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1938年RKO的黑白片是一部胡鬧式的喜劇screwball comedy,但是因為有當時的天王巨星擔綱主演,加上Howard Hawks的導演,因此後來成為經典胡鬧片。
片中的Baby並不是指的嬰兒,而是一隻花豹的名字。所以中文譯名「育嬰奇譚」或是「管教貝貝」都非常的不適當。原意是「將花豹帶來」的意思。
電影男主角是加利葛蘭Cary Grant,女主角是凱薩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故事取自1937年一份周刊上刊出的短篇小說,不過劇本就是專為赫本寫的,女主角的性格也與她較接近,比如說性格大而化之,而且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當然這電影最讓人記得的是那隻花豹,一般觀眾自然會為這隻花豹的聽話而驚訝。據說這是一隻經過訓練的花豹,牠的訓練師一直都在片場攝影機拍不到的地方,用皮鞭發號施令。
這電影剛推出時賣座慘敗,特別是在美國中西部地區。是後來在電視上播出之後才逐漸受到歡迎。明顯電視觀眾沒有電影觀眾的挑剔。後來甚至被美國國會圖書館選入有文化及歷史意義的電影。
這電影還有一個文化意義,就是第一次電影中使用Gay這個字形容同性戀者。過去這個字在英文中代表愉快,開心。大約在1920年代開始被同性戀社區採取,用來代表他們。但最初沒有那麼通行,在四五十年代以前的電影及文學中,說到gay都代表愉快,但在這片中,當加利葛蘭的衣服被女主角藏起來,他必須穿上赫本的有羽毛的浴袍,當被問及他為什麼這樣做時,他說了一句:Because I just went GAY all of a sudden.(我突然間變得gay了。)這句話可以解釋作是說他變得愉快起來。但因為他穿得是女裝,因此也可以被解釋作男扮女裝(同性戀)的意思。
最初我看這電影時,以為同性戀者是因為這電影,才將Gay這字作為同性戀之解,後來才知道,這個字在此之前已經被同性戀社區用了,只是這電影首次由主角說出來,推廣了在同性戀上的意義。
劇情:
男主人翁是一個叫做大衛David Huxley的古生物學家,他花了幾年時間收集一種恐龍的骨頭,到現在只差一塊骨頭就完成了。他頗有學者風範,此時他即將結婚,加上他工作的博物館正在爭取一筆捐款,沒有這筆捐款,他的工作就無法繼續。一位富孀蘭登太太Elizabeth Random答應捐款一百萬元給他的博物館,他希望能說服她捐款,因此目前他的公私生活都飽受壓力。
就在結婚前一日,大衛預計在一個高爾夫球場去見蘭登太太,但卻遇見一個叫蘇珊Susan Vance的女子,她非常的大頭蝦,經常闖禍。當天離去時她就開錯了大衛的車子,不僅如此,還將前後左右的汽車都撞壞了。大衛認為她是掃把星。但他不知道的是,蘇珊正是蘭登太太的姪女,她希望自己得到姨媽的一百萬元遺產。
蘇珊的弟弟由巴西寄了一隻花豹給蘇珊,這花豹叫做Baby,這花豹是要送給他們的阿姨藍登夫人。而蘇珊就誤以為大衛是動物學家,而不是古生物學家。因此要大衛去幫忙一起將這Baby帶到姨媽在康涅狄克的家。而大衛聽說是一個Baby,就答應了。
其實蘇珊是有私心的,因為她已經愛上大衛,她是故意要牽制大衛,阻止他與未婚妻的婚事。
這時大衛正好收到了那一塊珍貴的恐龍骨頭,他就帶著那個裝著骨頭的盒子一起到了蘇珊的家裡。但是蘇珊養的一隻狗喬治,卻將盒子裡的骨頭當作玩具叼走了,而且埋在後院。於是他和蘇珊就在後院一個個角落去挖掘,看是否可以找到那個骨頭。
在康涅狄克的別墅,見到蘭登太太,蘇珊介紹他時他正在後院四處趴著尋找那個骨頭,因此介紹大衛是Mr. Bone骨頭先生。所以大衛也沒給對方留下好印象。
這時候一隻花豹在蘇珊的院子裡出現,這花豹嚇壞了一個鄰居,他們都以為是Baby出現。其實是附近一個馬戲班的花豹,裝在籠子裡準備送去安樂死的。他們見到這花豹以為是Baby就將牠從籠子裡放出來,這花豹見到喬治就與他一起玩,還玩得很好,後來牠們一起逃走。當他們發現後驚慌失色,到附近四處尋找,結果闖入一個醫生家的後院,就被警察以私闖民居罪名捉了去,關入牢裡。他們怎麼解釋警察都不相信他們是正派人。於是蘇珊就編造了一大串謊話,說自己是花豹黨的人,又將電影中的情節都搬在他和大衛的身上,大衛聽得啼笑皆非。
在警察問話時,蘇珊企圖由窗戶逃走,又意外地將那隻馬戲班花豹帶出監獄,是大衛救了她,才再將花豹關了起來。
由於他意外地跑到康涅狄克州,大衛的未婚妻艾莉絲Alice非常生氣,跟他大吵一架。這時蘇珊拿著那個骨頭來找他,原來她找了三天,終於在後院找到那個骨頭。大衛正在將整個恐龍骨堆砌起來,就差那最後一塊。這時蘇珊對他說,姨媽將一百萬元給了她,而她決定捐出這一百萬元給博物館。而大衛也告訴她,與她相處的那一天,是他一生中最開心的一天,兩人正要互訴衷曲時,蘇珊爬上了恐龍旁邊的一個高架,高架開始搖晃,大衛企圖捉住她,最後兩人都跌落下地面,整個恐龍骨還是塌陷了,大衛只好認命,放棄了那個恐龍,兩個人擁抱。
製作與卡司:
這是加利葛蘭及凱薩琳赫本合作的第二部電影,他們一共合作了四部電影。
導演Howard Hawks首先在雜誌上見到這篇短篇小說,要編劇改寫,並且指示要將女主角按照Katharine Hepburn的型來改寫。據說編劇在前一年參與Mary of Scotland 的編劇工作,而該片是凱薩琳赫本主演,導演則是約翰福特John Ford,而據說拍攝該片時,福特與赫本間曾經有過戀情,而這個劇本中的部分情節,就是曾經發生在赫本與福特之間的經歷。其實福特跟Howard Hawks也是好友,這電影拍攝時,他還經常到片場探班。
這電影有一個情節是,這隻花豹要聽到一首歌I Can’t Give you Anything but Love,Baby才會聽話。但電影預計開拍時,電影公司卻沒有這首歌的版權,所以拖了將近一個月才開拍。而這首歌的版權費,與這小說的版權費幾乎一樣,都是一千元。
另外,小狗埋骨頭的情節,則來自當時的一幅漫畫,而為了這個情節,RKO也要付給漫畫公司一千元。
電影中,蘇珊嘗試各種方法要留住大衛。例如他們去追逐花豹跟小狗喬治時,兩人跌到河裏,大衛要到蘇珊家裡沖涼換衣服,蘇珊故意將他的衣服拿去洗,結果大衛沒有衣服換,只有穿上蘇珊的非常女性的浴袍。當蘭登太太問他為什麼這樣穿時,他以女人姿態跳起來說了一句非常有名的台詞:我突然間變得非常Gay。(下圖)
五六十年代這電影在電視上一再播放,也不無推廣這個字眼的作用。
片中還有一個經典畫面,大衛每次遇見蘇珊都有意外發生,一次他們在一間高檔餐館,大動作的蘇珊把大衛的晚禮服扯破了,已經出醜了一次,但是不久蘇珊的晚裝下半部也因為她自己動作「論盡」被扯開了,整個後面部分脫落,露出穿絲襪的臀部,大衛見了大驚失色,急忙要為她遮醜,蘇珊起初不知道,拒絕讓他接近,後來知道了,才讓大衛緊貼自己身後,一起離開餐館。這畫面後來在很多電影中被重複使用。
片中的花豹原來應當是南美洲的Panther,但片場找不到會演戲的Panther,因此才用了非洲豹,一隻叫做Nissa的Leopard。Nissa已經有八年演戲經驗,所以駕輕就熟。而片中的Baby及那隻馬戲班花豹,都是牠飾演的。而飾演小狗喬治的Skippy相信很多人都熟悉,牠就是在The Thin Man飾演Asta的狗狗。
演員要這樣近距離的與花豹拍戲,相信多數人無法做到。據說赫本小姐還不是太害怕,但加利葛蘭就十分恐懼。其實在拍有花豹鏡頭時,兩位演員只有特寫鏡頭(近距鏡頭)是他們本人,而多數的中距及遠距都是由替身演出的。
據說拍這片時,最耽誤時間的是兩位主角經常會忍不住大笑,因此導演要停止錄影。其中有一個鏡頭(大衛問蘇珊,他的骨頭去了哪裡),因為兩人忍不住笑,一個鏡頭由上午十點鐘,拍到下午四點才拍好。後來拍片進度遲了40天,每個演員(包括導演以及那隻花豹)都獲得加倍工資,因此預算也超出五成之多。
這電影首映時不成功,導演霍克斯承認他學到教訓,因為這電影中「每一個角色都瘋狂可笑」,他以後會避免同一錯誤。另外凱薩琳赫本當時也處於低潮,第二年她還被列入票房毒藥名單中。
主要演員表
加利葛蘭Cary Grant 飾大衛David Huxley
凱薩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飾蘇珊Susan Vance
May Robson 飾蘭登太太Elizabeth Random
Walter Catlett 飾警察Slocum
Barry Fitzgerald 飾花匠
Virginia Walker 飾大衛的未婚妻Alice Swallow
Leona Roberts 飾女管家
Skippy 飾小狗喬治George
Nissa 飾花豹Baby