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生活雜文

北美原住民問題
手機越來越聰明,人越來越笨
好萊塢黑名單事件
死刑與民意
惠妮‧休斯頓之死
兩個截然不同的歌星
一件罪案是怎麼發生的
杜魯多的拳賽-政治人物是怎樣產生的
年輕人的Entitlement觀念
美加政論-宗教受箝制

川普的第一個星期

2017-01-28 14:26:37

川普(特朗普)上台一個星期已經簽了十幾項行政命令,似乎等不及的要將整個美國扭轉。我想支持他的選民都非常高興及期待,但是反對他的幫派及選民自然非常憤怒。

這些行政命令基本上包括:

立即退出泛太平洋伙伴貿易談判TPP;

在美墨之間開始建圍牆計劃,同時增加五千名邊界巡邏人員;

中止或削減對那些公然庇護非法移民城市的相關撥款,估計美國有將近三百個這樣的城市;

暫時中止由中東及北非七個戰亂國家接收難民,包括:伊朗,伊拉克,敘利亞,也門,利比亞,蘇丹,索馬里亞,等。除了這些國家境內遭到迫害的少數宗教信徒。接收難民人數由目前的每年十一萬人減至五萬人;

中止對敘利亞國民及難民發出簽證,但指示國防部及外交部在敘利亞國境內外設立安全區,收容當地難民;

對於已批准及新到步移民必須加強審查及監督,以免極端伊斯蘭份子混入美國之後破壞美國,及傷害美國人生命;

舒緩ACA健保法中某些條款的各項限制,增加病人投保選項自由,減輕對保險公司的限制及懲罰,亦即扭轉奧巴馬健保法的第一個步驟;

中止外援撥款用去做推動墮胎之用;

除軍事機構外,凍結聯邦政府人事,除非必要不僱請新人;

恢復美加輸油管Keystone XL興建工程,及美國境內的Dakota油管計劃。這兩條油管當初都因為奧巴馬屈服於環保份子壓力而一直拖著沒批,同時堅持使用美國鋼鐵;

一般政客在上台後,特別是像美國總統這樣一個重大的職位,通常都花幾個星期時間settle down,跟國會領袖會面,討論未來議程,但是川普自上周五宣誓就職以來似乎就馬不停蹄的工作,沒有停過。要了解川普為什麼急於做這樣多事,其實你看他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電視訪問,就可以了解,因為他等著解決這些問題等了三十年了。他從三十多年前就已經有了全部的解決美國問題的腹案。他當年就說,美國被世界上其他的富有國家佔盡便宜,每年損失兩千億元(當時的幣值),不要幾年美國就會變成貧窮國家。他在八十年代就多次自己花錢,在紐約時報等刊登全頁廣告,直指美國的外交政策是凱子外交。他指責日本、沙地阿拉伯、科威特等國家人民過的帝王生活,卻讓美國保衛他們安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國家都不付錢,卻讓美國獨力保護他們。當時訪問他的人,包括奧普拉Oprah Winfrey,及Larry King都問過他為什麼不出來競選總統,當時不到四十歲的川普明顯沒有那麼強烈的欲望,三十年之後,他決心孤注一擲,難怪現在好似駕輕就熟,完全不用計劃,因為整個計劃已經在他心中積存了三十年。

我建議大家到網路上看這些訪問,其實這些訪問在去年大選時幫他爭取到不少選民,因為他在三十年來的見解一絲未變,卻也是很多人心中的想法。這些人指的是一般普通老百姓。川普自己說過,有錢富豪都不喜歡他,因為大家想法不一樣。反而是跟計程車司機,餐館侍者談得最投機。這就見證了一直到今天,支持他的還是這一類人。這一類人見到的都是現實問題,他們不會拋書包,他們不明白那些明明可以很簡單解決的事情,到了政客及學者手上,就變得複雜無比,到最後什麼也沒有解決。三十年了,問題一日嚴重過一日。

美國各媒體都用「川普的一百日」形容川普做總統之後頭一百日的政績,但只要看川普第一個禮拜所做的事,相信到了真正的一百日,他已經完成大部份該作的事了。

 

註:

川普行政命令已經惹來第一波抗議聲,由昨晚起,各大機場,甚至白宮面前都已齊集數百或上千的示威者。抗議川普行政命令中對於初到步,或是剛出發的由可疑地區前來的移民的過度檢查。

媒體說這些人都是一時聚集Simultaneous 的群眾,這是媒體有意使用的字眼。怎麼會是臨時起義的群眾?沒有一定的幕後組織,那裡會有人自己在家裡做好示威牌齊集一處?就像我們經常用的詞 the usual suspects,這些都是示威慣犯。

川普的行政命令中,這一項是有些問題。不是原則問題,而是執行的問題。因為對於已經有美國居留身份的人這樣實施新法,法律上就站不住腳。據川普顧問(前紐約市長,及檢查官)朱利安尼說,所有行政命令事先都徵詢過法律專家意見。如果這樣就有待解釋了。

另一個值得探討的行政命令是,暫時禁止由七個國家接收難民,這七個國家是2015年經過美國國會決定的,最包容恐怖份子,及最多恐怖份子溫床的地方,也是奧巴馬政府當初擬定的七國家。但媒體就說,川普是藉機禁止回教移民及難民。事實是,地球上有五十多個回教徒為主的國家,如果要禁所有穆斯林,不會只禁這七個。

又有傳媒,說因為川普在沙地阿拉伯,阿聯酋等國有生意,所以不禁那些國家移民,那就更可笑了。

Click: 2363
About Us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Us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