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专栏

蘭花的種植Orchid
鳳梨花 Bromeliads 的種類及種法
淨化空氣的植物
鳶尾花Iris
春天的花樹 Flowering Trees
一年生花卉精選 Annuals (一)
繡球花 Hydrangea
多年生花卉Perennial 精選 (一)
百合與萱草Hybrid Lilies & Daylily
多年生花卉Perennial精選(二)

盆景 Bonsai 入門

2017-05-07 19:09:18

盆景Bonsai與一般盆栽不同處是,盆景需要花功夫,讓盆栽長不大。因為盆小,根小,土也少,因此要記得澆水,做為盆景主人一點都不能疏忽。而且要栽培一盆盆景,少說都要十年八年時間,所以我認為,喜歡盆景的人都必須是細心及有耐心的人,因此不適合我。

但是每次見到展出的盆景,都忍不住佇立欣賞許久,讚賞那些製作盆景的主人的巧手,他們的藝術天份,以及驚人的想像力。(下: 常見的盆景植物:黑松樹 Black Pine 及杜松 Juniper。)

 

 

 

 

 

 

 

 

 

 

 

 

盆景的原則就是,將一株十年甚至幾十年的大樹,硬逼種成一盆一般只有一尺餘的小盆景。具體而微,甚至開花結果。

那些樹適合做盆景?常見的盆景材料包括松樹、杜松等常綠樹,及榕樹、楓樹、榆樹等落葉樹。但是能夠做盆景的絕不止此,因為我見過被做成盆景的植物包括:銀杏、冬青、日本紅楓樹、枸杞、石榴、葡萄、紫藤、九重葛、茶花、杜鵑、各種漿果植物、幾乎所有的果樹(蘋果、櫻桃、橘子檸檬)等,所以簡單的說,幾乎所有植物都可以做成盆景,特別是那些開花,結果的小樹,見到滿樹的花,或是果實,真是讓人驚嘆。(下左為葡萄盆景,右為網上見到的橘子盆景 pinimg.com,都正在結果實。)

 

 

 

 

 

 

 

 

 

所以只要你有那功夫,願意實驗,不怕挑戰,任何一株植物,都可以培育成盆景。

雖然盆景製作源起於中國,但今天日本人最喜歡做盆景,我認為可能因為日本一向居室狹小,因此想將一棵大樹變成迷你小樹,面對欣賞。這不像北美洲人的性格,特別是過去,家家都有庭院,喜歡種什麼就種什麼,盆栽及盆景都是太花功夫的事,一次不澆水就有可能前功盡棄。這也與民族性掛了勾。

選擇樹種:

初做盆景的人要選擇種什麼樹,前面說過有常綠樹及落葉樹;有開花結果植物,也有觀葉類。如果想省事,第一次最好選擇觀葉類的植物。另一個要考慮的是,有些是熱帶植物,有些是寒帶植物。如果在寒帶卻選擇熱帶植物,就要考慮冬天放室內時,光源的問題。

一般來說,可以製作盆景的植物包括極大部份的常綠樹,喬木,及灌木。草本植物就不太適合。

第一步是到園藝店,或苗圃店觀看選擇。選的時候除了要看植株是否健康,(葉子亮綠,樹幹及樹枝健壯),還要看造型,將來是否適合「塑造」。

不過更多人是自己用阡插、壓條或是嫁接方式繁殖,因為這樣更容易一開始就有一棵自己要求的小樹,更容易「塑造」。(這些繁殖方式,我在園藝小貼士中都有專文介紹。)

多數盆景都是單主幹,因此選時最好也是選擇有一根健壯的單主幹的植株。方便將來修剪、固型。其他當然還要選葉子亮綠健康的,沒有任何病蟲害的。

 

培植主幹:

在正式做盆景之前,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是要培植主幹的粗厚度。如果直接裝盆,根部被限制在小盆裡,主幹就不可能生得粗。而我們見到的盆景,一般主幹都非常粗,不成比例的粗,這就需要培植。

為了樹幹變粗,最初不僅不能用小盆,還要用較大的盆,像一般盆栽一樣的種植,甚至最好是將之種在地裡,目的就是讓這植株生長得快。因為植物的根部是吸收養份的主要途徑,根部越多越好,主幹也因此越粗。種在地裡時,為了讓根部能四方發展,種之前洞要挖得大,填上新土及好土,這樣根部才更易生長。

盆栽時也一樣,為了要讓植物的根部盡量生長,所以如果是裝盆做盆栽,這盆也要與一般盆栽的盆不同。一般盆栽的盆只有底下一個排水孔,因此當植物的根部過份發展時,就只能由那個排水孔伸出去,伸不出去的就會圍繞著盆的範圍內一圈圈生長,一些都不健康。因此這時候使用的盆必須寬,但不一定要深,重點是,盆的周圍要挖很多孔,比排水孔稍大,方便根部向周圍伸展出去。這樣很快就達到自己要的目標。有人更用有孔的大網籃當盆,這樣根部更能自由發揮生長了。每年換一次盆時,稍為修剪一下鬚根,直到到了自己需要的大小,再開始做盆景。(下圖左:中國榆樹Chinese Elm因為生長快速,因此經常被選做盆景植物。不過下圖右的銀杏 Ginkgo 就生長緩慢得多,但因為姿態美,所以也經常被用做植材。)

 

 

 

 

 

 

 

 

 

 

而為了讓樹幹生得粗,而不是生得高,就要一早將植株的頂部剪去,(保留最多三個生旁枝的部位,就是節,視你的需要),阻止長高,成侏儒形狀,這樣主幹就會逐漸變得粗了。

要知道,將樹由頂部切斷(剪斷)時,最高的節都會生出一個旁枝,這旁枝就是將來新的主枝。你希望主幹及新的主枝越來越粗,成為新的主幹。等這新的主幹達到一定粗度時,可以在頂部再剪斷,就再生出新的旁枝,這樣一棵樹就成為一個有三個彎度的樹型。

這樣的經歷往往要幾年時間,而且為了培育主幹有一定的形態,還要不時用人工干預方式,達到扭曲枝幹的目的。

人工干預方式包括用繩索、布條,甚至鐵絲,趁枝莖幼嫩時彎曲到自己的要的形狀。有時為了讓較粗的樹幹彎曲,還可以在一邊用刀切一個切口,幫忙扭彎,(做這事要小心,以免切斷樹幹。)再用布條包住,一方面固形,避免過份膨脹;一方面防止切口染菌。布條必須乾淨,手工也要精細。也有人之後再用家用的電工膠布Electric Tape纏住,目的是防水,以免傷口沾水而染上細菌,或是生霉。

一些易受傷的植物,如紅楓樹,石榴等,最好先用布條纏過再用鐵絲,以免傷到樹幹。等樹枝癒合後,記得除去鐵絲或布條。

拿最受歡迎的松樹做例子,盆景與一般庭院樹最大不同,是樹型有彎曲,或傾斜姿態,而不是垂直向上生長的。所以一開始就要選擇自己想要的樹型,及配合原來植株的形態,予以定型。也就是因樹造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做太大功夫的修正。

而很多植物的根部是露出土面的,好像榕樹,就更可以修整了。很多榕樹盆景精彩的就是根部,因此可以一早就開始培育、修剪,到自己喜歡的形態。這一方面也可以參考其他人已經做好的盆景圖片,得到靈感。

你也或者聽說過,有人為了使樹幹變粗,使用極端方式,包括將樹幹用刀或斧闢開,分成兩半,然後用木條將之硬性分隔,再用布包裹,讓它自己癒合。這樣樹幹就會很粗。不過癒合時間需要幾年時間,而且不是每一種樹都能容忍這樣的暴力對待。只有生長較快速的樹如榆樹elm,榕樹ficus,杜松 Juniper,或是黃楊木Boxwood等可以忍受。(下:一株杜松的樹幹被扭曲成像橡皮筋一樣。右邊是一株菊花做成的盆景,可見主人花了多少心血,但也可以想見主人見到會多麼心滿意足。)

 

 

 

 

 

 

 

 

 

 

 

 

 

另外你看這裡一些圖片,可以明顯看出有些樹幹是被用斧闢開,成為一半的寬條,再予以塑造。這些都是經常被使用的方法。雖然違反自然,但就是有些人希望得到的效果。( 下圖為一株 California juniper, 明顯是將樹幹劈開及扭曲做成的效果。)

 

 

 

 

 

 

 

 

 

修整樹形,及樹根要一步步來,每一次少許修剪。不要太過齊整,不要左右對襯。久不久遠望一次,有沒有達到自己希望的形態。

平常剪樹或是樹木斷裂,都有樹漆tree paint(又叫wound paint或wound dressing)出售,以免傷口感染。不過一般樹木都有自我恢復的本能,除非情況特殊,通常園藝專家都不主張用膠液,甚至認為使用不當,就會弊多於利。所謂情況特殊,包括當地霉濕情況嚴重,或是附近一帶多黴菌。

這培養主幹的經歷,最少都要3-5年時間才能完成。(製作盆景不能均衡對稱,像下面的杜松偏向一邊,就特別有風姿。圖: dallasbonsai.com)

 

 

 

 

 

 

 

 

 

 

使葉子變小:

做盆景除了要主幹粗之外,還要葉子小。因為只有一兩尺的樹,樹葉如果是與正常的一樣大,比例上就不好看。

所以選好樹後,還要做一層功夫,縮小葉子的大小。要樹葉小有幾個秘訣,一是盡量多天然陽光,所以只要天氣好,就將植株放在戶外,減少放室內時間。(但要注意不給大太陽曬,以免曬傷。)原理在於,當植物感覺到光不夠時,就會將葉子生得大些,以吸收更多光線。(樹林裡植物的葉子都很大片,沙漠植物的葉子都非常小,就是證明。)

另一個方法是,一邊種,一邊除去部份葉子。多數的喬木都可以用這方法,限制葉子的大小,因為喬木會生新的葉子遞補。但記得,常綠樹不可以用這方法,因為松柏等植物,葉子除去後不會替換出新葉子。

除去的葉子應當在基部,而不是剛生出的嫩葉。剪葉子除了要用消過毒的刀,最好只剪葉子,留下短短的柄,等葉柄自己掉落。不久新葉子會在原處生出,而且會比原來的葉子小。有時小一半以上。

對於多數植物,除去葉子是一種打擊,因此不要一次除去太多。不過對於健康的樹,生長快的樹,如榕樹,榆樹,楓樹等,有人會一次除去全部葉子。剛除去葉子的樹需要光照幫助再生葉子,但注意不要給大太陽曬,以免因為過度的驚嚇造成不適應。而且澆水方面也要稍為減水。

剪葉子最好在春天時(約六月時)做,這樣植株有一季的時間復元。同時一年只能這樣做一次。

同時剪葉子需要在樹型已經定好之後,不要一邊定型,培植樹幹,一邊剪葉子。

完全剪除葉子,有些像冬季時喬木的葉子落光,春天時重生一樣。雖然也算是自然現象,但對於植物本身一年落葉兩次都是相當的壓力。

 

選擇花盆:

等到植株達到自己需要的大小、形態及粗細,就可以移植到盆景的淺盆了。

一般盆景的花盆都很淺,也不大。但又要裝得下自己培育好的植株。所以要按這需要選擇:這花盆必須能遮住植株的根部,因此不能過小。而盆景的盆一般都比盆栽的小很多,所以也不會太大。

而最重要的是:盆景的盆必須有足夠的排水孔,因為栽種植物第一要素就是排水好,盆景也不例外。所以必須買有排水孔的盆。將來放土時,也不能將這孔堵塞。盆景店一般都有有細孔的金屬篩眼出售,用以遮住排水孔。這樣盆土不會流失,也不會堵塞。

因為土壤少,因此一定要用好土,最好是盆景專用土,即帶砂質土的疏鬆肥沃土壤。然後再視植物所需,決定多些酸性或鹼性。(多數植物喜歡稍偏酸性的土,或是中性土。) 下圖:可以做盆的材料很多,左邊是用凹型的石做盆,右邊的是用樹幹做盆,不過持久性有問題,隨時準備換新。

 

 

 

 

 

 

 

 

 

修剪根部:

培育好植株及準備好小盆後,就可以開始修剪根部工作,所以要具備修剪用的剪刀,鉗,及鐵絲等工具,這些在出售盆景的特殊商店都有得賣。最初只要具備最基本的就好,以後視需要逐漸添購。

第一部是修剪根部,當植株由大盆(或地裡)取出時,要先澆水,以減少根部所受壓力。之後洗淨泥土,並將根部大量修剪,以適應新盆的大小。不要怕剪。只要逐步剪,剪到可以裝入新盆並留有足夠生長空間。

很多時為固定植株在新盆的位置,需要用導線,這導線在未裝土前,就由排水孔伸入,安置好根部再裝盆土,同時一定要用適合植株,及排水非常好的土。

很多盆景的根部也是非常重要的欣賞部份。所以修根所指的並非土下面的根部,連土面上的樹根都要修整。這包括非常違反自然(甚至殘酷)的修整方法。比如說,在樹幹的底處用鐵絲或銅線緊緊鎖住,阻止養份由根部向上輸運到樹幹及樹枝,這樣就迫使樹木在鐵絲上方生出新的根部,這新的根部就露出土面,成為新的觀賞部份。(這方式日語叫做Nebari。)

另一個方法是利用換盆時,將根部提高。平時盆栽,專家都一再強調,新盆的土面要與原有的盆一樣,不要種太深,更不要種太淺。但在盆景時,為了讓根部突出於土面,反而要將植株稍為提高,使部份根部突出土面。這樣每年換盆時都提高一點點,露出的根部就越來越多。等露出的根部相當多時,就可以在土面修根,使之達到自己要的形態。(下:榕樹的根部很有觀賞價值,因此要使榕樹根露出土面,是製作盆景的重要功夫之一。)

 

 

 

 

 

 

 

 

 

 

我還常見到有人用石頭修改根部的形狀。這跟我在野外經常見到的很像。就是植物生長期間,土面有大石塊,植物的根部就自然圍繞著石塊生長。而做盆景的人想達到這效果,會故意放一個美麗的石塊在植物的根部,讓根部圍繞著石塊生長。這樣看來非常違反自然,但其實在大自然,這樣的情況非常普遍。

因為這石塊將是盆景一個重要部份,因此選擇石塊也十分重要。石頭的形狀、顏色、大小都要考慮。(下面是我分別在美國大峽谷,及安省樹林中見到的,樹根抱石的真實情景。)

 

 

 

 

 

 

 

 

 

剛做好的盆景最好放在有遮蔭地點,兩周內不要放在太陽下高溫直晒。不過通風一定要好,避免放在悶濕的地方。

事實上,盆景都不能放在太陽下猛曬,因為盆土少,很快就曬乾。最好是有陽光但又有遮蔭處。

其實不論冬夏,都要注意溫度,不要過熱,也不宜過冷。最適合的溫度夏天是20-27度(華氏70-80度),冬天較冷的地方放到室內時,最好有攝氏5-10度以上溫度,(不同植物需要溫度不同),但不要太溫暖,因為樹木都需要冬眠。

即使是放在室內,都要注意光照必須充份,因為上面所說的多數盆景樹木都需要很多光照。光線不夠,生長萎縮,葉子也容易變黃脫落。

事實是,很多植物不適合放室內,所以在寒帶不適合做盆景(或盆栽),這包括多數的常綠樹,以及多數果樹及開花植物。當然除非有溫室,或是太陽房。

盆景因為土壤少,吸收水份機會不多,除了要注意澆水,不要讓土壤全乾,也可以不時用噴壺對葉面噴水,不要噴大水,主要讓葉片濕潤,及保持葉面乾淨。特別是觀葉植物,包括常綠樹及喬木類。開花時的盆景,就要避免讓花朵沾到水。

但冬天時必須停肥及減水,所謂減水是指澆水的次數,而非澆水的份量。平時土面一乾就要澆水,冬季時可以等到土面稍乾時再澆水。但每一次都要澆充份的水,直到全部土壤都濕潤。但多餘的水份都要先流光,以免盆內有積水。那是大忌。

用文字解說總有詞不達意之感,網上有很多video,只要搜索就會出現,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下面是在網上見到的一些開花或結果的盆景:左:九重葛,右:觀賞辣椒;(圖片來源: bonsaitreegardener.net / boredpanda.com)

 

 

 

 

 

Click: 71634
About Us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Us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