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介紹

電影 Primary Colors 風起雲湧
電影 Bee Movie 蜜蜂總動員
電影 Pleasantville - 批判五十年代
電影 由 J. Edgar 談胡佛的一生
電影 Titanic 鐵達尼號 (泰坦尼克號)
電影 The Man Who Shot Liberty Valance 雙虎屠龍
電影 Gone with the Wind 亂世佳人
電影 Miracle on 34th Street / 34街的奇蹟
電影 Imitation of Life 春風秋雨
電影 Pinky 萍姬淚

電影 The Ugly American 醜陋的美國人

2024-05-02 19:55:05

這是美國環球電影公司 Universal International 在1963 年推出的彩色政治片,說的是一個天真的美國大使,到了東南亞之後才知道自己對共產黨的認識只是皮毛,結果鑄成大錯。片中的東南亞國家是杜撰的,不過都是在泰國拍攝,風景及風俗都跟泰國一樣。但其實暗示的是越南。

 

 

 

 

 

 

飾演這位大使的是馬龍白蘭度 Marlon Brando,其他重要演員有當地的革命領袖,由一位日本演員岡田英次飾演,而飾演該國總理的是一位泰國人Kukrit Pramoj,他當時是教授及作家,但是他後來從政,並且在1975 年真正出任總理。所以他在這片中的角色非常取信於人,就像是真正的總理。

這電影的片名好像是罵美國人,其實電影內容不是這樣,只是說美國人不了解共產黨,面對東南亞的亂局以為很容易對付,等到見到真正內幕才知道跟自己知道的不一樣。片中真正邪惡的是共產黨,但是見到影評卻全部都在批評美國,片名也故意這樣誤導。因為自從那個時代(六十年代),因為政治正確的原因,你可以公開批評美國,不能批評其他國家,也不能太過批評共產黨,否則就會被扣上大帽子說是一部 propaganda 的電影。其實真正的片名應當叫作是「天真的美國人」。

這電影的劇本相當札實,沒有悶場,也沒有刻意的鋪陳,攝影也很好,雖然只有一個明星,看來毫無冷場。

劇情:

電影開始時,在一個虛構國度Sarkhan沙甘,一群工人正在一處河邊休息,他們都是美國雇請的工人,協助美國開闢一條公路Freedom Road 自由之路。這時一個男子在公路上對其中一個男人打了一個眼色,這男人就跑到公路上,見到一輛大卡車停在路邊。他到車上用不順的英語跟那美國司機馬丁遜Martinson 說,他也想做機械師,還問他那榔頭怎麼說,那司機就好心的教他,但是當司機正要下車,另一個人從司機旁邊擊暈他,之後兩人灌酒到他的嘴裏,將酒瓶放到駕駛座位旁邊,然後將卡車推向河邊,因為是下坡路,卡車一路直衝,衝向休息的工人,工人躲避不及,其中一個當地工人Johnny Sumpat 被撞死。當時工頭去檢查,見到司機已死,旁邊還有一個酒瓶,他也滿口的酒氣,這時工人開始鼓譟,都說不做了,不再為美帝國主義工作。之後當地報紙也都說,美國司機因為醉酒駕駛,撞死當地工人。

在美國大使館,大使西爾斯Sears聽過驗屍官報告,說馬丁遜體內沒有酒精,他的同事也說他不喝酒。但是希爾斯要當地報紙更正,當地報紙都拒絕。希爾斯說他也沒有辦法,因為他的任期只剩下幾天,只有等新的大使到來解決了。

在華盛頓,參議院正在對新的大使人選表決,這位大使人選麥克懷特Harrison MacWhite (人人都叫他麥克),過去是雜誌社出版人,反對黨(應當是共和黨)的參議員對麥克嚴詞問話,特別是他跟一位當地革命領袖迪昂Deong 的關係。其中一位參議員布林納Brenner對於迪昂很懷疑。他問麥克懂當地語言嗎?以及他跟迪昂甚麼關係,他說他懂一點當地語言,溝通沒問題。又說他們是很久以前因為訪問認識,之後很談得來,每次見面都一起喝酒談天。布林納問他談甚麼?有多少是談政治,他都說風花雪月,很少談政治。他說迪昂是農民出身,後來領導革命成功,在當地很受人民歡迎,有點像是沒做總統之前的戴高樂。他本來有機會在革命後做總理,但是自認學識不夠,自動讓賢。之後布林納說:你知道迪昂是共產黨?他笑說不可能,布林納念了一段迪昂的演講稿,裡面說:美國是殖民主義國家,我們的目的是對抗美帝國主義。他說,這就是共產黨的說法。麥克不同意,說那是很久以前的稿子,又說是因為美國在他們獨立後三個月都不願意承認他們,他才說的話。之後布林納又拿出一張相片,是迪昂到北平,跟周恩來一起參加五一勞動節遊行時的相片。於是說他不懂環境。但是因為麥克的政黨(民主黨)是多數,所以他的任命還是通過了。(下:麥克接受參議員的質詢。)

 

 

 

 

 

 

任命通過後,麥克立即啟程,他跟太太瑪麗安Marion 坐專機抵達那天,迪昂手下的民眾說會去機場示威,迪昂說自己不是官員,所以沒有被邀請到機場。但是交代他們說,新大使是自己的好朋友,叫他們和平示威就好。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一名手下沒有聽他的指示,私自去安排這項示威。

當飛機降落時,示威群眾已經達到六千多人,而且標語牌都是要為死亡工人討回公道,還有很多大標語牌寫著:Yankee Go Home。最初機場的警衛還能控制,但是因為對方人太多,很快就衝破警方的阻攔物,進入機場。當時大使館的機要秘書葛蘭傑Grainger 見到情況不妙,就趕緊到機上接機,要麥克跟夫人趕緊下來上轎車。他們剛剛上轎車,群眾已經趕到,包圍了他們的轎車,還用手中的棍棒攻擊汽車的車窗,他們的汽車無法行駛,車窗還被打破,他們無處閃躲,眼看就要被打到,這時幾輛大卡車帶來了幾百名鎮暴警察,才終於將群眾驅散。

麥克到了大使館,驚魂未定,立即召開會議。他要大家報告事先的防範。結果多數人說,因為是星期日,所以防範鬆懈,甚至不知道會有這樣多人出現等等,他發了一頓脾氣,要大家以後每天都嚴陣以待,下次再發生類似事件,就全部炒魷魚。他又要下面的人說出意見,有人說迪昂是共產黨,他立即反駁,說他不是。

這時他收到一封短柬,原來是迪昂給他的歡迎請柬,請他去喝酒聊天。當他回到大使的寢室,妻子瑪麗安告訴他,迪昂還送了一大束花,還有一座東方雕像,兩人都感到溫馨。於是麥克也不休息,直接到了迪昂那裏。迪昂的房子很大,他說革命有功的人都有報酬,有人得到可口可樂專利,他就得到一棟大房子。迪昂還介紹了自己的太太,以及一個副官沙沃Sawad,笑說這人好吃懶做,又不愛國,但是他們是一起革命的。(下:他跟老友迪昂敘舊。)

 

 

 

 

 

 

 

 

之後他們倆人就像過去一樣聊天,當他聽到今天那些人是迪昂送到機場的,他很意外。迪昂說,最初說是和平示威的,沒想到會變成暴亂。於是兩人就不再說這事,聊了幾個小時,也喝得差不多了,迪昂才說到他反對起建自由公路,麥克很意外,問他原因。迪昂說,這公路是為了美國的利益,因為美蘇冷戰,美國要在這裡有據點。麥克完全反對,說建公路是為了經濟原因,可以讓這國家的鄉村都連結起來,農村的作物可以外銷。迪昂就說,誰的經濟?你們(美國)的經濟?到時候老百姓甚麼都沒得到。他還說,他聽到經濟就不高興,因為到時候你們會用華爾街的坦克對付我們,我們成為你們的傀儡。麥克聽到這裡知道說下去沒意思,就說改變話題,繼續談談笑笑。之後離去。

但是上了車越想越不對勁,就要司機繞圈子,暫時不回去,繞了好幾圈,他決定再去迪昂那哩,跟他把話說清楚。他見到迪昂就說:你剛剛說的美國的侵略,華爾街的坦克,這些都不是我了解的。迪昂說:這是這裡每個人都在說的。麥克說:你真的相信美國有意侵略這裡?迪昂說他相信。麥克嘆氣了。這時他說:我手下的人說,你時常跟這邊的共產黨頭子孟生Munsang 見面,迪昂聽了不高興,說:你不應當問我這樣的問題。麥克說:你剛剛說你要做兩面人,應付兩方面,我也是,我也要跟下面人交代。使館的人都說你,不是要指控你,我只想得到你的保證。迪昂說:我也要保證,這裡所有的人都反對這條軍事公路。麥克說:這不是軍事公路,是為了你們好。當人們有飯吃,就很難被煽動。如果你們不看清楚情勢就會像古巴一樣。迪昂聽到這裡就說:古巴也是因為你們扶植一個獨裁政府才會發生(共黨革命)。但是麥克說,有時候獨裁能維持和平,改善國民生活,那是權宜之計expediency。迪昂反對這權宜之計。於是兩人不歡而散。

麥克回到使館的家,已經快天亮了,妻子瑪麗安緊張得不得了,以為他在外面被人殺死了。他氣急敗壞的說:迪昂是共產黨。瑪麗安睜大了眼不相信。還說他送這些花,怎麼可能。(下:他一回去就對妻子瑪麗安說:迪昂是共產黨。)

 

 

 

 

 

 

 

麥克立即打電話,要大家一早開會,並要葛蘭傑安排他去參觀這條自由公路。在車上他對葛蘭傑說,現在才知道參議員布林納是對的,自己是錯的。認識迪昂15 年才知道自己錯了。

之後他們又去郊外參觀美國在這裡的一對夫婦何默艾金斯Homer Atkins,跟他的太太艾瑪Emma辦的醫療中心。他們在這裡搞的慈善工作非常成功。艾瑪得到一百萬美元資助,在這裡收容了幾十個生病兒童,多數傷殘,有的極端營養不良。瑪麗安問她怎麼開始的,艾瑪說,最初是她在河裡洗頭,她用的是shampoo (洗頭水),當地女人都是用肥皂,沒見過這洗頭水,她就開始送給她們。後來就開始了幫助當地人。瑪麗安非常佩服她。

他們見到一個長者,麥克要跟他說,那個工人Johnny 是被反對美國公路的共產黨害死的,還說有證據,但是那老人面無表情。麥克要何默的當地助理,一個年輕人幫忙翻譯,那人還是沒反應。何默說,這裡的人很怕,因為經常有人來恐嚇他們。麥克說,建好公路對他們都有好處,那老人還是不理他們。(下:麥克要年輕翻譯向老人解釋,Johnny 不是美國司機害死的,老人沒有反應。)

 

 

 

 

 

 

 

 

臨走前,麥克問何默一天可以建多長的公路,他說大約四分之一英里。不過何默建議因為工人之死,要他稍安勿躁,等一陣再說,麥克說不能因為這事而延遲。

第二天,麥克到皇宮去見國王,並且遞上到任國書。快到皇宮時,見到一群人坐在路邊,原來是迪昂,葛蘭傑解釋說,他今天進行絕食抗議,大概知道你今天要來這裡。他跟迪昂一度四目對視,之後汽車匆匆開過了。

在皇宮見到國王跟總理Kwen Sai關塞。沙甘很有學識,為人也很穩重。麥克見到窗外可以見到迪昂,就跟他建議分散迪昂勢力,爭取部分民眾過來。關塞說他認為耐心跟中庸是最重要的美德,不要操之過急。之後麥克說,他決定加速建公路,而且將工程改道。原來是向東延伸,他建議改為向北,一直到北面(北沙甘) 的邊界。一來可以開發北面樹林區,作為發展之用,二來可以直入共黨的腹地。沙甘聽了很意外,說這樣會被看做是對共產黨勢力的挑釁。他要麥克保證:如果遇到攻擊,美國是否承諾一定協助?麥克說他可以擔保。他還說,這公路不是作為軍事用途,主要是經濟效益。沙甘說:那是你的看法。他再度要麥克保證。麥克說,經濟改善就可以推行民主。沙甘說:我一生都致力民主,但是將民主給予一群不成熟的人,等於把匕首給一群孩子。麥克就諷刺他說你兄弟作國防部長,你表弟做公務部長,這不是民主。沙甘說:「如果我的岳母有能力,我會任命她做司法部長。這是能力問題。我們這邊找不到有能力的人。」他第三次問美國是否到時候可以協助,麥克再度答應。最後麥克說,他要盡速建好公路。並說下星期是這國家的獨立一周年,那天請國王剪綵,正式宣布公路工程日期跟路線。

他回家後,何默在他這裡等他。他是來報告壞消息,原來昨天幫助他翻譯的年輕人被謀殺了,還拿來相片給他看,原來他被引誘到樹林裡,在那裏殘忍遇害。他說,對方(共黨)就是用這方法恐嚇村民。麥克悲嘆了一聲,之後說他已決定快速起建工路,而且改變公路路線,何默聽了大為意外,而且反對,說這風頭火勢,最好暫時不要動,但是麥克堅持。何默說,這是他聽過的最壞的主意。他說:沒理由這樣迫切,我們不是在戰爭。麥克說:我們是在戰爭。最後因為麥克是大使,他只有屈服,同意回去為麥克準備剪綵儀式需要的舞台,以及群眾集會等。(下:何默反對他的計畫。)

 

 

 

 

 

 

 

在剪綵儀式的前一天晚上,迪昂接到當地共黨頭子孟生Munsang 的通知去見一個人,他帶著助理沙沃Sawad 到樹林裡的一個帳篷,孟生為他介紹俄羅斯大使,迪昂不明白為什麼叫他來,俄國大使說是為了「精神支援」,之後為他介紹一個中共大使,以及沙甘分裂的北部人民共和國的大使。寒暄之後,俄羅斯大使告訴他,那條公路現在決定一直建築到北面,跟北沙甘的邊界,迪昂說他沒聽說,俄羅斯大使說,明天就會見報,他說等他看到報紙再說。當俄羅大使說:我們可以幫助你。他說:為什麼每個人都要幫我?還是要利用我?俄國大使說:我們是為了和平,減少緊張。推翻現有的反革命政府才是最重要的。迪昂問他們怎麼幫?對方說可以供應食物,藥物,其他物資,但是不會提供任何志願人員。所有革命事物都必須由Sarkhan 沙甘人自己參加,讓他們有機會自己革命成功,真正的獨立。迪昂說:等他明天看報之後再說。(下:迪昂被安排去見俄羅斯跟中共大使。)

 

 

 

 

 

 

 

第二天,在公路的建築工地張燈結綵,一片熱鬧,地面還有紅地毯。國王第一個出來演講,但是當他講到中途,後面突然出現爆炸聲,之後爆炸聲此起彼落,而且越來越近,有人帶著炸彈逐漸向講台附近施放,更有人手持機關槍攻擊群眾,群眾急速躲避,國王等貴賓被汽車帶走,大使跟妻子等人都急速躲在汽車後面。群眾中有多人躲避不及被炸死,屍體橫豎在路中央。

等滋事者離去後,他們見到死亡的士兵跟無辜市民,麥克最先要肯定迪昂是否安全,之後交代葛蘭傑立即回到大使館,通知所有美國籍人士疏散,離開這裡(回美國)。他自己要同國務院通話。回到大使館,一片騷亂,大家都積極安排班機,準備盡快回國。

與此同時,大批共黨的傘兵在鄉村降落,總理關塞都得到消息,派軍隊到各地應付。其中部分共黨的游擊隊將一些不服從的男子拉出去槍斃。另有一些游擊隊,還到了何默的村子,要對付何默跟艾瑪的醫療所,但是地方村民手牽手,阻止游擊隊接近他們,他們才知無法得逞,退走了。

迪昂得到消息後,知道中俄大使的話兌現了,就帶著大批追隨者到總理府,對關塞喊話說,要他在今晚午夜之前將總理的位置交給他,否則將動用武力驅逐他。這時跟隨的群眾歡呼,像是在逼宮,之後大家呼嘯而去。不久之後麥克來了,關塞告訴他:「我的軍隊現在不願意打,所以這是既成事實。到了這時我反而覺得輕鬆安寧。…除非你們的第七艦隊願意來幫助。」關塞這時拿出相片說:我有證據證明,有共產黨的傘兵已經在我們境內各處降落。又說迪昂不是共黨,麥克不同意。關塞說:「我對你這說法一直有保留,他不是共產黨,是他手下的窮人在領導。…當初我反對將公路建到北邊,是你堅持,你還說你對了。現在我的國家被炸了,你還是說你對。我告訴你,迪昂不是共產黨,他被手下蒙騙了。他不可能知道有傘兵,不知道我們被入侵。只要我垮台了,他就會被暗殺。」這時他打開辦公室一道門,指給他看,裡面坐著一個被俘虜的人,說那人就是北沙甘的軍事領導Colonel Chee。麥克嚇呆了,這時關塞對他說,他要正式提出要求,要美國第七艦隊立即前來,維持南沙甘的國土完整。(下。總理關塞要他提供保證。)

 

 

 

 

 

 

麥克為難了,長久不說話。之後說,如果要第七艦隊午夜到,他必須兩小時之內通知國務院。但是他要用這兩個小時先去通知迪昂。他要葛蘭傑留在這裡,如果他兩小時後沒有回來,葛蘭傑可以全權處理,通知國務院。他又問暗殺迪昂的是誰,關塞說他不知道,沒有人會知道。這時關塞再說:我同意你說的,民主是必要的,你如果見到迪昂,告訴他我願意跟他成立聯合政府。

麥克到了迪昂家,見到他被一群手持機關槍的自己的軍隊簇擁著。他一個人走進去,說要單獨說話,迪昂只留下一個持槍武官,麥克就給他看那些傘兵相片,說共黨已經入境,革命由他們接管了。迪昂立時知道情況不妙。之後麥克說,他承認過去他自己犯了錯,他要補回。迪昂不相信,但是他提出關塞要組織聯合政府的話,他還是不相信。麥克叫他打電話給關塞,叫他說要跟Colonel Chee 說話。迪昂奇怪Colonel  Chee 怎麼會在那裏。手下幫他接電話時,麥克問他:「我們怎麼回事?過去我們希望的東西是一樣的,我們無話不談,現在怎麼會變成這樣?」

電話接通後,迪昂說了幾句話,臉色都變了。之後很久才說:我在想跟隨我的人,今天還有人死了,我怎麼跟他們交代。麥克說,還有一個小時,叫他盡速去找關塞。迪昂進房間去找沙沃,告訴他革命已被劫持,他自己將被暗殺。沙沃問他何以知道,他說他也不清楚,要他跟自己一起到總理府。但是就在他要走出去時,沙沃叫住他,對他胸部射了一槍。之後逃走。迪昂臨終前交代手下,盡速去跟關塞談判合作,對他們說:孟生才是我們的敵人,手指著麥克說:不是這個人。之後跟麥克說了再見就斷氣了。

回到大使館,記者包圍他,他承認自己過去犯錯。當記者說,參議員布林納說你的任務完全失敗時,他也承認至少部分失敗。說到迪昂的革命熱誠,應當跟美國的獨立戰爭熱誠一樣。美國應當了解。記者問他,美國輸了冷戰,是否因為美國將迪昂推向共產黨。他說並非如此,只是美國必須記得最初的目的,是要反對甚麼。他自己很切身的學習到,自己的欠缺耐心,以及為了成果而採取權宜之計。之後他在電視上出現,繼續說:「美國如果忘了兩百年前革命的信仰,就不會被其他人了解,會被其他國家的人痛恨。我不怪美國,我只怪那些冷漠的人,…即使冷戰今日結束,美國人還是必須繼續(對抗)無知,飢餓,疾病,如果我有一個建議,…」說到這裡,看電視的人關掉了電視機。

製作與卡司:

電影最後,觀眾關了電視,表示美國人還是沒有興趣知道更多。這電影說的是當時的越南,及當時的越戰,所以如果將「北沙甘」當作北越,就更容易了解。

看完電影,覺得電影說的「醜陋的美國人」,指的不是美國應當被痛恨,只是太天真,根本不是共黨的對手,連當地人好像迪昂都被騙了,一個美國大使如何能逃避?麥克犯的最大的錯誤是操之過急,在當時那樣的環境,還要堅持將公路改道,即使對方不是共產黨,都不應當這樣做決定,何況先後有總理,跟當地的地頭蛇何默的勸阻。這件錯誤他要負最大責任,最後居然教訓其他的美國人。

看完這電影感覺是,美國人永遠都無法對付共產黨,這包括中共跟蘇共,因為「破壞容易建設難」,好像製造一件假車禍就很容易,但是要幫他們建一條四通八達的「經濟命脈」卻很容易被抹黑為是為了美國自己的利益。在七十年代就聽到有人說:美國到越南去打仗,有佔領土地的野心。當時我就想,美國如果真正有領土野心,何以捨近求遠,佔領墨西哥,古巴,甚至加拿大任何一塊地,不是更容易,何苦跑到十萬八千里之外,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熱帶森林去打主意。甚麼樣的謠言都有無知的人相信。

這電影拍攝於1963 年,越戰打到中途,事實是美國的年輕人不願意被徵兵,到那樣遠的地方去打仗,所為何來。原因是當時美國知識份子左傾的多,認為跟共產黨打仗根本多餘,所以後來在國內形成反戰風潮,好像目前美國校園的反以色列,支持巴勒斯坦的風潮。即使有好像何默夫婦這樣的基於基督精神的善心人,畢竟相隔太遠,民情不同,犧牲太大,最後就放棄了。

據影評說,當時甘迺迪總統還鼓勵大家看這電影,只是不知道他們想從這電影學到甚麼?放棄越南嗎?還是了解真正的共產黨。這電影推出於1963 年四月,而甘迺迪總統在當年11 月就被一個親蘇聯的美國人暗殺。如果他沒有被暗殺,會放棄越南嗎?要冷戰勝利需要好像雷根Ronald Reagan 那樣的總統,他不廢一顆子彈,就讓整個蘇聯瓦解了,那才是應當學習的。(但是美國左傾的好萊塢,左傾的媒體不會宣揚這件事。)

片中飾演艾瑪的是Jocelyn Brando,是馬龍白蘭度的姊姊。她跟馬龍白蘭度都是很早就在舞台上演出,跟紐約的舞台演員等都很熟,好像亨利方達,導演伊力卡山 Elia Kazen等人。至於電影演出,比較知名的角色只有1953 年的 The Big Heat。這部片子可以說是弟弟給她安排的機會,後來在1966 年也在馬龍白蘭度的 The Chase 中軋了一角。(下:拍片時,馬龍白蘭度跟姐姐休息聊天。)

 

 

 

 

 

 

這電影的拍攝工程因為男主角馬龍白蘭度當時正在拍 Mutiny on the Bounty 叛艦喋血記 (1962),那部片子拖長了很長時間,所以影響到這部片子的進度。(我在介紹「叛艦諜血記」時有詳細那部片子為什麼拖延。)也因為原因,原來Karl Malden 是要飾演片中一個角色,(可能是何默),結果因為拖延的原因,他沒了檔期就換了人。

飾演總理關塞的是Kukrit Pramoj,當時51歲,他出身皇族,是泰國國王Rama II 的曾孫,當時是一位教授及作家,他後來競選國會議員當選,到1975 年63 歲時出任總理,只做了一年多。(他的哥哥Seni Pramoj 在他之前及之後出任總理。)

片中飾演迪昂太太的是日本女星Reiko Sato,她演出過:Kismet 榮華富貴  (1955),Flower Drum Song 花鼓歌  (1961)等片,都是小角色。據說馬龍白蘭度多年前跟她交往過,所以推薦她。所以一方面見到,有關係是可以得到一些角色,另一方面也見到,即使是有關係,也只是得到一些小角色。(下圖左是日本女星 Reiko Sato,右圖是攝影場在拍馬龍白蘭度跟片中妻子Sandra Church 的親熱戲。可以見到導演兼製片George Englund 坐在沙發上,左邊站立者是攝影師Clifford Stine。)

 

 

 

 

 

 

 

 

馬龍白蘭度是在1961 年跟環球電影公司簽了五部片的合約,這是第一部,在這之前他是「打散工」,跟不同公司拍片。不過跟環球拍的五部片子賣座都不理想。他後來認為是一個敗筆。當時的影評對於馬龍白蘭度評語不太好,可能因為他在「叛艦喋血記」之後的聲譽的影響,其實他在這部片子的演出相當不錯。他的演技一直都有水準,除了早期一些片子有點誇張,好像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慾望街車  (1951),On the Waterfront 碼頭風雲  (1954),舞台味道太重。所以影評人的評語都不能太嚴肅對待。

很多影評人批評這電影,是因為有「反共」傾向,好像華盛頓郵報就說「這電影不過是西方人用自己的眼光劃定好人跟壞人」,可見這報紙當時就已經左傾。但是我們亞洲人應當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有影評人甚至將片中的參議員布林納比做五十年代的麥卡錫 Joseph McCarthy,我們都知道,麥卡錫是五十年代剿共的代表,也是好萊塢左派最痛恨的人物,這電影似乎要將他描繪成反派,但是看過電影,應當認為他是真正清醒的人。

這電影得到泰國的合作,而外景也都在泰國拍攝,多數是在曼谷取景,包括當地的 Chulalongkorn 大學。

主要演員表:

馬龍白蘭度 Marlon Brando 飾大使麥克Harrison MacWhite

岡田英次 Eiji Okada 飾革命領袖迪昂Deong

珊德拉邱曲 Sandra Church 飾妻子瑪麗安Marion MacWhite

派特辛格 Pat Hingle 飾何默Homer Atkins

亞瑟希爾 Arthur Hill 飾葛蘭傑Grainger

喬絲林白蘭度Jocelyn Brando 飾艾瑪Emma Atkins

Kukrit Pramoj 總理關塞Prime Minister Kwen Sai

Judson Pratt 飾使館人員Joe Bing

Reiko Sato 飾迪昂的妻子Rachani

George Shibata 飾地方共黨頭子孟生Munsang

Judson Laire 飾參議員布林納 Senator Brenner

Philip Ober 飾卸任大使西爾斯 Ambassador Sear

Yee Tak Yip 飾沙沃,迪昂的助手 Sawad

Carl Benton Reid 飾參議員之一

Simon Scott 飾大使館職員之一 Johnson

Bill Stout 飾 NBC 電視台記者 Tyler

Don Ross 飾卡車司機 Martinson

 

Click: 804
About Us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Us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