七百萬元。不過推出後第一個周末就賺回了這個數字,後來在全球的收入一共接近五億元,可以說賺了好幾十倍。到目前,這電影都是歷史上最高賣座的喜劇,最高賣座的聖誕節電影,及歷史上收入第三高的電影,(僅次於Star Wars,及ET)。

由於Culkin的年齡,每天的拍攝時間到晚上十點鐘為限,而電影中一半的戲發生在晚上,因此預算也增加了。

另一方面片中的「整人」鏡頭都是由特技演員及替身擔任,因為那些鏡頭太殘酷了,演出又要逼真,據片廠中人說,很多片段在拍過後,都擔心那些替身是否真的受傷。

片中的豪宅位於芝加哥的郊區 Winnetka,因為電影的成功,那棟房子已經成為觀光勝地,經常有遊客前來參觀。不過大部分室內就用的是廠景,因為需要較大的空間方便攝影機活動。

電影中用了一些黑白電影片段,給凱文用來對付那幾個壞人,這些不是經典名片,而是應付片中的需要,特別拍攝的幾分鐘短片。所以片中對白都很合凱文的需要。

片中也有很多不合理處,至少那些「陷阱」絕對不是一個八歲兒童可以設計出來的,需要的技術連大人都不可能做到。所以只能當作是一部童話電影來看。

這電影獲得兩項金像獎提名,包括最佳原創配樂,及最佳原創歌曲,都是 John Williams 的作品,其中貫穿全劇的 Somewhere in My Memory 已經成為聖誕經典樂曲。

主要演員表:

麥考利考金Macaulay Culkin 飾凱文Kevin

喬派西Joe Pesci 飾歹徒哈瑞Harry

丹尼爾史登Daniel Stern 飾歹徒莫夫Marv

約翰赫德John Heard 飾父親Peter

凱薩琳奧哈拉Catherine O’Hara  飾母親凱特Kate

Roberts Blossom 飾老人Marley

Angela Goethals 飾姊姊Linnie

Devin Ratray 飾哥哥Buzz

Gerry Bamman 飾舅父Uncle Frank

Hillary Wolf 飾姊姊Megan

約翰甘迪John Candy 飾樂隊領班Gus Polinski 

 

Click: 6782
About Us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Us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